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作者:园艺      更新:2023-04-14 23:35      字数:8579
  这一环扣一环,布局之人显然经过精心计划。为今之计只能让她自己露出马脚。自己越嚣张,那人就越坐不住,破绽也就越好找。
  杨茹这般有恃无恐,看的贤妃和德妃都皱起了眉头。这杨淑妃,莫不是真的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还是她就那么笃定,官家一定会相信她?就算事实证明她是被冤枉的,官家心里能没有疙瘩吗?
  潘贵妃更是被她顶得火冒三丈,死到临头竟然还敢这样跟她说话?人一旦被点上了火,理智就成倍地减少。“妹妹这话叫别人如何相信?谁人不知道杨令公手下得意干将张副将?他不正是名钧吗?”她得意地挑眉,好似已经看到杨茹绝望伏罪的模样:“那张副将,可是年轻有为,倒真是个托付终生的好人选。只是……”她轻笑道:“妹妹已经是官家的人了,这生是官家的人,死是官家的鬼,莫非妹妹不知道吗?”
  杨茹了然地‘哦’了一声,直直地看向潘贵妃,疑惑道:“所以贵妃娘娘就认定是妾与那张副将……”她皱着小脸,好像有些说不出口:“……私通?”
  不用想了,这幕后之人定然是潘贵妃了,或者说,是潘家。不愧是宰相,也不愧是宰相教养出来的嫡长女,这局,设得环环相扣,丝丝相连,要是换另一个女人,恐怕已经绝望地以死谢罪,或是无法自清,一死以示清白了。
  但是,她是杨茹。
  伸出纤手,一双水眸浅浅地看向站在她面前的男人,她弯起眉眼,撒娇道:“官家,妾跪得腿疼。”想来,皇帝也应该弄明白今日之事的原委了吧。那也就没有必要再委屈自己跪着了。她就是要站着看她们怎么失望,呵呵。
  见此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错愕愣住。潘贵妃下一句话直接就被噎在了喉咙口。没有见过哪个宫妃在被问罪的时候还敢这么理直气壮的。这杨淑妃是没有长脑子吗?还是被吓傻了?
  皇后刚想出口训斥,却见皇帝真的朝地上的女子伸出了手,顿时,她什么话都说不出口了。
  杨家将38
  杨茹搭着皇帝的手,起身的一刻,踉跄着便倒进了他的怀里。在他环住她的瞬间,她轻声在他耳边道:“还好您来了。”
  皇帝的双手,顿时就收紧。
  看着那相拥在一起的男女,连淡然处之的贤妃和德妃都脸色不大好看,更不要说潘贵妃了,大概也就皇后还能维持着中宫的端庄。
  这昭纯宫,就真的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吗?连这样大的罪名,官家都不打算计较了吗?这叫什么事?不清不白的女人还留在宫里,这宫里算什么样了?
  “官家……”在贤妃、德妃殷切的目光中,皇后艰难地开口。这个时候,皇后才开始后悔,她为何要与昭纯宫作对呢?不过是一个宠妃,再宠上天,也越不过她去。她是一宫之主,官家的正妻,只要不出错,日后与官家一同享受子孙后代香火的人只能是她。如今倒好,偷鸡不成蚀把米。
  “皇后不必说了。”皇帝转身,一手却始终揽着杨茹的腰。不顾在场几个女人各色的目光,他侧首,轻声问了怀里的小女子一句:“可还好?要不要先坐下休息?”
  杨茹摇头,身子不由自主地往他身边挨了挨:“妾与您一道。”似乎是这话叫他心情好了不少,皇帝嘴角微微扬起了一丝微笑,却飞快地淹没。
  “这宫里,竟然出现诬陷一宫之主的事,皇后难道不该给朕一个交代吗?”皇帝虽是在与皇后说话,目光却是淡淡地瞟向一旁的潘贵妃,精致娇美的容颜下,究竟是一颗多么狠毒的心?那鸳鸯,分明是他延福殿里的那一幅,竟然已经把手伸到了他的延福殿,这潘家,真的是以为天下是他们的吗?
  大概是皇帝的目光太过冰冷,皇后惊恐地瞪大了眼睛:“官家……”这罪名实在是大,她身居中宫二十余年,自问兢兢业业,官家也一向是满意,今儿是打算为了杨淑妃抹了她这发妻的面子了?
  皇帝见皇后受惊的模样,不由缓了缓语气,看了跪在地上的罗秀一眼,眼中厌恶之情显而易见,又转头对皇后道:“今日这事,皇后处理还算妥当。”起码没有当众就宣扬了出去,否则就是有他护着小妮子,她也定会叫流言蜚语伤得体无完肤。
  皇后诚惶诚恐,甚至可以感觉到身后那几道嘲讽的目光,心中更是懊恼:怎么就特地留了潘贵妃她们几个呢?这会儿里子外子都要没了!
  潘贵妃见皇后出师不利,眼中飞快地闪过蔑视。这小门小户,到底见不了世面。就算稳坐中宫二十年又如何?骨子里还是那般没出息!
  她握了握帕子,上前一步,刚想说什么,就见皇帝‘哼’了一声,将手里的丝帕扔到桌上,冷冷道,目光好似是在看她,又好似是在看别处:“别人还不知道,难道朕还不知道淑妃的字迹和画风吗?”
  潘贵妃心中一惊,竟然不由自主地退后了一步。只见皇帝指着那丝帕,脸上的神情冷漠而疏离,他冷冷地道:“那画上的鸳鸯,分明是模仿了朕的笔迹。”
  还记得那日在她的小书房里,那小妮子不过是画了御花园的莲花池。他见那小妮子得意的模样,不想扫她兴致,就顺口夸了一句‘恍如仙境’,她倒是有些自知之明,红着脸不敢应,却非缠着他给题首词。
  他弯腰题词的时候,隐约听到她在身边轻喃了一句‘只羡鸳鸯不羡仙’,她自以为说的小声,却不料都落入了他耳中。他心头一热,便自作主张添了两只鸳鸯上去。
  如今,那设局之人弄巧成拙,哼,直接弄错了主。
  听皇帝这么说,潘贵妃脸上顿时就白了,怎么回事?官家这话是什么意思?鸳鸯是他画的?他在杨家那贱人的画上画了鸳鸯?!
  官家极少作画,连她也不曾有幸见过……而他竟然为了杨茹这贱人画了鸳鸯?!潘贵妃心中恨得不行,不等她想明白,就听皇帝又道:“淑妃连念诗都懒,哪里会写词?那字迹再像,还是忘了一点,她除了抄佛经,其余时候字迹都极其潦草,那署名……哼,更是错上加错。”他却不会说,她小孩儿心性,写名字的时候都故意写成‘木如’。他翻了她那些个书,每一本上都有不少注解,有些是从她七八岁的时候开始写的,字迹从幼稚到成熟,署名却一次也没变过。
  这里的人都不知道四郎探母的故事,杨茹却牢记了四郎的化名‘木易’,合起来就是一个杨字。杨茹嫌‘草如’太难听,便去了‘杨’字的木字旁与‘茹’的下部。当初不过是无聊所想,不想如今却救了她一命。
  皇帝目光沉沉地扫视了一周,嘴角凉凉地勾起:“张钧确实是杨业身边的干将……”他抬眼,冷哼道:“但是他之前十年都在驻守雁门关,今年三月才回京,更何况,三日前他就离京了。”三月的时候,杨茹已经进宫,两个人又哪里来得机会认识彼此?七夕送情,快马加鞭送到雁门关去吗?潘贵妃几乎是控制不住自己,她只知道那张钧是杨业身边最年轻有为的副将,却不知他过往,更不知朝廷安排。当初父亲提议那帕子上不需指明男人的名讳,她却觉不够力度,自作主张加了一个‘钧郎’上去。却不想坏了事!
  眼看着杨茹就要没事,潘贵妃心里顿时焦急,不能让她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脱身,绝对不能!她压下心中暴躁,换了得体的微笑,假装疑惑地出口:“那钧郎,不一定就是那张副将……”贤妃和德妃也暗暗点头。
  杨茹见此,忙垂首,免得自己的冷笑太过明显。她挽着皇帝的胳膊渐渐用力,眼角的泪光若隐若现,皇帝看到,心中愤然又心痛,忽然一掌拍在桌上,沉下脸色,怒斥道:“朕只要知道有人想要冤枉淑妃就可以了!这人是谁,皇后最好给朕一个交代!”
  话题一下就被转了过来。天子发怒,没人能承担得起。皇后‘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潘贵妃、贤妃、德妃也不得不跟着跪下。
  “官家,我一定会好好查清楚的……还妹妹一个清白……”最后一句话,皇后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感受着掌心的汗意,皇后重重地垂下头,明明全身都在冒汗,心里却冷得好像结成了冰。这就是结发夫妻啊,为了别的女人就可以这样责怪她,呵呵,最是无情帝王家,说的实在不错。
  杨茹倚在他身旁,看到潘贵妃不甘愿却只能强忍的模样,心中冷笑,你死我活,就这么简单。“官家……”她自袖中握住他的手,轻声劝道:“您莫生气,皇后娘娘为了妾已经费尽心思了……”她柔柔地弯唇,好似真的感激万分一般:“若不是娘娘拦下了消息,只怕妾这会儿只能一死以证清白了。”
  皇帝一听到那个字,心中立马就一哆嗦,脸色神情也更沉:“朕不想听到一句关于淑妃的闲言闲语,否则……”重重地甩袖,皇帝看着跪在地上的几个女人,眸中暗光一闪而过,哼哧道:“就不要怪朕不客气。”
  不要以为他不知道,面上瞧着是为了淑妃的名誉,实际不过是想着暗中将她处置了。他要是晚来一步,叫她们给她定了罪,他便是皇帝,也不能明面上干涉后宫之事,皇后占着个理字哩!
  听到皇帝的冷言,皇后咬牙应道:“妾遵旨……”这是给她的警告,如果有一点对淑妃不利的消息,他就会找她算账,这是要她压下另外三人的嘴呢。他只知道淑妃,哪里想过她的难处?这贵妃、贤妃、德妃,全是妃位的主,若是她们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她能怎么样?她做了中宫这么些年,努力维持与宫妃们的平衡,只他一句话,就要全部破坏!
  潘贵妃呆呆地跪在那里,耳边是皇后和皇帝的对话,却一句都听不进去。事情怎么忽然就峰回路转了呢?明明官家已经气得说不出话了啊,怎么下一刻就将那杨茹拉了起来?还警告她们,不许说一句不利于她的话?
  官家,这是真的中了杨茹那贱蹄子的迷魂记了吧!
  连她的画风、笔迹都记得清清楚楚,这要不是日日放在心上,哪个能够这么清楚?潘贵妃心里恨得不行,这贱人真是跟她天生的仇人啊,她本是宫里最受宠的贵妃,结果这杨茹一进宫,风光不再,恩宠不再,官家的眼,几时还落在她身上?连见官家,也得借着儿子的由头!
  相比于潘贵妃的不甘心和怨恨,贤妃、德妃则是明哲保身,既然今天已经不可能将淑妃拉下马,那就不要再做出头鸟。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她们能够在妃位上端坐这么久,靠的可不只是家世和美貌,识时务,才是最重要的。
  皇帝心里有气,拉着怀里的小女人就想离开,只是才一侧首就发现她的不对劲。顺着她看似平静而内掩仇痛的目光看去,皇帝关切的眼神立马就变成了厌恶。又是这个女人。若没有她,哪里来的那么多事?早就想收拾她了,正好趁着这个由头,一并料理了!
  皇帝看了罗秀一眼,连表情都懒得施舍:“罗氏以下犯上,胆敢冤枉淑妃,夺去才人封号,打入冷宫。”顿了顿,他又亲自扶着杨茹,对着皇后等人道:“好了,淑妃今日受了惊吓,朕先送她回去,你们,且散了吧。”皇帝此言一出,皇后、潘贵妃等只能咬牙称是,眼睁睁地看着他携了杨茹登上那御辇。
  而从始至终趴在地上的罗秀,则是终于瘫软在地。冷宫……呵呵,淑妃甚至从头到尾没有针对她一句,就能让她落得万劫不复的地步。她当初究竟是怎么想的,才以为自己可以取她代之?
  拼尽全力才抬头,看到潘贵妃好似看杂碎的眼神,罗秀再也无力起身。这就是她的千方百计努力后换来的结果啊,那个跟她说会帮助她得到官家宠爱的人,此刻正冷漠地站在一旁,说不定,正在嘲笑她的不自量力。
  回到昭纯宫,锦绣、朝霞、洛英和春华‘噗通’就跪在地上,眼眶红红地看着自家虚弱的娘子。皇帝这会儿不想见她们主仆情深,便一句话让她们退下。
  “委屈了?”捧着那小脸,只见鼻尖红红,皇帝与她平视,见她瘪着嘴,眨着大眼睛,好像下一秒眼泪就会落下,不由低声哄她:“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
  杨茹看着男人黑白分明的眸子,那是经历过时间洗礼的成熟男人才会有的淡然,此刻他正用这样一双眸子凝视着她,她可以从他眼中看到自己的倒影,她看到自己嘴角的弧度渐渐上扬,然后化作灿烂的笑容。
  扑进他的怀里,杨茹将脸颊埋在他的肩窝,鼻子有些塞,说话瓮声瓮气的:“官家,茹儿好开心!”
  “哦?”皇帝故作疑问,眼中却是闪过笑意。
  “官家您信茹儿,那就是茹儿最大的福气。”她的语气温柔又信赖,而在他看不见的地方,目光却是发寒,今日之事,只差一步,她就全功尽弃,别说杨家,连自己都要死于非命。若是再心慈手软,她就对不起抚养她长大的兄嫂!手染鲜血,大概是避无可避的。
  “朕哪里会不信你?”皇帝顺势将她揽进怀里,亲了亲她的耳垂:“朕的小宝儿才不会做出这样的事。”只是这心里,却莫名得觉得不快。若是她没有进宫,杨业是不是就会把她嫁给张钧?或是如张钧一样的将士?一想到这种可能性,皇帝心里就刺啦刺啦地冒酸气。
  那张钧高大英俊,皇帝自然不认为自己会输给他,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那张钧,比他年轻得多……
  他的小宝儿,还那么年轻,而他,已经……尽管每一个皇帝都渴求着万岁万岁万万岁,但是有哪一个能做到的呢?若是他先走一步,那他的小宝儿会怎么样?
  叹口气,皇帝收紧手臂,一切尽在不言中。
  杨家将39
  大概是因为皇帝的震怒,皇后又施压,所以那日的事情并未传出,只是罗才人以下犯上被打入冷宫的事却还是让宫妃们惊恐不已,几乎所有人都把这件事归结到了昭纯宫的头上。这杨淑妃,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要人死,未免太狠了点。一时之间,竟然没人敢招惹于她。
  杨茹自然乐得清静,被人敬畏总比被人看不起好吧?只是这清净日子还没过两天,老天又给她当头一棒。
  杨茹原本以为一切都会随着她的干预而推迟,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潘豹竟然如此胆大,他竟然仗着自己国舅的身份,对着柴郡主口出秽言,六郎一怒之下,与他大打一架,七郎为帮哥哥,最后还是失手把潘豹打死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杨茹就知道,暴风雨即将到来。
  杨茹对自己哥哥的性子十分了解,他纵然再疼爱自己的儿子,也绝不会罔顾国法。七郎误杀潘豹,六郎身为哥哥没有阻止弟弟,也犯了大罪。两人都受了军法处置,毫不留情。
  若说以前潘仁美对杨家,还是因为朝堂上的事,政见不合的敌头对手那般,如今丧子之痛,却是叫他把杨家当做了心头刺,不拔掉,誓不为人!潘仁美身为当今国丈,又是一朝宰相,已经几次三番进宫觐见,请求皇帝依法将杨家二子处置。
  但是事情起因是潘豹先出言不逊,也有不少人可以作证,证明潘豹是自己失足摔死,七郎顶多算是误杀,罪不至死。
  杨茹身在后宫,一向是不走进延福殿的。只是如今却是非常时刻,听闻潘贵妃已经哭着前往,杨茹只能赶紧跟上。只怕晚一步,那命运的转折点就会被她错过。记忆中,今天就是转变一切的关键,辽军会入侵,潘仁美会成为主帅,她的哥哥和侄儿们,则会一个一个地死在他的阴谋之下。
  换上宫装,杨茹轻轻抚了抚小腹,如今,只有孤注一掷了。那些日子食欲不振,又因为七夕那晚的事惊怒交加,她的月事推迟了几日,她还以为是情绪影响的关系。不想前两日闻到了惯常爱吃的沙鱼脍,非但没有胃口,更是忍不住干呕吐了酸水。她自己心中惊疑,刘妈妈更是惊喜交加,见此立即就唤了太医。一诊脉,果然是滑脉。
  杨茹嘱了太医,送了重金,让他缄口,言道要自己给官家一个惊喜。太医见怪不怪,这宫里的女人怀了孕并不爱宣扬,究竟是何原因,他们心中有数却不能明说。这昭纯宫有多受宠,明眼人都看在眼里,淑妃的话,太医自然不能不听。
  是以,如今除了昭纯宫几个心腹,外人皆不知昭纯宫杨淑妃已经有喜的消息。不然,恐怕这宫里又不能平静了。
  走进延福殿的时候,杨茹远远就听到潘贵妃的哭诉:“皇上,臣妾自幼与豹儿亲近,豹儿从小就说要为皇上建功立业,如今豹儿壮志未酬就……就死在了杨七郎的手下,皇上您一定要严惩凶手,为豹儿报仇啊!”宫里的女人都不丑,潘贵妃更是个中翘楚,听这悲戚幽婉的声音,身为女人的她都忍不住心软。
  杨茹轻轻勾了勾唇,忽然觉得这一切真是巧合。私下的时候,皇帝总爱唤她宝儿乖乖,如今潘贵妃一口一个‘豹儿’,不知皇帝听了可会觉得刺耳?她不出手,潘家父女莫非一直把她当做软柿子捏不成?
  挥了挥手,让小太监通报。“杨淑妃到。”
  看到所有人的目光都朝她看来,杨茹‘局促’地顿了顿,见到皇帝安抚的目光,方恭恭敬敬地行了礼:“妾见过皇上,见过贵妃娘娘。”
  这是杨茹第一次面对面地见到潘仁美。果然生的出潘贵妃这样美人儿的,长相自然十分过得去。即便年过六十,依旧是风度翩翩。杨茹垂下头,嘴角微扬。潘仁美,这次应该是你最后一次作为丞相站在这里了吧。
  哪怕心中恨死了她,潘仁美也不得不给她行礼。杨茹弯了弯嘴唇,潘贵妃狠狠地瞪着她,眼中仇恨和愤怒毫不掩饰,也是,她的侄儿杀了她的弟弟,而她在宫中更是威胁她的贵妃地位,如果趁这个机会能够将她拉下马,潘豹大概也就没有白死了吧。
  “官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杨七郎杀我弟弟,罪该万死!”潘贵妃跪倒,目光涟涟地看着皇上,端的是楚楚可怜。
  杨茹看到站在角落里的哥哥,记忆中英姿飒爽的哥哥如今竟然已经两鬓斑白,岁月并没有厚待于他,他好似一夜之间老了很多。到了这时,杨茹才不得不承认,不败杨业,也有老的一天。而金沙滩一战,为了救回哥哥,七子去六子归,若是哥哥知道这个预言,心中又该是怎么样的感想?
  潘仁美和杨业都没有说话,大殿里只听得到潘贵妃一个人的声音。杨茹的脑海中有千言万语在翻腾,这个场景太熟悉了,已经无数次出现在她的梦中。也许就在下一秒,辽军就会进犯,潘仁美就会成为主帅,所有的一切都会成为定局。
  潘仁美身为一国宰相,为了防止落人话柄,他表面上自然不会落井下石,落得个以权谋私的坏名,他更不能在皇帝觉得他是在逼他。杨业亦不可以开口,七郎本来就理亏,他若是再求情,只怕那惩罚会来的更重。
  这时候,便是女人之间的较量了。
  杨茹眸光微闪,心里重重地叹了口气。她进宫来,筹划了许久,等的不就是这一天吗?她杨茹从来就不是任人欺负的人,硬生生忍了这么久,今日就要有仇报仇,有怨抱怨了。更何况,她如今,还有了这天助的法宝,还能叫潘家父女欺压她杨家不成!
  杨茹盈盈一拜,目光诚切地望着皇帝:“七郎误杀潘豹,妾亦然十分痛心。”听到她这么说道,潘贵妃瞬间就怒瞪于她,杨茹却直接无视了她,继续道:“官家,七郎罪无可恕,但是哥哥已经责罚于他,且众人可证明七郎是无心之过,罪不至死……”
  潘仁美实在忍不住了,他的儿子难道就是白死了?“官家,杨淑妃所言差矣!”
  杨茹却是看了他一眼,丝毫没理会他的怒气,如今已经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了,潘仁美不会放过杨家,既然如此,她也不会给潘家一点后路。
  杨茹宽袖下的手轻轻抚着小腹,孩子,你是心疼娘亲,所以才会在这个时候来的吗?杨茹看向皇帝,他的神情一直淡淡的,杨茹走向他,直视他的目光中忽然流露出温柔的笑意,在离他还有三步远的时候,她停下,弯起秀丽的眉眼,轻声道:“官家,妾肚子里的孩子,还想看着他的舅舅和表兄戴罪立功,为他的父皇上阵杀敌呢。”
  皇上一直淡然的脸上终于露出别的表情,他对上她浅笑着的弯眸,得到她肯定的答案后,不由自主地看向她的肚子,眼底的错愕过后,便是极大的欢喜。“爱妃有喜了?”他简直丝毫没有顾及帝皇的形象,三两步走到杨茹面前,如同天下每一个傻父亲一般,笑得有些得意有些憨傻,只是下一刻脸上又挂上了责怪的意味:“既然是有了身孕,又怎么好这么不当心?”有了孩子,还敢这么到处乱跑!
  “官家……”潘贵妃白着脸,脸上不知道是震惊还是害怕。潘仁美同样是受到打击的表情,怎么可能?杨淑妃怎么还会怀孕?这几人中,唯独杨业是真心为她而高兴。
  杨茹一扫而过,看到哥哥激动惊喜的目光,又见潘家父女这般神态,心中终于扬眉吐气,以为她中了招是吗?要的就是这样,让他们活生生看着自以为万无一失的计划破裂,所有的希望化为乌有,在绝望痛苦中苦苦挣扎,才能解她心头之恨!
  潘家想要置她和杨家于死地,那么对她来说,只能不死不休。
  尽管只是一瞬,潘仁美和潘贵妃就调整好了脸上的表情,皇帝还是见到了潘家父女方才的错愕和不敢置信,想着之前的那些差点要了他小宝儿命的腌臜事,心中渐冷,正了正脸色,对着哭哭啼啼的潘贵妃冷然道:“爱妃莫要说了,杨七郎与潘豹的事……”话说了一半,就听到外面急报:
  “报!辽军进犯!!!狼烟四起!!!”
  皇帝瞪大双眼,疾步走出大殿,只见远处烽烟四起,辽军竟然真的在这个时候进犯!
  “杨业,朕命令你……”皇帝本能地叫出了杨业的名字。“官家!”潘贵妃骤然出声,声嘶尖利:“官家明鉴,杨业戴罪之身,恐怕不好统帅大军,不若,让妾的父亲替皇上出征吧。”
  杨茹紧张得全身都在发抖,她亲自斩断了自己的翅膀,将自己束缚在这牢笼之中,难道就是为了眼睁睁看着杨家走向灭门吗?
  “官家。”顾不得潘家父女仇恨的目光,也无视了哥哥无声的劝说,杨茹走上前,依偎在他身旁,伸出纤指,指向那长河落日:“官家,这大好河山,是我大宋的天下。就让我们的孩子亲眼见证他父皇的江山是如何瑰丽。待他长大后,替他父皇守卫这天下!”
  皇帝看着夕阳下的女子,柔光落在她的脸上,衬得那小脸尤其秀雅,但是那盈盈的目光,又是前所未有的坚定。这从小期盼着做花木兰的女子,向往着玉门关外壮丽落日的女子,出自杨家啊。
  论行军打仗,放眼朝堂,确实没有比杨业更合适的人了。皇帝心中在一瞬间有了定论。
  潘贵妃尤要说什么,杨茹却是冷冷的盯着她,那看似平静的目光,却隐含着迫人的气势和杀意,让她竟然本能地一动也不敢动,等到她回过神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有了定论!
  “杨业、潘仁美听旨!”皇帝忽然开口,语气尤为坚定:“朕命令杨业为三军统帅,潘仁美为监军,替朕讨伐辽军,势必要大胜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