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1265节
作者:二八大杠      更新:2024-02-04 17:11      字数:2762
  陈江海微微一笑,明知故问道:“不知道陈主任今天想跟我谈什么?”
  “江海,我们直接开门见山吧!你们电脑公司的研发中心,放到我们京城大学来吧!”
  陈勤山当然不想跟陈江海在拐弯抹角,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意图。
  陈江海笑着说道:“陈主任,你的消息挺灵通的呀!”
  “今天倪星宇教授特意给每个学校打了个电话,我能不知道吗?”
  陈勤山撇撇嘴,略显无奈道。
  这要是其他人的话,肯定不会跟倪星宇一样,直接一个电话就干过来了。
  奈何倪星宇性格如此,根本就不喜欢绕弯子,直接就跟他看上的大学分别打了一个招呼。
  意思也很明白,秋海这边要建研发中心,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
  倪星宇没有什么私心,他想的就是科研上的事。
  至于商业上的弯弯肠子,他压根不愿意去多想。
  他这次只负责传消息,剩下的他不想多管。
  倪星宇要做的,就是等陈江海谈好后,他拉着人去组建科研中心。
  这一阵他正好定定心心来做相关筹备工作。
  陈江海则故意说道:“这个倪老,你让我说他什么才好呢!恐怕也只有这样耿直的老先生才能干出这种事吧!”
  “陈总,你想要我们有什么诚意,直接说就好了。”陈勤山也是一个没有花花肠子的人,索性开门见山的说道。
  听到陈勤山这样说,陈江海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陈勤山的行为,倒是跟倪星宇差不多。
  他们这种人,真的是很纯粹。
  一个搞科研,一个搞学术,都是醉心于自己的追求。
  至于其他的,他们都不怎么放在心上。
  这要是其他人来谈判,肯定不会像他们这样一下子就把自己的底牌给露出来。
  陈勤山就过分了,不但把底牌掀出来,还让陈江海随便提要求。
  “哈哈,陈主任你这样做,你们校长还不得气死?”
  陈江海感叹之余又忍不住打趣了一句。
  陈勤山却是满不在乎地说道:“这可是他让我来的,他又不是不知道我是什么性格。”
  不得不说,陈勤山的这个回答,让陈江海有点意外。
  陈江海想了一下,随后道:“陈主任,让我先听听你们的诚意吧!”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陈勤山也明白他的意思。
  这摆明了就是在做生意,先听一下价格。
  到时候谁的价格高,陈江海就跟谁合作。
  这样的方式,对于秋海来说能够利益最大化。
  而他们这些被选择的对象之间就会进行一场激烈的博弈,不断促使他们开出最好的条件。
  陈勤山也知道,这样自己很吃亏,可却没有什么办法。
  现在秋海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实在是太大了,哪个大学要是能有秋海的研发中心,那师资力量一下就上去了。
  这对于每一个高校来说,绝对是一次巨大机会。
  此时陈勤山也知道,如果不能拿出足够优越的条件,陈江海不一定会选择京城大学。
  就算京城大学是国内最顶尖的名校之一,也没有用。
  因为这一点,陈江海根本不在乎。
  秋海的这个研发中心,不管设立在那个学校,对这个学校都是有巨大增强的。
  反倒是学校本身具备的条件,只是比较次要的因素。
  只要不是那种太差的,想来应该都在陈江海的考虑范围之内。
  现如今是什么年代?
  是科技年代。
  如果秋海真的能够在电脑行业,拥有属于自己的独家技术,这样的成绩,绝对是会让全世界瞩目的事情。
  如果一个学校能够参与到这样的研发当中,对于整个学校来说,无论是名气还是收益都会有惊人提升。
  如果有这样的机会,原本一所普通的学校一旦将其争取到手,绝对可以挤进名校行列。
  要是本身就是名校,那它在名校中的排名,肯定能前进不少。
  如果是像京城大学和水木大学这种原本就是数一数二的存在,说不定就能真正问鼎名校第一的宝座。
  这样的诱惑对于这些学校来说,实在是太大了。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真的跟秋海合作了,好处绝对是多多。
  不说其他,光是资金支持这一块,秋海肯定是不会吝啬。
  以秋海的阔绰程度,每年投个几千万甚至上亿资金在学校,根本不算什么难事。
  跟秋海合作,意味着有资金,又有研发优势。
  对于国内的任何一所名校来说,绝对都是无法拒绝的,必须竭尽全力的争取。
  “陈总,校长跟我说了,研发中心的建设由我们学校全权负责。”
  这样的条件,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可能会相当的诱人。
  然而,对于秋海来说,无非就是省了一点钱而已,实际上并没有太多吸引力。
  陈江海没有说话,等着陈勤山的下文。
  对于这个条件,陈勤山也知道,肯定不能打动陈江海。
  在钱这一方面,秋海现在真的一点都不担心。
  一座研发中心,建起来能花多少钱?
  最贵的是里面的设备,而不是这一栋建筑。
  陈勤山继续说:“我们每年都会往研发中心输送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配合你们更好的研发。”
  这个对于秋海来说,算是一个不错的条件。
  第1422章 这个条件怎么样?
  在这个条件里,京城大学反而是受益最大的一方。
  对于京城大学来说,受益最大的反而是他们。
  能够在秋海的研发室里实习,这对于很多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这种情况下对于京城大学相关专业的招生,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所以从这点上来看,占便宜的还是学校。
  “这些从研发中心出来的实习生,秋海有优先招聘权。”
  京城大学会提前跟实习生签好合同,进了研发中心,第一份简历必须投给秋海。
  违背了这一条,是要负法律责任。
  听到这个条件,陈江海微微一笑:“陈主任,你觉得秋海现在去招聘的话,会有多少不愿意来?”
  陈江海说这话的时候,十分的自信。
  现阶段,秋海在全国的名声,那绝对都是响当当的。
  尤其秋海进入世界五百强后,在国内的名声就更响了。
  在整个家电行业中,秋海就是坐头把交椅。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进秋海。
  这些人当中,包括不少电器行业的高管,以及国外留学回来的海归。
  就连这些人,都想进秋海,更不要说什么大学生了。
  大学生能进秋海,恐怕做梦都要笑醒了。
  当然京城大学这样做,陈江海也能理解。
  现实中,各大企业为了挖墙脚,抓人才,那真的是手段齐出,绝对花样翻新。
  所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陈江海跟着淡淡道:“这个条件勉强说得过去。”
  听到陈江海的评价,陈勤山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陈江海看似在说这个条件不错,潜台词也很明白,其实也一般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陈总,还有最后一个条件。”
  陈勤山眼见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陈江海却还是这种态度,干脆咬了咬牙,直接摊牌了。
  原本谈判这种事也不是他这种人擅长的,尤其是跟陈江海这样的对手,他直接就落入了下风。
  虽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不过他也就是抱着尽人事听天命的态度,干脆把这个压箱底的条件给抛了出来。
  省得绕来绕去过多的浪费口舌,而且还收不到想要的效果。
  陈江海没有接话,静静的等着陈勤山的下文。
  只听陈勤山说道:“学校这边每年能提供三十个名额,让秋海的员工来进修。”
  听到这个条件,陈江海眼睛微微一亮,但他还是没有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