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第1265节
作者:言归正传      更新:2023-05-26 11:35      字数:3154
  云霄仔细想了想,巧目依依、嘴角含笑,目中流露着少许欣慰欣喜,明明是先天大能,此刻芳心却一下陷入了云深不知处。
  “他只是,一些想法与众不同,一些念头匪夷所思。
  他所相信的道理,能让我仔细思虑,每每都能有所得。”
  言说中,云霄纤指端起酒杯,在唇边轻轻抿了一口,又柔声道:“此时我只想等大劫过了,能与他相携相伴,不必再忍受这般不可见之苦闷。”
  琼霄:……
  姐姐这已是,差不多没救了。
  “也不知接下来大劫会如何运转,”琼霄看向窗外的云雾,“总觉得,这大劫好像跟咱们所想的不一样呢。
  天地间虽然一片肃杀,但少了许多煞气,而且只局限于咱们跟阐教。
  远古、上古那大劫才吓人,漫山遍野都是生灵,杀的难分难解、天地随时都可能破碎。”
  云霄道:“但凡死伤都非好事,莫要盼着什么大场面了。”
  “哦,”琼霄答应一声,手肘抵在矮桌上,侧身对着窗外一阵出神。
  ……
  那几条对策能帮商国,又能帮商国多久?
  李长寿很难去做出判断。
  他其实有一点骗了闻仲,哄他说,如今天地局势有所变化,自己需要商国国君多抗一段时间天命。
  其实……
  斩了第六圣,导致天地间生灵之力退潮,大劫之力消散了许多,阐截两教对大劫的态度已经有所转变。
  南洲俗世的王权更迭,虽对天地运道依然无比重要,但对于李长寿和道祖之间的博弈而言,已是没了什么分量。
  李长寿之所以出手,单纯就是想看看,天道、道祖如何破局,从而加深对天道和道祖的理解,能增加一缕胜算也是好的。
  阐截合流,这事当真让人有些不知该如何下手。
  理论很丰满,行动很骨感。
  难就难在,如何让二师叔与三师叔接纳自己的理念,并推广到了阐截两教中。
  道祖肯定不会坐视不管,通过各个途径对道门施压、分化。
  这才是自己此时所面对的最大难题。
  湖边草屋中,李长寿双手插在长发中,注视着面前摆着的数十枚玉符,一会儿将玉符摆成个蛇形,一会摆出个‘积木玉屋’。
  无论他如何思考,阐截合流想要完成,都必须先去除掉道祖的因素。
  即,必须先把道祖抹杀,才可将阐教和截教从大劫中捞出来。
  这难度也未免太高了点。
  道祖是第六圣吗?能被自家老师随意几巴掌就打的差点跌落圣位?
  关键是……
  他就跟上辈子蓝星打游戏时一样,你要想打这个大怪,最起码也要大怪亮出血条吧?
  打得过打不过还是一回事,如今道祖合道天道,道祖就是天道。
  自己总不能杀到紫霄宫,大喊一声:
  ‘师祖,亮血条吧!’
  估计道祖直接凝聚天地之力,就算不能杀‘遁去的一’,也能把自己震成半身不遂,找个阴暗阴冷的角落一塞。
  道祖之所以一直不对付自己,其实另有所图,那牵扯到他们之间最深层次的博弈。
  李长寿屈指一弹,面前的玉符哗啦啦散落在桌面上,被他手指随意拨弄。
  照当前这般思路,阐截合流必须发生在大劫之后,成为保全道门气运和教义的重要手段,让道的理念不至于在天地间消散。
  那就是下个阶段的博弈内容了。
  阶段?
  不错,李长寿将与天道的博弈,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蓄力期,起始于封神大劫之始,师父齐源挂掉。
  当时自己需要实力,且需要足够的道境,堪破天地、天道、道祖的诸多隐秘,完善自己的斗争纲领,制定后续计划以及各类备用计划。
  第二个阶段是隐忍期,起始于自己征服鲲鹏号方舟。
  自己当时,反天这种话提都不敢提,想都不会想,一门心思提升实力,暗中接纳浪前辈遗产,其实就是些道祖的命门、天道的漏洞。
  第三个阶段,那就是战术迷惑期,起始于自己安排完哪吒。
  那时,吸纳了杨戬、哪吒的变数,李长寿已经成了最大的变数,当时就是一门心思搞潜伏,天天把逃离洪荒挂在嘴边。
  反正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这个阶段的李长寿,不可避免的跟天道产生对立,但尽力迷惑天道。
  此时此刻,就处于战术迷惑期的后期阶段。
  李长寿基本已确定,再有五到十年,封神大劫全面收尾,必然有圣人大战爆发,自己也就必须与天道直面相对,进入第四个阶段。
  仔细斟酌、综合分析后的适度反攻。
  道祖下一步会干什么?
  其实道祖已没什么可做的,就跟李长寿此时一样,各自的布局已完成,静待事情得出结果,再将结果导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等着吧。
  道祖不动,自己就不动。
  道祖只要一动,自己胜算最少就能再提升零点一成。
  于是接下来这几年,李长寿过的颇为悠闲,也是他本体最为活跃的几年。
  他会去月宫辅导嫦娥们舞姿,也会跟木公、月老这般老臣饮酒作乐。
  会去凌霄殿旁听一下朝会,就站在高台之下首位,吓的一些老臣说话都有些哆嗦。
  他培养了一个团队,将‘直播’铜镜的炼制之法交给了天庭,顺便定下了‘绿色直播’的条条框框。
  他关心起王母娘娘的身体,送了几颗从老君那里顺来的孕灵丹,让玉帝陛下早日凑起七龙珠、啊呸,七仙女。
  他还会去南洲走走看看,在凡俗的土地上漫步半日,在高山流水间歇息些时日。
  甚至,还带着灵娥又去逛了两次坊镇,语重心长地告诉灵娥,今后一段时间,怕是想来这种地方玩乐都没机会了。
  当然,他去得最多的地方还是封神台,把封神台打造成了‘教学·娱乐·吃喝玩乐’于一体的仙神培训机构。
  虽然多是跟赵公明喝喝酒、聊聊天,期待下金灵圣母产子后,那两个小家伙会是何等的可爱。
  不过,金灵圣母想在大劫之后再行生产之事。
  先天大能就是这般奇妙,不必遵循凡人的规矩,子嗣在自己身体内孕育的越久,其出生的起点也就越高。
  没法比没法比,惹不起惹不起。
  南洲商国的变化,李长寿没去仔细观察,大概看了几眼意思了意思。
  他给闻仲的那几条计策,闻仲就照本宣科,复述给了帝辛。
  闻仲的死,对帝辛触动很大,也让帝辛直观承受了来自于仙神对凡人的压力。
  帝辛身边还有个‘圣母宫叛徒’。
  他与妲己感情越深,妲己对他就越发顺从,甚至说出了阐教、截教、仙人劫难等等,本不该对凡俗人皇言说之事。
  帝辛为此消沉数月,但当他颁布一系列新政时,精神再次被填满。
  这次的新政,各路诸侯最初并未放在眼中,大抵都觉得商国已是日薄西山,闻仲之死就是商国败落的前兆。
  新政中,帝辛废了十数酷刑,弱化株连之事,加强了刑与法的细则。
  减轻部分赋税,对于主动释放奴隶的商人,给予一定钱帛鼓励。
  建立军功体系与百姓勋章体系,对于行善、除恶、忠孝的商人——商国子民,给予相应的嘉奖。
  若有奴隶救助商人,该奴隶可获自由。
  此前连续十年种粮的奴隶,可获得一块偏远地区的土地。
  对年老体弱的商人,定期进行慰问……
  等等。
  实行新政的同时,帝辛还对外张贴告示,言说了自己一系列举措的目的——继承先祖之志,建立一个全新的大商。
  老有所依、幼有所倚,重仁义、重德行,定规矩、画方圆。
  帝辛还在朝会上说出这般话语:
  【大商既然征服过诸侯一次,那就可以征服诸侯第二次。】
  帝辛完全放弃去拉拢那些反叛诸侯,调运兵力镇守各处,并集中优势兵力,先解决东部最大的姜家祸患。
  如此,不过几年,大商局势意外地再次稳固了下来。
  朝歌城内反对帝辛的声音越来越小,众老臣开始思索生存之道,商人越发踊跃进入商军之中,各地粮草源源不断运送往边关之地。
  与之相对,周国联合诸侯,集合众诸侯兵力,于孟津之地举行了人族俗世第一次阅兵大事,召来数百诸侯,大军连绵无期。
  众诸侯歃血会盟,共尊姬发,姬发称武王,目光锁定最为富裕的商地。
  背后自是有阐教不断相助,甚至不少诸侯,都是受了阐教仙的游说,方才选择加入周国阵列。
  帝辛新政;
  孟津会盟。
  不过几年,凡俗人族已彻底分成了两大阵营,且帝辛一方依然占据着优势。
  同样,因为截教更改策略,大幅度降低了对商的支持力度,截教与阐教这几年只有十数名仙人火拼赴死,封神台毫无长进。
  天道会如何行事?
  道祖会用哪种办法收束封神大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