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京城都在盼着楚王妃失宠 第769节
作者:锦公子      更新:2024-01-23 14:50      字数:2810
  数道声音,都透着紧张。
  皇上一向身体康健,突然吐血晕倒,谁不害怕。
  “快,传御医,让文绪过来。”一向镇定的皇后娘娘声音变得颤抖慌乱。
  赵攸宜方才没哭,可看到父皇晕倒,眼泪一下出来。
  说到底,她再坚强也只是个十八岁的孩子。
  “父皇,父皇!”赵攸宜跪在赵恒身边,失了平日的冷静。
  “父皇,你快醒来,好不好,攸宜害怕了。”
  陆瑶看女儿如此内疚,搂过攸宜,攸宜顺势趴在母后腿上:“母后,父皇是不是怪攸宜自作主张了?”
  “你父皇他没有怪你,他是心疼你。”陆瑶轻轻抚摸着攸宜的头发。
  几个孩子,他最疼的就是攸宜,怎么会怪她。
  他这是在和自己怄气,怪自己没有未卜先知,将事情弄到今日这种局面。
  也是她生了攸宁之后过的太安逸,将事情交给攸宜去做,才害得她小小年纪便要承担这些。
  陆玉庭还未出凤阙殿院子便看到孙不二急匆匆的出来,一阵风似的往外跑。
  陆玉庭顿觉不好,拦住了要行礼的孙不二道:“出了何事?”
  “皇上吐血晕倒了……”
  孙不二话音未落,陆玉庭已经折回去了,那速度之快,孙不二只看到太师飞舞的银丝。
  陆玉庭也来不及行礼,直接冲过去,先为赵恒把脉,脉象有些紊乱,不过还好,未伤及心脉。
  陆玉庭先用内力让他脉象平稳,他虽精通毒术,但医理却不及文绪,还是等文绪看后再说。
  “未伤及心脉,你们别担心。”陆玉庭安抚道。
  “真的没事吗?”攸宜看着舅舅,陆瑶的目光也落在陆玉庭身上。
  “无碍,待文绪看过后再开方下药。”
  文绪昨日才叮嘱皇上勿要动怒,这才过了一日就吐血晕倒。
  一向圆滑的孙公公流着眼泪,一向镇定的文院判背着药箱一阵跑,真乃奇观。
  不过,没有人笑得出来,皇上吐血晕倒,搞不好整个太医署都要陪葬。
  上次整个太医署人仰马翻还是皇后娘娘生产时,虽过去数年,仍记忆犹新。
  大家心中默默祈祷,皇上可千万不能有事。
  天气本来就热,文绪也年纪大了,跑得是气喘吁吁,可也顾不上这些,连忙为皇上诊脉。
  文绪神情紧张,他一蹙眉甚至连呼吸都揪着所有人的心。
  “父皇可好?”攸宜看文绪诊完脉,这才敢开口。
  “皇上将淤血吐出反倒是好事,只是近期切记莫要再动气了。”
  做大夫的最怕遇到把自己身体不当回事的病人了。
  文绪用针灸为皇上疏通脉络,不久之后便醒了。
  交代了几句便下去熬药,今日的药他得亲自盯着。
  “父皇!”攸宜红着眼睛。
  一句父皇出口,父女二人皆沉默。
  陆瑶看着攸宜,心疼的厉害。
  自己的女儿他清楚她的性子,她为父皇担忧,为父皇流泪,但却独独不说自己错了。
  “爹爹没事。”父女俩似乎都默契的没有再提嫁往契丹一事。
  但他们心里清楚。
  落棋无悔!
  攸宜扶着陆瑶出去,殿内只剩下师兄弟二人。
  赵恒靠在榻上,一向强悍的人,难得透出几分疲惫和柔弱。
  “师兄若想骂便多骂我几句。”陆玉庭心中也不好受。
  有些事不搁在自己身上,无法有那种感同身受。
  他当初把谷主令给攸宜,传授她本领,并未想过会有今日。
  “骂你什么?”赵恒有几分自嘲。
  最该骂的难道不是他这个做父亲的?
  若论公,身为皇室子弟,自应有这种敢为天下先的承担。
  可他除了是皇上,还是一个父亲,有七情六欲有私心。
  他想女儿在他眼皮子底下平安顺遂。
  “师兄,也不是没有办法,找一个和攸宜骨骼近似的女子,用换脸术……”
  赵恒摇头:“攸宜不会同意,也许这对她而言是好事。”
  攸宜的出身,经历都不会让她甘于平淡的过一生。
  正如她所言,她有理想,有抱负,她要征服草原。
  既然她想,便让她放手去做,他这个做父皇的支持她。
  陆玉庭突然想到契丹大祭司的那个预言,难道一切真的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
  长公主下嫁契丹一事朝廷虽未宣布,但差不多已经定下。
  陆瑶近日茶不思饭不想,却不想竟有个更坏的消息。
  弟弟陆玉昇自因为大风渡一事离家后再未归,还是一个小乞丐捡了他的玉佩拿去变卖,那当铺正好是方家的,认出玉佩上的族徽。
  顺着线索查下去这才知道,原来陆玉昇看到有小孩落水,只是正值涝季,水势急劲,陆玉昇救了那小孩之后被急流冲走了。
  第1086章 成就大业
  那个小乞丐是在河岸下游捡到陆玉昇的玉佩的。
  再加上当日围观者的描述,的的确确错不了。
  陆家二老老来得子,都年事已高,陆夫人听说儿子溺亡直接晕了过去,陆老侯爷已经在祖宗祠堂前跪了一夜了。
  陆伯山头发一夜全白,跪在祖宗牌位前悉数自己罪过。
  他征战沙场,杀人无数,这难道是老天对他的报应吗?
  这边儿子之死打击未消,又从外面传来攸宜要嫁往契丹的消息。
  陆伯山出了祠堂连衣服都没有换就急匆匆的进宫了。
  他当年亲眼目睹十三公主自刎,便立下誓言,大齐绝不再有和亲公主。
  如今,天下盛世,国泰民安,兵强马壮,竟然让他的外孙女嫁去契丹,赵恒是疯了吗?
  老侯爷怒气冲冲,从宫门到宫里一路无人敢拦,一路往华清殿而去。
  正要上台阶之时被一道声音拦住:“外祖!”
  陆伯山回头,正是攸宜。
  “攸宜,你来的正好,走,随外祖去见你父皇,外祖替你做主。”陆伯山粗着嗓子道。
  “外祖,你的头发……”昨日传来小舅舅死讯,她也着实大惊,本打算今日出宫的,不想,外祖先入宫了。
  “外祖没事!”陆伯山仍当攸宜是孩子般安慰。
  “外祖许久未去攸宜宫中,不如去坐坐吧?”赵攸宜道。
  陆伯山看了眼前面的华清殿,点了点头,也好,一会儿再去找赵恒算账。
  “外祖应知我乃现任鬼谷谷主,而舅舅当年曾收契丹王子为徒,虽素未谋面,但若论起来,他正是攸宜的师兄。”赵攸宜亲自给外祖沏茶,娓娓道来。
  “你舅舅当年收徒不过形势所迫,他的真正授业之师也并非你舅舅,攸宜,你只是个孩子,这些和你没有关系,外祖和你父皇说,你放心,外祖给你做主。”陆伯山当年对和自己未有血缘关系的四公主尚且在朝堂据理力争,更何况自己的外孙女。
  “外祖,其实嫁往契丹是攸宜自己的决定。”赵攸宜神情执着。
  陆伯山不可置信的看着攸宜,很快明白过来。
  攸宜乃瑶儿第一个孩子,便是赵恒那厮狠得下心,瑶儿也会拼命护着,不会眼睁睁看着攸宜嫁往契丹。
  除非,她自己愿意。
  “外祖,契丹八部之间混战数百年,几大姓氏这数百年都坐过可汗之位,便是有我中原文化熏陶仍是内战不断,外祖,攸宜不是去和亲,攸宜要一统草原,希望中原和草原之间再无疆域之分,共创盛举。”
  ……
  陆伯山终是没有去华清殿,来时的怒气此刻全部化为了沮丧。
  是他老了吗?
  他知道攸宜这样做没错,可为何却难以接受。
  “殿下!”崔思如从外面进来。
  “可有消息?”赵攸宜问道。
  崔思如摇头:“臣派人查到的消息和外面所传差不多。”
  “继续派人顺着下游找,便是死……也要见尸。”赵攸宜不相信小舅舅就这么没了。
  “是。”崔思如说完并未退下。
  赵攸宜看着她:“还有事?”
  “臣愿追随殿下前往契丹,成就殿下大业。”崔思如突然单膝下跪道。
  “不行!”赵攸宜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