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直播] 第144节
作者:道_非      更新:2023-12-24 20:14      字数:3052
  【但在唐朝的时代,这种星象不亚于晴天霹雳,但凡皇帝真的是个没主见的,指不定真能被忽悠得废太子改立储君。】
  天幕之上,李旦长长叹气,一脸颓废,“除旧布新?”
  “帝星有变?”
  “我明白了。”
  朝臣心中微微一喜,但下一刻,李旦说出来的话如当头一棒让他愣在原地——
  “既然天象如此,我便传位于皇太子。”
  李旦轻笑一声,不甚在意,“如此,也算应了星象之言2。”
  “圣、圣人,万万不可啊!”
  朝臣好一会儿才找到自己的声音,“您贵为天子,坐拥九州,怎能轻言退位啊!”
  但一向优柔寡断的李旦却在这时候无比坚决,抬手一挥,制止朝臣的劝阻,“我意已决,不必再论。”
  “天象预警,我为天子,便该顺天应命,退位让贤。”
  天幕之下,李显比朝臣更震惊,“四弟竟有如此气魄?”
  “气魄?”
  韦香儿眉梢微挑,“说是帝王气魄,倒不如说四郎厌倦了无休止的争斗与攻讦。”
  “一个是妹妹,一个儿子,手背手心都是肉,无论伤了哪个他都心疼。”
  “既如此,便不如彻底放手,由着他们自己去斗。”
  【是的,宝宝们没有看错,我们的睿宗皇帝,他直接摆烂不干了!】
  【妹妹说得对,儿子说得也对,你们说得都对,就是我这个皇帝不对。】
  【我都不对了,我还做这个皇帝干什么?】
  【退位让贤,立马滚蛋,之后你们该干嘛干嘛,我不管了!】
  天幕之上,太平脸色微变,“圣人要传位于李隆基?!”
  “是啊,二娘。”
  朝臣着急上火,“太子与二娘积怨甚久,若太子登基,二娘焉能活命?”
  “二娘,你快想想办法!”
  【这个时候,我们就能看到封建制度的残酷。】
  【在女人没有继承权的时代,哪怕太平有拥立之功,哪怕宰相多出其门,哪怕太平一手遮天,但她的权柄来自于皇帝李旦,而不是她自身就拥有权利。】
  【一旦李旦退位,李隆基登基,等待她的便是万劫不复。】
  天幕之上,李隆基的幕僚大喜,“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圣人退位,朝政便落于大王之手,到那时,纵然太平公主只手遮天,也奈何不得大王。”
  “你高兴得未免太早了。”
  李隆基凤目轻眯,声音凉凉,“我的好阿耶可不是能眼睁睁看着他的好妹妹死在我手下的人。”
  【但李旦毕竟见惯宫廷里的明枪暗箭,知道一旦自己彻底放权,妹妹太平便必死无疑,于是他虽退位太上皇,但没有完全把朝政交给李隆基,仍掌握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命,且每五日都会在太极殿接受群臣的朝拜,不让自己与世隔绝,不通外界消息3。】
  天幕之上,太平公主的心腹心下稍安,“二娘,李隆基帝位不稳,我们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第二日。
  朝堂之上,太平公主公然提出废皇帝4,此话一出,满殿皆惊。
  片刻后,众人反应过来,依附李隆基的丞相群情激奋,破口大骂。
  【有一说一,这个时候太平公主的操作多多少少有点疯。】
  【以公主之身去废皇帝的,她绝对是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
  武曌眯了眯眼。
  ——她这个女儿的行事,越来越没有章法。
  上官婉儿微蹙眉。
  ——二娘并非没有章法,而是李旦已退位,朝政迟早要落入李隆基的手里,这个时候不主动出击,便是等李隆基来收拾自己。
  而主动出击的最好办法,便是破釜沉舟,一往无前。
  既然矛盾无可缓和,既然已撕破脸面,那么又何必藏着掖着?
  ——李唐天下,当能者居之。
  【当然,这次的公主废皇帝以丞相们的激烈反对而作罢。】
  【上朝时的李隆基退一步海阔天空,而下朝之后的李隆基忍一时越想越气,越想越憋屈——他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一个神经病姑姑!】
  【宝宝们不要学李三的这种行为,用得着人家的时候那是一口一个亲姑姑,用不着的时候就把人一脚踢开赶尽杀绝,自己做事不地道,人家再怎么疯你也得受着。】
  天幕之上,下朝之后的李隆基脸色铁青,乌云密布。
  “圣人,您得赶紧想个法子。”
  依附李隆基的朝臣比李隆基更愁。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到底是姑侄关系,打断关系连着筋,哪怕李隆基斗输了,死的估摸着也就李隆基与李隆基的儿子们,但他就不一样了,他已将太平公主彻底得罪,若是李隆基斗输了,他怕不是九族都得跟着陪葬。
  “太平公主仗着太上皇的重新,宰相七人,竟有五人出自她的门下,而依附她的武将也是多不胜数。”
  朝臣道,“若任由这样发展下去,圣人只怕会成为下一个韦氏!”
  【图穷匕见的情况下,人的道德感会飞速下降,毕竟好人只能烧出舍利子,但在政治斗争中是活不下来的。】
  【于是咱们的太平公主,一次不成又一次与朝臣商议废立5。】
  【什么太子少保啊,什么雍州长史啊,什么左羽林大将军啊,什么知右羽林将军左金吾将军甚至中书舍人……你能想象的文武百官她都能拿捏。】
  【单是商议废立还不够,她还让宫人给李隆基送毒饼,准备一波就把李三给送走,可谓是万无一失,永绝后患。】
  天幕之上,宫女缓步而行,进献吃食。
  李隆基拿起东西正要往嘴里送,今日被太平折腾得够呛的警惕让他瞟了一眼宫女,只一眼,他便默默放下东西。
  ——他记得姑母是知晓自己好美人的事情来着。
  事出反常必有妖。
  给他送东西的人不会无缘无故换成过于漂亮的人。
  【但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有人就是有些运气在身上的,比如说,李隆基没被毒死。】
  【不仅没被毒死,还恼羞成怒发挥自己的特长——兵变。】
  天幕之上,又一次血流成河。
  【咱就是说,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在被李旦削去兵权的那一刻,太平公主的结局已经被写好,而她之所以能□□到现在,是因为她对朝堂的影响大到让李隆基不敢擅动,而她的主动出击,更是在一定时间内让李隆基自顾不暇。】
  【但再怎么自顾不暇,当李隆基反应过来之后,其麾下的卫士也足以让太平公主成为下一个韦氏。】
  天幕之上,喊杀声连天。
  “二娘快走!”
  心腹护着太平且战且走。
  太平看到尸堆满地,像是想到什么,她有一瞬的愣神。
  ——当年婉儿死于李隆基之手时,是不是也是如此?
  【先天二年七月,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斗争进入尾声,李隆基发动兵变,尽诛太平公主党羽。】
  【太平公主在心腹的护送下逃入古寺,却又在三日后返回。】
  【太上皇李旦不忍自己唯一的妹妹死于李隆基的手上,出面请求李隆基饶过太平性命。】
  【李隆基不许,赐死家中7。】
  【是以,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斗争以李隆基的大获全胜而结束。】
  天幕之下,小小的李隆基接过吃食,好奇打量着今日送东西过来的小宫人。
  “你是哪个宫的?”
  小李隆基拿着东西,并未往嘴里送,“我以前怎么没有见过你?”
  “是圣人遣奴婢给大王送东西。”
  小宫人态度恭敬。
  “圣人?”
  小李隆基笑了一下,“既是圣人送的东西,那我便吃了。”
  【但大获全胜的李隆基,又真的做好了天下之主了吗?】
  【如果他为国早死二十五年,那么这个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偏偏长寿到令人发指,晚年搞出安史之乱,更因为自己的一波骚操作,让本可以早早结束的安史之乱硬生生拖了八年才结束。】
  天幕之上,战乱频频。
  蛮将领兵南下,所到之处尸山血海,千里无鸡鸣。
  【八年后,大唐盛世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
  【一个藩镇割据百姓流离失所的王朝,一个尽失西域的王庭,一个让中原大地暴露在蛮夷铁骑之下的国家,一个让华夏子孙彻底丧失尚武风骨,直至五百年后的明朝才勉强打出汉家王朝该有的威仪。】
  天幕之上,是一场又一场的战乱。
  原本能征善战的汉人成为两脚羊,被蛮夷烹而食之。
  天幕之下,九州百姓顷刻间炸开锅——
  “这怎么可能!”
  “这不可能!”
  “我大唐是一汉能当五胡,怎会被胡人欺凌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