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59)
作者:月色白如墨      更新:2023-05-29 23:27      字数:4816
  林昆慢慢抬头,与那满是泪水的眼睛相对,他身体动了一下,似乎想走过去,但是随即被砸了一下。
  那是一团臭泥。
  你原来是你!
  那街边褴褛衣衫的乞丐暴喝:你就是林昆,当年,便是你害了我们!!
  林昆惶然地看着他。
  那一年,若不是你逼死了韩御史的独子,我们便不会无人问津,大坝也不会失修,我们也不会落得如今这个下场!!
  随着他的话,越来越多的流民靠了过来,将林昆围住了。
  我们当初还求过你,求你为我们想一想。
  那流民说道:但是你呢?你全然不顾我们数十万人的死活!!韩御史死了,大坝也没人看着了第二年汛期,便发了洪灾,整个神女河上游的人哪,整个神女河上游的人!!都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民!!!
  林昆怔怔的,说不出话。
  那人满脸的泪,将他脸上的污迹都冲掉了一些哋弋。
  我一双儿女,不到四岁,都死在了那场洪灾里可你呢?哈!那陈老头的女儿是女儿,我们的女儿便不是!!?
  你有什么颜面救人。
  那人喝道:你有什么颜面救人!!你不过就是个分不清人命轻重的孬官!!!
  如雷霆暴喝,劈在林昆耳边。
  他想说不是的,我一直在跟着堤坝的案卷。
  但是但是要救人,便得与陛下做交易。
  他要改史,他要将同样枉死千万条的人命从史书上一笔勾去
  他要让英烈背骂名,阉党留青史,无数条因他过错而死去的性命自此埋没烟尘永无人知晓。
  我想寻其他的法子请陛下调查堤坝一事可是。
  可是一切都没有来得及。
  流民们注视着林昆,脏污的脸上只有滔天的恨意。
  林昆回望着他们,从他们的面孔中读出了血与痛失。
  在那一声声琐碎愤极的怒骂背后,其实是哀恸和绝望。
  流民们抓起地上的泥,一边咒骂着,一边一下接一下地朝林昆身上丢去。
  林昆站在中心,怔然地望着他们。
  林昆林昆!!
  恍惚中,似乎有人在叫他。
  但是他听不见,耳边萦绕着的,尽是流民们仿若无尽的抱怨和痛恨。
  你知不知道你害死了多少人你害死了多少人!!!
  我的父母孩子都死了,你赔他们的命来!!
  我早过告诉你,枕风,只要这个决定,有朝一日不会叫你后悔。
  好孩子老师从未怪过你。
  无数句现在、过去、若有若无的话尽数钻进他的脑子里,他抬起头,却什么也看不到。只看到那些因汛期无堤坝而丧命的村民。
  他们围绕着林昆,在水里挣扎,在濒死时对他放声咒骂。
  林昆茫然地抬起头,看着自己的双手,喃喃问:
  我错了吗?
  林昆!!!
  在李斯年撵散众人,拥林昆入怀中之前。他迷茫地摸了摸自己的口鼻,却看到一手鲜血。
  而后视线开始变得模糊起来,殷红的血色也逐渐摇晃。
  光像突然消失了,只剩下无尽的黑暗。
  林昆摇晃了一下,昏倒在了李斯年怀中。
  第168章 明月心 09
  林昆大病了一场。
  他昏迷不醒地躺在锦床绣被里,林家主担忧坏了。
  但是无论多少太医来看,都只摆手而出:林公子这是淤气伤心,外人插手不得。
  也就是说,他昏迷于梦中,是自己不想醒来;而非受到什么躯体上的重创。
  除了熬制一些清火祛毒的药草,旁人再难以帮助他些什么。
  李斯年终日陪伴着他,守在林昆身边。
  他一个人照料着林昆,给他擦拭手心和额头。
  无事做的时候,就捧着林昆的手,想他们过去小时候的那些事。
  那时候李斯年刚升了御林军长史,六品上,是最年轻的羽林军长史了,可谓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他却避开一切恭维和宴席,只如孩童时一般守着林昆。
  他想小时候和林昆的初见,自己受罚于林昆的窗下倒立,李斯茂往外泼了杯热茶,林昆便慌忙追了出来。
  那时候,他在雪地里,林昆在万人簇拥中;他在泥潭里,林昆在皎皎云端上。
  他起誓要一生守护这个恍然上天垂怜,才赐予他走进自己生命的人,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时光漶漫,他依然没有能具备抚平少年士子眉端的能力。
  老师对不起
  昏睡的时候,林昆会呢喃不清地吐出些字句。
  但大多也都是诸如对不起、我做了错事等等。
  那时,李斯年心里都会一阵阵地抽痛。
  他握着林昆苍白消瘦的手,无声地看着,心里很难过。
  施主,请随我来。
  在断断续续病了近两月后,林昆和李斯年一同去了一次井禅寺。
  年轻士子站在九月末的阳光下,刚从软轿上下来。
  苍白的肌肤照在日光下,青色的血管都清晰可见。
  李斯年注视着林昆乌青鸦羽般的眼睫,它轻轻扑了两下,就像栖息的蝶翼,然后垂下去安静不动了 。
  外人都因为林家公子是来祈福康,请佛祖保佑他大病快些痊愈。
  却只有李斯年明白,林昆是想来忏悔。
  施主,这是敬奉所用的香烛。
  寺里的僧人们神情安宁,好像世俗外物的一切纷扰都不入心。
  林昆已经尽力做到了最低调的出行,但林家世子的身份还是给这座避世的寺庙带来了些平日没有的喧扰。
  僧人们却恍若未闻,依旧过着晨钟暮鼓的清净生活。
  李斯年替林昆接过僧人递来的香烛和笔墨,林昆脸色看上去仍然有些苍白,只点了点头。
  若有什么其他的需要,贫僧就在院外。
  僧人望着林昆毫无血色的脸,合十行礼。
  林昆回了一礼,僧侣却突然说,施主,放过自己,烦扰才能够放过你的心。
  林昆稍稍一愣,那僧人却只微微笑了一下,再未多言了。
  宇里空空荡荡,很快就只剩下了李斯年和林昆两个人。
  林昆静默伫立,李斯年站在他身侧。
  很久后,年轻人安静仰首,长久地注视着那至高无上、面目慈悲的佛。
  他极轻开口,喃喃地朝佛说。
  我犯下了罪恶。
  清越微凉的声音在佛堂里回荡,林昆道:
  我因一念之差,叫千万人因此流离失所。
  他今日没有穿暗墨色的世子服,而是一身雪色的白衣。
  但是白色的衣袍更显出了他身形的憔悴和伶仃。
  一把消瘦至极的士子弱骨,站在那里,仿若被世代的洪流一冲就没过。
  究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林昆问:杀千万人救一人是善吗?杀一人救千万人是恶吗?死者之公义与生者之公义有轻重之分么?如果世间混乱颠倒,黑白当以什么定义?如果,是没有人认可的道,也值得证下去吗?
  起初林昆的语气尚且是平缓淡漠的,但随着情绪的起伏,他的声线里带来了一丝轻颤,变得不稳起来。
  我救了一家人。
  林昆低声说。他们受到了欺辱,我以为我那样做是对的。
  但是他们后来都死在了洪灾里。还有很多人,也因此都死在了洪灾里
  倘若那个时候我没有插手此事,或许他们都不会死,也不会有那样多家庭流离失所所以,我的想法,错了么?
  林昆抬眼,注视着高高在上的佛像,清澈的瞳孔里满是彷徨。
  眼睫也在不住颤动。
  李斯年双手垂在身侧,有些不自主地揪紧衣料。
  喉头也不住滚动,有一瞬间,他有冲上去拥抱这个哀伤的年轻人的冲动。
  我不知道要怎样才是做一个好人,要怎样才能做到问心无愧地活在这世上。
  林昆低声说:我在努力做书中大家都认可的事情,可实际上有许多人都在因此而痛苦。这是为什么?
  如果是在做正确的事情,也会有人因此而受伤吗?造成这一切恶果的原因真的是由于我吗?那些我苦苦坚持的事物,确实也有坚持的必要吗?
  林昆步步追问,他一面说,一面朝佛像走过去。
  那佛像金碧辉煌,看上去壮阔又满怀慈悲。
  它是这样温和而又冰冷地注视着世人,看世人苦苦挣扎又可怜可悲,宛若蝼蚁。
  佛像已经这样宽容也冷漠地注视了世间千百年,千百年后,它亦将同样如此。
  林昆的眼神绝望而炙烫,仿佛是在绝境中等着一份最后救赎。
  斩首台前的韩良御,呐喊恨怨他的普通百姓,病榻上临终垂死的苍老御史一幕幕画面一张张面孔从林昆脑海中闪过。
  还有大权得握、獠牙尽露的莫必欢,新登上舞台却比韩良御还要恶上一百倍的朱世丰这些事情始终在林昆心中挥之不去,成为他的心病。
  白衣士子的步伐踉跄而虚浮,像病到极致的病人在垂死挣扎。
  他想知道自己做错没有。
  那户被他帮助过的船女一家,在最后淹没于洪流中时,心里是怨是很?
  枕风!!
  然而,李斯年却骤然暴喝。
  原来是林昆在前行过程中碰翻了一只香炉,零星的火点倾覆出来,点燃了他衣衫的下摆。
  李斯年扑了过来,将火苗熄灭,林昆急促喘息,却依然仰首看着佛像。
  回去吧。
  李斯年紧紧搂抱着林昆颤抖的脊背,哑声说。
  他把林昆冰冷没有一丝温度的手抓在怀里,如叹息一般说道。
  林昆掩面,很久地沉默,然后喉咙中忽然发出一阵极低的嗤笑。
  同时,有泪从他掩面的指缝不断滴落下来,李斯年听他哑声说:
  我走在一条没有人认可的道途上。
  我左边是深渊,右侧是绝境,无论怎么走,都是不可两全。
  李斯年感到林昆把脸埋在自己的肩背上,而后,便是一阵温暖的水渍透过衣衫,缓缓的熨在他的肌肤上。
  不是你的错,不是你的错的枕风。
  李斯年拍抚着林昆的脊背,一遍遍地轻声重复着。
  他像安慰一个决绝到再无希望的人去继续生活,也像两个旅人在漫天风雨的的漫长深冬里依偎取暖,分享着彼此的体温。
  李斯年感受着手心下消瘦至极的身子骨架,心里有没有对林昆说出来的话。
  他想说,其实这个世界中错的从来不是你,有问题的也不是你。
  而是这个时代。
  如果是没有生病的时代,不会让你落入这样难以两全的困难境地。
  在一个错误的朝代被辱骂攻击,不是你的错。
  在一个错误的朝代无力回天,也不是你的错的。
  林昆。
  这是先帝在位的最后一年,盛泱已经病得很重了。
  但是依然有人想要医治它。
  混着自己的血和肉,给这个垂死的、庞大的王朝开出最后一份药。
  第二年,云华二十三年。
  上巳节。
  这一年,沉宴继位,先帝薨逝,林昆终于征得家中同意,进了御史台。
  尽管很令人失望,但日子总也有微小的令人心生期望的时候。
  枕风。
  初春还尚显得有几分料峭的风里,李斯年含笑看着向自己走近的身影。
  他从前在林昆是琳琅书院士子的时候,下了值就会来接林昆一同回家。
  而今林昆进了御史台,李斯年也不过把等待的地方书院的一侧换到了另一侧而已。
  林昆走近后微微歪头,含笑端详着李斯年的面孔。
  李斯年嗅到鼻尖甘冽疏冷的苏合香,忍不住伸手,搂住了身前清瘦消细的身躯。
  今天累吗?
  李斯年与他鼻尖对着鼻尖,问。
  羽林军长史从禁宫华丽昂贵的大氅中摸出玫瑰酿笋、牛骨酥等吃食,递给林昆,笑着说道:今天是上巳节,有许多贵族女子结伴去神女河祓禊。
  只不过,是除了安王爷的女儿以外。
  林昆挑了挑眉,李斯年继续说道:
  有消息说安王爷,或许就在这几日了。
  先帝薨逝前,安王爷在朝堂上独揽大权,几乎是将朝堂变成了他一人的一言堂。
  为了将这种权势延续下去,他甚至几次三番动过心思,想将沉宴的储君之位废除。更是一直不断地往后宫源源输送着美人。
  然而,令人多少松一口气的是,这场看不见烽火的战争最终还是以沉宴的继位取胜结束。
  大约也知晓自己的败势,从沉宴登基之后,安王爷就很少再上朝。前几日听说,又在八十七岁高龄下生了重病。
  这下,恐怕更是颓势难挽了。
  兴许这会是盛泱的希望。
  林昆轻轻说道:老天有眼,终于出现这样一个机会。安王爷逝后,当今圣上也与先帝不同,他是一位勤于政事、宽仁温和的好君主或许盛泱的时局,到了能够改变的时候了。
  三月的春风轻轻的吹拂着,林昆的发丝在风中微微飘晃。
  他的眼睛微微带着笑,李斯年伸手轻轻抚了一下,说道,噢,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