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渣被逼考科举 第2节
作者:映在月光里      更新:2024-01-14 16:35      字数:2961
  程子安无所谓跟在后面,纯粹是打发时间。这时,他听到林子里传来辛寄年的讥笑声:“哟,臭屁虫!”
  方寅拔高了声音,惊怒道:“你待作甚,仔细我去告诉先生!”
  章麒也听到了动静,伸长脖子朝外看去,见一堆同学围在一起,忙道:“出什么事了,我们去看看。”
  程子安也好奇,与章麒走过去一看,辛寄年右手拉住方寅的衣衫,左手握成拳头,作势往他脖子里伸。
  平时在班上,辛寄年就蛮横。看来,他上课时被方寅比了下去,心怀不满,趁机要欺负出气了。
  班上学生分三种,一是如方寅这种,出身贫寒,聪慧过人;其次是像程子安章麒这种,家有薄产,在明州有一定的势力;最后是辛寄年这种在明州,乃至全大齐都有一定名望的世家大族。
  几种学生之间,彼此泾渭分明。
  章麒眼神闪烁着,忌惮辛家势力,拉着程子安就要离开:“快上课了,我们且回去。”
  蒙童虽小,被家中父母亲长早已叮嘱过,千万不能招惹谁。他们神色各异,在一旁袖手旁观。
  府学里的先生山长,好几个出自辛氏,还有些与辛氏有姻亲等盘根错节的关系。
  辛寄年父亲虽没做官,却出自辛氏嫡枝,依然不可小觑。
  破家县令灭门知府,程子安深知权力的厉害。他不打算管,随章麒一同离开。
  臭屁虫臭不可闻,何况是塞进后背里。
  方寅穿着洗得发白的布衫,脸比衣衫还要白,紧抿着嘴扭动反抗。
  辛寄年养得好,圆乎乎壮实得如头小牛犊,穿着一身大红的锦缎衣衫,嚣张蛮横不放手。
  方寅比他矮半个头,粗布衣衫不结实,被扯得线稀疏,隐约能看到瘦弱的脊背。
  府学招收贫寒学子,并非只凭贫寒就可以进。在学堂里读书,笔墨纸砚皆由学堂提供。
  被看好能考中春闱者,自发有人会送上钱粮,作为提前投资。
  方寅才将将启蒙,路还漫长,进不了贵人的眼。
  程子安生病时,家中就经常有大户人家的马车到来,送来珍贵的补品探病。
  当然,这病并不是探他,而是探望已经出孝,后年就会进京考春闱的程箴。
  说起来,方寅与程子安还有一定的关系。
  方寅来自程子安的隔壁村,被村里私塾的先生找上程箴,由他推荐上了府学。
  因着这层关系,方寅父亲也来探病了。方家不过两亩薄田,交过赋税之后,连饭都吃不饱。实在没什么东西能拿出手,将家中养着下蛋补贴家用的老母鸡抓了来。
  程箴留下了老母鸡,取了一匹青色细布还礼。一匹细布远比一只老母鸡值钱,细布也不如富贵人家穿的锦缎打眼。
  像是程子安就穿细布,头上的包包头,也是细布裹着。
  看来地里的农活多,方寅阿娘还没来得及将细布做成新衫给他穿。
  程子安转身时,方寅眼里的泪光,在透过树荫的太阳下一闪而过。
  霸凌啊!
  “周先生!”程子安胡乱朝前面一指,大叫了声。
  学生怕先生,辛寄年嗖一下放开了方寅,扔掉手里的臭虫,佯装镇定左顾右盼。
  哪里有周先生的影子?
  程子安拉着章麒往前面跑,一边跑一边说道:“快点,周先生已经去课堂了,等下迟了又要被骂。”
  大家见到他们跑,呼啦啦一窝蜂,迈着小短腿跟在了身后。
  辛寄年悻悻瞪了方寅一眼,跑到溪流边去洗手后,回了蒙童院。
  方寅被解了围,抹干泪,努力抚平自己被抓皱的布衫。布衫腋下的线已岌岌可危,他又不敢用力,一拉便会破成大洞。
  眼见大家都离开了,方寅只得放弃,垂头丧气赶紧往回走。
  周先生跟以前一样,已经早早到了。大家在门口见礼,规规矩矩坐回了座位。
  待所有人都坐好,见礼问过安之后,周先生拿起手中的试卷,道:“考试时,不得交头接耳,不得偷看作弊,抓住了一律严惩不贷。”
  程子安一下瞪大了眼。
  草!
  还有考试?
  什么时候说过要考试了?!
  作者有话说:
  预收《努力奋斗养滚滚》,萌萌哒的滚滚,文案如下,求收藏。
  程序员周齐穿成了家中只有两间茅草屋的孤儿猎户。
  望着眼前四面透风的房子,一身本领毫无用武之地,连烧火做饭都不会的周齐,打算再次等死。
  直到这天上山,碰到了躺在死去母熊怀抱里,嘤嘤嘤的一对粉红熊猫宝宝。
  都可怜,周齐将它们救了回去。
  谁知,这一救,一辈子就成了这对嘤嘤怪的两脚兽“奴隶”。
  拼命为它们学习,赚钱,好养得起这对每天除了睡觉吃饭拉青团就是卖萌的祖宗。
  ……………….
  周齐抄起棍子,追着两个拆家的捣蛋鬼:“今天不收拾你们,我就跟你们姓!”
  捣蛋鬼:“咩咩咩!”
  咧嘴笑,duangduang跑上前抱大腿,贴脸撒娇。
  周齐数不清第几次说:“算了,下不为例。”
  #看似他救了它们,其实,是它们救了他#
  #那些与滚滚相爱相杀的温暖日常#
  阅读指南:
  滚滚无原形,滚滚都可爱,不接受反驳。
  关于文中的饲养方式,只是限于条件不足的无奈之举,请相信现代的科学养育。
  别试图拥有接近,熟读刑法以及滚滚的科属。
  第2章 2 二章
  ◎无◎
  程子安上了几天学的进度,刚到写大字时,不会全部的字写成一团墨。与字体结构,风骨,全无关系。
  所幸蒙童班的学生,年纪尚幼,腕力不足,大家的字都差不多。
  除了方寅之外。
  方寅的位子在讲台下,他坐得笔直端正,挺着小小的身板,看上去游刃有余。
  课堂不算大,程子安从后面看去,能看到他腋下松垮的线。
  不过,程子安来不及有更深的感悟。
  学渣面对考试,悲伤总是那么大。
  课堂上出现了此起彼伏的小声哀嚎,辛寄年更是夸张,他倒在课桌上,胖脸上的肉摊开,像是一块肥嫩的猪板油。
  周先生好气又好笑,举着戒尺敲击讲台,大声道:“肃静,肃静!考完就要放端午麦收假,你们休要只顾着玩,待假后归来,还要再考一次。”
  好坏消息夹杂,程子安总结了下,坏消息大过好消息。
  好消息就是要放端午与麦收假,班里的同学绝大部分都不用下地干活,加之端午节庆,只管吃喝疯玩。
  坏消息就是要考试,不单单考《百家姓》,其他功课也要考,且要考两次。这样一来,放假玩也玩不尽兴了。
  悲伤无用,周先生已经将考卷张贴在了最前面。考卷上的字大,看不清的同学可以上前誊写,然后再按照题目答在白纸上。
  程子安眼神好,试卷张贴得高,矮冬瓜围在前面誊写,也不耽误他看考题。
  待看完几道简单的题,程子安嘴快裂到了脑后。
  人呢,不到最后一步,谁都不知会发生何种转机。
  别说让程子安背诵《百家姓》,他连通读都做不到。
  百家姓上的生僻姓氏多,复杂的繁体字多,程子安大半不认识。
  这次的考卷,周先生应该考虑到蒙童班的水平,他们《千字文》还没学完,考太生僻的字与姓氏,他们也写不出来。
  考卷很简单,除了填空就是默写。
  填空题是“冯程褚卫,蒋沈韩杨”,百家姓开头几句,算是送分。
  “包诸左右,荀羊於惠”,分别填出“左右”以及“荀羊”两个姓氏。
  托上一堂课周先生抽查背诵的福,程子安刚读过那几个姓氏,还热乎着,没忘。
  至于默写的部分,程子安眼角抽了抽,暗藏功与名。
  他平时打瞌睡,压着的那一页书,来来回回读,永远没翻过的那一篇。
  这次考试,恰好真是那一篇!
  蒙童写字慢,默写只从“乐于时傅”默写到“姚邵湛汪”。
  中间如傅这种笔画多的字,程子安没把握,但能画个七七八八像。
  周先生应当能体谅到他还是蒙童,判断为对。
  能吧?
  程子安铺好纸,磨墨。
  章麒在邻桌也大动干戈,摆好了阵仗。
  差生文具多,辛寄年便是如此。他不用府学提供的笔墨纸砚,从家中带来了上好的金宣纸与松烟墨,澄泥砚,各式的宣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