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娘子(种田文) 第94节
作者:长安墨色      更新:2024-01-18 18:18      字数:4053
  一行四人路上风尘仆仆,各自洗了澡,睡了一下午,到了晚上,一齐聚在沈家堂屋里吃饭。
  “我们在金陵的各坊逛了十多日,把布价问了一遍,各色棉麻、绸缎料子,均比青州便宜三四成,簪子水粉也是如此。”
  “那款式也比青州的多!”
  这顿饭基本是沈泽秋和胡掌柜说,安宁胡娘子等人听。
  “太好了,咱们的价格也能和云裳阁的一样了。”安宁心里很高兴。
  沈泽秋点头说不错。
  晚上睡觉时安宁让沈泽秋将头枕在她的大腿上,轻揉他的太阳穴,力度刚刚好,特别舒服。
  沈泽秋闭上眼睛,尽情感受着这一切,南下的三个多月,他没有一日不想念安宁。
  “就要去县里开业了,你怕不怕?”他问道。
  安宁想都没想,“才不怕呢。”
  沈泽秋睁开眼,弯起眼笑了,“安宁,我有东西送给你。”
  “什么东西?”安宁真有些好奇。
  沈泽秋下床把蜡烛吹熄了,“我拿给你看。”
  安宁不免在心里纳闷,什么东西这么神秘,要熄了灯才能看,莫非能在夜里发光?
  “好看吗?”沈泽秋从包袱里那出一件赤色小衣给安宁,借着月光能看清楚上头的并蒂莲。
  刷一下,安宁脸红透了,拿着小衣如烫手山芋,把耳朵尖都给烫红了,呼吸急促混乱,嗔怪的瞪沈泽秋,“泽秋哥,你……越来越坏了。”
  沈泽秋贴身靠近,在安宁耳畔吐气说,“换上给我看看。”
  ……
  腊月初八,沈泽秋他们回来的第三日一大早,沈家就与胡家雇了一艘船,把新进的货运到了清源县新铺子里。
  新铺上下两层颇为气派,入门左右各有四幅美人图,气质姿态各有风华,极是抢眼。
  新做的货架前面可垂挂布匹,后面可放置整匹的衣料,一切都收拾的妥当,伙计都是姜掌柜的老熟人。
  “货源,店铺,人都有了,咱们丑话说在前,把股份和分红定一定。”姜掌柜提议。
  安宁点头附和,“姜掌柜说的不错。”
  “这样,我倚老卖老,先说说我的想法,这铺子和人都是我的,我占一成股份,剩下的你们二家按出银子的多少分,如何?”姜掌柜说道。
  沈泽秋和胡掌柜都有些意外,这样姜掌柜也太吃亏了。
  “我呀,到这把年纪,钱财之物已经看的很淡,我是咽不下这口气,你们要是能打败云裳阁,我连着一成的股份都可以不要!”姜掌柜说完气的直咳嗽,可见对云裳阁恨的不轻。
  “好,咱们齐心协力好好干。”沈泽秋重重的点头。
  开业日期定在了腊月十八日,姜掌柜、胡掌柜还有安宁都给老主顾们发了请柬,还要请舞狮队来助兴。
  腊月十五,是胡雪琴和李游成亲之日,喜宴办得热热闹闹,暗地里被人笑话嫁不出去的胡家姑娘,终于觅得良缘。
  桂婆婆也来吃酒了,叹一句,“这胡姑娘还真有造化。”
  成亲的第二日,李游的考察结果下来了,因他先后抓到了逃窜的土匪、采花贼,上面的人很满意,给了勤职的评价,并调任宛县县令,是正七品官了。
  胡掌柜和沈泽秋见识过宛县治安之乱,沈泽秋不免为李游捏把汗,而胡掌柜就更愁了,妹妹刚出嫁没几日就要随夫君赴他乡,他舍不得。
  “大哥,嫂子,你们放心,我们会过得好的。”胡雪琴倒是半点不愁,宛县除了离家远,没什么不好,李游升官哩,这是好事,叫做喜事成双,好兆头。
  李游年后才赴任,刚好能赶上腊月十八新铺开业,当日恰逢休沐,他带着胡雪琴一起去清源县。
  也是巧了,清源县令魏大人当日乘车出行,正为今年考核不佳心情郁闷,冷不丁的看见李游站在路边,眼前一亮,这李游短短三年就能从主簿升到县令,从他的属下变成平职,不是个简单人物。
  他还听说这次考核,刑部宣文山宣大人特意提了李游的名字,细细一琢磨,魏大人更觉李游前途不可限量,赶紧叫车夫停车,他要下马和李游打招呼。
  “李大人,真凑巧,你怎么在此处?”魏大人乐呵呵的,随口寒暄,说完一仰头看到“秋宁坊”三个大字,咦,云裳阁的掌柜前不久孝敬了一大笔银子,好像就是求他“关照”秋宁坊。
  李游对魏大人行拱手礼,“下官为秋宁坊开业而来,魏大人可要一同逛逛?”
  “好,一起,一起。”魏大人满口答应,把云裳阁掌柜的话完全抛在脑后,和巴结李游相比,一点小钱算什么。
  随着一阵鞭炮响过,舞狮队卖力的戏耍着,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见县令魏大人也来捧场,县衙的小吏衙差们反应过来,原来魏大人是站在秋宁坊这边的啊。他们生怕自己站错边,纷纷前来恭喜捧场。
  看着斜对门热闹的场景,清源县云裳阁分店的掌柜方良平冷哼一声,“走着瞧。”
  ……
  新店开业,铺子里的东西全部便宜一成,比云裳阁还便宜,加上徐阿嬷所绣的衣裳一挂,瞬间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县里有钱人比桃花镇多多了,纷纷来问价。
  不过想要一炮打响,风头盖过云裳阁,这些还远远不够,安宁找到了一对双胞胎姐妹帮忙。
  这对姐妹命不好,生下来就被父母扔在菜市场,饿的奄奄一息时才被发现,许是饿过了头,姐妹俩长到十六岁还是面黄肌瘦,被戏称为丑姑娘。
  安宁把丑姑娘姐妹二人叫出来,铺子的的太太夫人们蹙起眉,不屑的问。
  “沈娘子你叫丑姑娘来做什么?”
  更有嘴损的直接戏谑道,“说实在的,看着她们那张丑脸,我饭都吃不下。”
  安宁安慰的拍拍姐妹俩的肩,站在人群中认真的说,“世上天生丽质的有几人?只要穿戴打扮合适,就能焕然一新,不信且看。”
  说完照呼姐妹二人坐下,分别由莲香和莲荷负责挽发梳妆,并去房间里换上新衣裳。
  香粉遮住了蜡黄的脸色,厚厚的刘海被梳上去,露出姐妹二人饱满的额头,还贴上水滴形的花钿,描眉点唇后,细小平淡的五官也有了亮彩。
  姐妹二人身形娇小,换上束腰阔摆裙后显高了不少,比之前那套宽大的夹袄好多了。
  “哟,原来你们长的不丑嘛。”
  “是了,这样打扮出来虽称不上大美女,说句小家碧玉不为过。”
  刚才说看见姐妹俩吃不下饭的人,也被调笑了,“你看看,人家打扮起来比你还好看呢。”
  众人见证了丑姐妹大变身,对宁秋阁的好感飞升,谁不想变的更美更更好看呢,纷纷慷慨解囊。
  开业的第一次亮相,宁秋坊出足了风头。
  ……
  “在宁秋阁帮忙的那对姐妹叫什么?”
  几日后,云裳阁掌柜方良平派人打探宁秋阁的情况,尤其是店里的伙计。在听说有对姐妹是沈家娘子的得力干将后,起了兴致。
  “姐姐叫莲荷,妹妹叫莲香。”管事哈腰答道。
  方良平笑笑,若有所思,”如果把她俩挖到我们云裳阁来,宁秋坊一定元气大伤。“
  “这……恐怕很难,莲香年后就要和沈家侄子成婚了。”管事的蹙眉说道、
  方良平笑笑不屑一顾,“为了钱财亲手足都能反目,这有何难。”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吖~谢谢各位的营养液,比心
  第115章
  一连三日, 清源县新铺的生意火爆非常,宁秋阁每日辰时四刻准时开店,可辰时初, 店铺门前就已经有几位客人在等了。
  姜掌柜将自家一栋小院借给安宁他们暂住,离新铺不远, 坐车一刻钟就能到。
  “沈娘子, 今日我最先来, 你得第一个接待我。”
  她刚下马车,等在铺子前的客人就笑盈盈说话了。
  初升的太阳洒下微暖的朝阳,将安宁的脸镀上一层白光, 越发显得白净恬雅, 她柔柔一笑, 鬓边的鎏金珠簪微颤,有股说不出的典雅韵味, 声音也极纯柔好听,“好, 那是自然, 各位久等了, 随我进去先喝一杯热茶吧。”
  人一旦打扮起来, 变得体面漂亮了, 就会收获很多夸赞, 而夸赞声养人,两年前只算清秀的莲荷姐妹两个, 如今往铺子里一站,和安宁在一起,就如三朵金花,同是宁秋阁的活招牌。
  清源县城有许多的富家太太、夫人, 买起东西来毫不手软,还经常互相攀比,你有的我也要有,是以,铺子里的胭脂、首饰销的特别好,沈泽秋从金陵进的货品种多,很多款式花色连青州都没有,稀罕得不得了。
  “这支烧蓝簪子我要了,帮我包起来吧。”胡夫人家有十几间商铺,出手特别的阔绰,“这一支点翠的也包起来。”
  而陪她一起来逛的何夫人家境要逊色一筹,但她长的比胡夫人好看,斜线瞅了瞅胡夫人的暴发户做派,“胡夫人就是豪气,买这么多是准备回家开首饰铺子啊?”
  “送人呐。”胡夫人笑笑,“你喜欢哪个?我送你。”
  “真的啊?我喜欢这一支。”何夫人一听,眉眼瞬间充满笑意,把早就看上的琉璃簪拿起来,刚才还有几分妒色,现在全是讨好的笑意,”多谢胡姐姐了。“
  安宁在边上瞅着,无奈的摇头,莲荷莲香也看惯了这些太太们的“姐妹深情”。
  待胡夫人付完帐提着一摞首饰盒胭脂水粉出门,何夫人亦步亦趋的跟在她身后,连声夸。
  “胡姐姐,你今天选的簪子真好看,每一支都衬你。”
  “对了,这身湖绿色的襦裙是什么料子呀,真显贵……”
  望着客人走远,莲香快言快语,“胡夫人真傻,看不出何夫人原来是阴阳怪气吗?现在得了好处又厚着脸皮拍马屁,哼。”
  安宁蹙眉摇头,叮嘱莲香,“不要在背地里议论客人的是非。”
  “知道了。”莲香鼓了鼓嘴,自知失言,低头收拾柜台去了。
  而铺子外头,胡夫人提着大包小包爬上了自家马车。早上何夫人是和胡夫人一块坐胡家马车来的,现在要回去,她自然要跟着上马车。
  不料胡夫人掀开车帘,露出笑容道,”真不巧,我待会还有事,不便载何夫人你回家了,请自便,我先走一步。“
  何夫人瞪大眼睛,开什么玩笑,她家离宁秋坊足有半个时辰的路,胡夫人不载她,难不成要她走回去吗?
  “这天寒地冻……”何夫人忙开口说话,可惜胡夫人没管她,干脆利落的放下车帘,车夫马鞭子一甩,驭马走了,留给何夫人的只有一阵寒风。
  车厢里,夫人人拿起脂粉首饰把玩打量,越看越满意。哎呀,都是成精的狐狸,何夫人跟她耍什么花花肠子,收拾她这一回,下次就不敢造次了。
  ……
  “来,大家歇会,吃点热的暖暖身子。“
  忙和了一早上,安宁去旁边的小饭馆要了十来碗糖水汤圆,招呼伙计们过来吃。
  糖水甜滋滋的还有姜的鲜辣,圆嘟嘟的汤圆一口咬上去糯糯的、软软的,里面包了花生芝麻,吃起来特别香,一碗热气腾腾的糖水汤圆下肚,伙计们胃里心里都暖呼呼的。
  “沈娘子,沈掌柜,谢谢哩。”
  他们做了这么多年的活,跟过几任掌柜,没有一位像沈家人这般和善,不摆掌柜架子,还请他们吃糖水。
  “不客气,今年我们腊月十八开业,腊月二十四关门回乡过年,虽然只营业六天,过年的红包我不会少了大家的,热糖水明日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