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6)
作者:七夜忘情      更新:2023-05-31 10:15      字数:5516
  宅基地在公园东北角,在半山坡上,原来是花圃,往东走二百米就是东出口,进出方便,他们人多,分了一亩半地。
  宋瑾是学美术的,对建筑结构也有研究,房屋结构图是他自己画的,房子成凹字形,凹字出口在前面,两侧合为形成一个中庭,房子表面只有一层结构,不过因为天气冷热极端,房屋的屋顶做的很大,有个很宽敞的阁楼,既可以做储存空间又可以隔凉隔热。除此之外在中庭下面还设计了一个拱形的空间,这个空间是他们准备的防空洞,如果再出现危险躲避的安全空间。
  设计好房子,想要建设不是那么容易的,虽然现在许多人都开始建房,用的材料就是从以前旧楼上拆下来的,这样的建筑材料很多,不过那样建起来的房子不够结实。
  宋瑾更希望能用空间里的材料来建房。不过怎么将东西弄出来是个很麻烦的事情。
  尽管注意力在自家建房子上,外面的消息他们也在收集,所以宋瑾很快就知道了那天发生的事情。
  还是那些粮食惹的祸,宋瑾和李默将粮食放好后,李默给上面送了信,虽然曾毅权利越大,野心越大,本质还是不错的,至少没让人饿死,救济粮哪怕越来越稀薄可也没停过一天,所以这些粮食还是送到他那里用处更大。
  只是李默没有想到事情会出岔子,他给曾毅递了字条,并没有到曾毅的手上,而是被他一个心腹给截下了,并且这个心腹早有二心,偷偷报信将消息递给了曾毅手下一个队长,这个队长直接带人取粮,只是他的手下也并不全是衷心的,又将消息卖给了曾毅,因此两边的人交了火,甚至出现了重武器。
  最让人意外的是,在两边交火后粮食被偷走了一部分,谁偷走的,竟然还没有查出来,甚至有几个人做的都没有线索,很奇怪。
  突然拥有大批粮食的事情很快传遍了区里,救济粮水准依然,人心浮动。下面也有一些抱团的人,组成一个个小组织,表面上抱团取暖共同生存,暗中却是聚集实力准备反抗。
  作者有话要说:  我是存稿箱 七夜坐月子中 身体恢复后恢复更新
  第51章
  这些不能再拿出去了。李默看着地下室里的粮食对宋瑾说道。
  宋瑾把手上的筐放下, 那以后还种不种地了。空间里的地一只种着粮食,不管怎么忙,晚上两人都想办法进来, 一茬茬收获都收入地下室,总想着有一天能拿到外面, 可现在外面的情况不妙,人们为了粮食已经没有底线了。以后只会更恶劣。
  少种一些, 其它地方都种上常年生作物, 不管了。
  宋瑾点点头。
  外面情况乱的很,宋瑾空间里种了不少树木,其中也有紫檀楠木这样的价值高的木材,都是从网上收集的树苗种植的,虽然这些经济树价格贵, 树苗确是很便宜的,少的几块多的几十块,宋瑾也是抱着收藏的目的买的, 现在在空间里都长得很好, 不少都成材了, 不过盖房子不能用那些树木,他们选了红松。
  两个人用了一晚上弄了十几颗大树放倒,又用几个晚上修整将树木整理出来。
  因为那些粮食的关系, 外界对他们的关注几乎没有了, 宋瑾和李默开着车去外面跑了两天, 回来将木料拉了回来。
  这些东西不是轻易拉回来的,他们研究挺长时间才找到离这里几个小时路程的潘市那里是物流集散中心,专门有一块地方是材料集散地,除了木材, 还有很多石料刚才等建筑材料。那里在灾难之初也被震坏了,人们都转移了地方,他们本来就想找个借口,没想到还真找到一些材料。
  木料是空间里的,回来后宋瑾又找了宋煜几人开了三辆大车拉了不少材料,跑了两回,家里的建筑材料足够了还有剩的。
  区里有人看到他们拉材料,过来打听,他们也没藏私,吃独食不好,等他们回来后的半个月时间就看来回的大道上拉材料的车一趟趟的跑。
  也许是宋瑾他们这趟材料寻找之旅给人们一些启发,之后区里平静了很多,车辆开往外地,去那些他们认为已经被灾难毁坏的地方寻找物资,虽然大多数地方不是被毁坏就是还有原住民,但是多少都能找到一些东西,这让许多人十分心动,弄了车队做起了倒卖生意。
  宋瑾他们不管这些,材料齐全后开始盖房子,这个房子作为他们未来的家,坚固实用是最主要的,地基打深,外面看是一层,实际有三层,地下有一层地下室,屋子下面的地下室只有两米,为的是结实,可以放一些屋子,院子里的地下室做成弓形顶,有一米多厚的墙体,主要是防震,里面空间有四米多是两层,算是家里的防空洞。
  房屋上面有阁楼,为的隔冷隔热。
  屋子没什么特别,主要是外墙体十分的厚,内外都有保暖层,大门也是双层隔冷的。
  因为材料多,正房有九间,厢房各五间,九间正房正房三间是大厅,东边三间,外间宋煜带着妻子住,里面是宋母约翰夫妻带着孩子住,西边,住着李家父母姐姐姐夫,还有宋瑾和李默。
  其他人住在东西厢房,西厢房挨着正房两间是厨房餐厅,单身汉两人一间,还空着几间,凹字形房屋,里面是凹字形走廊,走廊链接各个屋子,走廊也是封闭的,外面有大大窗户相隔。
  房屋水电上下水都是通的,自给自足,就是跟外界断了联系,也能独自生存,院墙也建的高高的,没有工具很难爬进来。
  搬进新家,大家都松口气,之前一直有漂泊的感觉,心里总是不踏实,现在总算是能安稳下来。
  就在宋瑾他们住进新家后没多久,他们家周围陆续来人看地形,划地盘盖房子,能在这里盖房子的,都是有些能力的,毕竟材料也不是那么好搞的。
  这些宋瑾家里都没有管。时间已经到了十月份,天气转冷,也要准备过冬了。
  今年冬天依然很冷,自从陨石袭击后,一切似乎恢复正常,并没有什么灾难再次发生了,好像一切灾难都过去了。
  十一月的时候上边总算是有了消息,上面似乎恢复了运作,统计各处受灾情况,统计各地幸存者情况。这次效率很高不到一个月十二月份的时候恢复了电话信号电视信号,可以和下边直接沟通了。
  元旦那天上面开始了一次全国通话,整整三天,电视里都在进行灾后信息传导。
  最早一天是报告受灾情况,这也让人们第一次清楚的认识到灾难情况,宋瑾他们这里还是很幸运的,损失不算惨重,最严重的是一个省整个都消失了,还有三百多个大小城市消失在地图上。这是整个城市消失的。
  人口没有办法统计,但是据上面估算,恐怕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消失了。这是有水分的估算,宋瑾觉着按照他们这里算,至少有一半的人不在了。
  这绝对是世界性的灾难。
  这三天所有人的或是在家里,或是在附近广场观看电视,人们都很沉默,听着一个个统计数据,大多数人流出了泪水。
  最后一天是对灾后情况的安排,上面还是调集了不少物资,其中最主要的是粮食,幸好最近一些年粮食储备很是充足,经过统计后,有一部分粮食下放到城市中,就算这些粮食只够维持人们的最基本生命所需,也是希望的曙光。
  上面承认了各个临时基地,但是也下达了许多新的制度,大多数是约束基地的领导者。同时军队再次入住城市,他们对地方管理没有过多干涉,只是防止动乱和重大事件,至少像上次的火拼不能发生了。
  十二月中旬,救济粮到了,按人口发放,似乎一切都像好的方面发展,只等来年大家种了粮食,食物有了保障,生活就会越来越好。
  这个冬天宋瑾他们过了一个暖和的冬天,屋子里有地热,自己烧的锅炉,新燃料很好用,一块就能用三五天,屋子里总是十分温暖。外面很冷,有零下三五十度,不过据老人讲,过去天气也么冷,东北零下六十度也有,这个温度完全可以忍受。
  人们的适应能力很强,天气就算很冷,外面街道也是有人的,有了希望人们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
  过年的时候区里收集了过去的鞭炮礼花,在大广场来了一场烟火晚会,漂亮的烟花照亮了半个天空。
  今年咱们家种些苞米吧,地瓜种一亩就够吃了,多种点土豆。李父喝了一口酒说道,现在日子好过一点,外面也有市场了,虽然还是以物易物,但是也能换一些稀有的东西,就好像这酒,就是从市场里换来的。
  十五元宵节,一家子坐在餐厅的大长桌子边上一边吃饭,一边唠嗑。
  咱家后边的院子,多种点菜,弄些菜干和咸菜,就是不知道今年的盐是不是限量的。宋母说道。
  我听说盐今年就不用限量了。约翰接话道。
  是这么回事。宋煜说道不过就算限量也没关系,我能弄到。
  全家谁也不怀疑,宋煜有能力,说弄到就不会有错。
  实际上宋煜弄不到他就会到宋瑾那里去弄,现在宋瑾也不出去做事了,李默虽然在外面任职,也是碰不到物资的,到是宋煜看起来挺有门路的,这是他们研究的结果,宋煜本来交际就广,他也善于与人打交道,他在外做掩护,宋瑾这里安全的多。
  天气还冷,宋瑾他们在家里弄了个小温室,准备种些蔬菜。
  诚哥,你点种子我浇水,一个坑里放三四粒种子就行。宋瑾拿了水桶。
  我浇水,你散种子。王诚伸手去拿水桶。
  得了你别逞强,你那胳膊还得养养。别看王诚不说,家里人也看出来了,他的胳膊恢复的还不行,使不上劲。
  王诚眉头皱了皱,拿着装了种子的小盆,我这胳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好。
  别着急,你这胳膊能保住就不错了,那可是小陨石,比子弹速度都快,直接从肉里穿了过去,要是砸到骨头上,那整个胳膊都得砸掉了,你还能不能活着都两说了。
  我也知道,不过这胳膊现在跟废了没什么区别了。王诚想着这几天胳膊的反应说道你说这两天我就觉着我的胳膊不得劲,酥酥麻麻的。
  嗯,之前不是很没什么感觉么?宋瑾问。
  是啊,虽然那个洞缝上了,那地方之前可以一点都没长,那洞周围的肉都熟了。要不是李梅把那肉给剜掉非得烂了不可。
  王诚说着看了看自己的胳膊,那个地方明显憋下去一些,不过这几天晚上睡觉,胳膊就跟火烤一样烫得慌,然后白天就酥酥麻麻的,尤其晒着太阳的时候。
  要不让大姐和姐夫给你看看。
  哎呀算了吧,他们俩现在挺忙的,医院事多着呢。
  事再多总有回家的时候。
  当天晚上李梅两口子就回来了,吃了饭,宋瑾就说了这事,赵峰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我都忙忘了,这几天医院接了不少这样的患者,都是被陨石砸到的,之前被陨石砸到的,能活下来的都是胳膊腿受伤的,这几天都是你这种症状。
  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宋瑾问。
  赵峰眉头皱皱目前还没有结论,我们明天准备会诊一下。这样王哥你明天跟我去医院,好好给你看一下,现在医院机器少,一般病都不让用,明天会诊能申请一下。
  那行我跟你去医院。
  第52章
  检查之后, 王诚的胳膊也没有什么结果,实际上医院里这样的病情很多,都是陨石造成的, 以现在的医疗条件,并不能发现问题关键, 赵峰也是从医院高层那里听说京城那边研究所研究结果,那些天降陨石可能有辐射的。
  对这个结果许多人都很担心, 就怕陨石的辐射对人们有什么影响。
  不过年初, 医院有不少新生儿,这些新生儿都是健康的,是陨石降落后有的,胎儿在母体中最容易受到辐射影响,既然这些新生儿都很健康那么人们就不在担心了。
  生活还在继续, 开春天气回暖,已经可以播种了,经过小半年的整顿, 新基地建立了, 通过合并整合, 他们这个新基地重新命名新星城,新星城里分四个区,四个区都是由原来的区合并的, 宋谨他们在四区, 区长就是曾毅, 说起来宋谨还是很佩服曾毅的,这人从一个刑警队长走到今天这个地位,在国家整合的情况下还成为一区区长,区人口和底盘比以前还要多, 这样的人真的不得不让人佩服。
  整合过后的城市,拆除了废墟,经历过灾难大多数建筑都毁坏了,留下的房屋也不是那么安全,年后天气稍微暖和一点,人能走出房子,区里就组织人手,将有危险的房屋都拆除掉,土地整合,城市四个区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建设,按照计划几个区的居住都要靠近中心区,外围拆除后将土地深挖填土改造成良田。
  拆除房屋后,无家可归的人,暂时住在防空洞中。
  土地重新划分分到个人,不管是原市民还是逃难来的,经过登记后都成为新市民,这是一次新的人口登记,这次登记后,人员就不会随意变动,每个区的人口流动都要进行登记,所有登记过的自然人都将拥有一块田地,这些田地依然归国家所有,不过个人拥有永久使用权,土地上面的作物也归个人,任何人不得随意买卖,上面作物也受到国家保护,不得侵占,如有发现会依法处置。
  这次分配上面的条款写进法律,虽然现在处于非常时期,法律约束似乎不是那么严格,但是只要看到执行者的军队,就没人敢质疑吗,这也是上面进行的一次安抚行动,有了土地至少有活下去的动力,就不会乱。
  当然还有很多人是临时停留,并不是新星市的市民,这些没有登记为新市民的,都要进行临时登记,住所需要区里安排。这些人也可以租种一些土地。
  新星市不收市民的土地税,但是新星市除去分配给新市民的土地外,还有大量的土地,这些,属于新星市的土地,新星市民有义务去工作,每个家庭根据人口情况,都要出义工,这个需要上面分配,同样的,市里面建设也需要许多人,这些工作就需要自愿和分配原则,每个家庭必须出一个人进行一个月的义务劳作,也可以自愿受雇于区政府,这也是有酬劳的。
  各种新的法令需要人们熟悉,不过只看每天挤得满满的通勤车,就知道人们对生活重新燃起希望。
  宋谨家所在地不在区中心,不过也不太偏,四区在新星市的东边,公园原来也在偏东的地方,规划过来就在区中心偏东的地方,公园现在已经看不到公园的样子了,宋谨家是最早盖好房子的,以他们家做例子好多人想在这里站一块地方,可惜并不是谁都能在这里建房的,这里快成曾毅派系大本营了,就连曾毅都在宋谨家不远的地方盖了一处房子,除去他们这批早盖房的,现在上面已经下了通知,因为自盖房都是平房,占地面积都是有要求的,使用面积不得超过每人二十平,自留地每家不能超过一百平,这是为了防止占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