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第1277节
作者:言归正传      更新:2023-05-26 11:35      字数:2761
  几乎同时,朝歌城一处华贵的府邸中。
  前一瞬还满面春风的微子启,此刻竟是额头挂满冷汗。
  一把宽刃长剑抵在微子启脖颈上,就听得半声冷哼,那长剑随之划过,带起了一抹殷红。
  “此子,不得入祠。”
  第七百二十一章 撕开伤口!
  啪!
  一声轻响,刚刚潇洒登场的仙人,此时已如一只木偶,被重重摔在高台之上,震起了少许烟尘。
  直摔得;
  那姜尚眼皮乱跳,杨戬立刻抱拳低头,那一直双目空洞的妲己、目中多了少许色彩,周遭那些商民们就近抱团。
  李长寿大手一挥,番天印的残片被乾坤一口‘吞没’,用这般法子收了起来,准备回去补充下小琼峰的五行土之力。
  “长安叔!”
  小哪吒踩着风火轮直接窜了上去。
  李长寿此前毫无表情的面容露出少许笑意,等哪吒飞到面前,抬手揉了揉他的脑壳,道:
  “去将你师父他们喊过来,在西南方位。”
  “哎!”
  哪吒答应一声,也不问喊师父他们过来作甚,径直踩着风火轮赶往西南方。
  李长寿此刻保持自己本来面容,自身威势却让一干炼气士抬不起头来。
  他身形也不落下,口中道一句:
  “杨戬,将此台搬去城外荒郊,务必原封不动。”
  “是!”
  杨戬定声应答,身形直接自台上跃下,冷喝一声:
  “台上之人勿动!”
  言罢左脚跺地,右手向前虚按,整座高台连同其下三丈厚的石板、泥土,稳稳地升空而起,那姜尚以及一群鼓手、周臣,甚至都未感觉到几分晃动。
  杨戬单手托起这座‘仙岛’,身形飞到半空,朝着城外缓慢而去。
  朝歌城的凡人何曾见过这场面?
  一个个跪伏在地,口中高呼仙人。
  凡俗慕仙,很常见的自然现象。
  李长寿目光看向火灵圣母,道一声:“你也来吧。”
  火灵圣母连忙做道揖,“谢长庚师叔救命之恩。”
  “嗯,”李长寿应了声,并未多说,负手驾云飞向了朝歌城外。
  片刻后,这高台稳稳立在一片山林边缘,李长寿盘坐在半空中,就在这高台上静静等着。
  广成子浑身修为被封,此刻躺在妲己面前,已是完全无法动弹,元神、神魂都已失去了对外界的感知,相当于凡人被敲昏。
  杨戬抱着胳膊站在高台角落,宛若门神一般。
  姜尚此刻左看看、右看看,也只能去安抚那些近乎出洋相的周臣,让那些台上的鼓手充当护卫。
  不得不说,在凡尘历练了些年,姜尚如今已是个合格的太师。
  指使起人来一套一套的。
  但李长寿目光落在姜尚身上,眼底总归不免划过几分恼怒。
  业障,缠绕在元神周围的业障,已经影响了他寿元的业障。
  这就是那些‘临渊丹’带来的反噬,被广成子一番骚操作,强行让姜尚承担,断了姜尚本就不稳的仙途。
  从此时开始,姜尚日后就算日行一善,到寿元尽了,也不免去十八层地狱走一遭。
  只能稍后修个庙赚一赚香火功德来平衡下业障了。
  广成子这次……
  云她二师伯来了也救不了!
  若是天规不涉‘大师兄’,那这天规不设也罢。
  其实从某个角度来看,李长寿也十分纠结。
  【维护天庭就是维护天道,维护天道就是给日后修整天道增加难度。】
  但李长寿有自己的一套行事标准,并不会因这般而放弃自身原则,而是会寻找更稳妥周全的解决之道。
  动他师父转世身,就是触碰了这个原则。
  直接喂凡人将士吃所谓的仙丹,就是刺穿了他的行事标准。
  好家伙。
  他费尽心思,想在自己跟天道的大战中,保下圣母娘娘、保下人族凡人,让他们不必出手,也不必牵连,必要时候还可以去相助天道。
  为的,不就是还燧人氏前辈一份人情?
  为的,不就是自己出身凡俗,看凡人在这洪荒天地间苦苦挣扎,被当做香火‘工具’心底有些不忿?
  为的,不就是他当时无可奈何必须请燧人氏前辈出手,导致燧人氏前辈逝去,心底存了愧疚!
  广成子明知他对人族无比看重。
  李长寿灭上古妖族、参加人族伐天、为南洲俗世谋划了‘仙契’与‘仙凡分离’、以凡人为核心制定了大量天条……
  阐教俱看在眼中!
  他做这些是为了什么?
  人族。
  广成子如此精明,如此老谋深算,甚至斗法实力在三教大师兄中垫底,却以谋划水准补足了这块短板,如何不知这些?
  如何不明白这些?
  李长寿坐在小琼峰时,看到广成子带微子启的使者进入周营,看广成子要姜尚用那临渊丹……
  如果不是空明道心压着,血压都上来了!
  真就是为了讨好道祖,为了讨好天道,放弃一贯底线,不顾自己所谓‘福源深厚’的名声!
  阐教在做什么,当真以为他一直看不到吗?
  李长寿不过是顾念道门一家亲,顾念老师与二师叔、三师叔的深厚情谊,一直对阐教礼遇有加。
  换个角度看一眼,这一路走来的封神大劫吧。
  阐教上下明知燃灯有问题,却以‘燃灯是老师上古亲命副教主’为名,让燃灯为所欲为,让阐截两教在几万年内出现大量矛盾。
  阐教自以为高明,让燃灯背锅,实际上一切都是二师叔元始天尊的默许。
  甚至,燃灯、文殊等一看就有问题的阐教弟子,就是西方教下的明棋。
  他李长寿得了势,有了老师支持,巧妙的将天庭和西方教拉成了对立,让西方教成了‘反天’的一方,压着西方教一顿乱锤。
  阐教就是各种态度模糊、行为暧昧。
  血海之中拖后腿,不战之约满脸不乐意,阻拦杨戬砸西方山门,截教灭西方时还要打着‘均衡’的名义去驰援西方教!
  他真的,已经忍广成子、忍阐教太久太久。
  上古三清分家,当真只是因收徒引起的矛盾吗?
  并不是,那只是洪荒津津乐道的话语,李长寿还没修成金仙时,就已明白背后潜藏了什么冲突。
  那是通天教主与元始天尊的绝对理念冲突!
  当时他算计时,但凡涉及到六圣,都会用一些‘符号’代替,元始天尊的代号是一只夜光杯,通天教主的代号是一只竹篮。
  其实没啥特别的含义,通天教主代表竹篮打水一场空,弟子如四海那般,按原本的封神剧本,最后弟子没剩几个,兜不住。
  夜光杯含义更简单,就是个【杯具】。
  道理很简单。
  元始天尊收徒,看的是跟脚清正,看的是福缘深厚。
  跟脚、福源是谁定的?
  天道。
  通天教主收徒,有教无类,看的是眼缘、资质,主张为万灵截取一线生机。
  这是在做什么?
  不将天道放在眼中,以自身之力,为本该被淘汰的生灵夺取一线生机,为没什么福缘的炼气士,提供一条长生的路径。
  封神大劫刚爆发时,截教面临的困境,是无镇压气运的宝物、自身弟子气运不定,很容易在大劫中化作灰烬。
  气运是谁定的?
  也是天道。
  气运代表的,就是天道对该生灵的认可,与该生灵在天地间修行遇到的阻力呈负相关特性,气运越高、阻力越小。
  这里面的隐藏逻辑,就是天道认可的生灵才可长生,天道不认可的生灵就必须凋零。
  元始天尊悟透了这个道理,顺天而行。
  通天教主也悟透了这个道理,看着那些生灵,动了恻隐之心,站在他们面前说一句:
  ‘跟我混,稳成圣人,护得住你们。’
  所谓封神大劫,不过是天道对逆天者的围剿,不过是天道对生灵的筛选。
  顺从宿命得长生,不顺宿命化劫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