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辅养妻日常 第27节
作者:我是浣若      更新:2023-04-14 18:27      字数:5757
  韩覃道:“虽说有吃有穿,可总归偶尔打赏几个铜板这院里的丫头婆子们心里才会欢喜,再说,您还欠我一百两银子的相看费了。”
  他低头,见韩覃一手支着下巴坐在太师椅上抬眼望着他,他不堪提及不想回忆的一夜,在她嘴里说出来竟顺溜自然无比。
  不知为何他突然就想起当年在叙茶小居的书案上,自己替她书毛边纸时,她亦总是这样支肘望着自己。那时候,她也不过像他前世的女儿大小,还是个瘦瘦小小的孩子。六年未见,于颠沛流离和苦难中,变成了个大姑娘。
  唐牧莫名心绪烦乱,丢笔在笔洗中转身出门:“收拾过书房再去休息。”
  韩覃站起身见他大步往上房而去,抱过笔洗来从中搅着那只笔,搅完再换清水来洗,又将书过的宣纸卷成轴放在右手边高处的小陶瓮内,这才回东厢去睡了。
  次日一早天还蒙亮,韩覃睡的正香便听外头有人敲门。坠儿替她值夜宿在起居室中,自然不须她自己起床去开门。她迷迷糊糊听着起居室有人进出的声音,不一会儿便又沉沉睡去。
  待再一觉醒来太阳已经照到西厢,她这屋子西晒,却也早已亮光堂堂。韩覃揉着眼睛出月形门,便见外头罗汉床的短腿高腰小几上摆的整整齐齐两排圆圆的银饼,另还有两串麻绳串起的铜钱。
  她将二十个五两的银饼掬在怀中看了许久,回头问坠儿:“谁送来的?”
  坠儿回道:“二爷,送完就去上朝了。”
  韩覃心中觉得有些好笑,解那钱串上的麻绳下来撸了一大把递给坠儿:“去,叫珠儿也来,既然二爷给了我,你们也一起沾些光。”
  她把二十个沉甸甸的小银饼装进自己从出小凉山时就带着的那个小钱袋里,麻布做成的钱袋跟着她几年风里来雨里去,竟叫银饼坠成了一堆絮子哗哗洒落。珠儿忙替韩覃拣起银饼:“好姑娘何必再用这东西,快扔了它,奴婢替您缝个新的来。”
  韩覃忙自她手中夺过那银袋仍放回妆奁中:“终归是我的旧物,丢了太可惜。”
  她白日里不过跟着巩遇理理账本,她亦不过打下手而已。再就是帮唐牧收拾书房,到后头看一回工人修葺院子。吃过午饭她亦不午睡,另寻得几块粗麻布来剪角,仍将那小钱袋缝缝补补缝弄好,才坐在鼓凳上临窗展远了看。
  ☆、第35章
  自从一下龙头山,这钱袋就是她的命。一路无论赶驴行路宿旅店,这小钱袋一直在她贴身收着。李书学坐在板车里不能理解,常恨恨的问:“那东西是你的命吗?”
  韩覃回头瞪她一眼:“无钱寸步难行,它非但是我的命,亦是我脚我的手我的眼睛,我这整个人就寄托在这只小钱袋上面。”
  那时候,钱袋里统共不过五两碎银子而已。
  她惜财如命贪钱太过,为了省一个铜板的床钱而不停叫嚷,才致李书学爬到那大堤上去看渡船,叫他碰到唐牧,又被唐牧拉去送死。说来说去,终归李书学的死仍是因她而起。
  乔惜存搬院子之后她还未曾去看过,遂将那钱袋收到妆奁中,也不叫在穿堂中午睡的坠儿与珠儿,一人过出角门后院,直走到小西院后面临近后门处的一排三间房的小院前时,才见那地方像是有人住的样子。
  这院子背的不能再背,一出门就是整个怡园的后院大门,韩覃进门就见小丫头在给仰向在躺椅上的乔惜存篦头。乔惜存见韩覃进来先就冷笑一声:“你好大的本事,何不再吹把耳边风儿,直接叫二爷把我搬到外面街巷子里去?不是更少碍你的眼?”
  韩覃是因为乔惜存嫌吵,才开口叫唐牧替她换处清静去处。谁知唐牧竟就把个乔惜存挪到了后门上。她自知理亏,笑嘻嘻从身后转出只篮子,揭开上面白帕问道:“你可爱吃这东西?”
  乔惜存闻着香味起身,还未看就已经说道:“这是宫里来的东西。”
  她勾手自内拣出一只香油烧饼来,叹道:“寻常街上做的也有,比这好吃的也有,我自身有体已不在乎那两个钱儿,支个丫头出去要买多少不能得?可我就是喜欢这个味儿,宫里的味儿。”
  韩覃坐到小丫头抱来的杌子上问道:“常德是否经常给你带宫里的东西出来吃?”
  乔惜存扣着芝麻粒子,烧饼要趁着吃,过了两天的烧饼自然不及热的更好吃。她点头黯然:“可不是吗?宫里娘娘们吃什么穿什么,我一样是有的,可惜他死的太早。”
  她忽而一拍双手:“对了,外头门上早起一直有个不知那里来的汉子,说一口我听不懂的方言在那里拍门,问说韩覃在不在此。你可认得他?”
  韩覃忙问道:“他何时来的,如今在那里?”
  乔惜存指着韩覃:“不是你的旧夫呗?”
  韩覃忙摇头:“不过一个故人,是谁打发的他?”
  乔惜存道:“你去问后门上的老两口子,看他们怎么回的,这院门关的紧着了,等闲不会放人进来。”
  正说着,外头隐隐有拍门声,韩覃提着裙子奔出去,就听外头大壮一声接一声的嚎叫。她忙上前拍着门喊道:“可是大壮?”
  门房打开了门,大壮见韩覃身上锦罗绸衣穿的仿似天人一般,欲信不信掐了自己一把掬起眼泪来:“韩覃,我拿着你给的信到处千求万问,总算把你给找着喽!”
  韩覃带他进乔惜存的院子,忙又叫乔惜存备茶备点心,见大壮不好意思伸了伸手叼一只烧饼几口吞了又要寻水,忙递茶给他,问道:“你怎么会到京城来?”
  大壮拍腿道:“自打你悄悄带着书学走了之后,我娘下山报到族长老爷那里,族长老爷大发雷霆要把你们给追回来。我顺道领了使事,一路追你们,到太原府时你们已经走喽,逼不得又沿路打听追到原武,后来听说书学死喽你跟了个京官儿,我又一路寻到京城来。”
  他指着乔惜存的小院:“这就是那个京官儿的家?”
  韩覃忙解释道:“并没得,我并没有成亲,如今不过借住在此,你可千万不能到处乱说。”
  乔惜存听他两个一口川蜀方言叽叽喳喳似在吵架,自己竟一句都未曾听懂,皱眉问韩覃:“你们到底说的什么?”
  韩覃笑着解释:“不过诉些离后索事,”
  大壮不得韩覃解释完又抢着问:“你既未成亲,啥时候回咱老家去嘛?”
  韩覃本来早就知道李氏族长的厉害,再唐牧也曾说过一次,方才大壮又说族长老爷发了雷霆之怒,她虽在那世外逃源中有个好去处,可因着这复杂的人事也不敢再回,前低言答道:“我不想再回去了,我往后要住在京城。”
  大壮听完韩覃一番话饼子也嚼不动肩膀也松垮垮软下去:“你不回去我咋办?几千里路上难道我一个人回去?”
  他虽无坏心,但正如他平日里声声念的一般。韩覃是他先发现的,李书学读过几年书又生的白净俊俏,能娶韩覃他心中并无不平。但如今李书学已死,若韩覃再嫁,理当也是跟他才对。
  大壮想到此越发伤心起来:“你不回去我咋办嘛?”
  韩覃亦是皱着眉头,忽而心头一动问道:“大壮你要不要也留在京城?若你能在京中有份产业收入,找媳妇总比拗古村要容易一点。”
  虽说拗古村山清水秀,可终归在险竣难攀的高山之上,寻常人家的女子长大都是往山下嫁,有谁愿意嫁到那深山中?
  是以大壮到如今还未寻得一房媳妇。
  大壮低头搓着双手:“我不要媳妇,只要你在那里,我就跟到你!”
  韩覃那知大壮的心思,安抚过大壮之后起身奔到主院,寻着巩遇问道:“巩叔,咱们西山那小炭窑可还往外卖?”
  巩遇道:“卖的,但凡有人出价我就肯卖,但因老奴鲜有提及,如今问的人也少。”
  韩覃又问:“那要多少银子巩叔才愿意出手?”
  巩遇笑道:“表姑娘,并不是老奴要多少银子,二爷说顶多一百两银子出手掉即可。”
  韩覃心中欢喜的几乎跳起来:“巩叔,我有个远房亲戚如今来京投奔我,我欲要给他寻个活儿来干,恰他如今有一百两银子,不如就把那煤窑盘给他,可好?”
  巩遇这才明白韩覃来意,忙应道:“那自然好,不过二爷那里还得说上一声就他知道的好。”
  若叫唐牧知她要贴银给大壮治产业,那银子还是他的,只怕不但不能如愿还得收走她的银子。韩覃忙摆手道:“巩叔您不必去寻二爷,我寻个机会自告诉他即可。”
  巩遇应道:“那也使得,全看表姑娘。”
  韩覃急急的又回东厢自妆奁中将二十个银饼全拿出来,回到穿堂一股脑儿递给巩遇:“我那亲戚如今就在后院,因他是个两眼一抹黑的乡下人,许多事情还得巩叔您前去交待给他才行。”
  巩遇起身取身上钥匙下来开身后倚墙那多门四屉柜的背格,打开一扇门子翻出张发黄的牛皮纸来递给韩覃:“这是小炭窑的地契,表姑娘只要吩咐好您家亲戚,我明日跟他一并去顺天府办个过户即可。”
  韩覃接过小炭窑的地契看了一样,见上面西山下小煤窑的样子都画的清清楚楚,以指摩梭许久,心道待将来有机会,我必得亲眼去看上一回才行。
  她带着巩遇一并到后院找到巩遇,又吩咐好明日与巩遇一听去官府办理炭窑过户的事情,搜搜刮刮将唐牧早起给的两串钱中所余的那些全给了大壮,叫他好换身衣服再租间像样的房子住着。
  *
  晚上唐牧仍是用过晚饭才回家,他照例要在书房临帖,却还要韩覃去帮他收理些公文。韩覃见方才有个外院的差役提只小小的紫檀木覆梨蚊皮箱进来,见他掰锁扣打开才知是装公文的。
  他取出一份公文招呼韩覃过来,指着说道:“这是我如今在户部下级官员们送上来的制书。户部主管全大历的户籍、俸饷及税赋,田粮等,是个管财管物的地方。各地送上类的制书太多,白天在户部处理不完,我只得带回家来。
  我临书,你按类分例,先把各地今秋粮地收成类的制书给我理出来放在正中,依次再把税赋、俸饷排在二三,剩下的按例依次排列过去,待我临完贴了再看。”
  制书为八股文体,韩覃不学八股自然看的费劲。她一份份的替唐牧挑理归整在书案上,见他仍在临窗画案上临书,遂出外要水替他沏了碗酽酽的热茶捧到画案上。
  韩覃默息看得许久,才问道:“二爷原来习欧体,如今怎改临颜体?”
  他临的是《颜氏家庙碑》。
  唐牧道:“我这些年也曾临过王羲之,王宠等人的帖,但一直不喜颜体。三年前有一回到傅阁老府中,见他临颜体,书有磅礴大气,傲视千古的气概,一下子被吸引过来,如今就一直临颜体,间或临些大篆、金文,总不如颜体临的多。”
  韩覃接过话笑道:“可见书帖也是缘份。”
  他丢笔入笔洗中,端茶走到书案旁一一翻检过,点头道:“很不错,往后你要多学学看八股制书,总要替我分担些繁务才好。”
  韩覃搅着那笔,忍不住笑问道:“难道二爷觉得我还能替你做官儿不成?”
  唐牧亦笑,反问道:“我养着你,你连这点忙都不能帮我,难道果真要在府中吃闲饭?”
  他本无心一句笑语。韩覃却想起白日里那一百两银子换来的小炭窑。她用他的银子卖了他的小炭窑,还是送给外人,这事自然不敢向唐牧提及。
  这无亲无故的两个人,彼此间还牵扯着两条人命,还曾有过一夜的不堪。他如养女儿般养着她或者行,但用他的银子替外面的男子置产,那必定是不行的。
  可她在拗古村六年时间,大壮与她一起上田下地,所有的苦活累活都是他一人包揽,若无他,自己在那地方首先就熬不到今日。他待她的恩情,不止是一百两银子就能弥补的。
  已入亥时,韩覃收拾完画案端茶碗到书案前,见唐牧埋头公文中,便自悄悄退了出来。这夜直到子时更声敲过,西厢书房的灯仍亮着。韩覃本在临窗鼓凳上坐着纳一双鞋底,听到更声已熬不住,究竟不知这夜唐牧熬到几更才睡。
  她替唐牧整理公文,除公文名目分类之外,还会因行文年月及事由等分成轻重级急替他摞好。这样分了几日,因见一份关于北直大兴县的制文被反复提交,虽每日皆是新的,但事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京师黄家炭行近两年内给大兴县官府竟是一文钱的税银都没有交过。非但如此,税吏们前去收税时还叫他家家丁们拿棍棒打出,直言自己开的是皇店,每月只往宫中报税,不往官府交帐。
  韩覃记得当初那叫她打掉一口牙的柳妈妈就曾言说要她去黄家炭行的黄老爷做妾,虽未见过黄老爷此人,闻名却是久矣。是而笑着念出公文,又问唐牧:“二爷,何为皇店?”
  唐牧边临贴边答道:“皇店就是皇家在外开的店,由皇家专门指定人运营,因是天子家的生意,自然不需要再向官府纳税。”
  他道:“我言,你写。”
  韩覃执笔,抬眉问道:“真的?”
  唐牧念道:“余部已协内廷查备,得知黄家炭行并不在皇店之列。而它自称皇店,又非我大历皇家所营,纵家奴而行凶,其反之心昭然若揭,现令查抄其家宅,封其各处店铺。”
  韩覃书完抬头,见唐牧走过来执朱笔在上圈涂完盖官印并私印放到了一侧,疑惑问道:“不过不缴税而已,勒令他补齐往年税款即可,难道果真要抄他的家?”
  唐牧道:“他原先拜御马监监官常德做干爹,有常德罩着他自然无人敢动他。如今既常德已死,墙倒众人推,自然大批的制书呈上来全是告他,从大兴县到顺天府再到户部,告他的状子讼书纸片一样飞着,不办他办谁?”
  韩覃忍不住捂嘴笑个不停,许久才停下笑声说道:“常德之死果真牵连够广,若我那日在客栈被柳妈妈拐到黄家去的话,或者今日大理寺中,也还要多我一个。”
  她笑的轻巧,唐牧却笑不出来:“陈卿还在追查究竟是谁杀了常德,却不知道常德是谁杀死的并不重要,他之死不过一个开头而已,大历朝要换新气象了!”
  *
  这日五更才过,大历皇城午门外群臣在深秋的寒风中叫寒风刮着胡子。能入午门,到奉天门上待皇帝召唤的群臣们按九卿六部的排外依次在外排着队。唐牧如今是户部左侍郎,尚书乃首辅俞戎兼理,俞戎整日在阁房听差看折子写票拟,如今决断户部公务的实权皆在唐牧身上。
  他身边站的是刘瑾昭,两人是同年的榜眼与传胪。当年在翰林院时唐牧略高他半等位官职,但他因母丧回家丁忧三年,刘瑾昭踏踏实实往上干,在工部两人为上下级关系,如今他调到户部,刘瑾昭依旧高他半级。
  刘瑾昭低声问唐牧:“清臣,听说昨天左佥都御史王经略把一河南的官儿都给参了,你可知否?只怕今天圣上必定要提我进乾清宫去,若你知道些什么最好选透给我。”
  他是工部尚书,王祎因河道贪污一事而参河南的地方官儿,河道的事情归工部管,首当起冲就是他。
  唐牧摇头:“不知。但若圣上有什么要叫你查的,只管应承下来即可。”
  论理起来唐牧比刘瑾昭小着好几岁,还是他的上司,但不知为何有凡事刘瑾昭总还要听唐牧两句才安心。
  仍是浓黑的天色中,午门上鼓声雷鸣,百官自整衣冠,待午门开启,便自两侧鱼贯而入。两行官员行到奉天殿内依次列班,听响鞭鸣过之后方才一跪三叩行礼。然后才站起来待听帝宣。
  皇帝坐在龙椅上听完九卿六部的奏事,才问道:“工部尚书刘瑾昭何在?”
  刘瑾昭抱着笏板出列跪在当庭,就听皇帝又问:“大理寺卿何在?”
  陈卿亦抱着笏板出列,跪在当庭。
  皇帝李昊今年也不过才十八岁才成年的少年,身穿着十二龙盘领衮服,头上戴着金丝翼善冠,面容白净消瘦,眉眼肖似生母刘妃,生的非常漂亮,但眼中缺乏应有的神彩,木似鱼珠一般盯着脚下的群臣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