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694节
作者:锦公子      更新:2024-01-23 14:47      字数:3713
  今日早朝后,皇上召了重臣华清殿议事,商议荆州的案子。
  因为有所顾忌,倒是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让人咬牙切齿。
  “五哥你一句话,我立刻带人杀到荆州,将那邱期初带回来。”说话的是顾昭华。
  虽说武将不参政,但作为皇上最器重的小表弟,大齐最年轻的将军,皇上特允他参加廷议。
  “哼,竖子小儿,国之大体,岂是儿戏。”说话的是刘御史。
  刘御史弹劾了皇上多少次,顾昭华就怼过他多少次,俩人也算是忘年的宿敌了。
  “刘御史嘴皮子如此了得,不如陪我同去,到时候于阵前比比谁厉害。”
  这两人的突然争吵让凝重的气氛起了一丝涟漪。
  皇上没有打断的意思,明显是让大家开口。
  常大人也在,常大人是先太子之师,若说左膀右臂,当初尚年轻的陆玉庭在崇仁太子心中可排不到这二人之前。
  而且,他是先太子选拔的少年强国计划的核心人物,让他借游历为少年强国计划选拔人才。
  先太子薨逝,不管是常思明还是邱期初目标都太大,容易被人盯上,招致杀身之祸。
  这便是先太子将东宫旧人和少年强国计划托付给陆玉庭的原因。
  东宫退出朝堂之后,陆玉庭陆续安排他游历那些年选拔的毫不起眼毫无背景的人入朝为官。
  虽都是不入流的小官,但他有耐心等他们一个个生根发芽,如今也正如他当年所愿,没有辜负他一番筹谋。
  陆玉庭或许不知道邱期初的计划,可若说常四海不知道这一切,有些牵强。
  赵恒纵着顾昭华和刘御史打嘴仗也是逼常思明开口。
  常思明怎会不知皇上的心思,皇上看着冲动莽撞,实则心思深远,让他入阁取代冯曦晨,却又增设廷议,变相削弱内阁势力,怪不得回京数年成为夺嫡的赢家。
  “常大人曾为崇仁太子之师,之前也曾与邱期初共事,不知常大人以为此局何解?”孙天得笑眯眯的开了口。
  虽然是笑着,但不怀好意谁都听出来了。
  孙天得一点都不怕得罪常思明,反正他不会入内阁,常思明管不到他头上。
  谁都知道皇上出自大理寺,更知道他是皇上的人,他也没什么好避讳的,既然他不肯开口,只能他逼一逼他了。
  顾昭华点头:“孙大人说的有道理。”
  孙天得话落,宋轶开口了,语气不怎好,先哼笑了一声:“孙大人这话什么意思,邱期初的个人行为和常大人有什么关系,搞得好像常大人和邱期初串通一气一般。”
  顾昭华又点了点头:“宋大人这话也没错。”
  “宋大人,不带这么冤枉人的,说话要讲证据,我说的是之前,麻烦你听清楚了是之前共事,年纪大了耳朵不好,趁早告老还乡,不要占着地方不干事。”
  “你说谁占着地方不干事呢?”
  “说谁谁心里清楚。”
  顾昭华是一会儿对着这边点头,一会儿对着那边点头,忙的不可开交。
  ……
  宋轶和孙天得都是皇上的心腹,前几日因为荆州的案子撕破了脸,如今是又干上了。
  只是他们不吵还好,这一吵,常思明是彻底没法沉默了。
  他又不是傻子,这俩人一唱一和,旁边还有一个摇旗呐喊的小傻子,一红脸,一白脸,一红白不分火上浇油的。
  这是在指桑骂槐呢,很不幸,他正是那槐树,那个和邱期初串通一气,占着地方不干事的。
  “皇上,邱期初的确是崇仁太子幕僚,只是当年他离京之后,臣和他再未有谋面,臣的确不知他如今到底做何想。”常大人来了个一推四五六,反正也没证据证明他和邱期初有联系。
  一直安安静静的坐在后排插不上话的赵煊懵懵懂懂的开口了:“没有谋面可以书信联系啊。”
  顾昭华十分意外的看向赵煊,妈呀,就赵煊的脑子能说出这话真的是……大有长进啊。
  孙天得看着赵煊,有种自己养的孩子终于出息了的感觉,这句话说的真好啊。
  赵煊其实自己都还没反应过来自己这句话到底意味着什么,但这话让常思明吓的跪了下来:“皇上,臣不敢欺瞒。”
  常思明一跪,赵煊下意识想起身扶,毕竟,常思明是先太子哥的老师,当然,也抽空教授他们几位皇子,当时简直是噩梦一般的存在。
  妈呀,他现在想起来都是害怕的。
  所以,看到自己随口一句话把常思明说的跪下了,他就想认错,可惜,被孙天得按回去了。
  目光轻飘飘的看了赵煊一眼,你是王爷,记住了,是王爷,皇上和大理寺都是你的底气。
  第972章 平易近人
  赵煊硬生生的被孙天得按了回去,没太反应过来,一脸懵懵哒的看着孙天得。
  “王爷腿是不舒服吗?”孙天得保持着假笑。
  赵煊左右看了看,大家对常思明突然下跪这事表现的很淡定:“还,还好,好像有点。”
  怎么,他是说错什么话了吗,怎么大家都变得怪怪的。
  赵煊看向龙椅上的皇上,皇上打破了沉默:“常大人快请起,朕是相信常大人的,不然今日也不会留下常大人一同商议。”
  常大人蹒跚着起来:“臣多谢皇上信任。”
  赵煊看常思明起来这才松了口气,别动不动吓人好不好,他也就随口说了一句。
  毕竟,京城和荆州之地通信还是颇为便利的。
  “以常爱卿对邱期初的了解,若将这份账册公布于世,他会如何做?”赵恒看着常大人问道。
  “这……邱期初为崇仁太子幕僚之时便是个心思深沉,高深莫测的,常常出其不意,臣实在难以猜测。”
  顾昭华撇嘴:“怎么听常大人这话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
  这死老头,憋了半天不说话,一开口全是说那个狗贼有多厉害的,还不如什么都不说呢。
  “郡王当年尚年幼,大概有所不知,当年邱期初不过二十几岁便可凭一己之力和崔侯一族抗衡且不落下风,且如今他已过而立之年,比之当年只怕心性更加坚定。”其实,在魏铭之前,另一个少年英才便是邱期初。
  只是邱期初当年不知为何并未走科举,而是做了太子府幕僚。
  “照常大人如此说,那便是没有办法,只能任由他兴风作浪,继续做荆州的土皇帝了?”顾昭华是不知他当年如何厉害,但凭他如今躲躲闪闪,让别人替他送死,便可知他猥琐的很。
  此话表达了大多数人的心声,大家都不说话看着常思明。
  常思明叹了口气,只能硬着头皮道:“臣不是这个意思,但臣不能欺君,臣的确想不到办法。”
  常思明的确有让立成王为太子的想法,也的确背后搞了点小动作,在他心中太孙才是嫡子嫡孙的正统,但他希望兵不血刃是说服皇上,他也不想大齐内乱再起兵戈,是以,邱期初在荆州做的事他确实不知道。
  可如今的情形,他的话不会有人信,只怕连皇上也觉得他和邱期初里应外合。
  “唉,我大齐竟无可用之人了吗?”顾昭华这口气叹的惊天动地。
  作为一个在朝堂上放肆惯了的人,大家也习以为常了。
  反正这个顾小郡王说什么,做什么,连太上皇都不会怪罪,更何况是皇上,若说圣眷不衰,也唯有他了。
  “皇上,卫国夫人求见。”孙不二猫着腰进来道。
  卫国夫人乃崇仁太子妃,小皇孙之母,皇上继位后,接成王到宫中抚养,视若己出,小皇孙之母封卫国夫人居华英殿。
  不过卫国夫人一向是深居简出,从不和任何人来往,便是亲儿子成王也只能三日拜见一次。
  众人面面相觑,卫国夫人这个时候求见,只怕和荆州的事情有关。
  毕竟,崇仁太子薨,卫国夫人也算是邱期初旧主,若他真的是为小主子筹谋,他做这一切虽说祸及百姓,但至少也当得上一句忠心护主。
  可若听不得劝,那便是奸邪佞臣,所作所为无非为了自己的私心。
  “臣妾参见皇上。”卫国夫人行礼道。
  “皇嫂免礼。”赵恒道。
  “皇上,臣妾愿前往荆州,解荆州之困。”卫国夫人言辞恳切又决绝。
  一瞬的沉默之后是刘御史的声音:“不可!”
  顾昭华没好气的瞥了刘御史一眼,这老头就是没事找事,哪里都有他。
  不等别人开口,刘御史已经站了起身:“皇上,卫国夫人乃崇仁太子太子妃,邱期初又乃崇仁太子旧人,理应避嫌。”
  刘御史这话倒也不差,若能说服邱期初便也罢。
  若不能,邱期初反倒以卫国夫人为质,打着为皇孙成王正名的旗号,岂不让那些摇摆不定的节度使有了起兵的借口。
  “皇上,臣妾和成王蒙太上皇,皇上大恩得以锦衣玉食,臣妾感念皇上大恩,臣妾乃成王母妃,这一切既由此起,那便该由此终,于公于私,臣妾都是最合适人选,求皇上成全。”卫国夫人再次俯首下跪。
  常思明这次倒是主动开口:“皇上,臣以为卫国夫人此法可行。”
  宋轶点头附和:“臣也以为此法可行。”
  “皇上,若皇嫂要去荆州,臣愿护送。”顾昭华起身拱手道。
  若那邱期初有反心,他便借机杀了他,除了这个狗贼。
  赵恒却没有立刻应下:“此事容朕考虑,今日廷议到此结束。”
  卫国夫人乃兄长遗孀,若她出事,他对不起太子哥,此事还需慎重。
  “臣等告退。”众人起身行礼。
  出了华清殿,赵煊还是云里雾里的,问一旁孙天得:“孙大人,本王适才可说错了什么,怎么把常大人吓成那样,我刚才本要和他道歉,谁知他一扭头就走了……”
  孙天得没忍住,直接笑出声,这憨货,若不是他那句话,常大人此刻也不会犹如火炙,坐立不安,他能不生气吗?
  赵煊皱眉:“孙大人这是笑什么?”
  他好歹也是王爷,他不要面子的吗?
  “王爷呀,你可是王爷,他不理你你不会令他站住再说话吗?”孙天得低声道。
  赵煊一想,是呀,他是王爷,他让他站住,他难不成还敢违令不成?
  “这样不好吧?”毕竟人家是首辅,最关键,还曾是他老师,他有点不敢。
  “没什么不好的,常大人其实平易近人的很。”孙天得拍拍赵煊的肩膀。
  赵煊愣在原地,平易近人?着实不像啊,常大人清高的很,从来也不把他们这些皇子王爷的真正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