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亲后我成了流放犯妇 第54节
作者:沈湖      更新:2024-01-28 07:51      字数:3314
  夜里万瑾澜觉得热了,还迷迷瞪瞪的将被子掀开,摸到旁边人,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入了齐王府。
  摸了摸他的额头,察觉到又热了起来,赶忙拉了绳,婆子早就有经验了,厨房也备着水,万瑾澜拿起巾帕又是一通忙活。
  等忙完,才又躺下去。
  躺在他身侧,她打了个哈欠,带着睡意的说道:“你可真是会折腾我。”
  有这一遭,她还不敢睡的离他过远了,不然也感知不到他的状况。
  万瑾澜嘟囔两句,手搭在他身上,再次沉沉睡去。
  第81章 入宫觐见
  成亲后的第二日,按例是要去宫中给皇帝请安,给太后娘娘磕头敬茶。
  萧沣还在昏迷当中,万瑾澜只能自己去。
  连着两夜没睡好,眼下有些青黑。
  洗漱过后,她先将萧沣的早膳喂了。
  由于无法咀嚼,府上的厨子只能听太医的给萧沣做些有营养的稀粥,所有食材都切的碎碎的。
  太医说王爷身体越来越瘦,日后每日最好多喂一两顿。
  万瑾澜给萧沣喂完便准备进宫了,天光大亮,时日不早了。
  李嬷嬷说道:“王妃不必着急,您尽管用早膳,耗些时间太后娘娘会体谅你的。”
  万瑾澜笑说:“母后惦记着王爷,如今可能已经在慈安宫中等着了,拿些点心在马车上用倒也不妨事。”
  进了宫,万瑾澜先去太极宫给皇帝行了大礼,随即被赐了座。
  建安帝看起来比起在栗山行宫时苍老了十岁不止。
  “沣弟如何了?”
  万瑾澜恭敬回道:“回陛下,王爷至今还昏迷不醒,昨个夜里又发起了热,晨起时身上又发冷,人瘦了不少。”
  建安帝叹了一口气,“朕已命人在民间寻找奇人异士,万氏你要好生照顾沣弟。”
  建安帝告诫一番,又赏赐了些东西,便让她去慈安宫了。
  太后确实已经在慈安宫中等了许久,李嬷嬷随着万瑾澜一道入宫,回宫后并未去太极宫,而是直接去了慈安宫。
  将在齐王府的事都禀报一遍,太后点点头,“万氏是个贤惠懂事的。”
  万瑾澜在去慈安宫的路途,遇到了顺王妃和三皇子妃。
  顺王妃是压不住的红光满面,王明慧唇畔噙着冷笑,眸中有怒火在压抑。
  这妯娌二人之间的气氛明眼人都能看出不愉快。
  也是,一个风头正盛,一个日落西山。
  万瑾澜的个头比两人都高出半个头,好整以暇的等着二人前来行礼。
  “见过皇婶。”
  她仿佛听到了王明慧磨牙的声音。
  这声皇婶,真是该死的动听。
  顺王妃与她是平级,却因为辈分,也要向她行礼。
  这满宫上下,如今能让她行礼之人,也就两个而已。
  “你二人是要去慈安宫?”
  顺王妃点头笑着说道:“我们王爷和三皇子被派去平叛,今晨起时交代妾身将孩子送进宫替王爷向母妃尽尽孝心。”
  一旁的王明慧无声冷笑,顺王不就是想在去平叛的期间让儿子替他在父皇面前邀宠,真是没他更会盘算的了。
  三人一同边说边走,王明慧忍了半天,终于还是道:“听闻皇叔病情严重,连榻都下不了,妾身真是心疼皇婶,刚成亲就要承受这些。”
  万瑾澜立足京中贵女圈中多年,本是镇国公府长房嫡女,从前姑母是宫中贵妃,在及笈后去扬州时主动接触了齐王萧沣,如她所愿的坐上了齐王妃的位置。
  可以说,万瑾澜的心思是不少的。
  她生来就拥有锦衣华服,即便是成亲,她也要找个能让她继续富贵、不必对大多数人卑躬屈膝的男子。
  萧沣的身份很好,相貌也很合她心意,曾经她是自得的,虽然如今有了些变故,但有什么关系?她依旧是齐王妃。
  万瑾澜笑道:“本妃的日子如何就不劳三皇子妃操心了。见三皇子妃如今面色尚佳,我也就放心了,看来三皇子妃没被前些日子的事情影响,如此也好,毕竟多想无益。”
  王明慧先前被顺王妃挤兑,现在被万瑾澜挤兑,气的脸都扭曲了。
  “万瑾澜你得意什么,听闻齐王都要不行了,你提前进府是冲喜,日后难逃做寡妇的命。”
  “放肆,给哀家掌嘴。”
  谁也不知道,太后怎么不在慈安宫中,反而在宫道的拐角处。
  王明慧被吓得面色大变,赶忙跪地,“孙媳失言,太后娘娘恕罪。”
  顺王妃轻出一口气,庆幸自己今日对万瑾澜依旧客气。这王明慧就是个蠢货,只要太后还在,万瑾澜都是不能得罪的。从前王明慧还被称为京都才女,如今看,这脑子,着实是不怎么聪明。
  “三皇子妃王氏不修口德,掌嘴三十,回府反思,日后无召不得入宫。”
  太后咳了几声,面色因动怒有些潮红。
  万瑾澜上前将太后扶住,轻拍她的后背,“娘娘不必动怒,儿媳相信吉人自有天相,王爷会醒来的。”
  太后的年岁与她祖父差不了多少,都是两鬓斑白,不过她祖父的身体因为练武看起来比养尊处优的太后看起来康健不少。
  回到慈安宫,万瑾澜磕了头敬了茶,得了赏赐后便坐在了太后的左下手边。
  太后从手上取下通体翠绿的玉镯,拍了拍她的手,“辛苦你了。”
  万瑾澜笑道:“一点都不辛苦,儿媳就盼着王爷能早点醒来,只要他能醒过来,儿媳如何都不觉得辛苦。”
  坐在对面的顺王妃看着眼前的婆媳和睦,一时间还有些羡慕。比起陈淑妃对她时常的耳提面命,太后对万瑾澜的态度,当的上一句亲如母女了。可想起传闻中快死的齐王,顺王妃心气又平了不少。
  顺王妃给太后请安过后,便识趣的离开了。
  见太后面色倦怠,万瑾澜说道:“儿媳在闺阁时常给祖母揉捏、松泛身体,不若今日也给母后揉揉。”
  太后面色和缓,“你昨日也辛苦了,哀家的身子不要紧。”
  万瑾澜还是起身立在了太后身侧,手劲适中的按起了太后的两鬓。
  太后闭上眼睛,面色更加舒缓。
  一柱香后,太后睁开双眼,坐直了身子,闻弦歌而知雅意,万瑾澜从善如流的坐了回去。
  “你是个孝顺的。”
  万瑾澜笑道:“母后可要好好保重身子,等王爷醒来,进宫见到母后精神不好,也会怪儿媳没有尽心侍奉。”
  太后招手,“万氏,你来。”
  万瑾澜不明其意,到了近前。
  太后从头上取下一支素雅却精致的木簪子,万瑾澜蹲下后,她亲自给她戴到了发髻上。
  立在一旁的一位嬷嬷眼神闪了闪,随即眼观鼻鼻观心的垂下了眼眸。
  此时的万瑾澜觉得此时似曾相识,也不知这支簪子是不是与姑母曾经送她的那支一样别有乾坤。
  第82章 虫蛊
  万瑾澜回了王府,将簪子取下来,敲敲看看,也没发现其它名堂。
  三日一晃而过,到了回门那日,万瑾澜依旧是一个人回的,母亲抱着她抹了一回眼泪。
  万瑾澜自己觉得还好,一点都不难受,诺大的王府,如今就她一个主子,太后除了要求她圆房,在别的方面对她非常好。
  成亲后,小半月眨眼而过,北方始终没有传来好消息,朝中有大臣提议,让肃王领北军前去平叛。
  建安帝没有同意,可西部闹灾荒的消息传至朝廷后,建安帝最终还是屈服了,想要以最快的速度将叛乱镇压。
  西面与东北好似兵荒马乱,京都却是一片安稳繁荣,在齐王府的万瑾澜的心则记挂在萧沣身上。
  李嬷嬷被太后娘娘派到王府帮她,与其说是帮,不如说是变相的催她快些与萧沣圆房。
  不过好在夜里李嬷嬷也不能跟进房中看着,她依旧我行我素。
  一波又一波的大夫和奇人异士出入王府,都是给萧沣看病来的。
  一些纯属招摇撞骗,一些说起来头头是道有真才实学却对萧沣的病情束手无策。
  眼见着萧沣一日比一日消瘦,她说话时的反应已经没之前大了,可见状况是一日不如一日。
  这一日,她父亲在午时送来了一个黑黑瘦瘦的老者,名为俞七,老头弓着腰,面庞上带着西南山民的黑红之色,眼神看人时让人觉得不大舒服,说话的口音很重,她也不大听的懂。
  父亲私下告知她,这位老者是苗寨的长老,还是他的属下走了小半月山路,特意去苗寨请出山的。
  萧沣依旧无知无觉的躺在床榻上,俞七拿起身侧挂着的细竹筒,对着镇国公叽里咕噜的一通说。
  万瑾澜只听的懂几个字眼,她父亲转述说俞七要用自己的方法试试是不是虫蛊。
  随即俞七将人都要赶出去,万瑾澜不放心,俞七却黑了脸,叽里咕噜的一通骂,还来推搡。
  “你随我出去,他说放出他的宝贝时有外人在场可能会受惊,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
  万瑾澜还是不放心,镇国公用眼神示意她出去。
  到了门口,镇国公说,俞七儿子的前程还指望着他,他不敢做什么。
  “苗寨的人不是非常排外?怎么主动接触外界了?”
  万瑾澜在西南比在京都自由多了,随着大兄去过大魏的边境,也了解不少西南部族的风貌。苗寨在西南,属最神秘的部落了。
  镇国公道:“苗寨几大姓氏在闹分裂。”
  两人还没说更多,俞七就从里头出来了。
  “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