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63)
作者:长生千叶      更新:2023-05-30 09:11      字数:5194
  那你好好休息。谢长缨说:我尽量早点回来。
  王府里的下人不少,谢长缨临走的时候吩咐过了,让下人们不要随便来打搅黎洛,不过黎洛若是有什么吩咐,不管如何都照样去办就好了。
  谢长缨又嘱咐了黎洛不要乱跑,好好在屋里睡个觉等着他回来一起用晚膳什么的。
  谢长缨不放心,瞧着黎洛上了床躺下来,盖好了被子,这才给他关上门,离开了房间。
  谢长缨换了个衣服,便往皇宫而去,准备去向皇帝复命。
  当今的皇帝乃是谢长缨的兄长,不过两个人并非是同父同母的兄弟,而且年龄差的比较多,而如今的皇太后,也并非皇帝,或者谢长缨的亲生母亲,他们二人的生母早已过失多年。
  谢长缨小时候与这个兄长并不如何亲近,不过到了现在,这一辈的兄弟就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以前谢长缨常年不在都城,一直戍守边疆,战功颇多又没有什么过失,所以于情于理,皇帝都不能刻薄了他。
  谢长缨进了宫去,有内侍带着他去见皇帝,还没有进入大殿之内,皇帝倒是亲自迎出来了。
  皇上已然不算年轻,看起来怎么也有四五十岁的样子,这年纪模样若是做谢长缨的父亲也没什么不可。他们二人倒是长得有六七分相似,只是气质完全不一样。
  皇帝笑着说:长缨可算是回来了,这一趟走的也是够久了。
  谢长缨跟着皇上进了大殿,道:长缨办差不利,去了这么长时间
  你这是说的什么话。皇帝不叫他说完,说:你这一趟去的好,没有半分的不利,除了督促赈灾之外,我听说了,还帮助太子找出了私通敌国的歹人,可谓是大功一件。
  皇上说到此处哈哈大笑,看起来颇为开心,道:长缨你说,你想要什么赏赐?你我兄弟二人就不必太过客套了,你想要什么尽管开口。是了,金银珠宝是一定要的,你看看你那颍川王府也是该修葺一番了。
  皇上主动提出了金银珠宝,不过却没有提加官进爵这种事情。按理来说,这次谢长缨的确有功,论功行赏不应该只是金银珠宝的。而谢长缨已然是王爷,若是再封赏,怕是要给他增加封地才可。
  谢长缨已然有了兵权,若是再扩充封地,皇帝这心里怕是要生刺,简直便是寝食难安了。所以皇帝看起来笑呵呵的,却全然不提除了珠宝以外的事情,而且还一个劲儿的去问谢长缨想要什么,便是想要试探一番谢长缨的心思。
  谢长缨虽然常年征战,不怎么在都城朝廷中,却还是知道这些弯弯绕的。
  他忽然拱起手来,说:陛下,长缨不敢要什么金银珠宝,但的确有一件事情,想要请陛下赏赐一个恩典。
  哦?皇帝有些兴趣的看着谢长缨,说:什么事情,你说来听听。
  谢长缨表情淡然,说:陛下,长缨有中意的人了,所以想要请皇上成全。
  皇帝吃了一惊,说:竟有这样的事情?是哪家的千金小姐?前日太后还在跟朕说赏秋宴的事情,说是要给你张罗婚事,没成想你已经有钟情之人。
  谢长缨还是很淡定,一个磕巴也没有打,说:是太后日前赏赐给长缨的一个寺人,叫黎洛。
  寺人?!
  皇帝又是吃了一惊,诧异的道:长缨,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你钟情于一个寺人?一个太监!
  是。谢长缨看起来不卑不亢,仿佛这也不是什么惊天骇俗的事情,道:长缨知道自己心里在想什么,也知道自己在说什么。长缨钟情于黎洛,不想再娶其他女子,希望陛下可以成全。
  皇上脸色很难看,一时间盯着谢长缨没有说话,大殿内安静的有些压抑。
  只是过了一会儿罢了,皇上忽然又笑了,哈哈大笑起来,道:长缨啊长缨,你从小就是这样,总能叫朕惊讶不已。算了算了
  皇上叹息的摆了摆手,说:咱们这些皇室公族,难得有你这样痴情之人,倒是叫朕有些个唏嘘啊。朕知道你洒脱惯了,也不忍心看着朕自己的弟弟伤心难过。只是
  皇帝有些为难,道:你这事情,朕怕是无法做主啊。太后都开始给你物色王妃了,若是知道朕给你指了个小太监,恐怕会与朕拼命的。你也是知道的,太后对你可比对朕,宠爱多了。不如这样
  皇上又说:朕也不是个会棒打鸳鸯的人,朕就让那个小太监,给你做贴身侍从,你们自己的事情,以后慢慢再说罢。
  多谢陛下恩典。谢长缨道。
  谢长缨对皇上讨要恩典,却也没想着皇上答应赐婚这种事情。现在谢长缨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虽然太后将黎洛赏赐给了小太子谢棠,但是有了皇上这么一句话,黎洛便又成了谢长缨的贴身侍从,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去小太子谢棠那边了。
  谢长缨谢了恩,没有立刻离开,又道:陛下,长缨这里还有一件事情禀报。
  谢长缨和黎洛无意间发现了雏鸟信物,多年之前有人曾经集势,想要造反推翻大谢。然而那时候不知道因为什么,反正造反是没有成功的。那股势力集结在一起,却最终分崩离裂。然而现在,有人又开始不安分,想利用雏鸟信物,利用那股势力来完成他的野心。
  谢长缨自然不会提起黎洛是黎国皇子之事,便也没有提起黎国太子的事情。但是雏鸟信物非同小可,谢长缨好歹也是姓谢,不得不将有人又开始蠢蠢欲动的事情告诉了皇上。
  周师伯便是那蠢蠢欲动之一,而周师伯之前根本不知道有什么雏鸟信物,也是听旁人提起,才知道得到了雏鸟信物,便可以集势造反。
  谢长缨道:此事有些蹊跷,恐怕是有人故意提起雏鸟信物,想要引起轩然大波。
  周师伯暴露的那一天,黎洛曾静问过他,是谁告诉他关于雏鸟信物的事情。周师伯竟然不认识那个人,只知道对方大约三四十岁的年纪,模样很普通,连名字和身份都不知道。
  是那个人忽然找到了周师伯,然后主动告诉了他关于雏鸟信物的事情。
  黎洛一听,这事情绝对有蹊跷。一个陌生人突然找来,透露了可以造反的事情,听起来如此荒唐如此不靠谱,其实周师伯刚听到的时候,的确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是人心就是如此,贪婪的永无止境
  有人说谎话说上一千遍,谎话说多了连自己都会相信。
  而荒唐的事情也是如此,默默的想上一千遍,连自己都觉得可以实现。
  周师伯便是如此,被自己的贪婪所支配,开始不断的寻找雏鸟信物,想着万一自己被老天爷眷顾,万一就可以做人上之人呢?
  皇帝听了谢长缨的话,笑着道:十多年前的那件事情,朕也略有所耳闻。
  有人想要造反,当然是个大事情,尤其手握雏鸟信物的人并不少,皇帝很难没有丝毫察觉。
  皇帝说:但是他们没能成什么大气候,稍微一被镇压,便销声匿迹了。
  的确,当时雏鸟信物很快消失,沉默了这么十多年的时间。
  长缨你也不用太担心。皇帝道:他们本就是失败的人,卷土重来又能做得了什么?况且,什么雏鸟信物,如今的黎国也是大不如前了,不需要太伤神。
  看来皇帝对大谢很是有信心,说:不然,这事情就交给长缨你继续查查看,若是能查出来,便将逆党一网打尽,若是没有什么线索,也不必过于着急。朕的大谢,还是固若金汤的。
  是,长缨领命。谢长缨道。
  皇帝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笑着道:长缨可能还没听说,黎国的国君,下个月便要来都城了。
  谢长缨的确还没有听说,略微有些吃惊。
  皇帝又说:黎国的确大不如从从前,他们内乱之后,十多年一直在恢复之中,为了求得一息残喘时间,黎国的皇帝决定到咱们大谢来朝拜!
  说到此处,皇帝脸上露出了巨大的喜悦。
  黎国和大谢乃是友邦,两边的君主都是国君,应该是平等的地位。但是马上,黎国的皇帝却要来大谢朝拜,这说明黎国服软了,指不定很快就会变成大谢的附属国家,成为大谢的一部分。
  谢长缨微不可见的皱了皱眉头。
  怪不得今日皇帝如此高兴,道:黎国先是送来他们的太子做人质,现在连皇帝都要来朝拜,这可是一撞大喜事,长缨你说是不是?
  谢长缨淡淡的道:正是。
  皇帝道:说起那黎国的太子,身子骨也太弱了一些,不过琴谈倒是的确很好,比宫中的乐师都精湛百倍。之后赏秋宴席上,朕叫他给你们弹奏一曲助助兴。
  谢长缨回禀了赈灾之事,又禀报了雏鸟信物的事情,随后这才离开了皇宫,没有留下来用晚膳。他还惦记着黎洛,自然要赶紧回王府去看看。
  谢长缨退出大殿,有寺人将殿门关闭,然后小步走到了皇帝面前,试探着道:陛下您说有趣不有趣,这颍川王竟然喜欢上一个太监!真是不成体统了。
  寺人想要讨好皇上,所以故意说了颍川王谢长缨的坏话。
  这寺人跟在皇帝身边也有一段时间了,所以怎么都能揣度一些皇帝的心思。别看皇帝看起来对谢长缨不错,但总归不是亲兄弟,一直提防着谢长缨,生怕谢长缨大权在握,会反了他。
  皇帝冷笑一声,道:他不成体统才好,越不成体统,朕越高兴。若不是碍着太后那边,朕还真就给他赐婚了呢。
  寺人站在一边赔笑,说:陛下英明。
  皇上又说:之前太后在给谢长缨无色朝廷里的大家闺秀,朕还在发愁,什么丞相女儿,什么将军侄女呢,这些女子配给了谢长缨,岂不是让谢长缨如虎添翼!
  正是啊陛下,寺人道:太后也真是,那颍川王也不是她亲生的,却明摆着偏心偏的厉害呢!
  哼,皇帝说:现在好了,谢长缨他自己看不上那些千金小姐,反而喜欢一个太监,那很好啊。
  寺人连忙笑着说:这是老天爷都在帮陛下您呢。
  你说的对,朕可是有老天爷保佑的。皇帝哈哈一笑,说:朕现在欢心的厉害,那黎国太子在哪里?叫他来再给朕弹一曲。
  陛下寺人有些犹豫,说:黎太子已经出宫去了。陛下您忘了,方才黎太子弹琴谈的好,您高兴的赏赐了黎太子,准许他随便走一走,眼下黎太子已经出宫了,没有回府邸,也不知道去哪里玩了。说起来这黎太子年纪也不大,还是个病秧子,估摸着没见过什么世面,出去玩一玩也是情理之中的。
  皇帝不能听琴,有些个不悦了,说:算了。你想着告诉黎太子,赏秋宴席的时候,叫他弹一曲。
  是是!寺人道。
  那边谢长缨离开颍川王府,黎洛老老实实的在床上睡了一觉,不过他没睡多久,就被手臂的伤口给疼醒了。
  黎洛睡觉不老实,一个翻身,正好压了伤口,疼得他一机灵,抱着被子就坐了起来。
  这些天他受伤,晚上都是谢长缨小心翼翼的看着,但凡黎洛要翻身,都会轻轻的抱住他,不叫他来回乱动,以免疼醒。
  现在谢长缨不在身边,黎洛睡了一会儿果然疼醒了。
  外面天色有些黑了下来,不过还没全黑,黎洛看了一眼,谢长缨应该还没回来。
  不过外面有走动和说话的声音,似乎是来了什么客人,仆役正在引导着客人。
  黎洛也不想睡觉了,穿好衣服拉开房门,有些好奇。这里是颍川王府,谢长缨不在家,怎么还会来客人呢?不知道是什么客人,会不会是谢长缨的好朋友。
  说起来谢长缨的朋友不多,厉无争是为数不多之一。不过厉无争现在回家休息去了,说是一路累的够呛,要在家里连睡三天才行。
  至于曹知水,已经被谢长缨拨给厉无争,很快要去大理寺任职,所以也跟着厉无争离开了。
  说起来他们一路回都城,还有一个人跟着,便是杨牧了。
  不过到了都城门口,杨牧就犹豫了,他不想进城门。杨牧假死这件事情,小太子谢棠是知道的,而且非常生气。
  杨牧似乎也觉得对不住谢棠,毕竟骗了他,所以不想回都城,生怕被撞见了难堪。
  黎洛难得善解人意,并没有为难杨牧,只是笑眯眯的和杨牧说,以后他要随叫随到!
  杨牧很是无语无奈,但是无法反驳黎洛。黎洛抓住了杨牧的小辫子,他是一点反抗余地也没有,只好点点头,然后就走了。
  黎洛想了一遍,也没想到会是谁来做客,好奇的走出去想看看。
  仆役见到黎洛出来,立刻上来询问:黎大人,可是有什么吩咐?
  黎洛以前也在府中住着,是皇宫里太后送来的人,所以大家都不敢招惹他。不过这次回来,王爷对黎洛的态度大有不同,似乎特别的好,所以仆役们更是毕恭毕敬的。
  黎洛问:来客人了吗?
  是。仆役点点头,道:是黎国太子殿下来了,说是来探望王爷。不过王爷还未从宫里回来,黎太子便说等一等。所以小人们将黎太子请到茶室去稍待了。
  黎国太子?!
  黎洛睁大眼睛,他不止一次听说过黎国太子,然而黎洛还没有见过他,心中止不住就更是好奇了。
  黎洛的身份很微妙,是黎国的一个小皇子,说起来那黎国太子和黎洛还是亲戚关系,虽然不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但好歹也是兄弟。
  黎洛小声问:我能去看看那黎国太子吗?
  仆役道:王爷吩咐过了,黎大人想要做什么都可以,王府里随便走动,没有不能去的地方。只是在王爷回来之前,暂时不要离开王府就好了。
  都城里也不是太安全,尤其小太子谢棠还要跟谢长缨抢人,谢长缨吩咐了不让黎洛离开,就是怕黎洛遇到什么危险,或者被谢棠给抢走。
  黎洛一听高兴了,说:我不出去,我去看看黎国太子。
  黎大人这边请。仆役给他导路,很快就到了茶室门口。
  茶室没有关门,一眼就可以看到里面,里面的人自然一眼也可以看到外面。
  有个穿着白色衣衫的少年人正坐在屋里喝茶,黎洛看过去的时候,少年正好抬头,两个人目光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