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9)
作者:七夜忘情      更新:2023-05-31 10:15      字数:5476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家里人就起来了,实际上大家晚上都有点兴奋,三大车物资实在不是小数目。
  一家子齐上阵,把东西往下搬,后面一辆车麻袋里装的都是粮食,诚子你们可真厉害,这么多粮食怎么换来的?赵峰在家正好帮着搬运。
  这我可不知道,都是煜哥出去换的,我们先去换的牛羊,然后半路上煜哥自己出去换来的,你不知道道上也不太平,要不看着,东西都得被人抢走了。王诚说道。
  宋煜也没说东西怎么来的,只说看袋子上写的字,留下咱们自己吃的,剩下的留车上,每样都留,别漏了什么。
  大家一听,就看袋子,那上面果然写着大米,白面,高粱米,小米,总类很是不少,他们留下三分之一,饱着吃,能吃上一年半,剩下的就留到车上了,粮食每样留一袋放储藏室,剩下的就送到地下室去了。
  前面车上的东西就杂了,宋谨放了很多空间里的收入,都是吃的,奶酪,果干,地瓜干,土豆干,腊肉,腌肉,火腿,等等,加工后能放的东西。
  这些东西可让大家高兴坏了,这些东西都是紧俏的物资。
  这个咱们多留些,以后也不容易弄到了。宋煜拍了拍水果干,宋谨那里可能还有,但是宋煜知道水果果实已经变小了,以后再拿出来就扎眼了。腌肉火腿什么可以少留点,这些东西不会太紧缺。他去草原看了,那边水草丰美,今年的牲畜全都长得膘肥体胖。他用药材换了许多。只看现在植物生长情况,他们这边也要养殖了。
  货物刚搬完,还没等大家坐下来吃饭,就看到曾毅带着几个手下过来了,这是听到消息,过来探听情况的。
  几个人进了院子看着那边的牛羊,还有东边露出的货车,全都睁大了眼睛。
  第55章
  外面的雪越来越大, 家里几个男人拿着大扫把扫院子,三年多他们住的公园已经大变样了,周围的树木长成参天大树, 最高的都有几十米高,也不知道怎么能这么高, 当初他们盖房子的时候,清理过一次周围植物, 只留下几棵不影响屋子采光的玉兰树, 如今这几棵玉兰树超出它们的生长空间,高达二十多米,上面树冠更是像一把大伞,如今天气变化无常,原本很多植物都想砍掉, 以免影响地面蔬菜粮食生长,可是大前年夏季阳光照射太强,有不少人都被晒伤, 甚至因为爆嗮造成人缺水死亡, 自那以后, 人们砍伐树木都经过仔细筛选,原本公园里的树木也不再轻易砍掉了。
  宋瑾家里的几棵玉兰树也得以保存。星球的异变对植物是个好事地面上的植物都旺盛的生长着,一些不适合天气的植物也经过异变变得强壮生命力旺盛。就好像地瓜藤已经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食物了, 经过变异, 地瓜的根茎已经快消失了, 如今的地瓜还不到乒乓球大小,一亩地长的也不多,不能当做主食,而地瓜藤则是大变样, 藤能长几十米,叶子非常大,跟大蒲扇一样,这些叶子充分的吸收阳光能量光照越强长的越好,这种叶子不单比以前的地瓜叶好吃,对人的身体也有好处,吃了之后十分健康,地瓜藤的藤枝长到一米就已经很粗了,长到十米就有山药那么粗,外皮十分柔韧,去皮挤压里面的汁水,汁水中含有淀粉,经过熬制可以制成一种半透明像粘糕一样的食物,现在叫地瓜糕,这种地瓜糕因为含有大量淀粉,被作为主食,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主食,除此之外,地瓜藤割下来的皮,可以制作成绳子或者编制席子垫子,作用非常多。
  过了三年,很多粮食异变已经稳定,其中一部分粮食已经不再结出果实,它们的繁殖改变了,现在地里种的最多的就是地瓜,然后是土豆,大叶菜,以前常吃的大米小麦,只是零星种一些,毕竟现在的日子,吃饱才是最重要的。
  与还在适应新环境的人类不同,动物适应能力更强,也许环境改变更加适合动物,现在野外野生动物开始出现,去年城里养殖场的牛发生暴动,几头公牛暴起冲出护栏带着牛群冲进东边山里,后来排除军队才把它们抓回来,不过大半都被击毙了,实在是这帮家伙长的太魁梧了,十几个人都抓不住,植物生长的好,这些食草的动物就有福了,一个个长的膘肥体胖,味道当然也是越来越好了。如今城里不少人干脆做起了牧羊人,专门养这些家畜,不过那次牛群暴起后,人们就更小心了,就怕那些牲畜再出现暴动情况。
  宋瑾家里也有一处小牧场,离东山不远的一处半坡地,家里男人轮流去那边工作,除此之外,宋煜的车队也没有停,周边情况还算稳定,国家也缓过劲来了,虽然各个城市还是自制但是对于破坏治安的团伙进行了强烈的打击,而且国家组织不少科研团队,对于现在星球的天气情况植物生长情况都有深刻的了解,那些资料都是人们需要的,有了这些资料指引,人们能提前一些做准备,总算不像以前那么紧张了。
  食物紧缺得到解决,人们生活又恢复正常了。
  第二天一早,宋瑾推开屋门,透过回廊的窗户能看到外面大雪已经一米多了,这还是昨天晚上扫过的结果,外面天还是很黑,阴的厉害,看样子他哥今天也回不来。
  进了厨房,从米柜子里舀了半缸子大米,说是大米,一个个只比小米大一点洁白光亮,现在大米收成少,他们种了三亩收了不到二百斤,现在都不做成干饭了,也就做成粥来喝。米粥熬上,宋瑾拿出一大块牛肉解冻,切成一块块牛排,放到锅里煎,另外拿出凝固有些硬的地瓜糕放倒蒸锅里蒸,早餐还有蔬菜沙拉,蔬菜是暖房里的种的,如今蔬菜也是主要食物,家里有点能力的就弄个暖房,没能力的就在家里阳台窗台上用花盆种上一些,总能够一冬天吃的。
  吃了早饭,家里除了上班的,都在家扫雪,今天早上雪终于停了,趁着下一场雪没到来之前要把雪打扫干净。
  哥哥大哥回来了。乔治已经是十几岁的大孩子了,刚才带着几个小的推着雪橇去前面湖里玩了。
  回来了?宋瑾一惊,这几日一直下大雪,尤其昨天雪最大,竟然冒着雪回来的。
  是,他们的雪橇停在前边湖上了,乱糟糟的,哥你去看看吧好像出事了。乔治气喘吁吁的说。
  宋瑾听了扔下铲子,叫了李默两人一起往湖边跑。
  湖离他们家不远,不过路上雪挡着两人走了七八分钟,因为树木众多,这边就湖面宽敞,从入冬湖面上冻,这里就成了停车场。
  哥,你们回来了。宋瑾几人一眼就看到自家车队,快速走过去。
  宋煜头上带着大毛帽子身上穿着厚厚的毛皮衣服,身上的衣服都有厚厚的冰碴。看见宋瑾他笑了笑,脸上有些黑红,又冻又晒的,人看起来特别沧桑你们过来了。正好把咱们家的东西弄回去,李默你去处理剩下的货,除了这车其它的都换了。咱们车也留下一台就行了,其它的问他们用不用,十五前不出去了。
  李默应了一声,去后边清点物资了,宋煜招呼王诚几人,你们回去歇着吧。这一趟可累死人了。
  王诚点点头,疲惫的一句话都不想说了,拍了宋瑾肩膀一下,上了有自家货的那架爬犁车,跟其他人一起开回去了。
  哥怎么了不顺利吗?宋瑾问。
  宋煜点点头往旁边车队示意一下,路上遇上狼群了,他们车队的人损失一半,要不是咱们搭把手,他们这几个都回不来,车上的货也没了,我们也没敢停冒着雪回来,也幸亏入冬时改的雪橇车,适合雪地。
  狼群,怎么回事?狼都出来了?宋瑾惊讶道。
  这两年植物把以前的空地都要填满了,别的地方不说,咱们和临市之间都快成森林了,野外兔子野鸡什么的食草动物繁殖那么快,狼什么的食肉动物也有食物了,自然就多了起来,只不过以前没碰上大家都大意了。宋煜说着把头上的大毛帽子摘下来,里面还有一层线帽,也脱下来,用手撸了一下头发,以后日子恐怕不好过了。冲着宋瑾示意一下两人往回走。
  宋瑾拍了乔治肩膀一下等会带着弟弟们回去。
  哎。乔治头也没回应了一声。
  宋瑾瞥了一眼乱糟糟的场地,跟着宋煜往回走。
  从今年下半年我们出车,我发现咱们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现在咱们城里,除了盖房子和挖出来的田地到处都是植物,你还记得开村时开地多费劲了吧,那些植物根系都要延伸到田地里了,现在外面除了那条重新通过的大道已经找不到路了,到处都是树木植物,一些野生动物也随处可见,这才过几年,天气变化无常,今个冷明个热的,冷的时候冻掉下巴,热的时候能把人烤熟,适合种地的时间越来越短,我看以后咱们得上林子里讨生活。
  宋瑾眉头皱皱什么意思,不能种地了?
  不是不能种。宋煜把帽子扣在头上这才过了三四年就变成这样了,再过几年会怎么样谁也说不好,就说我们这次碰上的狼群,跟小牛犊子似得,长的又高又大,我原本以为是饿坏了的,后来看了狼尸才发现,都是养的好好地,这些狼群根本不怕人。
  宋瑾觉着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你说的很有可能。不过这样一来,咱们家的车队是不是停一停,看看情况再说。
  恩,目前看还没什么事,不过年前就不出门了,年后再说。
  宋瑾点点头,要不下次我跟着去一趟。
  宋煜瞥了他一眼,得了吧,你去还得让人保护你。下次让李默跟我去。他身手好。
  回到家,宋瑾才听宋煜说了路上的情况,他们回来的时候因为下雪停了几天,前天他们寻思着小年前赶回来,所以冒着雪上路了,好在新改装的雪橇,功能不错,在雪路上走的还算稳,昨天晚上雪太大,他们就在雪地里安营了,半夜就听见狼叫,离他们不远,后来还听见枪声,他们知道这是车队遇上狼群了,因为离他们城市不远,估计都是一个地方的人,就去看情况,接过正好救了那帮人,这也是宋煜他们武器装备的好,只有十一二只狼,要是再多点他们也招架不住。
  宋煜休整一下不那么急着出去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之前的狼群并没有全部消灭,狼都是记仇的,以后他们要小心了。
  第56章
  宋煜等人的归来让家人放下了心, 别管大家有没有血缘关系,如今院子里的人跟一家人一样密不可分,在灾难后的日子大家互相依靠互相扶持, 走到如今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晚上大家坐在桌子边上吃着丰盛的晚餐,听出门的男人们讲着路上的事情。
  宋谨一直趁着车队回来的时候将空间里食物掺和进去, 开始大家可能忽略了,后来次数多了, 宋谨觉着大家可能发现什么, 别的不说郑明以前是宋煜的得力手下心思缜密跟着出去几次怎么也发现问题了,还有一次他还帮着遮掩,宋煜那里也说没问题,宋谨也就放心了。
  再谨慎只要用,总能被人发现蛛丝马迹, 不过大家在一起这么久也是能信任的。
  这三年宋谨和李默只在空间里种一些现在外面能种的迷你粮食,以前的粮食都放在地下堆积着,家里人消耗都是有数的, 之前种那么多季的粮食都堆在地下空间, 宋谨都不知道能不能吃完, 他跟李默商量过将里面的东西清一清,也让人们生活的好一点,不过这个话题最后总是不了了之, 他们都不是无私的人做不成圣人, 只要想到这些东西出现在人前引起的结果, 他们就什么都不能做,好在现在人们的日子还能过下去了,心里没那么负担了。
  现在他们已经不像一开始得到空间那样疯狂的种植养殖,除去新种的粮食其他的都自由发展, 不过那些牲畜并没有离得很远,养殖区那里的果实和地下的蔬菜地瓜都是它们喜欢的,所以还徘徊在周围。
  养殖区的果实以前宋谨就觉着不好吃,如今更是难以入口,果实越来越大,里面的种子却是越来越多,这些都是那些动物最喜欢的。
  随着空间扩大,空间里的植物长的越发好了,宋谨有时候看到果园里水灵灵的水果都十分可惜,因为这些东西在外面已经很难找到了。
  要过年了,宋谨他们也十分忙碌,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人们已经学会新的生活方式,现在已经不像以前那样需要分配粮食了,各家都有自己的土地,不管大小总有收获,所以在去年秋收的时候就取消了分配,改为积分兑换,跟以前差不多,根据每人贡献获得积分,给跟以前工作发工资差不多,只是如今不用钱了,去年研究出新科技,积分卡,这种积分卡就是身份证,里面是非常全面的个人信息,没有积分卡的人在新星市就是黑户,是得不到任何福利分配的。
  市里还能通过积分卡了解个人状态,就可以随时分配任务了,非常好用。
  市里有大面积土地和养殖区,马上就要过年了,收获的东西也要分给市民,当然这也需要用积分。
  在秋收取消分配制后宋谨就辞去了区里的工作,不过前段日子市里缺人,他又被叫了回去,曾毅如今是新星市的市长了,就算由区到市他还是全力最大的人,任谁也想不到当年的刑警队长对走到今天这一步,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念着当年的交情,他总是想将他们这一家人拉近他的队伍。
  分配的日子是全市人们最期盼的日子,虽然饿不死了,但是人们生活水准还是很低的,物资的缺乏是最主要的,虽然平常也有物资分配,但是东西少,连配额都买不够。每人能得到的都是有数的,年前物资多,大家肯定不错过这次机会。
  宋谨负责三区的布料分配,市里重新划分成八个区,三区就是宋谨家里所在的区域。布料只有三种,一种是帆布,草绿色,一种是细棉布,湛蓝色,还有一种是灰色的麻布。
  灾难后棉花没有收到影响,不但没有影响还长得更好了,产量高花朵大棉花收成也大,只是他们这里不产棉花,这些棉花都是跟外面换来的,虽然棉花产区换一些未加工的棉花很便宜,但是运输就非常费劲了。
  所以这两年布料是紧缺物资,市里在去年建立了纺织厂,从外面进了棉花拿回来加工,除此之外他们还找到一种新麻,新麻经过处理后能得到一些麻线又长又韧这种麻线和棉线一起纺织得到的帆布,又结实又防雨,做了工作服是现在人们最喜欢的。纯麻布就有点拉皮肤不过它透气,夏天穿还不错,冬天就不好了。至于细棉布是最贵的,一般只给孩子穿。
  现在生活条件就是这样,解决温饱就可以了,至于像以前那样把布料印出漂亮的花纹,绝对是浪费时间,能穿就行。
  宋谨的工作简单,就是管理三区布料区的分配工作,工作中出现问题找他解决。只是一早上服务区大门一开,人们就涌了进来,简直就是抢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