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财如命[快穿] 第162节
作者:午后半夏      更新:2023-05-21 10:31      字数:4311
  倒是弓箭之术,可以一学,毕竟他的弓弩之术却不算好,若是有阿锦这样的本事,可以一箭一个的话,当初也就不会被狼群追的那般狼狈了。
  其实丁蜀做为武将世家出身的孩子,又是自幼学武,虽然根骨天赋不算多出众,但胜在够勤奋努力,教导起来比较省心,因为阿锦不管给他布置了多累的训练,他都能咬牙坚持下来。
  就凭这一点,
  阿锦就不吝啬指点他一二。
  当然,仅限于指点,再多也就没有了。
  因为阿锦和丁蜀的关系突飞猛进的缘故,自然而然的,丁蜀在赵将军那边提起阿锦的数次自然也就多了起来,赵将军对这个外甥还算是关照,自然也就上心了一点,让人考察一番,确定阿锦是可结交之人,身家也清白,便也不再过问。
  不过他虽不算上心,但到底有丁蜀在,还是交待了一句下属,让他们对阿锦多照料两分。
  这话对赵将军来说,可能就是随口一句话,不值一提,但对阿锦来说,却是她精心算计而来的机缘。
  自然会紧紧抓住的。
  其实最一开始,军营爆发伤寒就是阿锦的机缘,当时阿锦也没放过,但奈何阿锦年纪在那里,不好表现的太过于妖孽,不然的话,这可不符合自己最一开始的预期。上辈子作为女帝,她已经很累人,这辈子还是想要轻松一些的。
  所以,
  赵将军虽然赏赐过,但很快就忘记了。
  而后阿锦意外认识了丁蜀,便主动的和其保持了不冷不热的关系,毕竟有的时候,太过于主动的关系,反而显得被动。
  本来阿锦也打算,在开春的时候,寻个适合的机会,和丁蜀的关系更进一步,却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一次偶然上山,竟然叫她碰到了丁蜀被朗追。虽是打乱她最一开始的计划,不过倒也更名正言顺,毕竟人为的,有的时候,设计的再怎么精心?也是会有遗漏。
  所以,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机会,阿锦是果断出手。
  并且没有留恋的离开,一则是还有其他人,二则就是自己层层抽丝剥茧得出来的结论,更会让他接受和信服。
  毕竟轻易得到的,永远是不会珍惜。
  ……
  又一年的时间,
  宋桃已经十七岁了,这个年纪做娘的都有,但她却连定亲都没有,倒不是说没有登门提亲的,其实到宋家提亲的人还不少。
  这么说吧?
  十里八村都知道,宋家是出了名的疼女儿,就冲先前宋兰和宋莲出嫁的时候,宋家准备的嫁妆,即便宋桃是个丑八怪,都会有人到宋家提亲的。更不用说,宋桃的模样不差,是个清秀的小佳人,人也勤快,着实是个好媳妇的人选。
  却没想到都铩羽而归。
  去年的话,她们还能理解,毕竟宋家唯一的儿子从了军,家里就只剩下宋桃一个孩子,虽已经十六岁,但想要多留一年也正常,但没想到一直到今年,宋桃眼见都已经十七,宋家却还没有给她定亲的意思。
  这不免就让人议论纷纷,即便是宋家说了想要多留宋桃一段时间,但也不能耽搁她。
  十七岁,可不小了。
  再等,可就成老姑娘。
  为此,宋家村的妇人,可没少劝说宋祖母和宋娘子。
  “不着急的。”不管是何人来劝,宋祖母和宋娘子都是这般说辞。
  芳婶道:“你们不着急?桃儿的年纪可耽搁不起,再拖可就成老姑娘了,到时候能找到什么好人家?再说了,女儿家,不能留,留来留去留成仇,你可是桃儿的亲娘,可要上点心。”
  语气顿了顿又接着说,“…你也是知道我的,不是我吹,我娘家的条件你也知道,虽比不得你家,我知道,我侄子是大了些,但年纪大知道疼人,除了这点外,我侄子可再无挑剔之处,人是出了名人老实又勤快,我嫂子和老娘也都不是挑剔的性子,桃儿若是嫁过去,日子过得必定是和和气气。”
  “你且好好的想一想?”
  宋娘子:……感情前面说那么多,最后还是过来提亲的。
  “芳婶,我知道你一番好意,我家里的情况你也知道,如今真的无意给桃儿寻亲,怕是只能谢过你的好意。”老实说宋娘子是有那么一丢丢心动,再者桃儿十七了,她做娘的,心里并不是不着急,但儿子几次来信,让她在桃儿十八岁前不要给桃儿定亲。
  虽为说明缘故,但儿子是不会害自家姐姐,她和宋祖母商量过后,也就同意了。
  只是到十八岁,虽年纪是大了点,但也无妨,十八出门的也不是没有,再说了桃儿还有厚实的嫁妆,不怕寻不到不错的人家。
  芳婶被拒却不肯放弃,又劝说:“我侄子真的不错,我娘家那边也是诚心求娶桃儿,必定会把她当成亲生女儿来看。”她虽是有些私心,不过他侄子真的是个不错的对象。
  只是不论她如何劝?宋娘子都不答应。
  到最后芳婶心里也生出不快来,冷着脸离开了,并且像是赌这一口气一样,被宋娘子拒绝后,很快就给侄子又寻了一个不错的姑娘,虽说没什么嫁妆,但姑娘不错,老实又勤快,家里家外一把抓。
  还特意给宋娘子送了一碗扣肉,说是从娘家带回来喜菜,也让宋娘子沾沾喜气。
  芳婶的这一行为,着实让宋娘子心里噎了一下。
  “行了,你就别念叨了。”宋祖母听着儿媳妇已经念念叨叨一天,都是在念叨芳婶送回来的那碗扣肉,不由开口打断说道,“……既是如此不情愿,又何故要收下那碗扣肉?”
  “到底是族亲,关系又亲近,不好拒绝。”宋娘子回答说道。以为她想收呢,这不是顾念同族之情吗?
  宋祖母也知道这个道理,毕竟她家人丁单薄,比不得芳婶连生四个儿子,家中人丁兴旺。
  “娘,你说承儿从军,什么时候可以归家一趟?”宋娘子很快也丢开这点纠结,又开口说道,“算着年纪,他可也不小了,马上就要十六,可以说亲了。”
  宋祖母愣了一下说:“军中严明,一时半刻怕不好回来。”
  “那我什么时候……”
  “祖母,娘,我回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外头传来了一阵喊叫声。
  让宋娘子的神情愣了一下,“娘,我好想听到承儿的声音了。”
  宋祖母没说话,而是立刻起身走出去,然后就有些呆住。
  因为阿锦确实回来了,而且是荣光加身的那种。
  “承,承儿。”宋祖母看着穿着一身官袍的阿锦,一时间有些不敢相认。
  阿锦含笑的点点头:“祖母,娘。”
  后一步出来的宋娘子在看到阿锦身上的官袍,也是惊住了,和宋祖母相互对看了一眼,两人都是震惊。
  儿子当官了?
  ……
  宋家村这段时间出了一件大事,就是早去的宋四家的遗腹子成了太医院的医师,官从正七品。
  这可是他们宋家村第一位官老爷。
  虽然不是父母官,而是在太医院任职,但正七品,和他们县老爷可是一个级别的人,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天大好事。
  几乎是在阿锦回来的当天,宋家村的村长,同时也是宋氏一族的族长,立刻就开了宗祠,把那卷封阿锦为医师的圣旨供奉到祠堂里,并且告知宋家列祖列宗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承小子,你给咱们宋家光宗耀祖了。”宋族长十分欣慰的看着一身红色锦袍的阿锦,脸上都是笑容。
  阿锦:“族长客气了。”语气顿了顿,又接着说,“这两年我不在家,我家里还多亏族长您的照顾,我这里有纹银一百两,您把咱们宋家的祠堂重新修缮一番,还有我爹和祖父的坟,若是还有剩余的,也留给族里,照顾族中的老弱妇孺。”说着挥了挥手,一直跟在阿锦身边的小童,立刻上前两步。
  他手里拿着一个木匣子,打开后,里面齐齐整整的摆放着一百两银子,看的周遭不少人的眼睛都红了。
  宋族长的脸上的笑容更灿烂,连说三个好字后,更是把阿锦夸上了天。他不是文人,这夸奖人的话说的那叫一个直白无比,换个人的话,可能真的不好意思。
  但阿锦却接受的坦然。
  毕竟她出了那么多银子,几句夸奖的话,她承受的起。
  阿锦给族中捐了一百两银子的缘故,又表明作用,立刻就得到了宋家村其他族人的称赞,表示阿锦不愧是官老爷,不但本事大,性情也是顶好,即便是发达了,也没忘记族中。
  因为这个缘故,族中几乎是热闹了一整日的时间,一直到晚上,宋祖母和宋娘子才有时间询问儿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不是去从军了吗?怎么又成了太医院的医师?
  “也没什么?前段时间江东那边不是发了瘟疫吗?我所在的东南军营距离那边很近,便被派去做了医师,立下功劳,得了京中圣上的召见,又觉得我医术还不错,便点召我入了太医院做医师。”阿锦把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其中的凶险自然是避过了。
  不过她虽说的简单,但宋祖母和宋娘子也听明白了。
  这是孙子/儿子拿性命搏回来的。
  性情弱上一点的宋娘子眼泪更是哗哗的落下,引得阿锦哄了又哄,才让宋娘子露出笑容。
  阿锦成了官老爷,宋家仅剩的姑娘宋桃的婚事顿时成了香饽饽,前来求亲的人可以说是一茬又一茬,就连县城里的富户都前来求亲,就是县令也表明,自己有个侄子和宋桃年岁相当。
  一时间,宋祖母和宋娘子是挑花了眼。
  第189章 遗腹‘子’
  对于宋桃的婚事, 阿锦没有插手,毕竟宋祖母和宋娘子是不会害宋桃的。
  阿锦的话。
  她回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人采办东西, 她先前就立下话,会补足给姐姐的嫁妆,如今她已经有了一定能力, 自然是兑现。
  置办了三份一模一样的嫁妆,都是照着六、七品官员之女的标准准备的,统一的二十四抬,虽东西多少有些不同, 但价值是相差无几,像是宋兰, 她夫家就是普通的农家,阿锦便添了五十亩的田产,宋莲的夫家是杂货铺, 她便添了一间铺子, 争取做到不偏不倚。
  宋桃还未出阁,倒是好说,不过宋兰和宋莲却早已出阁, 这嫁妆抬到她们婆家的时候,真的是惊呆了一片的众人,就没听说过, 出嫁的女儿还能补嫁妆的。
  又是田产又是铺子。
  这宋家未免也太疼女儿了吧。
  不说村子里那些未出阁的, 就是年岁都和宋娘子差不多, 也都艳羡的很,这能做宋四家的女儿,真是几辈子修来的夫妻。
  本来宋莲的婆婆还有点看不起宋莲, 一个农家女,能进他们家门,是修了福气的,对她倒是说不上磋磨苛责,但也不多宽宥,婆媳之间时常有摩擦。只是自打知道阿锦成了太医院的医师,身上更有七品官职,她是一夕间就转变了态度,等到阿锦补送的嫁妆送来,宋莲的婆母更是恨不能把宋莲捧到天上去。
  再不敢说一句重话。
  阿锦探亲的时间是有限的,只有两个月的时间,抛开路上的时间,她能在家呆的时间最多不过半个月,她也已经决定,在祠堂修缮完毕后,便离开。
  如今也只剩下没几日的时间了。
  这次阿锦回来最大的缘故,就是因为宋桃,她的婚事也已经在这短短十余日里定了下来,是县里陈主簿的儿子,县太爷夫人亲自牵线保媒,叫陈重,现年十八岁,身上已经有了童生的功名,人阿锦也见过,是个性格敦厚的,日后虽说不见得前途有多远大,但绝对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
  这般,阿锦也就放心了。
  至于陈家的话,倒也是厚道人家,也是在认真的见过宋桃后,才会定下婚事。
  当然,阿锦是他们会同意这门婚事的最大原因。
  ……
  是夜,
  再有两日,阿锦就要离家了。
  这次她会京城,宋祖母和宋娘子并不会跟着她一起去,宋桃的婚事已经定下,只待年底便要成亲,需要家里的长辈来操持,再者宋祖母年岁也大了,不易操劳,而阿锦虽说成了正七品医师,但京城那边她也只在受封的时候去过一次,一应也都还没安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