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643节
作者:锦公子      更新:2024-01-23 14:45      字数:3525
  康冬至也一样,太子妃对她有大恩,东宫有请,她自然不会拒绝。
  倒是孙不二有些遗憾,他难得出宫一趟来看妹妹,还没说会儿话呢,妹妹就被叫走了。
  待妹妹走了,孙不二才回过神来,太子妃请妹妹过去,怎么来的是太子身边的人。
  可又一想,太子的人也是任太子妃调动的,便也不再多想。
  康冬至来了之后,赵恒便让人送了验尸的工具,康冬至检查完之后道:“死者致命伤是这里,其他处伤口是死后才被扎的,殿下请看伤口,人死之后心脏停止跳动,伤口处不会再出血,即便有些许血迹也是呈黑色淤血状,这就是他身上明明这么多伤处,地上却并没有许多血迹的原因。”
  “而且……”
  “如何?”
  “而且他这里的伤口形状,应该也是箭伤,伤口应该处理过,有上过药的痕迹。”康冬至指了指他肩膀处的伤。
  第888章 力道不足
  赵恒也在大理寺呆过,有过办案经验。
  其实直觉是很玄妙的东西,解释不清,但一般不会出错。
  可直觉不能作为呈堂证供,但证据可以。
  江源的卷宗被重新翻了出来,比对当时的验尸报告,康冬至道:“两个死者致死位置的角度相同,手法也十分相同,还有,凶手用的是左手。”
  “你说凶手可能是左撇子?”赵恒道。
  康冬至点头,刚才看死者身上的伤口就有些怀疑,毕竟箭的受力点和范围与刀伤不同,如今看之前的验尸报告,她确定,凶手的确用的是左手。
  孙天得却摇头:“凶手用左手,未必就是左撇子,凶手心思缜密,既然做出这些细节迷惑我们,那用左手作案可能是迷惑行为。”
  “凶手应该身型不大,身高应该不足七尺,身形……偏瘦,手法虽专业,但应该不是专业杀手,他刺伤的位置虽致命,但从伤处看,刺进后并不是一击致命,应该是力道不足,又往前推了几寸。”康冬至道。
  当初仵作检查江源尸体,就说过,死者伤口非一击致命,伤处有挣扎痕迹,应是十分费力,怀疑凶手是个孩子。
  江源藏身的破庙有不少小乞丐,当时也怀疑过是小乞丐夺食杀了他,可大理寺查了附近的乞丐,他们的确抢过江源的玉佩,但没有杀他。
  很多事都是一通百通,一顺百顺,如今赵恒更加确信,明子钰和江源之死,乃是同一人所为。
  只是,事情过去这么久,那些小乞丐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
  而且,若是江源的死真是那些小乞丐所为,他们又为何要杀明子钰,又如何进王府?
  只怕,有人伪装成了小乞丐。
  赵恒和孙天得的目光碰在一起,显然,两人想到了一处。
  明子钰的死瞒不住,死在了大齐,总要给冰国一个交代。
  只可惜,明子钰口中的冰国小王子不知下落。
  追随明子钰的那些死士一直被秘密关押着,他们却并不知小王子的下落。
  当初查到小王子消息,怕小王子会有危险,明子钰便封锁消息,只有他的心腹好问知道,可好问已经在一个月前带着明子钰写给冰国皇帝的密信回了冰国。
  案子断了线索,不过,好的是,瑾儿的嫌疑洗清了,更不会影响到陆瑶。
  赵恒亲自书信一封,放了那些冰国死士,让他们连同明子钰的骨灰一同回冰国。
  信中解释清楚明子钰死因,且承诺会继续追查此案,也会配合冰国查找冰国小王子下落。
  明子钰的死在大齐并未掀起波澜,百姓倒骂这个冰国太子死有余辜,称赞杀了明子钰的人是大英雄,这种霍乱大齐的人就该死。
  魏铭知道消息比较晚,毕竟他如今一不出门,二不上朝,对外面的事都不关心。
  消息是三九带回来的,毕竟当日,三九是见过这个冰国太子的,而且,还是他们公子从冰国太子手里救了丹阳县主。
  “死了?”
  “是,据说凶手还没抓到,我还听说,和当初杀前朝余孽江源的是同一人,是个大英雄呢。”三九神秘兮兮道。
  江源他没见过,作乱的事他地处偏远也未听说过,这些都是他这几日听来的。
  “江源?”
  “是,听说是前朝余孽,庆王的儿子。”
  魏铭笑了笑:“你知道的倒是不少。”
  “小的都是在茶楼里听的,公子整日里不出门,小的说了也能讨公子一笑。”三九到底年纪小,性子跳脱,不如双福沉稳,魏铭并不拘着他,反正,他院子里没什么事。
  魏铭一手执卷,一手慢慢的端起茶喝了一口,江源的死他是知道,死在破庙里,听说是一群小乞丐所为。
  江源作乱时,明子钰尚未进京,他们不大可能有同一个仇人,难道真是江湖好汉所为?
  三九看魏铭沉默,便道:“公子不要出去逛逛吗?这几日街上可热闹了,新皇马上要登基,商铺门口都挂了大红灯笼,说太子殿下是明君,将来一定能造福百姓的……”
  双福看三九回来就聒噪个不停,忍不住道:“公子不喜热闹,你快别扰了公子看书。”
  三九表情有些悻悻,缩了缩肩膀,不敢吭声。
  魏铭放下书卷,倒是难得道:“既如此,出去走走也罢。”
  三九一时激动:“小的陪公子去,小的认得路。”
  双福瞪了三九一眼,这小子真是一点规矩也不懂。
  不过,魏铭的话他是不敢违背的,忙要去准备马车,被魏铭拒绝了,这个季节,坐马车反倒不舒服。
  尤其现在,太阳落山了,挺凉爽的。
  魏铭的长衫多是青色,这样信步走着,看着都觉得清爽。
  傍晚时分茶楼也十分热闹,魏铭坐的位置并不好,角落里,不大起眼。
  倒也不怪他,而是,店里人多,没有更好的座位了。
  小二上茶时认出了魏铭:“星君大人?星君真的回京了?”
  魏铭在京城称号很多,同僚称他小魏大人,同窗称他子安,而认得他的百姓都称他星君大人。
  文曲星君是天上的神仙下凡,百姓以此尊称,更多的是敬畏。
  魏铭没想到被认出来,笑了笑:“是,我回京了。”
  “没想到小的如此有幸,竟能为星君斟茶,星君慢用。”小二十分尊敬,离开时像是想起了什么:“星君大人,二楼还有个雅座,星君要不要去二楼?”
  这个位置实在是太吵了,不好。
  魏铭笑了笑:“不必了,这里就好。”
  小二这才离去,不过,因为小二刚才那声星君大人,倒是引得不少人注意,其中便有孙天得的儿子孙弘文,还有宋轶的儿子宋怀瑾。
  “子安兄。”孙弘文和宋轶从二楼下来,向魏铭拱了拱手。
  他们二人不过比魏铭小一岁,算同龄,学识在国子监也算佼佼者,可与魏铭比还相差甚远。
  孙天得和宋轶平日里都没少拿魏铭和他们比较。
  不过,他们不曾和魏铭同窗过,算是后辈,再说,魏铭也曾指点过二人的学问,他们对魏铭也是打心底崇拜。
  第889章 富贵不凡
  此刻在这里遇到魏铭,作为后辈自然要过来问安。
  “子安兄不若与我们上二楼同坐,我们正好有问题要向子安兄请教。”孙弘文道。
  旁边的宋怀瑾也跟着点头,魏铭看二人诚意相邀也不好拒绝,便一同上了二楼。
  “国子监要在九月举行秋日诗会,说起来,国子监许多年没有举行过诗会了,子安兄可听说了?”孙弘文道。
  魏铭点头:“昨日刚收到请柬。”
  常祭酒亲手写的请柬,是请他做这次诗会的评判,他没有拒绝。
  “原来子安兄是这次的评判之一,倒是可惜了。”孙弘文摇头。
  “你这是什么话,子安兄的学识难道做不得评判?”宋怀瑾觉得孙弘文是不是傻了,竟然说出这种话。
  “我是遗憾那日少了子安兄的传世之作。”
  宋怀瑾:……
  马屁精是你,佩服!
  孙弘文和宋怀瑾说了不少国子监的事,很自然就说到了明子钰。
  孙弘文和明子钰交情不错,宋怀瑾也和他有不少来往,昔日同窗突然变成了敌国太子,还不明不白的死了,多少是有些唏嘘。
  “说实话,我们和他同窗数月,他的人品学识也是无可挑剔,谁曾想他竟是如此身份……”孙弘文摇头惋惜。
  宋怀瑾也附和道:“他平日的处事也当得起句谦谦君子。”
  “我听说他有个失散多年的弟弟在京城,你们可曾听说过?”魏铭问道。
  孙弘文沉思了会儿:“这倒是未曾听他说起,不过,你说这个我倒是想起,端午前夕,我同他在街上闲游,他买了个荷包,说是要送给弟弟。”
  “荷包?”
  “是,卖荷包的大娘说可以驱邪避祸保平安,当时我们已经快要走过去了,他又折回买了那个荷包,上面绣的是五毒图案,我当时还笑他说这种图案都是送给小孩的,他也不解释,很小心的放进了怀里。”孙弘文回忆道。
  “你这么说我也想起来了,皇陵祭祖前几日我去他房间,看到他房里放着本华山剑谱,他身体不大好,自是用不到这些,想来也是送给他弟弟的。”
  ……
  魏铭虽然话不多,但并不会给人疏离之感,三人相谈甚欢,待走出茶楼时天已经彻底黑了。
  在茶楼告别后魏铭也并不着急回府,不紧不慢的走着,然后在一处面摊点了两碗阳春面。
  虽处在这熙熙攘攘烟火气十足的街上,他一身青衫,仿若置身事外,又和这画面不突兀,赏心悦目。
  赵恒老远就看到魏铭了,说实话,他平生也没羡慕过谁,但对魏铭着实是……特别。
  说实话,想收拾他不是一日两日了,可那种舍不得,下不去手的感觉真是糟糕透了。
  若是换了旁人,喜欢窈窈,又让窈窈如此重视,放在心上,他早就一脚踹好几丈远了。
  大概被人盯着都会有感觉,魏铭抬头就看到了不远处的赵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