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节
作者:龙飞      更新:2023-04-14 22:00      字数:3644
  “爹,到底是什么生意?”
  卫同沉默了一下,似乎是在考虑该怎么把这个事告诉卫八。过了一会儿,他就问道:“你知道徐福吗?”
  “替秦始皇找不老药的那个方士?”
  “不错,他是在找不老药。”卫同接着又问道:“那你相信不老药吗?”
  “那都是缪传。”卫八马上摇了摇头,做他们这一行的人,虽然信的很多,但有的事情可以信,有的根本就不沾边的事,要还是蒙着脑袋去信,那就是傻子了。卫八不信这个,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都在做着不死的长生梦,却没有一个人真正成功过。因为,长生是不存在的。
  卫八的语气很坚决,但卫同笑了笑,弯腰对他说:“如果我告诉你,不死药,长生,都是真事,你会怎么想?”
  “都是真事?”卫八的脑子抽了一下,有点迷糊了,他知道自己的父亲不会平白无故的开玩笑,一旦被卫同认可的事,那十有**就是真的。这一瞬间,卫八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卫同的话。
  不死药,长生,这真实吗?
  “这个生意如果要做下来,可能会很困难,但做完之后的收获,你想象不到。”卫同慢慢的用手在面前画了个圈子:“我们会得永生。”
  永生?那是什么概念?卫八的眼睛开始模糊,意识也随之跳跃起来。漫长无尽的寿命,可以存活在时间的长河中,永不陨落。卫家家大业大,什么都不缺,如果可以活上一百年,两百年,甚至更久,那会怎么样?
  有的时候,人的信念的改变,其实不是很难,种种因素夹杂在一起,能够迅速的摧垮他心中根深蒂固的一个理念和想法。永生的诱惑太大了,尽管卫八很年轻,但他能想到以后。
  “老八,好好干。”卫同拉卫八起来,拍拍他的肩膀:“古来的帝王,一直立长不立贤,咱们卫家却不一样。做好这件事,我的位置,你来坐。”
  紧接着,卫家那些有头脸的嫡系人物,都被卫同集中起来,他要正式的把这个将接手的生意公布出来。这是个绝密的消息,和卫八一样,那些人初听闻这个的时候,都有疑惑和惊讶,极度的惊讶。
  但是卫同的态度,让每个人动摇的心,还有疑惑慢慢的打消了。卫同是什么性格脾气,大家都了解,他不可能把这么重要的事当儿戏。
  “我们现在动手,其实已经有些晚了,道上的一些人比我们得到消息早,所以,手脚一定得快。”
  这个生意很复杂,不少地点还有线索是模糊的,不能完全确认,必须亲自走一走,才能把情况框定下来。卫家立足在李陵,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嫡系的人,他们还有其它力量。但事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卫同不打算用外人。他已经考虑了很久很久,心里有了大致的计划。他做了详细的分工,除了还没成年的老九之外,其它八个兄弟,乃至他们的叔伯,都有重要的任务。
  人手搭配的很简单,他们都清楚,做大事的时候人数不一定要多。卫八的任务,是和他的幺叔一起找一件东西。
  “一个黑匣子。”卫同直言不讳道:“我没有亲眼见过,但必须拿到。”
  必须拿到,这四个字的语气很重,一下子让卫八知道了这个东西的重要性。他坐在旁边的幺叔卫连,这是卫同最小的一个弟弟。卫八幼年开始习武的时候,就是卫连每天带他在湖边扎马步练气。
  从这一刻开始,卫家表面上还是往常的老样子,但是内部却紧张的运作起来。他们不想让任何人察觉到家族内部的变化,所有人都是暗中分批离开李陵的。在家族会议后的第三天,卫八和卫连在深夜踏上了离家的旅程。
  不知道为什么,当卫八在夜色中回首望了望渐渐远去的卫家大院时,心里有一种非常不安稳的预感。他说不清楚具体会发生什么,却总觉得这一趟路,可能走的不会那么顺畅。
  “老八,想什么呢?”卫连在旁边笑了笑,这是卫同最小的一个弟弟,也是卫家人里面最油滑也最老练的一个,论身手,他连几个侄子都比不上,更不要说卫家九虎里的卫八,但是他的经验还有应变能力,却是比身手还要重要的财富。他和卫八的搭配,是卫同精心谋划过的,虽然只有两个人,但一文一武,只要配合默契,会把事情做的很漂亮。
  他们是一路向北走的,卫家的势力只在李陵,等到了北方地界的时候,两个人就收敛了很多,装成寻常的赶路人,日夜不停的长途跋涉。
  中途不多表述,叔侄两个人风尘仆仆的赶到山西境内时,距离目的地还有很远,这是卫八第一次离家这么遥远,这一路上,他见到了太多太多,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天下是这么大。
  这一年的山西,被旱灾困扰了整整大半年,正是秋收的季节,但田里的庄稼大半都死透了,成村成村的人迫不得已,背井离乡外出逃荒。
  当叔侄两个走到邻近侯马的时候,就被一片片汹涌而来的人潮淹没了,再高的功夫在这些饥民的浪潮中都用不上,两个人被迫随着人流不断的朝前涌动着。
  “都快一点快一点!”人群中不断有人高声的吆喝着:“杜菩萨放粮赈灾了!”
  第七章 鹫击长空(七)
  汹涌而去的灾民究竟有多少?谁都数不清楚,卫八被裹在滚滚人流中,心里就有点吃惊。像他们卫家这样的地方豪门,有的时候会作秀一般的做一点善事,但绝对不可能贴补的太多。然而眼前的情景让人觉得,这个叫杜菩萨的人,好像要把这一大群灾民都赈济一遍。
  两个人被挤在人群里,一点办法都没有。被迫跟着拥挤了一段路,就隐隐到在远一些的地方,露天支起了两个巨大的木棚,七八口大的吓人的锅里,翻滚着白花花的热粥。卫八的鼻子很灵,当他走到这里的时候,就对这个杜菩萨又多了点好奇。原因很简单,他能察觉出,杜菩萨是真的在做善事,而且很用心,几大口粥锅里飘出了米香味,都是从别处运来的隔年的米,没有一丁点霉味。
  “老八,反正被挤到这里了,弄碗粥喝喝?”幺叔笑着跟卫八打哈哈。
  卫八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自己会到这样的粥棚里混饭吃,这是很丢面子的事,所以他也笑了笑,意思是拒绝幺叔。然而他又跟着人群走了一段路之后,心里竟然开始改变主意。因为他到了一个人。
  那是个很年轻的女人,最多也就二十三四岁的样子,她很特别,或者说,这个人本身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吸引力,散发着强大的磁场,吸引着别人的目光。当然,这群饥肠辘辘的灾民眼里,只有散发着香气的热粥,但卫八就不一样了,他不缺吃喝,心里生出了一点别的念头。
  这个女人穿着一身靛青色的衣服,这是很寻常的颜色,然而在她身上,却有种奇异的魔力。靛青色的衣服,衬托出她雪白的脸庞,让卫八的心再次抖动了一下。
  他突然想起来,云萝也是这样***的女人。他不知道现在云萝到了什么地方,但他突然很想喝一碗粥。
  或者说,很想仔细这个和云萝一样***的年轻女人。
  卫八继续朝前走着,人群涌动的速度慢了很多,几口粥锅前面排起了长龙,卫八很有耐心的等着,渐渐的,他就能完全清楚在粥棚里左右张罗的年轻女人。这个女人有着同龄人缺乏的成熟,最让卫八感觉不一般的,是她的那双眼睛。她年龄不大,正在花样年华中,是一个女人一辈子里最灿烂的一段花季,但她的眼睛是那么深邃,里面有很多别人读不懂的东西。
  “杜菩萨好人有好报,不是她,多少人都要饿死。”
  “唐家的姑娘说不准真的是菩萨转世,到凡间来救苦救难的。”
  听着旁人的议论,幺叔就在卫八身后小声说道:“这是个有钱的主,老八,你自己算算,这么多人,一天就算舍一次粥,这一个荒季下来,得多少钱?”
  “你们这样不缺吃穿的,怎么也挤到这里来了?”旁边人听到幺叔的话,就有些不乐意了,在他们心目中,杜菩萨就好像是真的菩萨,不容任何人在背后乱说一句不恭的话。
  “杜菩萨是咱们侯马人,唐家的布庄开了几十座,一年下来,钱和流水一样往家里运,遇荒年的时候,杜菩萨就会施粥,咱们念她的好,要不是杜菩萨太年轻了,好些人都想给她立生祠哩。”
  “一会儿姓杜,一会儿又是唐家,这到底是个什么事?”幺叔搭腔道。
  “杜菩萨本家姓唐,快要嫁人了,就跟了夫家的姓……”
  在这些人说话的时候,卫八一直注视着粥棚下面的那个年轻女人。他很少会这么做,因为从很小的时候,父兄们言传身教,都留在卫八的心里。他们说,男人行走天下,做大事,不能被某些东西,尤其是女人牵绊的太多。这句话,卫八一直牢记着,卫家兄弟都不贪恋女色,卫八虽然年轻,但这一点拿捏的很好。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那么果断的就舍弃自己喜欢的女人。
  但是,眼前这个女人,却带给卫八不一样的感觉。他有一点说不出的心动,当听到旁人提及这个年轻女人将要嫁人的时候,卫八又有一点说不出的嫉妒。他真的想不出,会有那个男人能配得上她。
  粥锅下的柴火旺的很,熬粥舍粥的人靠着锅边站的久了,都是一身大汗。可能是怕外人舍粥会有猫腻,所以锅旁都是唐家自家的人。年轻女人接过了一个人手中的粥勺,给排在粥棚外的灾民盛粥。这是个豪门富户家的千金小姐,但是她的任何举动都不出有任何做作,因为卫八猛然从她的眼睛里出了一些别的东西。
  那是一种怜悯,对生命的怜悯。
  接了粥的灾民欢天喜地的捧着跑到一旁去吃,渐渐的,就轮到卫八和幺叔了。卫八没有碗,也没有说话,就站在大粥锅旁边,带着点笑意,着年轻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