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大佬的短命白月光[年代] 第27节
作者:五叶昙      更新:2024-02-08 15:48      字数:3117
  “我们出去吧,”
  或许是早有对象的原因,孙健是个十分体贴的好同志。
  他道,“堂屋冷,程知青你留下跟塬哥说话,我们去堂屋。”
  “不用,”
  韩东塬叫住他,道,“是厂子的事,留下来也可以一起听听。”
  又转头,冲廖盛道:“你叫徐建国过来,一会儿我们开个会。”
  廖盛应下出门,他这才又叫程柠,道:“过来坐吧。”
  然后起身,把自己的位置让了出来,示意程柠去他的炕上坐。
  程柠走过去却没坐下,就把手上的资料和稿子都放到了他炕桌上,然后把自己的稿子抽出来递给他,站着跟他道,“这个是可行产品单,这个是选出来的最可行产品设计稿,只是初稿,你先看看,如果可以的话,就提一下意见,我再修改,尽量在这两天师傅来之前定稿,可以给师傅看看,让师傅有针对性的培训大家。”
  韩东塬却是到了对面廖盛那边的炕上坐下,一边伸手接过她递过来的稿子,一边又示意她坐下,然后就开始翻她给她的画稿,再拿了笔一页一页的修改加附注。
  程柠没再站着,跟其他人招呼了一声,就顺着他的意思坐到了他对面等他修注。
  看着他翻着稿子的时候不由得又想起了前世。
  他后来的样子。
  因为她对着最多的时候,大概就是他工作时的样子了。
  他现在这样翻稿子修改的模样跟后世很不一样。
  后世他工作的时候认真严肃得让人几米之内就战战兢兢。
  而这会儿,他就坐在炕上,一脚随意踢在前面一张凳子上,面上没什么表情,认真却又有些懒散的样子,是年轻的,带着朝气,有些刺头的韩东塬。
  程柠心里叹了口气,一手撑在炕桌上,探过头去,另一只手就指着画稿不时给他解释上一两句。
  画面竟然是难得的和谐。
  孙健极有眼色。
  虽然韩东塬说让他们留下,他还是一手勾了朱先开,对杨红兵使了个眼色,几人一起出去了。
  程柠听到动静,抬头看他们离开,还特意带上了门。
  她转头看韩东塬。
  韩东塬扫了她一眼又垂下了眼,还是没什么表情,但也不知道是不是程柠的错觉,总觉得他的耳朵好像红了些。
  可惜他现在黑得很,看不太出来。
  下乡半年多,他就黑得跟炭一样,也亏得他皮相好,骨相也好,这么黑也能撑出一股子凌厉的颜值来。
  “这个弯钩是干什么用的?”
  韩东塬敲了敲画簿,大约是提醒她别老对着他看。
  这丫头也不知道是什么毛病,这次下乡之后总是一趁他不注意就对他看。
  还是用那种让人不自在的眼神,也不知道是吃了什么药。
  他仔细回想。
  以前她可没这毛病。
  最多就是他做了什么让她不高兴的事,暗戳戳瞪他,一脸的愤懑和敢怒不敢言。
  程柠回过神来,收回目光,看向画簿,道:“哦,那个啊,你不觉得这个大汤勺柄后面是弯钩形比较好看吗?不用时还可以挂起来。”
  “增加技术难度。”
  他道,“你分一期和二期,一期所有产品简化生产难度,二期等技术成熟了再生产。”
  程柠应下,忙在小本子上记下。
  两人谈了小半个钟头,等所有画稿,连产品单子都讨论完了廖盛徐建国他们还没有回来。
  孙健拖走了朱先开,再用眼神唤走了杨红兵。
  朱先开临走时卷走了桌上一框子糕点和瓜子。
  几人去了堂屋。
  堂屋没炕也没炉子,寒气直往身体里钻。
  朱先开跺了跺脚,叹了口气,道:“你说塬哥谈个对象,他是温暖了,为啥咱们要受冷受冻啊?”
  他们多可怜啊,为了去公社,凌晨三点就起了,吹了一整天的冷风,容易吗?
  杨红兵有点傻气。
  他问:“程知青到底是不是塬哥的对象啊?”
  其他人早放弃去追究这个真相,就他还在纠结这个问题。
  “现在不是,早晚也是。”
  朱先开一边跺脚取暖,一边伸手从框子里拿了一块糕点往嘴里塞。
  眼角余光瞅到杨红兵有些傻气的样子,突然坏心眼上来,出馊主意道,“要不然你试试,要我说程知青多好啊,长得跟仙女似的,性子又好,还能干,反正现在塬哥不承认她是对象,你就去追追看,说不定天上下红雨,她就看上你了。”
  杨红兵一哆嗦。
  孙健一巴掌就拍朱先开脑袋上,道:“你怎么自己不去试?”
  说完转头看杨红兵,道,“你别理他,这人一肚子坏水。”
  杨红兵挠了挠脑袋,很憨直道:“其实他说的都是实话,可是这谈对象的事,又不是好看就行,就算程知青再好,她也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所以,朱哥,你这话以后还是别说了,不然别人误会了,不是影响我以后谈对象?”
  朱先开&孙健:“……”
  此刻程柠还在韩东塬宿舍里议着事情。
  两人谈完了画稿和可生产的产品单子,廖盛和徐建国还没回来,程柠收拾了稿子,就道:“我回去整理一下,这两天尽快给你。”
  “好,”
  韩东塬道,“白天整,屋子里暗的话点上煤油灯,一会儿让廖盛给你拿一桶去。”
  程柠应下。
  煤油这会儿也是很珍贵的,她现在一直都是用舍友的,长期用当然不行。
  她这也算是因公花费。
  她站起身,道:“那我先回去了?”
  “不急,”
  韩东塬却是又道,“先坐着吧,等廖盛徐建国过来一起开会。对了,你数学还行吧?”
  数学?
  她刚刚才拿了高中数学课本给了周晓美呢。
  “还,还成吧。”
  她颇有些心虚道。
  她记得她读书时成绩还是很好的,可毕竟死了几十年,该忘的都忘光了。
  “你试试帮厂子做一下预算,”
  韩东塬道,“钱是你带来的,你算算看,在我们能赚钱之前,厂子前期大概要投入多少,有不懂的就问我。”
  “分几块,工人工分,原材料费,购买工具费用,还有其他,像是请师傅的费用,我们可能要去北城的差旅费,试试看。哦,你把需要的工具列出来,这些天你也在木场上工好几天了,应该大概知道需要些什么工具吧,先不用管单价,这些我已经联系了家具厂,他们会给我寄一批折旧的工具过来。”
  韩东塬下乡前在北城建筑工程集团上班,干的是和下属家具厂协调安装家具的活,所以跟家具厂那边很熟,那位退休的木工师傅姚师傅也是这么认识的。
  等韩东塬下乡,把工作给了程柠,单位觉着他以前干的活程柠干不了,正好家具厂有个位置,就把程柠安排了过去。
  所以程柠其实对家具厂情况还更了解些。
  这也是韩东塬之前明明收山货也能赚钱,但最后决定搞竹木制品厂的原因。
  搞山货要找村民收货,要验货,要经公社卖,中间还得提防被人举报,一路都麻烦。
  不像厂子,搞起来之后事情交给下面,就省事多了。
  他的时间也自由。
  说是前期投入由他来垫付。
  其实主要也就是工人的工分。
  跟城里一个月还得十几二十,熟练工人大几十的工资相比,这里实在太穷,村民和知青满工分一天也就是一斤粗粮,苞米面或者红薯,一个月三十斤粗粮,折现不过两三块钱,三十个工人,一个月也不到六七十块,就算是加点精粮,一个月也不会到一百块。
  原材料费山里木头都是免费。
  然后就是购买工具的一次性费用,这些他用处理价购买家具厂淘汰扔在仓库的旧工具,价格十分低廉,离送也不远了。
  所以即使没有程柠送过来卖工作的钱,熬上几个月对他来说也不是很大的问题。
  更何况前面几个月也不是完全赚不到钱。
  过去两个月他让村民削木板,做最简单的砧板,小凳子,造型一般,但胜在质量不错,一个卖到家具厂也有两三毛,七八毛钱,出了一批货已经拿到一百多块钱。
  所以办这厂子对韩东塬来说并不像别人以为得那么艰难。
  第22章 管钱
  不过就算是对韩东塬来说没有别人以为的那么艰难,对外话却是不能这么说。
  例如廖盛在徐建国宿舍。
  他过去的时候,那边宿舍也在开大餐,正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围着徐建国问关于厂子的事。
  可徐建国这人吧,做事实诚,为人却是十分老成,该说的说,不该说的那是一个字都不会漏。
  廖盛过来,立刻就被人拖过去灌迷魂汤。
  廖盛也不急,程柠在韩东塬那边呢,好像是拿了产品的草稿跟韩东塬讨论,韩东塬说“一会儿”,那就不是立即开会的意思。
  他就很有眼色的准备磨蹭一会儿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