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官难撩 第49节
作者:临江有月      更新:2024-01-10 13:56      字数:3478
  苏瞿道:“陆家在纪央城的兵力是刀刃,直指咽喉啊。陛下动不了陆氏,宁可让姜家蒙冤。您在朝中又与陆从渊不睦……若大人一时糊涂站错了哪边,届时谁来救您?您与越王殿下亲近,此事朝中人尽皆知。若将女儿嫁与凌王,便能助越王殿下一臂之力。凌王看在二姑娘的面子上,亦不会伤您分毫,岂不美哉?”
  话说得无比好听,但是裴江知深知,苏瞿又岂是那种无私为他考虑之人?
  他情急道:“那你也不能……我姑娘尚未出阁,那凌王又惯是个混账,但凡毁了名节又没成事,你让我姑娘如何活?苏大人,就算你是好心,又岂能在我府上做这种事!未免太不把老夫放在眼中了!”
  苏瞿认错倒快:“此事是苏某思虑不当,万死难辞其罪。但是裴大人也想想,何乐而不为呢?多个凌王这层关系,便是多条退路不是?如若不然,越王一旦没能成储君,无论是因陆从渊还是凌王,您这首辅都当到头了。”
  出了苏府后。
  裴江知在姜家旧宅门前驻足了片刻。
  旧时牌匾已破败不堪,连燕子都不在檐下筑巢,清清冷冷。一阵风吹过,忽地,院中传来瓦片坠地的声音。
  他想起方才苏瞿所说的,蒙了冤的人魂魄会在世间逡巡不去。
  裴江知顿时后脊发冷。
  他身旁的侍从问道:“大人真的就信了苏尚书的话?”
  “巧言令色,躲避我的指责罢了。你当他真的会那么好,处处为我着想么?不过他倒是提醒了我,一心忠着闻临,我又能得到什么呢?他们只想着留在启都就能做储君,却没想过,去了江朔的人能得到二十万江朔精骑的调遣之权。陆氏又是凭什么趾高气昂?只因为在北成,兵权才是威。”
  苏瞿和闻临都是看着聪明,那他不妨顺着应了,让他们继续以为聪明也好。
  ***
  “你如今就这般怠慢本王?”
  闻澈快步走过来,一把揽了宋景的肩,折扇重重地落在他的手臂上,痛得宋景皱眉。
  宋景停下步子,无奈地将他的手拨下去:“我说殿下,虽然侯府从未拦过你,但你这不让人通禀的毛病什么时候改改?府中住着女眷呢,你像不像话!”
  女眷……
  这不就巧了,若不是有这位女眷,他指不定八百年不来一回安远侯府。
  这话自然不能当着宋景的面说,也太伤这么多年的兄弟感情了。
  闻澈似笑非笑地拍了他的肩。
  在侯府中,宋景与老侯爷住在一处,而老侯爷向来中立,对闻澈的态度恭敬中带着不耐烦。若非是今日元蘅还未回府,闻澈自然不会日日守着劝知堂,不知何时就触了霉头,被老侯爷阴阳怪气一番。
  没有名分,见面都不方便。
  闻澈轻叹一声,与宋景一同入堂中去了。
  一直等到天色擦黑,面前那盘棋他下得毫不专注,捏着玉子迟迟不落,被宋景反杀了好几回。
  “哗啦”一声,宋景将棋子丢回檀木棋奁,指尖意有所指地敲了敲棋盘,饶有兴味地问:“心思全然不在棋局上,今日不是来找我的罢?”
  指间的玉子落定,闻澈抬眸看向窗外。
  雪苑的灯烛亮了。
  明灭的烛火映着有碎纹的窗纸,摇晃间让闻澈想起晦暗的天色,如玉脖颈上泛起流光般的白皙。一朝梦醒,梦中人便已在怀间,那种滋味何须言说。
  闻澈欣喜,搁下残局就要往外走,还不忘回头看了下宋景:“猜得真对,待会儿再来寻你。”
  宋景这才恍然明白了些什么。
  这人究竟是怎么好意思,在方才说自己怠慢他的?
  才回了雪苑的元蘅,还没来得及坐下休息片刻,门便被叩响了。
  不必问是谁。
  封好信纸,她抬眼看过去,看着今日没束发,长发披散于肩侧的闻澈。他安静地倚在门口看着元蘅收拾,大有元蘅若不主动唤他,自己就坚决不迈进房门半步的气势,装作一副最守礼节的模样。
  元蘅笑了下:“喜欢站,你就出去站上两个时辰。”
  闻澈这才迈腿跨进门来,坐在她跟前,看着她提笔在信封上书写。
  “给谁的信?”
  “元媗。”
  “元媗是……你那妹妹?”
  元蘅颔首,终于将信封好,压在了书卷之下,下一刻天翻地覆,她被闻澈拦腰抱入了怀中。不知道为何,闻澈像是抱不够一般,每日非得贴着她才能安心。
  虽说烦不胜烦,但终归是自己招惹的,元蘅也忍了。
  闻澈微微喘着气,捏着她的下巴,温热的气息落在她的唇角:“给我个名分。”
  元蘅的呼吸乱了:“还不行……”
  “为何不行?”
  见个面都不能光明正大的苦日子,闻澈是一日都不愿忍了。
  元蘅的手按在他的衣襟处,指腹似有若无地轻抚上丝绣的纹路:“我要走的路还长,可不想让旁人觉得,我是凭借着凌王殿下,才在朝堂上站稳的。”
  “那怎么?”
  闻澈一把捉住她不安分的手,“元大人以国事为重,还要我等到暮年,才能与你有个结果么?”
  “你就这般不信我?我就非得到了暮年,才能立足朝堂么?”
  元蘅反捏了他的下巴,颇不讲理地质问。
  闻澈却不吃这一套:“那也久。”
  元蘅抽回被他攥紧的手,轻搭在他的肩上,带着一丝无辜的撩拨,轻踮起脚,贴近他的耳边,道:“只是暂且不方便旁人知晓罢了……凌王殿下这怨气冲天的可怜样,给谁看的?”
  “给你看啊。”
  闻澈低笑一声,“都见不得光了,还有谁能看?”
  过往元蘅就知道,他倒打一耙阴阳怪气的功夫很是精炼,今日又见,才觉得此等功夫他已至登峰造极。
  早在很久之前,闻澈便听说元蘅擅画,向她讨要过很多回,元蘅都自称画技拙劣没有松口。
  今日元蘅心虚,觉得偶尔退几步倒是也没什么不可的。她微微唔了一声,指向自己藏画的多宝格旁的木箱,道:“自己挑,别来扰我……”
  闻澈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瞧,看她素手执笔,皓腕微动落笔写下簪花小楷,不由得心中一动,连方才闹脾气的不悦都淡了,化成一湾明镜似的春水,伊人一照,便似雀跃般流淌奔涌:“哄人还哄这么生硬,打发谁呢。”
  元蘅停笔:“爱要不要。”
  可惜凌王殿下最识时务,沾点好处就停,绝不会借此缠闹。他两步便走至了木箱旁,在成堆的画作卷轴中挑拣着。
  “可以让我带回王府慢赏么?”
  他展开一副水墨山水画,觉得有些意思。
  前几日安远侯交待给元蘅的边防战报,她已经全部看完了,可荐的应对策略她已经用朱笔写在了战报的边角处,好给安远侯解忧。
  此时她正要给安远侯送去,便转身潦潦看了闻澈一眼:“你随意。饮过茶你便早些回府罢,我去见祖父,可能得说到夜深了。”
  闻澈满心都是那些画,简单地应了声便继续挑拣。
  一只毛色花白的狸猫越过窗子,险些扑倒了案上那只虾青瓷瓶。闻澈忙不迭去扶瓷瓶,之后将狸猫抱好,教训似的轻拍了它的后脊,道:“你这猫,打碎了瓷瓶,你蘅姐姐又要生我的气!”
  这猫是宋景养的,名唤皎月,平素养得很是娇气,翻东西是常有的事。
  闻澈将它抱在怀里,继续翻看画卷,忽地瞧见方才瓷瓶下方竟然有一个暗格。轻轻打开,里面是整整十几个画轴,均以绸带系好着,能看出保存这人的珍重。
  神使鬼差地,闻澈将“皎月”放回了桌上,一手抽开了画轴上的绸带。
  绸带随即落地,画卷展开之初露出一句诗来——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1
  再开。
  画中人一身利落玄衣,玉带、袖口、甚至是眉眼,都是精心勾勒而成,与其余潦草所作的山水画截然不同。
  山水青翠,桃花漫野。
  闻澈转身看向“皎月”,炫耀一般晃了晃画轴:“皎月,瞧见没,你蘅姐姐偷偷画我呢……她……”
  话说了一半,闻澈忽然看到不太对的地方。纵然画中人身形与自己一般无二,可是他的颊侧有一颗不怎么显眼的小痣。
  闻澈没有。
  他的呼吸滞了一瞬,心中隐隐有些不安,说不上什么滋味。
  “想来是误画上的罢……”
  闻澈随手拆了其余的几个卷轴,却发现无论是哪一幅,都有那样一颗痣,朱笔点就,显眼夺目。
  就这样一颗小痣,却似一块炽烫的烙铁,虽画在宣纸上,却又像顺着闻澈的指尖,烫进心口。
  他认出来了,画中是燕云山。
  是燕云山上无边无际的桃林。
  画的落款都是元蘅,但是却多了两字——容与。
  容与容与容与……
  每一幅,都是容与
  闻澈的指尖已经变成了冰凉的。
  最后一幅,是翻腾的衍江水,以及岸边的玄袍少年。
  还有另外的四个字。
  ——思君不及。
  第44章 误解
  茶碗中的清茶已经凉透, 但是却没有人动。倏然,碗盏落地碎成片,还有些溅在地面上掉落的画作上。那颗鲜红的痣如同被瓷片划破后渗出的血珠, 画中如仙的君子霎时看起来惨淡清凄。
  徐舒急切地叩门,却没听到应答。
  自打闻澈怀抱着几卷画轴回府后, 便将自己锁在了房中, 无论他怎么唤,都没有任何声音传出来。
  他不大明白, 今日是与元蘅争吵了么?以往两人争吵的次数也不少, 却从未见过自家殿下这般失魂落魄的模样。
  “殿下, 你闷在房中好生让人担心, 你与我说一说, 到底是怎么了?”
  或许是被徐舒问得紧了, 房中的闻澈才开了口, 平日里说起话来声音如金似玉清润温和的人,此刻却沙哑难抑:“让我静一静。”
  或许只要静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