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亲后我成了流放犯妇 第109节
作者:沈湖      更新:2024-01-28 07:52      字数:3426
  热水也少好了,万瑾澜坐在浴桶中泡的浑身舒坦,想着京都公府的情况。
  守在门口的婢女恭敬喊“王爷”的声音传进来,万瑾澜听着他沉稳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停在盥室外。
  他向来是守礼的,万瑾澜压根不担心他会闯进来。
  “王爷,您可要沐浴更衣?”
  一道柔婉中带着娇媚的女声传入她耳内。
  万瑾澜心中轻呵。
  这婢女当她死了吗?
  第164章 登徒子
  一身蓝色锦袍的萧沣皱眉看向立在几丈之外擅自进屋垂着头露出一劫细白颈项的婢女,声音微寒的问道:“你是哪里来的?”
  莫不是从前在了李家伺候的?胆子倒是不小。
  婢女头垂的更低,鼓足勇气说道:“奴婢是陆县令送来伺候王爷的。”
  万瑾澜坐在浴桶中幽幽说道:“夫君若是需要伺候的,我明日便给你挑些貌美的来。”
  今日这些婢女,她随意扫过一眼,并没有特别貌美的,最多也就是中人之姿,当时她还在想,这位大表哥尚算会做事。谁成想,这里头就有胆子大的。
  萧沣无奈扶额,再看向婢女时,眸色更冷,嗓音带着凉意,“从哪来回哪去。”
  婢女愕然的抬起头,不甘心的对着盥室的方向说道:“王妃未免太过霸道,我只是一个婢女,你连我都容不下…”
  甭说万瑾澜了,萧沣都挺服此女,这婢女是哪里来的自信?还胆大包天光明正大的行挑拨之事。
  “你这婢子挺有意思。”万瑾澜轻轻一笑。
  萧沣可不想惹她生气,声音微扬喊道:“安喜。”
  安喜在房顶上坐着,闻言跳了下来。
  “把人送去酒楼,洗上半年碗盘清醒清醒。”
  萧沣吩咐完,安喜就进来把这婢女带走了。
  守在门外的婢女对视一眼,都有些幸灾乐祸。喜儿仗着是县令夫人乳娘的女儿,在府里也是作威作福惯了的,今日也算是踢到铁板了,真是活该呢。谁让她认不清自己,觉得以她的些许姿色能入齐王的眼。
  “夫人可满意了?”萧沣信步进了盥室内。
  万瑾澜正准备起身,被他突然的行径惊到,赶忙又坐了回去。
  向来是端方君子的人今日竟也不守礼了。
  见万瑾澜防备的瞪着他,萧沣眉眼间有浅笑,“你我是枕边人,我如何不能进来?”
  隔着不到一丈的距离,万瑾澜闻到了他身上的酒气。
  宴后她来处理李家事宜,萧沣要见的人可多了,要处理的事也很多。
  他神色虽是清明,但还是有哪里不同,清湛的眉目之间多了几分不羁。
  他如闲庭信步般一步步靠近,在万瑾澜越来越紧绷的神色中,伸手探进了浴桶中。
  “水快凉了,快些出来,不看你祖父的信了?”
  他随手拿起放在一旁木架上的巾帕,把沾湿了的手慢条斯理的擦干净。
  万瑾澜松了一口气,对着他出去的背影小声骂道:“登徒子!”
  还没完全出去的萧沣回头,似笑非笑的看着她。
  万瑾澜将自己缩的更低些。
  等擦干净穿好里衣出来后,萧沣将老国公给他发来的密信递给她,随即也叫了水。
  他两日一夜未眠,虽然还有精神继续熬着,但真的很疲惫。
  万瑾澜叫了婢女给自己绞发,有外人在场,她还不便看信。
  如今有条件了,她当然要恢复过往的讲究生活。她可以吃苦,但不代表不爱过金尊玉贵的生活。
  婢女出去后,萧沣还在盥室中沐浴,万瑾澜坐在寝房之中看祖父给萧沣的书信。
  祖父在信上说,因为西南,建安帝一时半刻不会拿公府如何。
  万瑾澜看的频频皱眉,以建安帝的无耻,到了穷途末路之时,必然会拿公府之人当人质。
  她将信件折起,虽然知道祖父说的是有道理,但事关亲人,她很难不担忧。
  万家对西南的经营比李家在凉州的耕耘更深,和西南小国打的交道是最多,建安帝对公府的忌惮不是没有道理的,父亲虽死,祖父和父亲往日的旧部以及大哥却都在西南,若以此来牵制建安帝,建安帝或许真的不敢动公府。
  但就怕万一啊!
  万瑾澜心不在焉的坐在梳妆镜前,坐到昏昏欲睡时突然惊醒,萧沣进盥室好似已经许久了。
  万瑾澜到盥室前喊了一声,无人应答。
  她只好学萧沣也做一回登徒子,闯了进去。
  只见他一头乌发披在身后,人已经靠在桶上睡着了,他眼底的青黑十分显眼,容色间的疲惫一览无余。
  水已经凉了,万瑾澜将他叫醒。
  一放松下来,整个人的疲惫感如影随形般甩不脱,萧沣有些懒洋洋的穿好中衣,一头湿发滴滴答答的往下滴着水。
  婢女听到内里的动静,在外问道:“夫人,要不要奴婢进去伺候?”
  万瑾澜拿起巾帕说道:“不必了。”
  万瑾澜动作很快的给他把头发绞干,巾帕都没来得及放好,就被他拉入了床榻上,整个人半压在她身上,吻轻柔的落下,她感受到了他身体的变化,面庞有些发烧。但现在并不可以,她正想提醒他二人还在孝期时,他却渐渐不动了。
  最后,他的头放在她颈窝睡了过去,呼吸声缠了她整夜。
  萧沣这一觉睡的很长,直到第二日的午时他才起身。
  万瑾澜正坐在厅中和兄嫂一起用午膳。
  见他起身,万瑾澜又让婢女去添一副碗筷,婢女又把熬了一上午的乌鸡参汤端来。
  万知景不可置信的说道:“鸡汤你竟然都不舍得给我们喝?”
  万瑾澜无语道:“总要熬够了时间吧。”
  万知景轻呵一声,表示不信。
  方碧蕖笑看了万知景一眼:“王爷奔波数日,瑾澜是该给王爷好生补补,你做兄长的怎么还吃起这个醋?”
  万瑾澜赞同的点头,“兄长想喝汤,让嫂嫂给你安排就好。”
  万知景服了。
  萧沣在厅外听了大概,眉眼之间隐隐有笑意。
  他早就知道,瑾澜就是嘴硬心软的人,她其实很在乎他。
  用过膳后,万瑾澜说道:“夏风找你几回了,还有季老将军等人也派人来过。”
  萧沣点头表示知晓,“胡家这几日会来送银票,之后应当还有不少家族会派人前来,这些事,还要你多费心一二。”
  万瑾澜点头,“改日我宴请凉州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的女眷。”
  有银子才能把规模更大的火器坊建起来,有银子才能筹措到更多粮草,后勤军需供应上的事也决定了前方的成败。
  萧沣信任万瑾澜,也了解她,他知道,她不会甘心安然活在深宅大院中当一个贵妇人。
  他尊重并理解她,也会用行动给她足够的安全感,他要让她明白,她担忧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第165章 京都
  李麻子等一众从凉州来的士兵穿过了赤乌郡以南的外族地盘,并未借道雍州,在从凉州出发后的第七日,快马加鞭终于到了京都城外。
  李麻子看着雄伟的城楼,和兄弟们对视一眼。
  天气热,即使放了冰,在半道上也融化了,程右和萧明环的头颅已经有些变样了,还发出了令人作呕的味道。
  第二日大清早的,京都城楼的守将在开城门时,发现了隐于蒙蒙黑暗中的高台。
  李麻子和手底下的人在半夜时分用石头堆起了一个高台,高台之上除了放置了两个装着头颅的匣子,还有一篇檄文迎风展立在竖起的杆上。
  檄文本是万知景写的,萧沣看后觉得太过文邹邹,夏风润色过后,王术这个狗头军师又改了改,通篇读下来会给人不雅之感。
  建安帝生母穗儿在檄文中是背主求荣狸猫换太子的贱婢,建安帝是不孝不仁狼心狗肺血脉不详的猪狗之辈。
  檄文的末尾落笔是齐王萧沣。
  通篇言辞激烈,前来查探的士兵读完后腿有些软,看到两个匣子上贴着的牛皮纸上分别写着“新任凉州牧”、“三皇子”,士兵打开匣子后腐臭的味道飘出。
  士兵当即就吐了,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赶忙转身回去找守将。
  守将来后,命人把头颅收起,檄文也被扯了下来,随即准备上报京兆尹。
  城门口的檄文虽被收走了,李麻子却不止在这一处张贴了檄文,进京的各路大道小道上,已经被他们贴满了。
  恢宏庄严的皇宫之中,有人得意有人忧。
  一月之前,前瑞王的侍妾在宫中秘密产下一名男婴,建安帝大喜,婴孩还未满月便给了封了王。
  然而,许是这么小的婴儿并不能承受这份福气,在还未满月之时,婴儿鼻中吸入了柳絮等杂物,还未满月的婴儿就夭折了。
  莱妃哭的肝肠寸断,建安帝杀了一大批宫人,近日宫中行走之人哪个不是小心翼翼的,生怕不小心之下脑袋就搬了家。
  建安帝的身子本就不如以往,此次遭受打击,已有几日未朝。
  肃王叛乱还未解决,凉州也不甚安稳,政令下达地方也没有从前顺畅,建安帝的江山可畏是岌岌可危。若是瑞王有血脉留存尚好,建安帝至少还不会一蹶不振。
  玉芙宫中,一身浅色衣裙的陈淑妃恹恹的躺在贵妃椅上,本来明若芙蕖的面庞最近很是憔悴。
  王皇后和万妃相继死去,本就让陈淑妃都提不起斗志了,直到顺王死在凉州,陈淑妃哭的肝肠寸断。
  还是顺王妃日日带着孩子进宫安慰,并提醒陈淑妃瑞王的子嗣之事,陈淑妃缓过来后才含着一腔愤怒设法把那未满月的婴孩弄死了。
  若非建安帝派顺王去了凉州,她儿也不会死在那,尸身至今还未运回。陈淑妃多想这次还和上次一样,她儿没死,只可惜,回来送信的人十分确定了顺王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