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1707节
作者:二八大杠      更新:2024-02-04 17:14      字数:2999
  外企方面也在猜测,秋海跟他们相比的话,到底少亏了多少。
  此时的外企还算是有不小的自知之明,毕竟秋海有会员制。
  他们心里面很清楚,光是这个如同神来之比一般的会员制,就为秋海回笼了一大波的资金。
  正因为如此,外企暂时是不可能赢秋海的。
  关于这一点,外企的高层都有着共同的认识。
  他们现在真正想要搞清楚的,就是秋海在这一轮的价格战之中到底赔了多少。
  因为在此之前,外企对于陈江海手上持有的资金进行过一些评估。
  而他们想要做的就是,集所有外企的力量,不断耗尽秋海有限的资金,取得价格战最后的胜利,然后享受属于他们的饕餮盛宴。
  瓜分华夏市场甚至瓜分秋海。
  岳宏盛按照陈江海的只是很快就通过相关媒体把消息放了出来。
  结果一出来,立即就让很多人惊掉了下巴。
  一时之间,振奋了很多华夏国内的同行,也让民众感觉脸上有光。
  现在在华夏这片土地之上,很少有本土企业可以和外企相抗衡。
  如今秋海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真的是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士气。
  秋海能赢。
  这个念头第一次出现在了不少人的心里。
  【商业地震,秋海集团竟然可以和外企联盟相抗衡,前期小胜一局。】
  【本报消息,秋海高层岳宏盛透露,秋海在价格战之中,稳如泰山,略有结余。】
  【独家消息披露,秋海和外企联盟大作战,价格降到最低,靠着会员成功战胜外企联盟,获得胜利。】
  ……
  不过经济媒体的报道,却比不上娱乐媒体那么吸人眼球。
  第1953章 激烈对抗的延伸
  这年头的娱乐媒体,已经开始慢慢盛行起来。
  比起比较专业的经济类报刊枯燥无味的报道,他们的报道就更吸引眼球了。
  什么“秋海集团陈江海天赋异禀,一岁开口说话,三岁读小学”之类的说法都搞出来了。
  吹捧的陈江海简直已经不算是人了,活脱脱的就是神仙下凡。
  按照他们的说法,陈江海这种天生就是为商业而生的神人,面对这一次的危机,肯定可以轻松解决。
  甚至还有人说陈江海后面站着国内的其他企业家,大家早已经在暗地里联合起来,准备跟外企联盟来一场真刀真枪的对抗,并且很有信心能够把外企联盟打趴下,甚至一举赶出华夏市场。
  这些报道虽然有些夸张,但对于秋海来说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
  正是这些报道给秋海带来了正面的影响,让民众对秋海有很大的信心。
  在这种情况下,陈江海也成了一部分民众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于是更多的人在购买电器的时候,自然而然会选择支持秋海。
  对于普通的民众而言,陈江海能跟外企联盟抗衡,就是为国争光,有可能的情况下自然要尽一份绵薄之力。
  外企联盟那些高层听到这些报道之后,简直快气疯了。
  这些报道把陈江海吹上了天,把他们狠狠的踩进了地里面。
  在华夏经营这么多年,他们还是第一次遭受这种屈辱,偏偏又无可奈何。
  这让他们对于陈江海这个人咬牙切齿的同时,也更加的忌惮。
  他们也做出了积极的应对之策,首先就是舆论上的反击。
  国内从来不缺乏崇洋媚外的人和团体。
  这时候,不少人对于国外有着很大的羡慕和向往,总认为国外的月亮比较圆,自然也就滋生了一批脑残粉。
  在这些外企联盟的引诱下,他们直接无脑地为外企联盟呐喊助威。
  【秋海集团真是厚颜无耻,竟然用会员制捆绑消费者,欺骗百姓对抗外国企业,简直是不可饶恕。】
  【重大消息,西门子的李天钢透露,秋海集团之所以能够盈利,是因为他们的电器成本很低,也就意味着他们电器的质量是极其不合格的。】
  【可笑,一个什么技术都没有的本土企业,竟然妄图和国外的大企业相抗衡,简直就是不自量力!】
  ……
  总之这些人,完全就是在不顾一切的抹黑秋海集团,根本不顾及事实的真相。
  关键是很多崇洋媚外的人,觉得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就跟后世的某些网红一样,为了讨好外国,不惜一切代价的当舔狗。
  除此之外,之前和秋海有过节的那些人也都纷纷跳了出来。
  他们根本不管什么民族大义,反正就是要秋海倒霉,让陈江海身败名裂。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觉得对得起那些外国主子。
  其中叫嚣的最厉害的,要数颜鹤城招揽的一批人。
  这批人什么都不做,就是抓着秋海在那里使劲儿的黑。
  媒体的大战,是双方激烈对抗的延伸。
  舆论固然是重要的,但外企联盟也清楚,根本就起不了任何决定性作用的。
  况且,现在舆论方面,总体而言其实秋海还是占据着相当优势的。
  外企联盟的高管再次聚集在一起,商讨了一下接下来的策略。
  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他们最终达成了统一的意见,将价格战进行到底。
  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对于他们而言同样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了。
  一句话,这一场战斗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当然,现在他们的资金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一方面要不停的降低电器的价格,另一方面还得封锁秋海的芯片供应。
  封锁芯片供应,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他们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反过来给那些芯片厂家进行补贴。
  如果不能弥补这些芯片厂家的损失,人家又凭什么跟他们站到一起共同对抗秋海呢。
  谁的钱不是钱?
  如此一来,他们之前准备的资金很快就已经用的差不多了。
  这时候,这些华夏地区的负责人不得不向各自的总公司求援,希望能够支持更多的资金,保障后续的价格战。
  “八嘎!真是一群废物!这时候竟然还需要向总部求援,真是耻辱,天大的耻辱!”
  “山本,我可以给你一部分资金,但是你必须拿下华夏市场,输了你就引咎辞职吧!”
  当山本一郎向总部求援的时候,被骂的是狗血淋头。
  偏偏面对自己的上司,他大气都不敢喘,只能一个劲儿的点头称是,表示自己无论如何一定会拿下华夏市场,绝对不让对方失望。
  这样的情况,几乎在其他外企上同时上演。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来,秋海集团真的可以说是了不起,竟然仅凭一己之力就将他们逼迫到了这种境地。
  相对这些外企而言,国内的百姓自然是最开心的。
  价格战的受益者是他们,现在的电器比以前便宜了太多太多了。
  很多家庭因为经济原因买不起的,现在也能把心爱的电器抱回家了。
  有些原本没打算买电器的人,看到电器的价格降到了如此低廉的程度,唯恐错过好机会,干脆也不得不下手去抢了。
  谁也不知道这个价格战打到什么时候,搞不好一方坚持不住直接就结束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现在价格低赶紧出手。
  买下才是赚着了。
  周侯建作为本土电器行业的一方势力,自然也在关注着这一场史无前例的价格大战。
  随着价格大战的开启,他们这些电器企业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他们没有跟着一起降价,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敢降价。
  这种情况下,原本就没有太大市场竞争力的他们,销量直接就被挤压到了边缘。
  秋海和外企在亏本,这些企业也在跟着亏本。
  当一个行业的老大和老二在大战的时候,倒霉的其实是老三老四这些靠后的企业。
  就比如后世360和企鹅之间的战斗,彼此打着打着,结果一不小心把其他的同行给打没了。
  秋海和外企联盟之间的价格战才进行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已经有上百家小型电器企业倒闭了。
  那些中型的电器企业,还在苦苦的挣扎,处于濒死的边缘,充满了绝望。
  因为这场战争还不赶紧结束的话,他们离倒闭也没有多久了。
  第1954章 有了新的突破
  至于本土的大型企业,此时都在观望,都在咬牙坚持。
  他们只能不断的告诉自己,只要撑过这段时间,那他们的明天和未来,就会是美好的。
  他们之所以有这种想法,一方面固然是在安慰自己,另外一方面也是有些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