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一夜听春雨 第137节
作者:明月倾      更新:2024-01-31 16:09      字数:3601
  “云夫人不是那种人。”卿云道。
  她不是信任自己的判断,是信任娴月。
  娴月那种护短的思维方式,有时候也很好用,她信任娴月,娴月信任云夫人,所以她也信任云夫人。
  而娴月那晚朝她发的脾气,用这思路,也立刻解释得通了。
  她的意思是,云夫人是我的人,赵夫人是你的人,你的人,造我的人的谣,这是不能接受的。
  你不解决,是你不把我当自己人,把赵夫人当你的自己人了。
  换而言之,娴月至少可以确定,云夫人从来没造过赵夫人的谣。
  想也知道,官场上从来是副职嫉妒正职,云夫人要造,也该造清河郡主和老太妃,她不会和赵夫人计较,反而是赵夫人,会想把她挤下来。
  但卿云却什么都没说,只是安静看着赵夫人发脾气。
  这眼神太过镇定,以至于赵夫人有种错觉,仿佛回到二十年前,和那些“小贱人”们在赵侯爷面前争辩的时候。而卿云是那个审判她的人。
  她在审判她。
  她竟然敢审判她!
  怪不得景儿那天从景家的洗儿宴回去之后,那么失常。
  她抓了永安来问,也没问出端倪,只说少爷和少夫人待了一会儿,心情就不好了。
  她不仅审判自己,也审判景儿。
  景儿是她未来的丈夫,她竟敢审判他。
  就算景儿和她那个风流浪荡的妹妹有什么首尾又如何,京中王孙哪个不如此,她竟敢这样立威?
  这还没过门就如此,过门之后会如何,让人不敢深想。
  赵夫人只觉心头火起,往日对她的满意顿时烟消云散,只剩下满腔怒火,怒道:“卿云,我看你是病糊涂了,你仔细听听你的话,说的是什么。云夫人不是那种人,我难道是那种人?
  你到底和谁是一边的,本来我已经很大度了,你求着老太妃帮贺家的忙,我也不说你什么了,你还有脸来质问我们,等你娘回来,我倒要问问她,是什么意思……”
  下人们原本都在屏风外间,让她们俩说知心话,没想到里面吵了起来,顿时都涌了进来,各自解劝各自家的,月香连忙跪下来道:“夫人息怒,小姐是生病了,夫人不要和她计较,都是我们的错,我们没伺候好小姐……”
  “起来。”卿云只说了这么一句。
  月香看到卿云的眼神,顿时不敢跪了,连忙站了起来。
  卿云仍然平静地看着赵夫人,赵夫人虽然满腔怒火,却被她看得一阵阵心虚,恼怒道:“我看你是被你那疯妹妹传染了!
  看你生病,我不跟你计较,明天再来找你娘说话!让她给我解释!”
  她说完,拂袖而去,卿云却忽然叫住了她。
  “姨娘。”
  她不这样叫,赵夫人还没发现今日她都叫的自己夫人,不由得回转头来,却听见卿云道:“姨娘,如果一个小孩,和父母走失了,偏偏一辆马车飞驰而来……”
  她像是要讲一个故事,或者一个比喻,但话没说完,就自己自嘲地笑了起来,像是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意义似的。
  “不说了。”她朝赵夫人道:“没有事了,今日是我病了,改日再和夫人赔礼吧。”
  “你知道就好!”
  赵夫人自觉挽回点面子,气冲冲地道,这才带着媳妇丫鬟们扬长而去。
  “小姐。”
  月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怯生生地在旁边叫她。
  卿云神色平静得很,道:“你去紫铜锁那个衣箱里,有个花梨木的盒子,给我拿来。”
  月香依言拿来,只见卿云从头上拔下根簪子,原来簪子就是钥匙,把盒子给打开了。这也是娄二奶奶留下的商家女传统了。
  盒子里是柄匕首,卿云拿出来,握在手里,拔出一截,认真地看着。
  月香吓得魂飞魄散,还以为卿云是要自杀,连声叫小姐,还想叫人,被卿云阻止了。
  “别慌。”卿云教她:“匕首不是用来杀人的,匕首也叫短剑,君子佩剑,是随时警醒自己,当断则断,不要反受其乱。”
  说来也真巧,贺南祯那家伙,送自己的礼物,就这两件好,一件极柔软,一件极冷硬,倒也应了仁义两字,正是圣人言中,君子该有的操守。
  她对岑小姐尽了仁,如今要对娴月尽义了。
  娴月和她生气,句句诛心,无非是怪她不讲义气。
  一样的和夫人亲善,娴月和云夫人是真心忘年交,却被自己的赵夫人诋毁造谣,她不说,自己就当毫无察觉。
  赵景更是对她动手动脚,调戏轻薄,她讲义气,当做无事发生,给自己面子。否则以娴月的心性,赵景现在还能全须全尾?
  但自己却这样懦弱,只装作不知道,始终没给她一个交代。
  句句诛心,却也骂得句句是对,也难怪卿云无话可答,但娴月说的样样都对,只有一件,凌霜的事,她还是觉得,木雕泥塑的没有心的小姐,有时候,是比不受拘束无法无天的小姐有用一点的。
  否则贺南祯也不会来给她下跪赔礼的。
  按娴月的思路,贺南祯是君子,自己能得到君子行大礼道歉,终究也是个君子吧。
  卿云拔出匕首来,真是好匕首,寒光闪闪,如霜如雪,只怕也是吹毛断发的吧。
  她其实不信佛,但佛家说头发是三千烦恼丝,这匕首能斩断头发,应该也能斩断三千烦恼丝的吧。
  贺南祯说,文人在案头放田黄,是警醒自己,谨言慎行,不欺暗室。
  那君子佩剑,也是告诫自己,不与小人同流合污,当断则断吧。
  他还说要送自己重礼,其实真正的重礼,他早就送给自己了。那是比所有宝物都珍贵的东西。
  要不是见了他在密林里,见到自己衣衫不整,两人独处,却能秋毫无犯,不动一点邪念,还将自己体体面面送回去。
  自己怎么知道君子是该这样的,也知道,赵景对娴月的调戏,是无论如何都辩解不了的小人行径。
  就像他对官家的不屑一顾,反衬出赵景那句“官家秋狩,少不了有咱家一份”的轻狂谄媚一样。
  就像他知道一句无心的话,给自己造成了伤害,于是备好田黄带在身边,准备给自己道歉,听到自己挤兑,也仍然平心静气,半跪下来跟自己道歉。
  书上说,君子闻过则喜,每日三省其身。
  而赵家人,却是一色的恼羞成怒,倒打一耙……
  娴月的四王孙,到底是评错了。
  赵家这样的家风,如何称得上王孙呢?
  更遑论君子,世上女子没有机会,男子有了机会,读了圣贤书,却学出这样的品德,实在是连女子的脚后跟都不如了。但他们却还要主宰女子的命运。
  凌霜那晚的呐喊,剖心剖肺,大声疾呼,自己只当她糊涂,觉得自己并不需要被唤醒。
  原来自己也不过和那些蒙在鼓里的女孩子一样,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君子,真正值得敬重的郎君,就像贺南祯看错自己一样,自己也看错了赵家。
  但贺南祯能跪下认错,自己呢?
  第123章 母亲
  娄二奶奶听到月香传信,连忙匆匆赶回家中。
  凌霜已经出了事,娴月也只当是帮云夫人养了一场,但剩下的卿云,无论如何不能出事了。
  但她匆匆赶到家中,却看见卿云若无其事,坐在餐桌边上,面前还摆着一大桌丰盛饭菜,旁边是和她一样满头雾水的娄二爷。
  “卿云?”她不解地问。
  “娘先入座吧。”卿云神色平静,站起身,给她盛了碗汤。
  娄二奶奶满腹狐疑地入座,看桌上菜色倒有点熟悉。
  卿云又盛了碗汤,给黄娘子,道:“四娘也请入座吧,你也辛苦了。”
  她招呼好三人,自己也坐下来,道:“娘尝尝这道酥鱼,这还是你教我做的呢。”
  娄二奶奶仍然满头雾水,不明白她为什么要招待自己。
  “前些天娘教我主持中馈,说要怎么置办宴席,怎么监督厨房,怎么看厨房的账簿,怎么到了新家,要收拾出一桌饭菜来,侍奉公婆和夫家人……”
  她轻声道:“但我想起凌霜的话,也觉得有点道理。
  为什么爹娘这样辛苦把我养大,娘这样辛苦教我,我的第一桌菜,是要做给夫家人吃的?这不是有些可笑吗?
  所以下午我就叫厨房准备了这桌菜,用的是娘教我的一重三轻,每个人喜欢的菜都是我亲手指点做的,爹,你也尝尝那道蒸芙蓉蛋,也是女儿的孝心。”
  娄二爷哪里读得懂气氛紧张,还真乐呵呵要尝,被娄二奶奶狠狠瞪了一眼,不敢乐了,只默默吃饭。
  “卿云,你别吓娘,你告诉我,你今天是怎么了……”娄二奶奶焦急地道。
  卿云笑了。
  “娘放心,我没怎么,我只是想通了。”她说。
  “你想通什么了?”娄二奶奶不解。
  “我想通了,赵景不是君子,他也变不成君子,他调戏娴月,轻视我们家,是没人伦的畜生行径,我看不起他。”
  “什么!”娄二爷顿时站了起来,怒道:“我打死那个小畜生!”
  黄娘子连忙上去拖,几个人上来,好不容易给娄二爷按住了,送到书房去了,还听见他一路骂“小畜生”
  “混蛋!”。
  直到娄二爷的声音远去,娄二奶奶才终于开口道:“你的意思是要……”
  “如果只是赵景不正,那也没什么。
  他有他外面的世界,我有我的内宅,诰命夫人也不是只有靠丈夫,但赵夫人也不是好人,她纵容跟随她的夫人造云夫人的谣,势利又狠毒,我连娘那个救小孩的故事都不必和她讲,就知道她和我们不是一路人。
  凌霜说得对,婚前总是装得很好的,等进了门,保不齐我不被上脸色,赵家的家风不正。”
  娄二奶奶抿紧了唇。
  “赵夫人奔五十的人了,还能当几年家?
  你想想三房,咱们家老太君倒是正派,但三房当家,咱们家的家风怎么样?不照样是乌糟糟。”她立场仍然不变:“你是聪明人,卿云,这世上能由人力改变的东西,你都能掌控,但不变的那些东西,才真是珍贵的。
  比如侯位,你只要成了侯夫人,家风如何,还不是你说了算?”
  卿云苦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