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花钱如流水
作者:青柠檬211      更新:2023-05-21 10:02      字数:2427
  这个账得好好算一算。
  这时,贺玉娟走了进来,听到大家在商量今后有什么打算的时候,她就开口道:
  “我觉得可以考虑去县上包个小馆子来开着,也可以把孩子们接到县城里去读书。
  你们觉得怎么样?”
  大哥刘能一拍大腿:“这个主意妙啊。”
  平时贺玉娟在家里就喜欢做吃的。
  她其实做菜味道还可以。
  刘雅也支持鼓励道:
  “大嫂,你这个想法不错。
  如果需要资金上的帮助,尽管向我开口。”
  那刘能就想说不用,但贺玉娟却是大胆开口道:
  “你也知道大嫂以前脑子笨,不太懂这些。
  不过我听说,这开馆子,怎么也要置备一些东西的。
  小雅,你能借大嫂五千块吗?
  等我赚了钱,我再还你。”
  贺玉娟知道,这五千不是小数目。
  现在也没人能一下子拿出五千块来。
  如果不是余红见识了刘雅那一箱子的钱,也觉得这五千实在是太奢侈。
  然而,刘雅却是爽快答应了。
  她还问道:“五千块就够了吗?大嫂,要不要拿一万去?”
  她说出一万的时候,吓得贺玉娟连连摆手道:
  “太多了太多了。”
  而刘勇也没跟刘雅客气。
  他知道自己的妹妹能去南方发展,又带了一个男助理回来,据说是开工资的。
  就知道她现在的经济条件应该是不错的。
  所以刘勇便大胆提出道:
  “小雅,二哥想开大车,你能帮我……”
  他是想说买一辆大车。
  刘雅没有拒绝,只道:
  “可以啊,二哥,你需要多少钱?”
  “这……我也不太清楚。”
  “那你得先去驾校把驾照给拿到再说啊。”
  “我就是想去开大车。”
  刘勇坚持。
  刘雅点点头。
  他俩之前都在矿场上班,是知道的。
  而且因为拉矿。
  他们村儿也是最早通公路的。
  刘雅要修的路,也只是把通往矿山的路和村儿里的人出村的路给分开来。
  毕竟这矿山的路主要用来拉矿的。
  这路上的大车很多。
  这也是刘勇想要开大车的原因。
  这个时代能开矿,就是基本资源,有的是钱。
  货车司机也跟着沾光。
  刘雅便给了刘勇八万块,让他去买车。
  这个时代的八万块,足够买一辆不错的货车,用来跑运输。
  不过前提就是,他得先去学驾校。
  刘雅把两位哥哥要做的事情安顿好之后,再次来到村委,提到了修路和宣传种药材的事情。
  如今的队长和刘强的关系也不错,自然支持刘雅的做法,并道:
  “刘雅同志,你能回家乡来,想要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实在是太好了!
  路要修,这药材种植也要做。
  你就说,需要多少地来种植药材吧?”
  “我的初步估算至少是一千亩。”
  队长刘欣想了想道:
  “我们村儿总共的土地应该是一零三十点四亩。
  刚好符合你的条件。
  不过以前大家都是种粮食的,如今换成种药材。
  这每年还要交粮食,恐怕有些村民们不会同意吧?”
  刘雅明白村委的担心,但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可以动员大家一半儿种粮食,一半儿种药材。
  这样如果粮食不够上交,还可以用出售药材的价格来购买需要的粮食。
  不会让大家吃亏的。”
  虽然如今买粮食仍然需要粮票。
  但粮食供应早就放开了,不再像从前一样,因为粮食短缺而捉襟见肘。
  更何况如今的粮食亩产随着杂交稻的兴起,也提高了一倍。
  以前一亩田也就只产三五百斤粮食。
  但是现在亩产可以达到上千斤。
  粮食产量提高了,同样多的土地也能种多一倍的粮食出来。
  供应量是足够的。
  那么把多余的田地用来发展经济作物,不管是种榨菜籽的油菜花,还是种药材,都应该得到鼓励和发展。
  因此,刘雅有理由相信,大湾村也可以像青县富贵乡的农民一样,能通过种药材得到一笔不菲的收入。
  刘雅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队长和村委也连连点头。
  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药材,刘雅觉得,可能还要从县上入手。
  从县到乡,再到村,这样的宣传力度更大的。
  所以她打算跟何山好好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考虑在康县也开一家药材加工厂,帮助这里的农民更快走上致富的路。
  主意打定后,刘雅便提出了修公路的要求。
  队长和支书自然高兴得不得了。
  如果能修一条不同于进矿山的路,大家也就不必被大车驱赶着,生怕出点儿什么意外了。
  将进山的路和出村的路分开来,是对村民们最好的。
  刘雅就让江劲从箱子里,把早已准备好的十五万交到了队长刘欣的手里。
  “这是十五万元,应该够了吧?”
  “够了够了。”
  看到摆在办公桌上,满满一桌子的大团结,支书和队长乐得合不拢嘴。
  刘欣更是紧紧握着刘雅的手,脸上是激动的表情:
  “刘雅同志,当初有人说你是我们大湾村的金凤凰,这话真是一点儿也不假啊。”
  然而刘雅却是不动声色抽出自己的手,对刘欣的夸奖只是微微一笑:
  “我也只是想回报一下家乡对我的养育之恩。
  至于我的提议,也请村里慎重考虑一下。”
  “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宣传到位的。”
  “那就好。”
  刘雅没有多耽误,吩咐江劲把箱子拿着,两个人离开了村委办公室。
  接着回到家以后,刘雅就叫来父母商量修楼房的事情。
  “这次要修就修成那种防水性能很好,各类设施齐全的小楼房。
  我估计造价应该在两万左右。”
  一般农村在这个时代修房子,最多的造价也就是一两千块。
  刘雅却给出了两万的预算。
  她母亲余红都被这数目给惊到了,忍不住道:
  “小雅,就算你有钱,也不能这样花法。
  这钱跟流水似的,哗哗就流出去了。”
  然而刘雅却是莞尔一笑道:
  “娘,你放心好,我有这个能力,所以我才会这么花钱。
  钱花完了还可以挣嘛,你放心好了。”
  “可娘现在就是担心你的婚事可怎么办?”
  “娘,这事儿不用你操心,水到渠成。”
  “那也要有水,有渠啊。”
  “放心好了,真的没有问题的。”
  她这个当事人都不愁,不知道他们又在着急什么呢?
  刘雅把两万块交到刘强的手里。
  没过几天,就把修房子的工们师傅找了来。
  开始画地基,准备拆房子重建。
  在这之前,刘雅还想办法搭了个简易棚子在旁边,让一家人在里面住着。
  这一次修楼房,用的就是钢筋混凝土。
  本来预置板会更省钱,但刘雅不要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