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夫郎,朔风杨
作者:京久居      更新:2023-05-22 13:23      字数:3442
  在边关的那些年,对于雁洛兮和沈音沐来说,是自由自在的好日子。
  如今回了京城,只要沈音沐上朝,雁洛兮就跟着。
  毕竟她还是翰林正三品官员,关系被借调到工部的文书还在。
  虽然工部尚书很配合的没给她安排什么工作,但上朝保护夫郎,针砭时弊,披露真相,最起码先帮朝臣们能看清眼下的形势。
  若说原世界上学上班苦,试试五更就要上朝画卯,迟到了会被当众训斥,被罚薪俸的苦。
  三更半夜就得起床,饿着肚子顶着满天的星辰就要出发了。
  又到了上朝的日子。
  沈音沐怕迟到,就没敢睡实,时不时就警醒地睁睁眼,看着窗外天色,仔细听更漏声。
  沈音沐黏妻主。在清风晓月时,哪怕有了宝宝,他都没让孩子们上她俩的炕。
  拉上纱帐,这里是只属于他二人的小世界,他细心地保护着、珍惜着与妻主的独处时光。
  如今却不成了!
  雁大娃和燕麦粥已经跟爹亲同床共睡了快一年,再想给赶下去,那还真得要慢慢来。
  两个小家伙,一个窝在阿爹怀里,另一个窝到阿娘怀里乐颠颠。
  每天阿娘睡觉前都给她们讲故事,聊天,要多开心就有多开心。
  两个大人只好辛苦些,等孩子们睡熟了,才给抱去儿童房,里面安置了照顾的人。
  上朝日,雁洛兮也一样睡不踏实……
  怀里的人,温温润润却颤巍巍的,睡不踏实总动弹,偏又紧贴着她,蹭呀~蹭呀~蹭!
  微凉的鼻息吹在她的脸上,总是让人心里痒痒。
  沈音沐与日常不同,他是极其热情的。常常才刚熄了火,他就浇碗油,还傻呵呵地盯着妻主看。
  若不是疼惜他折腾半宿,早上站都站不稳,雁洛兮恨不得把他与自己融为一体。
  雁洛兮一个翻身,迷迷糊糊中把沈音沐捞进怀里,伸胳膊抬腿,把他禁锢住,不让他乱动。
  潜意识里,闭着眼也能帮他按摩酸软的肌肉和穴位,缓解之前张狂带来的疲乏和酸痛。
  沈音沐终于老实地闭眼,在妻主怀里静静睡去。
  夏日的晨时亮的早,深寂的黑暗中有了蒙蒙微光,就着那点光芒雁洛兮就醒了。
  赶紧关上手机闹钟,看怀里的夫郎柔顺的闭着眼,她不舍得叫醒他,能多睡一刻是一刻吧。
  悄悄从炕上爬下来,雁洛兮去外间的浴房洗漱,安排人煮茶。
  这时才端了一大盆热水回房,顺着夫郎脸上的轮廓帮他轻擦、亲吻……
  刚含住他的唇瓣,沈音沐就醒了,缓缓睁开眼,低低地说:“妻主坏,又揉了我的睡穴。”
  “睡觉是男人养颜养神最好的方法!能多睡一分钟和少睡一分钟,区别可大了。你呀,人家都忙着睡觉,就你整天忙着看妻主,小心累着。”
  沈音沐无限眷恋地看着她,捂嘴咯咯笑。
  雁洛兮赶紧抱他到怀里,用热毛巾给他擦好脸手,发现手臂上有殷红的吻痕,呼吸微顿,语气有些懊恼:“都老夫老妻了,还都这么孟浪,真是!今日伸手时小心些。”
  沈音沐非常享受妻主的伺候,笑了笑说:“你今儿去训练御林军时,也小心些,身上的印子别叫人看见了……”
  “还敢说呢你!”雁洛兮捏了捏他的鼻子。
  沈音沐笑着去洗漱,这时奶茶也煮好了。雁洛兮舀了一碗递给沈音沐,两人安静喝了。
  热奶茶可以帮助暖胃提神,还能清肠促便,一上朝可就没有去恭房的机会了。
  最后,两人互相束发,罩进乌纱帽里,整整齐齐了,才出门。
  京城大多官员喜欢坐轿子,雁洛兮只坐马车,可在路上简单吃些早餐。
  因为太早都没什么胃口,可若等到下朝才吃,早也得九点多钟,晚就没准儿啦。
  雁庄工坊的发展非常快,引领着暖岩大陆的舒适潮流,一个没注意就跟不上了。
  京城的大户中才刚普及完沼气池,雁庄这边的沼气罐又打响了名头。如今,这种在马车也能用的小沼气罐,是最新时段的高潮,尤其受到了富裕人家,官员,货运大户的追捧。
  车里沼气灶上,小火煨着的鸽子汤,开始咕咕冒泡,香气飘出来,勾得人马上有了食欲。一屉素蒸饺,两个水煮蛋,这早餐简单又营养。
  两人坐在马车里,慢悠悠地吃着早点,就到了皇宫门口。
  这时许多朝臣已经在午门外等候了,雁洛兮扶夫郎下了车,远远就看见安侯正在向她们招手。
  沈音沐笑着,走了过去。
  雁洛兮转身,站到文官工部的队伍中,随着午门城楼上的鼓一敲响,百官依次进入。
  过了金水桥,众官员在广场上整好队列,三品以上的入金銮殿。
  如今的蓝盛朝,屡战屡败,不是贫于国库,更未困于军饷,乃是君王的见识,朝臣的迂腐。
  越是与她们打交道,雁洛兮越觉得沉积太重,只有彻底换波人,否则都是白费功夫。
  臣子专攻一科,尽心尽力,是为贵!
  帝王却不可以。知识不必多,但要能在众多的争议中,择最有利于国家的办法。想要真正做到,非常难,首先就要能做到大道无心,恩怨两忘。
  域外王,这称呼很契合!
  蓝盛朝最后的命运如何?雁洛兮不敢确定。
  但她与阿音亲手打下的碧海蓝天和清风晓月,一南一北必将继续发展,持续富足,兵强马壮。
  所以阿音这个域外王,非常勤奋的在学习,他是个十分努力的王侯。
  这种上朝,对于治国帮助不大,只能帮助直观审视重臣。
  但这世上,不敢哪个朝代,上层都是门清的。变味的必在中下层官吏。
  一道旨意下去,各有各的心得体会,按照自己的心意随意改动,这种才是要抓的重点。
  此时皇宫正殿之中,大伴伴拂尘而出,清声诵道:“圣上驾到。”
  下方已经候了许久的群臣们肃整衣衫,鞠躬山呼万岁。
  皇帝扫了一眼,缓缓走到凤椅前坐下,说道:“别事若不紧急,可暂缓,今日只议雪岩派使节到雄州大营议和之事。”
  礼部尚书出班:“我朝十五万大军陈兵雄州,幽州牧率主力北征抗雪国,真是我朝尽雪前耻,收回幽云十六洲的大好机会。幽云故土,离家五百年,是时候要拿回来了!议和免谈!”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天禧帝看着朝中难得一见的蓬勃景象,心中甚喜,睹见自家驸马低头不语,面似凝重。
  “雁爱卿”皇帝看着雁洛兮,微微皱了皱眉。
  “臣在。”
  雁洛兮听到自己的名字,赶紧出列,却在心里叹了口气。
  她知道在这群盲目自大的人面前,自己说什么都是没用的。
  皇上轻声说道:“驸马对雪岩要求议和一事,可有什么想法?”
  雁洛兮笑道:“雪岩使节态度恭顺,苦苦相告,祈求我朝念在三百年睦邻邦交的份上罢兵,并献上国书愿降为臣属,永为藩僚。这正是我朝派兵增援同抗狼部,商谈共掌幽云十六州的天赐良机。怎可轻言战事,雪上加霜。”
  礼部尚书面有愤怒:“三百年睦邻邦交,是因为我朝年年给岁供,养出了她们的贪心。”
  雁洛兮苦笑:“年年岁供,是因为战事不利于我方。养出惰性有,但贪心倒未必。最起码这百年间,雪岩朝并未狮子大口,算是好邻居。”
  御史台:“雁驸马何必长别家志气,灭自己威风。莫非是因为,幽州王帮驸马训练了私家军,驸马的心就偏了。”
  雁洛兮:“没错!就是因为幽州王帮我训练了私家军,我才知她真正的实力!给她万人精骑,非贯道夫可以抗衡的。所以,为我朝计,接受雪岩的议和书,共同对战狼部,才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臣附议!”沈音沐出列。
  “臣附议!”兵部沈尚书出列。
  “臣附议!”安侯出列。
  “臣附议!”工部尚书出列。
  皇帝脸上一沉,问枢密使:“沈立,你意下如何?”
  沈立心里叫苦,马上出列道:“雁驸马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但臣以为,贯相灭党项功高盖世,如今雪岩只剩了残军,再加上我朝兵家最先进的阵图坐镇,胜算很大!”
  雁洛兮:“党项,小部族而已。贯相却打没了十万西部精锐,这胜利完全是用人堆出来,且还没有灭掉这一部。域外王在西北,供粮供药供斥候,帮助善后。即便如此,还不知要等到何日,才能让西套五城恢复人气?西北军民因多年受草原民族残害,仇深似海,我方有道义优势,战士和边民都愿意舍生取义,拼死而战。”
  她喘了口气,继续:“反之,出兵幽州,我朝并无道义上的优势。这一路北上,拖拖拉拉,效率低下,士气低迷。而留在燕京的守备部队虽是残部,那也是王朝的正规部队,实力绝非党项可比,且哀兵必胜,我方胜算不大!说到拿着阵图去打仗,更是大忌,战场上瞬息万变,怎可生搬硬套!”
  “……”
  蓝盛朝堂上争论不休,而远在千里之遥的贯道夫早已按捺不住。
  没有谁,能让她放弃这让自己青史留名的机遇?!
  是她,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宫中婢子,让幽云十六州的城头,再次竖起蓝盛王朝的旌旗。
  她将成为五百年来,第一人!
  “雪岩和蓝盛两国,和好三百年,有盟约誓书,字字俱在,你能欺国,不能欺天。”
  雪岩使节被贯道夫赶出大营,爬在门外号啕痛哭,苦苦告诫。
  远道赶来的顾小北,命人拖了使节上车,向燕京城疾驰而去。
  这仗已避无可避,但愿庄主莫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