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
作者:沈惊春      更新:2023-05-23 10:25      字数:3464
  他说了要考复旦的啊。
  她拼搏那么久,努力那么久的目标,最后竟是一场空。
  那她这一年都在干什么啊?
  夏耳花了一周的时间去消化这件事。
  才慢慢的,从这种打击中走出来。
  也许,努力的意义并不在于某个目标,某个人,而是在于努力本身。
  最起码的,她的努力并不是一场空。
  如果不是他激励她,她绝对不会这么奋发学习,绝对不会来到这里。
  说不定她会听从父母安排,去读一个普通的师范,去考教资,最后回到小镇上,去当一个中学教师。
  因为他的存在,让她的人生,多了许多可能。
  也是这个时候,夏耳才明白。
  喜欢的意义,并不一定是要在一起。
  也可以,为了对方,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
  夏耳开始享受自己的大学生活。
  在这里,她交到了很多优秀的朋友,也开始学习化妆,打扮,变得更美,更加自信。
  夏耳本身也是优秀有漂亮,在学校里也小有名气,很多男生慕名来追,夏耳从一开始的胆怯,不自在,渐渐的,也变得习以为常。
  并且,也能够学着更加自在地跟异性相处,回绝他们的喜欢。
  也许这些人都很好。
  可对夏耳来说,怎么都比不过十几岁时的那种心动。
  比不过贸贸然跳上她单车后座的大男孩,更比不过绝望时刻,给她温暖和安慰的少年。
  大一下学期开始,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某知名青春文学杂志的约稿函,稿费还算丰厚。
  夏耳看到稿费,十分心动,于是开始尝试给杂志供稿。
  很幸运,她第一次投稿就过了稿子,编辑加了她qq,第一件事就是提醒她:“亲爱的,你忘了写笔名哦,请问你的笔名是?”
  这个时候,夏耳的脑海里蓦地飘过一句诗。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她没有犹豫,打字回复:“飞鸟。”
  “飞鸟?好奇怪的笔名哈哈哈,你确定要叫这个吗?”
  “确定的。”
  那时编辑没想到,就连夏耳也没想到,正是这个使用奇怪笔名的女孩,从过稿的那一天开始,渐渐成为这家青春杂志的常驻写手。
  夏耳开始拥有自己的粉丝,收获了很多女孩的喜欢,她对这些并不知情,只管闷头创作,她有太多东西想写,太多感情想要抒发。
  打从写东西开始,夏耳就没再跟家里要过一分钱,时不时的,还会给父母转一些钱。
  杂志注意到飞鸟的人气,不满足于她只写短篇,于是主编亲自约稿,希望飞鸟能创作一些长篇作品。
  正是青春文学大肆流行的时候,夏耳又在国内顶尖的青春杂志上连载长篇,很快地,夏耳的作品收获了超高的人气。
  她的微博粉丝,也从0,暴涨到了30万。
  不说在作者圈子,就算在微博上,也是个十分具有影响力的博主了。
  夏耳的文字充满灵气,似乎天生具有这方面的天赋,笔下的文字能开出花来,让很多读者摘抄,整理,用进作文中,还专门反馈给夏耳,说她们用了她的句子写作文,还被老师夸了。
  夏耳也觉得荣幸,就好像她还以另一种形式,来延续她的中学时代。
  她想起当初写了高分作文,被老师叫到陈岁的班级读作文。
  不知道她的这些小读者里,会不会有哪个女孩,也凭借着作文,而被喜欢的男孩子注意。
  这都让夏耳感觉美好。
  大学四年,夏耳在学业之余,一直投入到创作当中。
  也确实是有天赋的,大四这年,夏耳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有幸卖出影视版权,获得了上百万的改编费。
  她把钱给了父母一半,让他们不要再开店了。
  大学毕业,夏耳卖出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在全国的院线播放。
  夏耳的爸妈召集所有亲朋好友一起到电影院支持女儿的作品。
  这一年,正是青春作品改编热潮,夏耳的命很好,她的作品是这年同类票房第一。
  于是,她的其他作品被各家影视公司争抢,全部卖出高价。
  飞鸟成了这家杂志力捧的青春作者中,最当红,也最具有实力的一个。
  从复旦毕业后,夏耳并没有急着找工作。
  她卡里的余额已经不需要她对后半生操心什么。
  她的同学全都在羡慕她。
  他们拼命读书,考上顶尖学府,为的就是获得一个好的将来,好的工作。
  而夏耳,还没毕业就已经站在了他们奋斗的重点,并且一生都不需要再奋斗,这如何不让人羡慕。
  -
  这天夜里,夏耳关掉主编的催稿对话框,有些疲惫地打开微博。
  主编需要她交一篇新的长篇作品,作为明年的公司年度重点作品宣传,并且,希望她的新作品,能够超越以前的质量,争取再做出一个爆款来。
  夏耳是有些烦躁的。
  连续四年不间断的创作,输出,已经让她进入了瓶颈期,她的表达欲和创作欲已经大幅度衰减,换句话说,她怀疑自己已经过去了最巅峰的状态。
  没有作者希望听到“越写越不如以前”的评价,可按现在的状态来看,她很有可能,写不出那样优秀的作品了。
  尤其主编的话让她感觉不适,她用心创作出来的作品,怎么就成了主编口中随随便便就能打造出来的“爆款”。
  她躺在沙发上,手指不断地向下刷,看什么都觉得索然无味。
  直到,一个潜在水中的,湿漉漉的小动物,引起了她的注意。
  那是一条文字很长的求助微博。
  【蒙新河狸是国内的濒危动物,现今只存有300多只,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减少。而现在,他们的家园受到严重的破坏,我们被迫需要筹集一些款项,用来给河狸宝宝建造新的家园。】
  开头对这条微博内容大概说明之后,后面全都是对蒙新河狸、对当地环境、还有这个动物保护组织的介绍。
  九宫格的图片的内容,除了前面几张是河狸照片,剩下的,都是这些工作人员给河狸建造家园的工作照片。
  高中时,学校组织去动物博物馆那次,夏耳在濒危动物馆那,看过一些河狸的介绍。
  由于她第一次知道河狸这种动物,觉得可爱新奇,所以多看了两眼。
  没想到这些河狸已经少到只有三百多只。
  如果这些河狸没有生存的环境,那么他们就会灭绝。听起来与人类无关,但假如,人类是那个即将灭绝的物种,又有谁,想要从这个美好的地球上消失呢?
  夏耳点进捐款链接,上面说的很清楚,只要每个人捐助五块钱,就能给蒙新河狸栽下一颗树苗,当然,救助进度也会随时跟进。
  至于捐款最多的爱心人士,当地动物保护协会会颁发证书,奖状,还会邀请ta到当地参观他们的工作,以及救助情况。
  夏耳看了一下他们的目标筹集款项。
  两百四十万。
  这条微博发出来之后,目前只筹集到了八十多万。
  夏耳随手帮忙转发扩散了这条微博。
  她转发之后,很多在线的读者刷到这条,也帮忙转发,扩散。
  夏耳转发完,再次点进链接,跳到捐助页面。
  她点了“我要捐款”,在跳出来的预选金额里,她点了自定义捐款金额。
  再然后,在里面输入一百万。
  捐款成功后,再返回捐款链接的主页面,在已筹集款项那里,从八十万,变成了一百八十万。
  关掉页面后,夏耳想到自己帮助了那么多的濒危河狸,连带着,对瓶颈期的烦恼都冲淡了不少。
  -
  新疆,阿勒泰地区。
  这天一早,动物保护协会的人们照例上班,负责运营工作的人打开捐款页面,查看面向公众筹集的捐款进度。
  在看到已筹集的二百万的数字时,他欣喜若狂,从屏幕上抬眼,对大家说:“已经筹到二百万了!我们的河狸宝宝有家了!”
  “二百万!这么快!”
  “这才发出来两天,居然就筹到了二百万?还是好人多啊,对濒危动物的保护意识也上来了,我还以为得筹一个月呢。”
  “你快在微博多更新点儿照片,别人家以为咱们是假的,骗子。”
  一群人兴高采烈的讨论,除了办公桌靠窗的那一个。
  他仰着头,脸上盖了本书,一双长腿大剌剌伸着,环抱手臂在那打盹。
  有人回头看到他,忍不住叫他:“山夕哥,别睡了,咱们两天就筹到了二百万,你不能跟着过来开心一下吗?”
  被叫做山夕哥的人伸手,修长的手指拿掉脸上的书本,露出一张单薄寡淡的脸来。
  不管看到多少次,同为动物保护协会的同事还是会有点惊艳。
  就这张脸,放娱乐圈出道都够了,就哪怕啥也不会,留在大城市应聘什么职位,人家不会要你?干点啥都好,非要跑到新疆来干什么动物保护,真是想不通。
  这个帅得有些格格不入的同事懒懒掀起眼皮,脸上满是被吵醒的不悦。
  “有空开心,不如抓紧联系一下捐款第一的爱心人士,免得人家觉得咱们是骗子。”
  他这话一说,其他人顿时反应过来,催促电脑前的负责人:“对对,快看看,捐款最多那个捐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