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1501节
作者:二八大杠      更新:2024-02-04 17:13      字数:2564
  第1701章 是个很合适的人选
  同时,陈江海还特别热心于慈善和公益,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可以说陈江海在每一个方面都做得极好,几乎找不到任何的瑕疵。
  很多记者接触过陈江海后,觉得他是一个不好接触的人。
  可是在潘敏看来,陈江海有这样的成就,就能如此的骄傲。
  难道让陈江海像一个老头子一样,唯唯诺诺,没有一点自己的风格吗?!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陈江海就不会带着秋海发展到如今的样子。
  或者说秋海之所以能够发展到这种程度,正是因为陈江海这种傲气。
  “潘老,不知道你想从那里开始参观?”
  陈江海客气地问道。
  对于陈江海的称呼,潘敏觉得有点不舒服。
  “陈总,我觉得你把潘老这两个字掉个个儿,直接叫我老潘比较好,这样听起来顺耳也比较亲切一点。”潘敏微微一笑道。
  陈江海微微一笑,从善如流的说道:“那老潘你叫我名字就好,不要总来总去了。”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潘敏哈哈一笑,整个气氛一下子变得更加轻松起来
  “好,这样最好。”
  称呼一改,两人的关系也立马亲近不少。
  对于国内现在的企业家,陈江海多少是佩服的。
  能在这种情况下,把企业发展起来,没有能力是做不到的。
  可是在这群民族企业家中,真正能重视研发技术的,真的没有几个。
  而潘敏,恰好是其中之一。
  能够在这种年代,花一大笔钱去岛国建科研中心,可见决心。
  华夏的经济能够发展的这么好,离不开潘敏这样的人。
  “江海,我想去参观你们的研发中心,不知道可以吗?”潘敏试探性地问道。
  潘敏知道这个要求,有点过分。
  毕竟一来人家公司,就想去人家最重要的地方参观,一般人肯定不好同意。
  可偏偏陈江海不是一般人,技术要是这么容易被偷走的话,那还投这么多钱干嘛?
  直接找几个像潘敏这样的人物,去人家研发中心偷回来就行了。
  “当然没有问题。”陈江海直接答应了。”
  听到陈江海答应的这么痛快,潘敏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
  “江海,你这是同意了?”潘敏忍不住问道。
  陈江海哈哈一笑:“为什么不同意?这可是秋海最大的骄傲,我自然希望有很多人能够看到它。”
  潘敏听到陈江海这个解释,十分的赞同的点点头。
  “你说的没错,一个企业最大的骄傲,就是属于它自己的技术。”
  陈江海伸手带着潘敏朝研发中心走去。
  颜飞跟在后面,有点没明白。
  来到秋海大厦,第一个目标就是研发中心,这位老板不一般啊!
  国内这么多的企业,能够跟陈江海一样重视科研的,颜飞之前还没见过。
  所以在他的印象之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也就陈江海一个人而已。
  今天,总算是又见到一位了。
  他突然明白,为什么陈江海会选择亲自下去迎接这位老爷子,而且一开始还是一副晚辈的态度,很是尊敬的样子。
  对于科研这个东西,颜飞有自己的看法。
  什么赚钱,什么领先,颜飞不是很懂。
  最主要的,那就是自己研发出来的东西,那是彻彻底底属于自己的。
  用自己的东西,没有负担,没有担心,这才是颜飞认为研发最有用的地方。
  很快,陈江海便带着潘敏,来到了秋海的研发中心。
  看到这个充满现代气息的研发中心,潘敏的赞叹声就没有停过。
  实在是这里的科研条件和设备,是潘敏见过最好的。
  潘敏还是第一次在国内,见到这么先进的科研中心。
  早在两年前,陈江海让央视过来拍过一期节目。
  主要的内容,是关于秋海彩电的生产过程。
  那个时候,秋海这个神秘的科研中心,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当时这个纪录片的重点,是关于秋海彩电的。
  这个科研中心,只是向世人展示了它神秘的冰山一角。
  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可是对于秋海的研发中心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很长的时间。
  这里发生的变化,也是整个秋海最大的。
  现在潘敏看到了,跟之前在电视上看到的研发中心,完全就是两个样子。
  “江海,你这个研发中心,投入不少吧?”潘敏感叹之余,忍不住问道。
  陈江海极为自信地说道:“具体花了多少我不清楚,不过这里的每一个设备,绝对是当下最先进的。”
  听到陈江海这样说,潘敏点点头:“没错,很多设备我早就想买了,可是买不起啊。”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语气中满是羡慕。
  能够拥有这样的科研中心,一直以来都是潘敏的梦想。
  可惜的是,科龙是他一手建立的,可股权不在他的手上。
  潘敏在科龙,很多地方都受到了限制,地位非常尴尬。
  就说去岛国建立研发中心的计划,一直被拖着。
  直到今天,上面还没有给出回复。
  种种遭遇,一直让潘敏觉得自己身陷泥潭。
  有时候看着电视上的陈江海,潘敏是真的羡慕。
  看看人家做企业,说什么底下的人就做什么,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命令下达不了。
  可是到了他这里,很多事情自己都做不了主。
  陈江海看到潘敏的脸色,稍微猜到他在想什么了。
  潘敏作为华夏初代的民族企业家,想为这个行业做点什么,可能是他最大的心愿了。
  可是国企的模式,潘敏注定是不能按照自己心意来做事的。
  陈江海之所以会迎接潘敏,一是为了见一下这位人物。
  还有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想把潘敏挖到自己这里来。
  秋海的研发部门,一直都缺一个主管。
  陈江海之前物色很久,可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整个秋海的高层,都不是搞科研的料。
  眼前的潘敏,在陈江海看来,绝对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
  能在九十年代初期,就注重科研的人,那他对科研的态度自然是不用多说的。
  同时能够在这个时代,提出去岛国建立研发中心,这个创意实在是太厉害了。
  就算放在现在,能够提出这样设想的人,恐怕也没有几个。
  第1702章 有一个小道消息
  科研不是说投钱进去了,就能看到成果的。
  不管是什么行业,科研总是有风险的。
  一旦科研失败,那就意味着前期的巨大投入,全部化为泡沫。
  科研的资金投入,向来都不是小数目。
  如果是一个小公司的话,说不定一次科研失败,就会让整个公司倒下。
  大公司的话,承担风险的能力要强。
  可是科研这一块,它能够承受失败的次数,也是有限的。
  秋海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国内其他企业是比不了的。
  国内很多的电器企业,其实都是组装厂。
  他们产品的销量是不错,可是利润低的吓人,赚的都是辛苦钱。
  大部分的利润,都比他们拿出买那些昂贵的零部件了。
  反观秋海的话,大部分的零部件都是由自己研发和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