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种田指南 第77节
作者:浮云素      更新:2024-01-26 18:30      字数:4584
  经过昨日,高长松打开了格局,深觉自己不能按部就班,只搞点豆腐、酒之类的,哎,换个穿越的老前辈,一年都要成当代的爱迪生,发明第一人了,他实在是太拘泥,速度太慢了。
  像他现在手中,就是这年代并不常见的酸梅汤,高长松熬此,只是偶见有小商贩挑担卖梅子,他想这天一日热过一日,不如做点清凉解渴的饮品。他看灵宝派的师弟们,就像是看高香兰她们,都是小萝卜头,得变着法投喂。
  此外他见钟离珺送来丸药,想要投桃报李。钟离珺是修行的老前辈,又颇有家财,不是他能回报的,只能投其所好,他爱吃,就整点新吃食。
  综合以上两点,他用新鲜的梅子做一大锅改良版酸梅汁。
  段红尘还没回过神来,就被高长松塞了一个竹节杯,高长松笑呵呵给他倒酸梅汁,凑近还能感到丝丝寒气。
  后院打一口深井,水特别寒凉,瓦罐镇在水里,捞出来就变冰酸梅汁了。
  段红尘牛饮一杯,口舌生津,看见钟离珺而生出的微妙不爽感烟消云散,砸吧嘴道:“这可是卤梅水?味与平日有所不同。”
  卤梅水也是种以梅子为原料的清凉饮,当然咯,作法跟酸梅汤很不同,它可以说是酸梅汤的老祖宗。
  高长松解释:“与卤梅水不尽相同。”他说先将梅子取核捣碎烟熏成乌梅,随后加蜂蜜、陈皮、甘草等一同熬制,蜂蜜是从黑熊精的摊位上买的,价格只有大唐的五分之一,质量还好,浓稠透亮。
  最正宗的酸梅汁还得加冰糖,这年头还没有呢。看过增补版的《天工开物》后,高长松倒知道冰糖怎么做,可他的家乡没有种甘蔗啊,只好作罢。
  哎,按照正常历史线,白糖、冰糖都要等贞观年间,唐太宗派人到印度学习后才会传入中国。
  段红尘听高长松说完,眼里的蚊香圈转啊转啊转的,他实在不能理解如此精致的生活方式,连解暑饮品都要如此折腾。
  他甚至想,怪不得高长松跟钟离珺感情好,二者一人爱吃,一人爱钻研吃,可不是绝配吗?
  *
  段红尘还是很负责的,他没跟高长松先谈紫真宫版倩女幽魂的续集,而是矜矜业业教起驩头。驩头也不是学不会,他只是年纪小,又没有跟族群生活过,过着人族生活的他很难理解什么叫做鸟类喷火本能,至于什么“灵力沉喉头”更无法理解。
  段红尘半蹲下,捏住驩头的扁扁嘴,后者都要荷包蛋泪了。
  段红尘:“闭上、闭上、闭上!灵力集中在喙这里!”
  驩头:灵力不应该沉丹田吗qaq!
  旁观的钟离珺眉头紧皱,目光如炬。
  路过的高长松小声鼓励道:“加油哦,你一定可以。”
  乌云迈着优雅的猫步划过庭院,挺幸灾乐祸地“喵”了一声。
  这下驩头从荷包蛋泪直接进化成宽面条泪了,段红尘看他如此伤心,松开了他的扁扁嘴,驩头立刻发出了响亮的“嘎”声。
  鹅子:好难哦,学不会!
  他越想越伤心,越想越难过,天呐,十二郎与阿娘见我如此,会不会觉得我很糟糕,然后就弃鹅而去了?
  他正在敏感的年纪,越想越难过,眼泪越来越汹涌,庭院都要淹成汪洋大海了。这下手足无措的变成段红尘了,妈耶,他只是来教驩头喷火的,怎么把他惹哭了,人家父母还在边上,他怎么好意思啊!
  而溺爱老母亲钟离珺快忍不住冲上去了,差点就把驩头揽在怀里,说:儿啊,咱不学了!
  好在高长松是有理智的,知道溺爱不可取,拉住钟离珺道:“郎君不可,还是再看一阵。”他颇为忧心地看天,想驩头是不是有点脆弱敏感,这样的话如果他有朝一日会到大荒,那不得给欺负死?不行不行,还是得他自己立起来。这回哭如果去哄了,以后怎么办?总不能哄一辈子吧?
  驩头难过的同时,悄咪咪地抬头,看向高长松方向,他忽视了担忧之情写在脸上的钟离珺,只看向“冷酷”的高长松。
  高长松凝视:哭是没有用的!
  驩头:嗝——嗝——
  嗝着嗝着,他竟然喷出了一团非常完整的火焰,根本不是过去那种小火苗或一小缕黑烟。
  段红尘、高长松、钟离珺同时睁大眼睛:喷、喷出来了!
  成功了!
  *
  教学有了成果,段红尘也不至于扭捏不言语,他到底是有些对不起高长松的,只觉自己弄哭了驩头,又很别扭,杵在高长松面前嗯嗯啊啊半天。
  高长松看他模样,福至心灵道:“是紫真宫秘境传奇?”
  段红尘小鸡啄米点头:对对对对对!
  高长松诧异道:“昨日我已在梨园同魃宥前辈等人说过了,看你不在我还奇怪。”
  段红尘石化了、风化了、暴跳如雷了,他想这怎么回事,他不是给他们说了一天吗?为什么轮到自己,却无人提醒呢!
  “尔等竖子!”他猛地跳起,若不是知道红腹锦鸡不能飞,都以为他要蹿到天上了。
  高长松不知他的遭遇,也不能理解他的愤怒,息事宁人道:“我给段道友再讲一遍如何,不妨事的。”
  谁知他梗着脖子道:“那不一样,你说是你说,他们说是他们说,这是态度问题!”一副不依不饶,马上要去找人算账的架势。
  段红尘放狠话道:“这事没完!”随后坐下,如何算账尚不得知,先听高长松把后事如何说了吧!
  ……
  魃宥激情怒写两页后,捧着一叠稿纸敲响胡同巷子里的门扉,他照旧尸气冲天,却无人惊惧,高长松招呼他进内院时神态自若,先给魃宥倒杯酸梅汁后道:“前辈可是有何情节不清楚的?”
  谁知魃宥却目露慈祥的眼光,看高长松就像是看自家种的优秀大白菜道:“我这两日将初稿赶了出来,哎,这文思如泉涌的感觉已几百年没有了,真是一气呵成。”
  高长松以前是个作文废,写八百字就要咬笔头的那种,经过了大学论文的磨练,稍微好了点,可问本科写论文是先写文献综述,然后就事论事,不怎么需要有情感的修饰性语句,跟文学创作不一样啊!实不相瞒,这几天他也尝试写了下唐传奇,就憋了可怜巴巴的百字,进度很不喜人。
  他连忙接过魃宥的稿纸,读完后都惊呆了:“这、这、这……”故事还是他的故事,可文字也太精妙了吧!这就是浸淫文学千年大佬的水平吗?
  他仔细一想,这位魃宥老前辈,说不定是从甲骨文时代一路存活至今啊!那岂不是历朝历代的文献他都看过?
  魃宥说:“若十二郎觉得有何不妥的,还请指正,我来修改。”一副万事好商量的谦虚模样。
  高长松摇头道,“前辈你说的是什么话,我之文字水平,拍马也赶不上前辈,竟将我那粗糙的故事整合至此……”他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了!
  哎,魃宥这长篇叙事诗,也击碎了他一颗文艺少年心,看看,这就是差距,自己就那三脚猫的功夫,也甭班门弄斧了,太难看了!
  没接到审稿意见,魃宥还有点小失望,他很快就收拾好心情问高长松:“十二郎,我可否请人雕版了?”
  这又是个bug,其实,雕版印刷术虽说是出现于唐代,真正普及是在唐代的中后期,眼下还是武德年呢,唐代才建立没多久。
  可无论是东胜神洲还是西牛贺洲,民间都默认有雕版印刷术了,书籍的价格也因此而降,对贫寒学子来说,是件好事。
  高长松会想起自己逛东华国西市,偶入书商一条街,见这里的书文字刻印清晰,竟胜于唐,还挺不解,东华国相较大唐,堪称文学荒漠,大多妖精字都念不全,修士除非以文入道者,擅四书五经的人甚少,与精美的雕版很不符。
  高长松回过神道:“当然当然。”他又说,“我有个不情之请,请前辈千万别写我的名字,我虽提供故事内核,可将他以如此完美形式呈现的还是前辈,以我只能是万万写不出的。”
  魃宥肯定不乐意啊,他是高风亮节老前辈,活到他这岁数,万事随心,不好虚名,于是他跟高长松“唇枪舌战”一番,最后两人决定,写俩名字,高长松的在前,他的在后。
  高长松心虚:受之有愧啊!受之有愧!
  魃宥实在是太想看见这不朽名篇问世了,对高长松说:“择日不如撞日,十二郎同我去选版可好?”他说,“字与板式还需十二郎来定。”
  后者闻言一愣:“前辈可说的是雕版?这不需先等师傅得闲了再去约?”这年代掌握雕版印刷技术的手艺人应该不多吧?
  魃宥笑不露齿:“都是自家铺子,我知他们都有空,直接去就行。 ”
  想想也合理,他这么爱看书,又活了不知多少年,开书坊奇怪吗?一点都不怪!哎,这真是书友的最高境界!
  人家前辈如此热情,高长松当然不会逆对方意思,反正他来东华国就是观光体验的,临时迎来小小的事业突破,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拒绝?他赶忙同巴侠与陈子航打过招呼,直接逛出去了。
  陈子航倒还好,巴侠满脸古怪,他摸自己下巴道:“哎,十二郎究竟记不记得,过三日紫真宫秘境就要开了?”
  这几天过得太跌宕起伏,怕早就把初心忘了!
  高长松:什么?难道我不是来拓展人脉,为了唐代套路文学发展而奋斗的吗?
  ……
  “咄咄咄咄咄咄咄咄……”
  “咄咄咄咄咄……”
  高长松哑然。
  他就说怎么东华国的雕版那么好,那么清晰,合着干的都是行家啊!
  幽暗的小房间内,只见一群啄木鸟废寝忘食地雕刻着……
  作者有话说:
  #论精怪的职业多样性#
  第88章
  古文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这位古人,即写《师说》的韩愈,尚未出生。
  高长松:术业有专攻……不行,我编不下去了!
  啄木鸟在古代就叫啄木鸟,是为大众所知的益鸟,宋代的欧阳修曾写过“不见啄木鸟,但闻啄木声”,而唐代诗人朱庆余甚至写诗赞道:“终日为君除蠹害,莫嫌无事不频飞。”
  寻常啄木鸟,一天啄树木500~600次,速度更是奇快无比,达到555厘米每秒,这速度该怎么算呢,跑步比较快的人冲刺百米,一秒大概跑十米。可啄木鸟的体积小,而且他这是以冲刺的猛劲啄击木头,冲撞感足以人脑震荡,也就是他们结构特殊,头骨内的防震措施够多,才没事。
  魃宥跟高长松乐呵呵地介绍:“这群鸟儿也非天生会雕版,一开始,他们总是用力过猛,木板只有薄薄一片,一嘴下去不就给啄通了吗?还是操练了无数次才学会。”他露出一看似温文尔雅,实则资本家的笑容道,“若学不会,那只能另谋高就了。”
  高长松:“……”
  估计对东华国的妖族来说,在魃宥这打工百利而无一害吧,薪资给得恰当,且有老祖庇护,不用担心其他精怪欺负上门来。
  据高长松这些日子的观察,手无缚鸡之力的翼族精怪,在这儿生活是艰难的,也就赤鷩之流能喷火,有战力的过得好些。
  高长松很快回过神来,跟魃宥商量细节,板式都由魃宥定,高长松实在受之有愧,哪能纠结细节?他都不想书署自己名字!
  雕版印刷术的字体是确定的,都用楷体,据说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影响了隋唐楷书向整齐划一的方向演进,这原因也简单:雕版所用的模板不仅刻字多,每个字所占空间还需一致,且纵横结构要更加端正,才方便印刷,对版工来说,字体清晰一定程度上比美观更重要。
  高长松在参观之余拿起已完工的雕版看,不免赞叹,这真是工匠的艺术啊!
  魃宥很挑剔,他恨不得换种字体彰显独家,可啄木鸟们的匠人技术达不到此,高长松说:“可以先雕版普通的,后续若想收藏,再来一版。”
  毕竟他是老板,怎么着都行。
  魃宥闻言很是满意,说:“还是十二郎主意多。”眼下问题只剩一个,他问道,“十二郎,这名字可取过了?”
  高长松道:“尚未,魃宥前辈有何想法?”
  谁知魃宥是个取名废,他取了无数个,也否了无数个,纠结到今天,已经没词了,于是他坚决要求高长松取名,高长松想道:“《紫真宫见倩女幽魂》如何?”
  他只是组装了一下发生地跟原型,此外高长松想了下,说不定未来还会出现其他系列的紫真宫传奇呢?
  魃宥举双手双脚赞成道:“好!好!倩女幽魂!这个好!”
  高长松摸鼻子,哎,好也不是他好啊!是邵氏公司取名好!
  魃宥还问高长松是否要取笔名云云,高长松想了下没取,他本来也不是科举功名在身的,不觉写小说下等,而且他还不觉得自己能成大家呢!小范围传阅一下算了,取不取笔名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