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
作者:kiko      更新:2023-12-20 15:58      字数:4025
  入眠以后,闻莱做了两段梦,梦里的故事和场景都与寒溪镇有关,那个她成长的地方,承载着她童年的珍贵缩影,永远的避风港。
  家乡的一年四季都很美,而她最偏爱,一半是果香,一半是日光的夏天。
  推开窗,青色的波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她喜欢迎着自由的风,徜徉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喜欢漫无目地穿行在寂静清幽的小巷,直到炊烟袅袅,等暮色苍茫,她会准时带着一身烟火气归家。
  手脚并用地爬上瓦砌的屋顶,目视天边,她的眼中倒映着五彩斑斓的世界。
  鞋底铺满易碎的瓦片,稍不留神,一旦踩空,小闻莱就会立马摔得四肢着地,屁股开花。
  但是,被爱的人一直都,有恃无恐。
  当她安全踩上倒数第七根梯子横杆,底下站着的英朗少年会条件反射地张开双臂,宠溺地冲她笑,她偏头,确定他在那,然后松开扶梯,落到他怀里,甜甜地喊他,
  “陈书哥哥。”
  他的力气很大,每次都能稳稳地拖住她,被喊到名字的少年将她放到地下,毫不嫌弃地用手拍掉她身上脏兮兮的灰,又帮她把散乱的鞋带系好。
  她低头,看着他琥珀色的眼睛,说,
  “我想要六只蝴蝶。”
  于是,陈书解开了另一条完整的绳,按照她的要求,熟练地系了六个蝴蝶结,一边三只,两双就是六只。
  完后,她满意地笑了笑,指着他的鞋子,
  “你看,我们加起来就有十二只蝴蝶啦。”
  那年他刚好十二岁,她七岁。
  陈书脸上漾着温和的笑意,像三月的明媚春光,柔柔地洒向她暗色的窗格。
  他摊开手,她回握,掌心贴掌心,步伐一致地迈向堂前修葺的庭院。
  天色渐晚,西山的红日已缓缓晕开,庭中的花草被罩上一层温柔的薄纱,盛放的桔梗与栀子花瓣于清风中轻轻晃动,夏虫隐匿于花丛之下瑟瑟鸣叫,不久,院中的石灯笼被点亮,散发朦胧的光晕。
  此情此景,岁月静好。
  可她一点也不静,一点也不好,中药端上桌的时候,仍旧是热气腾腾,碗里冒出的白烟熏得她难受极了,那苦得要命的气味令她表情失控,胃里翻江倒海,还没喝,她就作呕了。
  闻莱可怜巴巴地望着妈妈,弱弱央求,
  “妈妈,我能不能不喝这个呀,这个好苦好黑。”
  “不行。”闻玉摇头,斩钉截铁道。
  闻莱瞬间,心碎了一地,囫囵吞下,然后愤愤地将空碗推给对面的女人,撒腿就跑。
  闻玉丝毫不担心,跑来跑去,总归是那一个地方。
  没错,就是陈书哥哥家。
  陈书家离她家大约百米远,换句话,就是隔壁的隔壁,闻莱每天串他门的次数,比隔壁王奶奶家养的小黄狗还要勤快。
  “我讨厌生病!”
  “讨厌吃药!”
  “讨厌打针!”
  “讨厌妈妈!”
  她皱着一张脸,坐在他旁边的石凳上,抱不平。
  他没有回应,自顾自捣鼓手边的东西。
  沮丧吗,难过吗?这是肯定的,说着说着,小珍珠掉得像不要钱一样。
  “为什么不理我。”边擦泪边哭,模样看起来有点呆憨。
  陈书腾出一只手,不紧不慢地摸她的头发,以此安慰。
  显然,效果明显,她逐渐停止哭泣,呜呜闹了几下,转眼就被其他事物吸引。
  “你在干什么?”她凑头。
  他说,“整理资料。”
  “整理资料。”她跟着默念,可惜,词汇量有限。
  她不是很理解,不理解也不多问,伸了手,拿过石桌上摆着的橙子水,抿了一小口。
  陈书家后院种了一棵橙树,春天开花,夏天果实成熟,像灯笼挂满树梢,金灿灿的。
  每到夏天,小朋友们约伴而来,怀里揣着一两颗橙子,又心满意足地成群离去。
  她不一样,她更喜欢躲在树荫下乘凉,闻着橙香,伴着琴音,度过漫长的夏季。
  他好像很宝贵这一沓“资料”,反复检查,生怕遗漏,仔仔细细地将一张又一张薄薄的纸页放进浅棕色的文件袋。
  文件袋上面印了四个黑色大字,但是她只认识其中一个。
  “南。”
  东南西北的“南”
  陈书告诉她,他要去很远的地方上学,那有高楼,有霓虹灯,有汽车……有许许多多漂亮的东西。
  夏夜的风提前吹来了离别的序曲,视线越过近处的稀疏灯火,望向远方的群山,她的声音含着希冀。
  “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再见面呢?”
  陈书只是摇头,或许一年,或许三年,或许永久不见,他给不了明确的答案。
  在经历过离别的年纪,闻莱很早就学会了如何隐藏失落情绪,喉间沁着淡淡的苦涩,怎么咽都咽不下。
  不加糖的橙子水其实是苦的,这也是她不爱吃橙子的原因,她讨厌所有的苦味。
  第二天,小闻莱破天荒睡了个懒觉,日上三竿才悠悠转醒,她洗漱完,穿好鞋,正准备去他家蹭饭,顺便将自己珍藏多年的玻璃罐子作为道别礼物送给他,罐子里装满了各色各样的小石头,每一颗都很特别。
  小心翼翼地捧着玻璃罐,却被妈妈告知,陈书一家已经搬走了,就在天刚亮的时候。
  她不信,抱着罐子冲到了他家门口。
  可惜,那一次,她无法再大摇大摆地走进去,因为她没有钥匙,解不了锁。
  妈妈抱起小小的她,不停地拍她的背,轻哄道,
  “没关系,宝贝,还有妈妈在,妈妈会一直陪着你。”
  山的那边,火车在铁轨上行驶,当车轮轧过两轨衔接处时会发出轰隆轰隆的响声,她听见了,尤其清晰。
  闻莱挣脱妈妈的怀抱,胡乱抹了泪,赤着脚,朝似乎近在眼前的方向,马不停蹄地奔跑。
  绿色的列车穿梭于群山之间,瞬间融入壮丽的自然背景中,也彻底消失于她眼底。
  每日往返的列车不只这一辆,可她多么希望就是这一辆,无论陈书是否在里面,她都要一直喊他的名字,如果可以……耳边却只剩一遍又一遍的空谷回音。
  她像是被人无情抛弃的小孩,默默地埋着脸,蹲在轨道旁。
  梦里的每一帧,每一幕,每一细节,都太过于真实,真实到现实里的她,也感同身受地哭了,她的左眼掉了一滴泪。
  梦里,她闻到了苦橙的气味,是那样的熟悉,很像他。
  不知抓住了什么,她泪眼婆娑地仰头,头顶的日光刺眼,闻莱看不清他的模样,偏执地认为他就是他。
  她喘着气,求他别离开。
  “别走。”她说。
  “谁别走?”他应。
  “你。”
  /
  狭小的医务室逐渐“热闹”起来,不同类型的病号齐聚一堂,人增多了,空气中的氧仿佛也变得稀薄,四处弥漫着化学合成品的气味,以及各类难闻的体味。
  种种因素,压得周郁迦有些透不过气来,药膏很快凝固,他尽量忽略掉身上令人不适的黏腻感,快速地穿好衣服,再次轻拉起那块蓝色的布帘。
  摇椅上躺着的女孩终于冒出了点动静 ,他依旧是视而不见地经过,许是受到外界的烦扰,又或者是他离她最近,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能轻而易举地被她的敏感捕获。
  她分得清现实与梦境的区别,但分不清现实与梦境的界限,久久地陷入,干耗在原地打圈。
  闻莱知道自己在做梦,并且这个梦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称之为“恶梦。”
  这恶梦足够消耗她的精力和体力,只需要一股无形的风就推她掉进重重迷雾里,面前分明是花团锦簇,遍地阳光的景象,可她的眼里只剩原始的黑色。
  她迫切地想寻找到一条分界线,将黑色和白色彻底阻隔,就在她迷茫无助,孤立无援的时候,忽然有一阵轻雨落下,淋湿了梦中的世界,她闭着眼,眼水混杂着雨水,一同消失在天幕里。
  站在原地,慢慢地等雨停止,再睁开眼时,她看到的不止是景。
  原来那条分界线是青色的,从来都是。
  闻莱怕一眨眼,他就立马不见了,她焦虑着,急急地伸出手,尝试抓住他。
  指节碰到对方的手,她摸到了不同于自身的温度,他的手很暖很热。
  顺着掌心的纹路缓缓移动,她不自觉地勾住他的小指,像小时候玩过家家一样,缠着对面的人,不松开,直到他应允。
  “不要离开我好不好,永远陪着我,答应我?”
  接下来,他会点头。
  她要继续说。
  “那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噢。”
  她贴上来的那一刻,朝他说胡话的那一刻,周郁迦竟有些不知所措,他低头,垂眼看她,她原本是安静地睡在摇摇椅上,谁料他一出现,她开始不安分了。
  大脑不合时宜地发出催促信号,提醒他,该走了。
  眼睛却聚焦着,明显舍不得。
  算不上靠蛮劲挣脱她的桎梏,但也用上了企图及时抽身的力度,可她偏不让,牢牢地锁住他的手。
  耳边传来她时不时的呓语,听着有些不真切,断断续续的,组不成一句完整的话。
  好脾气和好耐心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逐步培养的,好比人与人进行交流时,即使不愿发言,也要养成善于倾听的好习惯。
  这三者似乎到现在,同时共存。
  周郁迦俯身,用一只空余的手,温柔地抚上女孩渐渐褪红的脸颊,几乎是一瞬,他的手背便留下了被濡湿过的痕迹。
  他轻声问她,“谁别走。”
  她此刻惦念的人是谁,梦见的人又是谁。
  总归不是同她仅有一面之缘的周郁迦吧。
  很奇怪,他的心里居然涌现出了一丝自我嘲弄的意味,可为什么要这样想,这样想的诱因又是什么呢?
  她明明正在牵的——是他的手。
  不对吗?
  她又在哭,只不过这次只有左眼在流泪。
  豆大的眼泪蜿蜒而下,淌过他的指节,流过他的手腕,沿着曲折的路径,最终一点一点地蒸发。
  她的声音尖尖细细的,几分柔软,几分委屈。
  反复呢喃道。
  “你”
  “你…别走。”
  “叮”的一下。
  指针停在某个节点准时敲响,钟摆左右摇摆两秒,他的前方是顺时针,后方是逆时针,仅仅是那一秒。
  他心甘情愿地选择了——为她后退一步,回到她身边。
  他沉默地看着她,好一会儿,才收回右手,而被她紧紧握着的左手,不动声色地染上一片冰凉。
  她的脸是烫的,手是冷的,两种极端的体感交织碰撞,讨厌的病毒开始在体内疯狂作妖。
  发烧诱发腹痛,她的身体负荷有点承受不住了,从她惨白的面色,发干的唇瓣 ,深浅不一的呼吸声,周郁迦也很快察觉到了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