第136章国营餐馆搭伙
作者:青柠檬211      更新:2023-05-21 10:01      字数:2338
  所以在征求全班的意见的时候,云霏直接站起来道:“我觉得小雅的能力在辰哥哥之上,应该让她来当这个班长。”
  全班都惊呆了。
  主要就是云霏这个称呼也太随意了。
  她唤刘雅叫小雅,唤顾辰叫辰哥,一点儿也没有把自己当成外人。
  仿佛这正副班长都是她的亲朋好友一般。
  其他同学都看着她呢。
  刘雅扶额,觉得云霏读到高中,怎么越读越回去了?
  文老师因为不了解大家,只是征求大家的意见道:
  “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这时,刘雅自己站起来道:“我倒是觉得,让顾辰当班长也很好。
  我愿意做他的助手。”
  刘雅自己都说愿意做助手,文老师也就无话可说。
  云霏却是不服气,在私下找到刘雅道:
  “你怎么这么傻?甘愿被顾辰领导。”
  “这有什么?我还想多留些精力在学习上呢。
  你以为这个班长这么好当?”
  刘雅一席话,倒是提醒了云霏。
  “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我们上高中是来学习的,不是来当班长的。
  你知道就好。”
  班上的职务也就很快定了下来。
  龙小强身体素质还不错,文老师让他当体育委员。
  平时上体育课的时候,就由他来带领大家上课,做准备活动。
  龙小强的适应能力也非常强。
  以前在凌水镇的时候,他就是班长。
  现在虽然是体育委员,他也没有任何怨言。
  其实在这个时代,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心思都比后来的人们单纯许多。
  也很少把物质享受当成毕生追求的精力。
  大家经常提出的口号就是,到人民群众中去。
  到国家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没错,当初上山下乡,搞得轰轰烈烈,不就是响应了国家这样的号召吗?
  如今顾辰来县一中读高中,积极要求知识与思想上的进步。
  更是因为,国家需要高知识,高科技的人才,去填补国内科技领域,一项又一项的空白。
  在刘雅看来,当时的国内形势,如果没有知识文化,如何让国家做到起步腾飞?
  光靠能种粮食的农民是不行的。
  况且种粮食,也要科学种田,方能在田里种出亩产更高的粮食出来。
  以前的亩产不过几百斤,后来经过几十年的农业科学家的研究,后世的亩产已经达到了上千斤。
  不得不说,这就是知识的力量,科学改变人类的发展,使其提高了一大步。
  而刘雅的梦想是延续穿越前的。
  那时候她就是一名医生,如今她还是想做一名医生。
  而她也在践行着自己的理想。
  利用她在空间学到的医理,药理知识,在治愈她的病人们。
  上课的第一天,刘雅和顾辰也是回答问题最积极的。
  往往老师提了一个问题,问下面有谁能回答,举手的通常也就是他们俩。
  这让其他同学都忍不住笑了。
  老师却皱眉道:
  “你们班就他们俩了吗?除了他们俩在读书学习,其他人是来做什么的?
  混日子的吗?”
  其实真不排除来混日子的,比如云霏。
  不过龙小强就比较委屈。
  他可不是来混日子的,只是他每次举手,都会比另外两个慢。
  所以第三个举手的,往往就是龙小强。
  高中住校,粮食一样是从家里拿来。
  大家都在食堂里面蒸饭吃,菜就是一些从家里带来的腌菜。
  这是这个时代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学生通常的做法。
  刘雅也打算这么做,还有顾辰和龙小强。
  但是云霏吃不下这个苦。
  反正她家里给她准备了很多的粮票和钱,她想去外面找国营餐馆搭伙。
  固定在那儿吃饭,每天有肉有菜什么的,还有大米饭,又有厨师帮忙做菜。
  有吃有喝的,多好。
  但她又不想一个人这样,所以就拉着刘雅道:
  “小雅,你跟我一起在外面搭伙吃饭吧。”
  “可是读书这么紧张,你还去学校外面吃饭,不怕耽误学习吗?”
  刘雅反问道。
  “有什么好怕的?这读书也不能不吃饭吧?
  算我求你了,要是我一个人在外面吃,会很奇怪的。”
  说实话,刘雅其实是不太相信餐馆里的饭菜有多干净的。
  毕竟,在任何一个时代,在外面吃,都没有在家里放心。
  加上国营餐馆,从算账的,到端盘子,都是职工。
  反正好与不好,服务周到不周到,都是一样拿工资吃饭。
  所以也别指望他们能好好服务了。
  不过云霏的情况不太一样。
  她爸爸既然是征兵处的,自然关系也不一般。
  隔三岔五也会从镇上来看她。
  这镇上离县城坐班车,也就半个小时的车程,所以也算不得多遥远。
  周末还可以回家。
  而刘雅要回农村就要麻烦一些,毕竟没有直通乡下的车。
  不过听说再过半年也可以了,只是去乡下的班车比较少而已。
  但是是会有的。
  因为那里的矿场开发,需要修路,才能把矿石给运出来。
  所以顺带也就把班车给开通了,也算是把福利送到乡下。
  票价是三分钱一个人。
  小孩子有时候可以不用钱,跟着大人坐车就可以了。
  刘雅也等着开通班车的那一天,她就可以更方便回大湾村了。
  基于云霏的苦苦哀求,刘雅只好同意跟她一起学校附近一家叫建国的餐馆吃饭。
  这家餐馆从厨师到收银到端盘子的,一共有五个人。
  云霏之所以选这儿,是因为她爸跟这家餐馆的厨师有点儿关系。
  这厨师以前跟云凯在一个部队服过役,算是战友关系。
  姓王,叫王建国。
  这餐馆就是和他同名,又聘请的他做厨师。
  以前在部队的时候,王建国就是炊事班的,所以现在也算是回归老本行。
  依旧继续在灶前忙碌。
  云霏找到他的时候,叫他王叔,并且把刘雅介绍给了她:
  “这位是我同学,叫刘雅。”
  “恩,好,两个小姑娘,你们想吃点儿什么?
  王叔给你们做。”
  “王叔,有鱼吗?新鲜的。”
  “新鲜,绝对新鲜。”
  其实刘雅注意到,他们这儿的确是有一个养鱼的缸子。
  不过这鱼有一些是死了的,有一些是新鲜的。
  估计这死鱼一样做给顾客吃。
  就看顾客能不能分辨。
  云霏才不担心王叔做鱼不新鲜呢。
  依照他跟云凯的交情,也不可能做死鱼给她们吃啊。
  一条红烧鱼在这家餐馆的售价是一块五。
  这要是去买活鱼,可是要好几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