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打更人 第31节
作者:卖报小郎君      更新:2023-05-25 23:20      字数:3121
  “喂,辞旧,把被子分我一些,寒冬腊月的,就算大哥是炼精境,也很难受的。”
  许辞旧蜷着身子,裹紧被褥,不搭理他。
  许玲月闺房,昨夜熊熊的炭火已经熄灭,房间里弥漫的二氧化碳让空气显得沉闷。
  敞开一道缝隙的窗户,为闺房输送新鲜空气。
  许玲月白瓷般绝美的脸庞上,小刷子似的睫毛颤了颤,睁眼醒来,望着头顶的床幕呆了片刻,几秒后,茫然的眸子恢复神采,支撑着身子坐起。
  她慵懒的舒展懒腰,厚厚的棉被滑落,淡薄的白色里衣包裹着少女的娇躯,胸脯鼓胀胀的。
  白皙的脖颈有着优美的弧线,蓬松凌乱的秀发衬托着精致俏丽的容颜。
  许玲月青葱小手掩住红润小嘴,打了个哈欠。
  睡在对面小塌上的丫鬟惊醒过来,不慌不忙的穿衣起床。
  “房里空气闷,把窗户打开。”少女揉了揉眉心,吩咐道。
  丫鬟当即跑去开窗。
  许玲月掀开棉被下床,走到窗边,呼吸着院子里吹来的冷空气。
  武将出身的大小姐没那么娇气,许平志当年教许七安锤炼身体时,喜欢把许二郎和许玲月捎上。
  兄妹俩那会儿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身体素质很好。
  只是稍稍长大些了,婶婶便不让一双儿女跟着倒霉侄子练武。毕竟那会儿一家之主的许平志已经决定,侄儿去习武,儿子去读书。
  读书人习武,不务正业。
  女儿更不能练武,炼出一身难看的疙瘩肉,将来怎么嫁人。
  许玲月正享受着新鲜的空气,忽然看见一道人影路过窗边,穿着黑色为底,袖口和领口有着红色滚边的捕快服。
  兄妹俩隔着窗户默默对视数秒。
  许七安低头瞄了眼妹妹长势喜人的胸脯。
  许玲月尖叫一声,砰关上窗户。
  “妹妹长大了呀”许七安欣慰的想。
  虽然不是我一手带大,但好歹是看着长大。
  闺房里,许玲月蹲在地上,面红耳赤的抱着胸。
  丫鬟碎碎念说:“小姐,你这习惯该改一改啦,得梳洗整齐了再开窗户。瞧,被大郎看见了吧,幸好是自家兄弟,要是给外人看去,你怎么活呀。”
  “你还说”许玲月羞愤道。
  往日里,许新年不走这边的,父母的主屋也不在这边,所以,清晨起床第一件事,打开窗户,很安全。
  大哥怎么会在内院坐在梳妆镜前的许玲月满脑子的困惑。
  丫鬟站在她身后,给他梳妆打扮,末了,在首饰盒里挑了挑,抱怨道:“小姐,你都没有好看的钗子和簪子。”
  许玲月没回答,叹口气,家里屡遭大难,积蓄被掏空,一家人吃穿用度,包括下人在内,十七八张嘴,开销巨大。
  哪来的银子置办首饰。
  “宝器轩的簪子就很漂亮,我昨天进去看了,都舍不得出来呢。如果插在小姐你的发丝间,一定,一定交交辉应。”
  “是交相辉映。”许玲月眼里闪过渴望,但迅速压了下来。
  丫鬟自顾自的说:“就是太贵啦,十两银子一枚。除非能解开店里的字谜,老板才会便宜些呢。”
  许玲月心不在焉的听着,忽然问道:“兰儿,你觉得大哥最近是不是改变了很多。”
  叫兰儿的丫鬟愣了愣,脸上顿时绽放笑容:
  “大郎比以前更温和,更有趣了,也更有本事啦。以前的他总是板着脸,对小姐、二郎都不怎么好,就只有跟老爷说话时,才会露出笑容。”
  许玲月似乎很满意丫鬟的回答,俏丽的脸蛋绽放笑容,“那也不是他的错,是娘一直不待见他。”
  许玲月很喜欢这种兄妹感情升温的感觉,令人如沐春风,心情愉悦。
  以前的大哥不怎么近人情,也没趣儿,现在的他就很有意思,说话又好听。
  许七安来到许铃音的房间门口,她还没到男女大防的年纪,所以不用敲门,直接就推了进去,看见许铃音蹲在地上,小爪子握着猪鬃牙刷,板着脸,很严肃的给自己刷牙。
  好像这是一项大工程似的。
  房间里的丫鬟在整理被褥。
  “系大锅呀”她抬起头,含着泡泡,含糊不清的说了一句。
  “怎么自己洗”许七安问道,眼神看向丫鬟。
  “爹爹说男儿当自强,才能练好武。”
  “你知不知道自己是个女孩子”许七安斟酌道。
  “知道呀。”小豆丁歪着脑袋,一脸天真无邪。
  不,你不知道许七安说:“那你知道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区别吗。”
  “大哥,我不知道。”小豆丁很诚实,接着问:“什么区别呀。”
  这就涉及到生理课了,长篇大论说起来没完没了,铃音也未必听的懂许七安凭借自己前世九年义务教育的深厚底蕴,及优秀涵养,总结出老少咸宜,通俗易懂的科普:
  “简单来说,嗯男孩长大了逗比,女孩长大了捣蛋。”
  许铃音恍然大悟,开心的说:“难怪娘总说我是捣蛋鬼。”
  她在房间里一圈圈的跑,高兴的嚷嚷:“我是捣蛋鬼,我是捣蛋鬼”
  许七安默默关上房门,今天早饭不打算在家里吃了。
  第37章 劝学
  京城繁花似锦,街上早点摊子到处都是,许七安在离县衙两街之外的早餐摊子里解决温饱。
  摊主是个皮肤黝黑的瘦小中年人,围着黑乎乎的围裙,见谁都是谦卑的笑。
  手艺还不错,许七安吃的很满意,唯一的缺点就是大奉京城的百姓喜食甜食,豆浆便罢了,豆腐脑也是放糖的。
  许七安不打算在这个异端遍地的城市里委曲求全,叮嘱摊主别放糖,加了酱油、猪脂、葱花、蒜末。
  此外,还有四根油条,六个肉包,两个馒头,一碗粥,三碟小菜。
  吃完,许七安准备买单。
  “差爷,您这就客气了,您能来我这里用早食,是我的福气。”摊主看着许七安的差服,死活不肯要钱。
  他目光扫过许七安留下的空碟,眼里闪着心疼。
  “真不要”
  摊主咽了咽口水,许七安这一顿早餐,吃了四五个人的量。本来就是混口饭吃的小本生意,起早贪黑的,勉强糊口。
  但还是不敢要真的不敢要。
  “不用不用,哪能收您的钱啊。”摊主一看就知道是受过社会毒打的。
  “嗯,我坐着消食一会儿,你走开吧,别打扰我。”许七安挥手把摊主赶走。
  摊主唯唯诺诺的离开了。
  “大奉王朝的制度积弊已久,胥吏一日不整治,老百姓的生活就好不起来。”许七安看着摊主忙碌的身影,想起了刚才他既肉疼又不敢要钱的眼神,可怜的就像个乞丐。
  “从古至今,对老百姓加害最深的,永远是大人物们看不见的苍蝇。”
  他从兜里掏出十文钱,叠在桌上,沉默的离开了。
  “终于走了”摊主松了口气,蔫蔫的过来收拾碗筷。
  真是倒霉他心里懊恼的想。
  来到桌边时,摊主愣住了,桌面上叠着一摞铜板,那位捕快不但付了钱,还给的多了。
  摊主急匆匆的奔出几步,只看见人群中那若隐若现的公差服,已经走的很远了。
  他张了张嘴,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梗住了。
  这么多年,他第一次遇到吃饭给钱的胥吏。
  许七安点卯结束后,到后堂向朱县令请了假,老朱很爽快的答应了。
  匆忙返回许府,推开二郎的房门,兄弟俩心照不宣的点点头,许二郎捧出早就准备好一套月白色儒衫,布满浅灰色的云纹。
  许七安看了眼小老弟身上那套天青色回云暗纹的袍子,提议道:“二郎身上这件好看,咱们换换。”
  许新年冷笑一声,那表情仿佛再说:你在想屁吃。
  对于一位炼精境的武夫来说,书生的儒衫实在不合身,肌肉饱满,身材昂藏,会把宽松的儒衫撑起来。
  而读书人的审美是:两袖飘飘,衣袂翻飞。
  兄弟俩离开许府,花了三两银子租了两匹黄骠马,风驰电掣的离开京城。
  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京郊六十里外的清云山,山中有座书院,天下闻名的云鹿书院
  清云山原本不叫清云山,具体名字忘了,自从云鹿书院在此落址,读书声朗朗不绝,清气冲天缭绕。
  便改名叫“清云山”。
  两人在官道上并驾齐驱,一个时辰后,许七安极目远眺,隐约看见了清云山的轮廓,以及渺小如豆的书院建筑群。
  “辞旧,哥哥一直很好奇。”
  许七安减缓马速,等堂弟也跟着勒了勒马缰后,两匹马由奔跑改为小跑。
  “你说圣人是一品吗”
  他对这个世界的各大体系无比好奇,可惜缺乏了解的渠道。
  许新年高傲的扬了扬下巴:“你觉得我会知道”
  你不知道就不知道,这么骄傲的表情干嘛许七安翻了个白眼,继续说:
  “那圣人活了多久,你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