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炮灰[快穿] 第802节
作者:二月落雪      更新:2023-11-13 15:43      字数:3792
  老工匠刘芳听了,有点好奇,在镜子终于轮到他手上时,他更吃惊了:“这、这……”
  原以为是公主心血来潮瞎弄,没想到,竟能造出一面镜子来!
  而且,这镜子可比普通的铜镜清晰多了。
  太监忠诚激动地看向萧遥:“公主,此镜子必定能让满京城之人趋之若鹜,我们若制作了卖,只怕买高价亦有人肯买!”
  萧遥含笑点头:“既如此,便也开一个作坊罢。不过,刘师傅想想有没有改进的法子,至于作坊的工匠,届时我再带人来。”
  而且制作镜子的方法不宜为人所知,所以得换个地方安置。
  回去之后,萧遥马上让袁征出宫买一批人,拿了死契,就送到自己秘密练兵之所,准备成立制作玻璃的作坊。
  此时的练兵之所,人数已经增加到五百多人了!
  一个个单兵作战能力都很强,小队配合也很不错,但是放到战场上会如何,还不好说,但是他们以前便在战场上厮杀过,料想不会差的。
  春风吹起来时,所有书生瞩目的会试开始了。
  萧遥特地去状元楼预祝这些才子们旗开得胜,金榜题名,并且亲自斟了酒敬大家。
  自来英雄难过美人关,对才子来说,美人更是值得赞颂的存在,此时,看到公主来祝酒,一个个都大为感动,恨不得为这位美人公主肝脑涂地。
  会试结束后,很快放榜,萧遥看了一下,第一名,果然是杜公子,而第二名,则是出身寒微的郑公子!
  之前帮她安置流民那些才子,都在前五十名内,可以说是全员好成绩了。
  很快殿试结束,杜公子被御笔点为状元,论才华,郑公子该是榜眼的,只是第三名年纪大了,相貌也不甚好,做不得探花郎,便让郑公子做了探花!
  之后状元榜眼探花打马游街,说不出的热闹。
  之后,便是琼林宴了。
  新科进士们一个个意气风发,于琼林宴中展示自己的文采。
  萧遥也列席其中,与熟悉的进士们交谈喝酒。
  喝了几杯,她觉得酒气上涌,有些热了,便起身到御花园中吹风。
  袁征见了,忙跟了上去。
  萧遥在石头上坐了了一会儿,便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
  她回头,看到新科庄园杜公子,便笑道:“杜公子亦是来吹风的么?”
  杜公子摇摇头,脸上带上了几分羞赧,上前行了礼,说道:“实不相瞒,臣是特地来寻公主的。”
  萧遥有点惊讶,问道:“可是有事?”
  杜公子踌躇片刻道:“公主读诗,最喜哪一篇?”
  萧遥更不解他这是什么意思,当下道:“都喜欢的。”
  杜公子的脸涨红了,道:“臣最喜那篇《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萧遥怔住了。
  杜公子这是与她求爱么?
  杜公子见萧遥不说话,脸色有些苍白,但还是大着胆子道:“此诗绝佳,公主不妨细听细思之。”
  萧遥看出这位新科状元脸色苍白,身体有些发抖,便笑着说道:“谢过状元郎的推荐,我回回去细细读一读这《越人歌》的。”
  杜公子的脸色仍然苍白,但抬头看向萧遥的目光仍旧带着倾慕。
  公主太温柔了,便是拒绝于他,也不忍伤害他。
  袁征脸色铁青地站在一旁,那个穷酸书生向公主表白心意,他一下便听出来了。
  这书生,他怎么敢?
  难道凭借的是他新封的状元,以及诗书传家的家世么?
  袁征看向萧遥,见萧遥若有所思,看着几束花出神,忍不住问道:“公主,状元郎年已二十,还不曾娶妻,怕家里已有通房丫头了罢。”
  虽然公主已经委婉拒绝了,可是若状元向皇帝求娶皇帝同意了呢?
  所以,必须让公主对杜状元反感。
  萧遥笑看向袁征:“你还知道通房丫头啊,是不是进宫前,便已有了。”
  一言既出,才想起袁征乃太监,说这个等于嘲讽于他,也算是揭开他的伤疤,忙道,“我随口胡说的,对不住你,你不要放在心上。”
  袁征摇摇头:“这没什么,我不生气。不过,在进宫前,我没有通房丫头,身边亦没有任何女子。”
  萧遥没料到他竟认真回答,笑着说了几句,就转移了话题。
  琼林宴过后,京城出现了一种照得人纤毫毕现的镜子!
  这种镜子,给女子随身携带的,比手掌心还小的,也卖五两银子!
  再大一些的梳妆镜,与平常铜镜差不多大小,竟卖到10两了!
  再大的,有二十两的,最大那种,能照到人的半身,竟卖出一百两的高价!
  然而即使如此昂贵,这些镜子还是满京城的达官贵人趋之若鹜!
  只要家里不困难的人家,都会置办上几面半身镜,放在主子们房中,当然,特地给客人们整理仪容之地,也会放一块。
  行商们都看到了商机,因此疯狂购买这种镜子,不管大小,只要有货都卯足了劲儿买——各地有的是达官贵人,想必也会像京城人一般,对这种镜子趋之若鹜的。
  只是卖这镜子的,只有一家铺子,供货量并不多。
  京城有高官得知这镜子卖得好,且全卖高价,不免动了心思,想要收为己有。
  哪知派人去威胁一番,玻璃铺东家虽然态度软和好说话,但却坚决不肯将铺子卖出,更不肯将制作方法卖出。
  百花都开了,开得绚烂无比。
  萧遥的心情也如同这些绽放的春花,因为她终于不缺钱了。
  那些玻璃杯如她所料,卖得不错,一整套的更是高档,但是却不如镜子卖得好。
  镜子可以说卖疯了,她又让人买了一批人,但是制作出来的玻璃还是供不应求。
  一面半身镜,制作所需费用,加起来不超过两百文钱,但却卖一百两,可以说是暴利中的暴利。
  对于这种虚高的价格,萧遥并不觉得有何不妥。
  能买得起这种镜子的,都是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从这些人手中拿钱,特别有成就感。
  有钱了,萧遥继续扩大自己的特种兵队伍,并制作质量更好的衣服与武器给他们。
  当然,老工匠刘芳也启迪了她,所以她特地拿出一笔钱,让人到民间的工匠处查看,一旦有什么特别的发明,一定要将工匠一家请回来。
  虽然这种从民间找工匠的行为暂时还未有效果,但是萧遥并不急。
  这天萧遥出门赏花,因天气和暖,便带上了小皇子。
  哪知姐弟俩赏花回来,得知皇帝竟然病倒了。
  萧遥大为焦急,她知道老皇帝差不多是今年内驾崩的,已经叮嘱太医好好看着了,却不想还是病倒了。
  连衣服也不曾换,萧遥便急匆匆地去看皇帝了。
  看到皇帝,她心中很是难过,也很吃惊。
  因为早上看着还好的皇帝,此时脸色蜡黄,眼下一片青黑,精神萎靡,似是再也撑不下去了。
  萧遥心中一痛,上前一步握住皇帝的手:“父皇,你哪里不舒服?”
  皇帝笑了笑,声音虚弱地道:“还是老毛病,不碍事的。”
  萧遥并不放心,可是也不想多问阻止皇帝休息,便拿过宫女手中盛药的碗,喂给皇帝吃。
  皇帝吃完了,命人出去,只留下萧遥,说道:“父皇的身体早几年便很不好了,只是吃了一些虎狼之药才撑到现今,眼下怕是撑不下去了……”
  萧遥的喉咙一下子哽咽起来:“父皇……”
  皇帝拍拍她的手,声音还是一如既往的温和:“父皇知道你担心父皇的身体,你吩咐太医的话,父皇都知道。可我们萧家人的身体不好,这是无可奈何的,万幸,你与父皇不一般。”
  萧遥的眼眶红了,看皇帝的视线也变得模糊了起来。
  皇帝喘了口气,又说道:“你很好,很好。但还是少了一批秘密打听消息的探子,父皇手里正好有一批,便传给你了。”
  说完伸手从枕头下将一枚黑漆漆的令牌递给萧遥:“这是指挥皇家探子的牌子。只是皇家势弱,也不知还有多少人肯效忠我们萧家,你小心些筛选。”
  萧遥捏着令牌,身手擦去眼泪,道:“父皇……”
  她不知道该说什么。
  皇帝说道:“遥遥,那时你执意从蓝府回到宫中来,或许,这是你的命数。父皇对不住你,可也只能对不住你了。”
  萧遥透过泪眼看向皇帝,隐约猜到皇帝的意思。
  皇帝伸出颤抖的手,擦去她脸上滑落的泪珠,轻声说道:“你弟弟还小,皇位给他,他怕是守不住的,且他身体孱弱,便是长大了亦不知有没有孩子……朕不能愧对列祖列宗,所以只能将重任托付给你了。”
  这话说得更明白了,萧遥有些六神无主起来,说道:“父皇,我不知能否担起重任。”
  皇帝慈祥地说道:“遥遥,你可以的。你是我们萧国第一位护国大将军,做得很好,所以你做我们萧国第一位女皇,也一定能做好的。”
  他说完见萧遥不说话,就握住她的手说道,
  “遥遥,你必须担得起。你弟弟,你那些母妃,还有太后,都指望着你过日子。若我们萧家不在了,她们必将受苦的。而且,朕观你对天下百姓有仁心,所以,你很适合。”
  萧遥迎着皇帝的目光,最终点了点头:“我定会努力做好的。”
  皇帝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又给了她一份名单,告诉她哪些人是绝对重心可靠的,那些相对可靠,但还需观察,哪些不可靠,是哪个派别的钉子,一一述说毕,他累得直喘气,便挥挥手,让萧遥去军营确保大军仍控制在她手中。
  萧遥看着虚弱的皇帝,点点头,万分不舍地离开。
  虽然舍不得离开病弱的皇帝,但是她知道,确定兵权再自己手中才是最重要的。
  皇帝看出她担心,说道:“放心,朕还能撑一些日子。”
  萧遥去了一趟军营,与众将切磋一番,又与众士兵一起操练,甚至还一起用了晚饭,喝了些酒,才回到宫中来。
  一回宫,她便去看皇帝,见皇帝无声无息地躺在龙床上,心中一惊,吓得不行,忙轻轻身手去探了探皇帝的鼻息,感受到有呼吸,这才松了口气。
  坐了一阵,萧遥尽管不放心,但还是起身离开,临走前叮嘱大太监与宫女好好照顾皇帝。
  第二日早朝时,萧遥看到的皇帝,还是那个身体不怎么好,但是看着还健康的皇帝。
  她马上想到“虎狼之药”,心里难受极了,生怕被人老成精的百官看到,忙低下头。
  早朝毕,萧遥去了自己秘密练兵之所,挑一些面容普通的出来,之后,又点了几个小队出来,让分别到东、西、南三个驻守的兵营潜伏,密切关注一切动静,若有动静,马上传讯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