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第692节
作者:言归正传      更新:2023-05-26 11:32      字数:3204
  这茶楼中几乎满座,茶楼的伙计东奔西走,送茶送点心收钱币金银,手上要的是四平八稳,脚下讲究一个轻快无声。
  一曲弹罢,茶楼角落有个大爷起身叫好,但刚喊半声就被同行之人摁住嘴,低声呵斥着:
  “不要命了,华少爷让喊了吗?”
  这茶楼最前排的软榻上,那位夏天穿貂的少爷淡定地清清嗓子,抬手轻轻鼓掌,道一声:
  “赏。”
  有家仆立刻端着一只托盘向前,随便对其他姑娘撒了些金银,又将一对价值不菲的镯子,送到了那名弹琵琶的少女面前。
  少女脸蛋通红,起身对着华府的少将军欠身行礼,柔柔地道一句:“多谢少爷。”
  “今天就弹到这儿吧,”少年起身道,“莫要累着了,我明日再来看你。”
  那少女忙道:“是,少爷。”
  那群持刀的兵卫和家仆立刻起身,在这少年身后排起了队伍,大摇大摆出了茶楼。
  临出门,茶楼掌柜在旁跑了过来,对着少年连连作揖,而后低声问:
  “华少爷,您什么时候把莹莹纳回府中啊?
  莹莹的师父师娘一直催着小老儿跟您说一声,你赏的东西已经够多了,他们实在是不安啊……”
  “来,”少年招招手,已是差不多成人体型的他,勾住这掌柜的脖子。
  这掌柜额头满是冷汗,少年双目毫无焦点地看着街上,淡定地道:“本少爷看个曲,就要把弹曲儿的带回家?
  那爷来你这多喝几杯茶,是不是也要把你这茶楼盘下来?”
  “这、这……”茶楼掌柜嘴都有些哆嗦了,“华少爷您别误会,小老儿只是……”
  少年冷笑了声,拍拍茶楼掌柜的肩头,带人潇洒而去。
  街角,李长寿目睹着这一幕,拿着折扇遮着脸,当真有点没眼看。
  也不知等玉帝陛下历劫结束,回想起这段‘嚣张’的岁月,该是何等表情。
  而且按王母娘娘的剧本,华少爷大概十七八岁,就要经历大起大落、富贵破灭、生活贫寒,再入赘到王母娘娘的府上,过几年安生日子,再次家道中落……
  ——这是前后两个剧本重合的结果。
  当然,这些都是注定的命途,存在改命的可能,生死簿定下的轨迹,也并非一成不变。
  呃,脑补一下玉帝陛下转世身,站在城头高举长剑,对着天空大喊:
  ‘贼老天,我命由我不由天!’
  那画面,当真经典!
  不过考虑到道祖老爷的情绪、玉帝陛下恢复正常后的颜面,李长寿还是要做些工作,杜绝这般事发生。
  李长寿思索一二,在后面跟了上去,先多了解了解玉帝历劫身的性情,再去了解下王母历劫身的情况,最后决定下一步如何安排。
  啧,一想到自己奉圣人老爷的旨意,安排玉帝和王母……
  也是相当刺激。
  ……
  李长寿尾随了华有铭半个月。
  他看到了华有铭花花公子的一面,在城中随意玩乐,走南走北,逛摊喝茶,跟城中其他权贵家的少爷聊天吹牛,然后被一名年纪较大的公子哥忽悠着去了花楼。
  结果又被华府的一位副将带兵抓了回去。
  也见证了华有铭因此事,遇到其他小伙伴时,被奚落的场景——
  华有铭走进一处酒楼的高层,所有喝酒的公子哥都看着他发笑,有地喊道:
  “华少爷,又被你娘亲抓回去了?”
  华有铭眼一瞪,撩起长袍下摆塞进腰带,快步上去就把说话和大笑的几人胖揍了一顿,揍的那是一个鼻青脸肿、哭爹喊娘。
  而后华有铭抓起那几个公子哥的荷包,随手扔到了旁边想拉架又不敢向前的伙计手中:
  “今天这酒楼所有花销,他们几位公子付账。”
  酒楼上下顿时欢呼雀跃,楼内楼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顺带着,李长寿也搞明白了,为何会出现那几条红绳。
  这是一年前,华有铭刚出华府,跟一群权贵家的少爷结成好友,吹牛时说了大话。
  华有铭到了年纪,心底本来就有点蠢蠢欲动,而身旁狐朋狗友吹牛的时候,一个喊着‘我要娶十个’、一个喊着‘我要娶二十个’;
  华有铭冷哼一声,拉开衣襟,露出了其内写着的‘大志’二字,淡然道:
  “本少爷要让更多女子得到幸福!”
  于是一战成名,成为这个小圈子有名的新贵。
  也就是在这般风气下,华有铭开始变得有些轻浮气躁,一来二去,还真就瞧上了几个姑娘,但一来懵懵懂懂,二来家里母亲管得紧,他也不敢真的搞事。
  相思这种事,可以是情深,也可以是单纯的馋。
  华有铭就是属于后者,投射到了姻缘泥人上,这就出现了姻缘殿中的情形。
  自己该如何引导?
  李长寿并未着急赶去华府,而是开始调查这座城池内外的情形,将附近数千里内的凡俗势力关系都列了出来。
  事关玉帝陛下,总归是要稳健一些。
  李长寿此时,并不想去做玉帝历劫身的‘老师’,思前想后,决定混入华府,做一个伴读书童……
  华府?高级伴读书童?
  这一集自己上辈子好像在哪看过。
  李长寿笑了几声,就开始了第一波尝试。
  他化作一名少年,背着行囊、风尘仆仆,到了华府后门前,刚想靠近,就被两名兵卫阻拦:
  “站住!干什么的?”
  “我是读书学谋的学子,因家道中落、无力生活,故想来府上问问,这里缺不缺伴读的书童?”
  “不缺”
  “两位……”
  “放狗。”
  李长寿眼一瞪,话还没来得及说两句,后院门打开,几条四五寸高的小奶犬冲了出来,追着李长寿跑了三条街。
  这两位守门大哥之冷酷,当真让天庭普通权神颇感敬佩。
  李长寿悄悄摸回后门,对着华府一阵思量。
  正此时,有个穿着长褂、留着络腮胡的中年男人凑了过来,对李长寿嘀咕道:
  “兄台也想进华府混日子?”
  “哦?”李长寿笑道,“兄台莫非有门路?”
  “那是,我们专门帮兄台这般,想进华府干活却没路子的英雄好汉。”
  这中年男人大拇指对着身后摆了摆,“我们兄弟几个当死尸,稍后您就推着我们去后门,哭的惨一点。
  府里的夫人心肠软,你一哭肯定会被收……哎,兄台别走啊兄台,您都不问问价的吗?
  我们只收您入府后一年的工钱,分两年给就行!
  兄……呸!自己混去吧!”
  李长寿快步离开,走了几步也是忍不住笑出声来,颇感有趣。
  罢了,还是用见效更快、跟白泽商议的备用方案吧。
  装大贤。
  李长寿拿出了两个月的时间做准备。
  他先选定一名中年文士的模样,在俗世混了个教书匠的身份。
  而后,先在附近的一座大城中,炒起了‘人族当代贤才’之名,让这名声在方圆千里流传开来。
  这跟海神教的《海神小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在于一个新奇、有趣,让人能口口相传。
  像什么:
  劝诫年轻人时、后脑勺现出金光,劝说赌鬼重新开始崭新人生,坐在花楼前讲了两天两夜的道理,这花楼直接就塌了,花楼掌柜善心大发,花楼姑娘半数赎身离开;
  除此之外,他走过之处,死鱼变活、枯井生水,席地而坐、地生花朵,抬手一招就会引来漫天飞鸟盘旋。
  待名声火热起来,李长寿趁热拜访当地最有名的书院,一场辩论让几名白发苍苍的老贤才高呼老师,自身却飘然而去……
  炒名声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走排场。
  李长寿宣布要外出游学,不知哪个城池想接待,闻讯而来的各城城主信使捧着礼物,在街上排起了长龙。
  李长寿又用一句‘懒得走太远’,就近选了三座城池,让自己的名声又提了一大截。
  他故意把真正的目的地,也就是华府所在城池,放在了行程的最后,花费十天走过了两座城,开了几场‘点拨’大会,最后带着满身荣誉,抵达了华府所在城。
  李长寿前来那天,兵卫迎出十里、满城男女老少夹道欢迎,只是鲜花就撒了几百斤,城内权贵设宴款待。
  席间,李长寿又说了几句:
  “人生太短,天地太大,吾心虽怀无限,然双足不堪用。
  本城人杰地灵,风景也是不错,稍后吾就在此地逗留三年,开一小小的书院,教导七八名弟子,而后再继续远行,探究天地之边界。”
  众权贵不由大喜,一个个凑向前来,各自言说自家孩子如何出色。
  李长寿笑着摇头,说自己不收学费、不收礼物,只纳聪慧灵敏之弟子;
  等书院建成,请他们带自家孩童来过过眼。
  就在城中繁华地带,这位当代大贤买了一座大宅院,出手十分阔绰;
  短短一夜之间,宅院原本建筑消失不见,李长寿在其中布置了一片竹林、一方水池、几座假山,只有两间竹屋点缀其间。
  有凡人想要硬闯,却在宅院中迷失方向,从哪进去,就迷迷糊糊从哪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