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不做皇后 第17节
作者:漠北大雁      更新:2023-11-21 16:23      字数:2827
  殷娘这回真病了。
  前前后后来了三个郎中,说是殷娘进食单一、营养不良,加之气血攻心,心急造成咳血。
  眼下不单单是心病的事,是身子拖乏了,得好生将养着,兴许才有些活头。
  郎中还没走,苏霓儿的眼泪就簌簌往下掉。
  殷娘屏退了外人,就留下苏霓儿和陆卫青伺候,捉了两人的手,掏了心窝子话讲。
  “娘知道你们不愿意,可你们这样假装应下,又不成婚,无非叫我开心一段时日,并不是真的在一起。娘很伤心。”
  许是得了大病的人都分外脆弱,殷娘神色戚戚,拿出一张帕子掩面,哽咽道。
  “儿大不由娘。管严了,说我固执不开化;不管呢,娘过不去心里的坎。”
  殷娘说这些的时候,全然没有一个母亲的威严,尽是推心置腹、字字如针,扎得苏霓儿心尖尖都在疼;
  一旁的陆卫青低垂着根根分明的长睫,掩下眸中愧疚的情愫。
  苏霓儿不忍,唤了一声:“娘。”
  殷娘摆手,背过身子,不再看两个孩子。
  “以后你们不用装了,娘不再勉强你们。”
  苏霓儿猛然抬头,“娘!”
  殷娘抹了抹眼角,声泪俱下。
  “只求你俩走得远远的,在我死前都不要回来了。”
  “娘!”“娘!”
  苏霓儿和陆卫青同时一惊,生怕殷娘做傻事,哭着央着说会好好过日子,再不会像上次用膳时那样气她。
  可无论他们说什么,殷娘就是不听,独自进了卧室,只留下一道孱弱的背影。
  恰好清袂寻过来了,陆卫青让何妈妈好生伺候夫人,又看了眼哭哭啼啼的苏霓儿,微张着凉薄的唇,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说。
  陆卫青和清袂去了后院的小竹林。
  *
  小竹林里,清袂抱拳行礼。
  “薛家的贪i腐案子正在调查的关键时刻,少爷今日动了薛少,是否需要属下提前知会国辅大人?”
  国辅大人是陆卫青的教导先生,是当今朝中大臣。
  八年前,陆卫青能顺利逃出东宫,少不了此人背后的推波助澜;而陆卫青能在上京有今时今日的成就,和国辅大人关系极深。
  此次薛家贪i腐的案子,便是得了国辅大人的授意。
  照说这种地方上的小人物,不值得国辅大人花心思,真要没收家产充公,朝廷也富不起来。
  可国辅大人不仅管了,还让最得意的门生亲自跑一趟。
  陆卫青:“不急,有人会告诉他。”
  清袂想想也是。
  “属下有一事不明,既然国辅大人要彻查薛家,为何还要亲笔写下书信,让薛少参宴?”
  国辅大人千金的及笄宴定在本月十六,陆卫青需得处理完薛家的案件再回京复命,复命后还得参宴。
  从时间上来看,薛少根本不可能去上京,更不可能参宴。
  说来也是巧,国辅大人千金,竟和缨儿小姐同一天生辰。
  陆卫青冷笑,眸光如鹰般锐利,似一头被困在笼中的恶兽,迫不得已收起锋利的爪牙,却早已看透一切。
  他抬眸看向蔚蓝色的天际,心中思绪飘得很远。
  “你很快就知道了。”
  陆卫青将自个的令牌丢给清袂,“先去薛家查两天,拖一拖。”
  眼下最紧要的是解决母亲的心头大患,再这么耗着,也不是个事。
  想起母亲硬要塞给他的人,陆卫青如山的眉紧蹙。
  “让你打听的事怎么样了?”
  陆卫青问的是缨儿。
  清袂:“小姐在遇到夫人前,靠讨食长大,小乞丐一个,没身份没背景。后来帮夫人灭火,一来二去的,同夫人就亲近了。”
  清袂很详尽地讲述,大体上和陆卫青了解的差不多。后来缨儿被夫人收养后,时常同陆卫青书信往来,也就没什么秘密了。
  陆卫青:“夫人在遇到她之前,她姓甚名谁?有无认识的小伙伴?和从前的小伙伴可有联系?一样都查不到?”
  清袂摇头。
  这就怪了。
  一个人怎会没有过往?她生存过的地方总有痕迹,不可能悄无声息地抹去。
  清袂又说:“也不是一无所获。属下此次查探中,发现一件有趣的事。”
  上京最穷的巷子叫东巷,聚集着无数落魄的孤寡。
  每年有数不清的婴儿被扔弃在那儿,极少数能活下来。活下来的人要么在东巷扎了根,要么离开后再无踪迹。
  有谁会留意一个乞丐的死活呢?
  婴儿小姐和苏霓儿一般大,同一年被扔在东巷,也是同一年离开东巷的。
  时隔多年,再无人记得婴儿小姐的过往,唯一能确定的就是缨儿小姐改过名。
  缨儿,是夫人殷娘在收养小姐后取的名。
  陆卫青神色微顿,黯黑的眸如漆。
  他不是没怀疑过缨儿,毕竟她和苏霓儿同岁,都是小乞丐,且同在东巷生活过。
  最巧合的是,苏霓儿离开他的那一日,恰是母亲带着缨儿离开上京去到丰县之时!
  那段时日,母亲为了躲避仇家,假死后在上京的郊外短暂地生活过,也就是那个时候认识了缨儿。
  后来母亲要来丰县,便带了缨儿一起。
  想起当年,他幽邃的眸底尽是恨意。
  若不是苏霓儿,他也不至于被困,更不至于无法去到城外给母亲送行。
  他恨得心口一阵阵抽疼。
  可缨儿性子再顽劣,秉性是纯良的,绝非苏霓儿那种疯疯癫癫、心肠歹毒、故意折腾人、动起手来不知轻重的。
  是以,尽管缨儿和苏霓儿有相似的经历,也仅仅是巧合,绝非同一人。
  陆卫青:“你是想说我们多年寻不到苏霓儿,有可能是因为苏霓儿改了名?”
  清袂:“正是!”
  陆卫青掩下眸底的阴晴变化,下令对苏霓儿扩大搜寻范围,但凡现年十五岁的小乞丐、女娃娃、在东巷生活过的,都查一查。
  同时交待继续查小姐。
  越是空白的人越不简单,他不相信缨儿会没有过往。
  清袂应下。
  恰有窸窸窣窣的脚步声渐行渐近,应是朝着小竹林而来。清袂快速望了一眼。
  “小姐过来了,属下先行告退。”
  陆卫青颔首。
  *
  火红色的晚霞里,苏霓儿拢着一身粉色的长裙,拂过蜿蜒的青石子,裙摆逶迤。
  她手里提着一盏白玉兰挑灯,灯芯是灭着的。
  纤纤玉指轻搭在竹节分明的手柄上,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扣着,那挑灯便随着人儿的动作荡漾起细微的弧度。
  她浅浅地笑着,眉眼弯弯、梨涡灿烂,一如她身后娇美的晚霞。
  可那明亮的瞳,还蒙着一层迷离的霏雾,应是来前刚哭过。
  她开口前先吸了一口气,唇角的弧度更大了,声音也分外温柔。
  “有关娘亲让我们成婚的事,我想了一下,只有一招可行。”
  她真的不想来寻他,可殷娘的身子容不得她闪躲。
  既是来寻他商议,姿态便不能太高,省得又像上回不欢而散。
  她开门见山,将提议毫无保留地说出来,只等陆卫青答应。
  陆卫青仔细听着,全程没有出声,只时不时拿一双上挑的桃花眼睨着她,似在分辨她到底哪句真哪句假。须臾,他眉眼一挑。
  “你确定?”
  苏霓儿语噎,好不容易假装出来的客套,刹那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虽然咱俩谁也看不惯谁,但眼下娘亲病了,咱俩之前的那点小恩怨是不是该放在一旁?先把娘亲的事解决了?”
  陆卫青眸光微暗。
  在他看来,他们之间那点小打小闹委实谈不上恩怨。你骑马伤了我,我打了你一巴掌......稚子间的玩笑也不过如此。
  可她的的确确在意得紧。
  陆卫青:“我以为你不会愿意。”
  “为了娘亲,我只能愿意,”
  苏霓儿晃了晃手里的挑灯。
  “还没入夜呢,我提着一盏挑灯做何?就是想着同你共进退。哪怕天再黑,我们相互打气,娘的病一定能好起来。”
  陆卫青听着听着,忽地笑了。
  “这番话,不像是你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