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人驾到 第232节
作者:袖唐      更新:2024-02-12 11:38      字数:4103
  崔平香不死心的追问,“不是闹鬼。除了闹鬼呢?假如你当时在场,还会想什么?”
  差役奇怪道,“还能想啥,这么吓人肯定赶快回家啊?”
  “……”
  崔平香觉得,这个差役指定有些问题,说了是假设,他就像听不懂一样,答案肯定和正常人不一样!
  “行吧,有劳。”崔平香拱手。
  她转身进屋还听见那差役还在外头叮嘱,“崔护卫有空还是去拜拜吧。”
  屋里。
  崔凝捧着碗,有些无语。
  她和魏潜都习武,五感自是比旁人要好,外头的对话大致都听见了。
  魏潜放下筷子问,关切道,“诸葛不离不这样吧?
  他把诸葛不离查了个遍,确定此人没有问题,至于秉性却只听她师傅说“聪明贴心”,这会儿确是有些担忧了。
  “她倒是聪明又贴心。”崔凝默默补充一句,发起疯来还挺吓人的。
  魏潜放下心来,又指点了她几句,“崔平香这样的护卫不是你这般用法。你给她太多自由,反而会让她不知道该如何自处。”
  “五哥的意思是……”崔凝对崔平香要求不高,平常也很少给管她,或许……她们从属之间磨合不好,还真不是崔平香的问题。
  魏潜道,“她是一把武器,在你身边之时,不需要有自己的思想,你对她发出任何指令,她都会拼尽全力做到最好。可能你会觉得这样对待她很不人道,但……她就按照这些条件打造出来的兵刃。”
  从工具的角度去看,崔平香没有缺点,而且她若是察觉到主人不满意,会主动去改变、适应,以便让主人使用起来更加顺手,但这些改变都不是基于“人”的思考。
  崔凝恍然大悟。
  崔平香不怕她要求多,就怕她没要求。
  “如何去使用每个下属,亦是你为官需要学的东西。试图改变一个人,是下策。”魏潜能够理解她为什么会陷入误区,因为贴身护卫与其他人不同,也值得花费更多心思。
  只是,侍卫营用十几年时间把崔平香培养成一把合格的武器,又岂能在短时间内能掰回来?
  “我明白了。”崔凝道。
  魏潜道,“你明白这些若还是想继续打磨她,慢慢来便是。”
  经此点拨,崔凝茅塞顿开,眼界心境都开阔许多,所悟良多。
  夜深,庭中积了厚厚的雪,细雪霏霏,断断续续的下着。
  郊外庄子。
  柳意娘坐在温暖室内,却浑身冰凉。她不知道监察司查到什么地步了,但从宜安公主频频动作来看,显然已经是被逼到悬崖边了。
  而她也终于意识到,这一切的操纵者都是一院之隔的那个男人。之前他说的那一番“做坏事不宜与蠢货为伍”的言论,是在警告她。
  那“蠢货”,原来指的是宜安公主。
  以谢飏的秉性喜好,别说与宜安公主为伍,他压根不会给一个眼神,可偏偏有人不知死活非要往前凑。
  于喜好收集男色的宜安公主来说,谢飏无疑是绝品。他出身高贵,才华横溢,容貌也是万里难挑出一个的出色,本是宜安公主根本不可肖想的郎君,可偏偏他家族没落,处境艰难,以至于如今不止是宜安公主想,凡喜欢俊俏郎君的妇人娘子,没有几个不想。
  然而谢飏生就一副高不可攀的模样,真敢伸手尝试的人,只有宜安公主一个。
  正因为如此,柳意娘为了收集把柄才会故意接近宜安公主,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她的自作主张,与宜安公主纠缠捆绑也越来越紧密了。
  柳意娘没有见过谢飏插手此事,但知道他一定做过些什么。他一直都是这样,看似做一些毫不相干的事,事情却总能够按照他的意愿去发展。
  事到如今,柳意娘也只能安慰自己,既然谢飏还愿意将她留在庄子上,至少是在默认会保她一命。
  第394章 道心
  翌日。
  监察四处迎来了更加忙碌的一天。
  崔凝终于见着醒着的詹师道。
  那晚抓人时太黑,她都没仔细看过这个人,现下在明亮的茶室内,才愕然发现詹师道须发雪白,瘦小佝偻,看上去像是已有古稀之年了。
  崔凝想起诸葛不离那个简陋的雪橇,额头顿时出了一层冷汗,幸好没把人磕坏。
  “鬼土确是伯回之物。”詹师道忍不住问,“能说的都已经说过了,究竟何时能放老朽回去?”
  伯回是悬宿先生的字。
  此前,魏潜已经审问过他一回了。詹师道一心扑在修仙炼丹之上,不沾世俗外物,基本有问必答,但是一问到鬼土的细节,便死活不张嘴。
  凭魏潜百般套路,在他身上都失了灵,崔凝便自告奋勇前来问话。
  “您瞧瞧我这手臂。”崔凝接完手臂后没有得到充分休息,今日关节处还肿着,眼下只能吊起来,“那天晚上二十多个人追杀您,我们拼死才将您救出来,您这么急着回去送人头呢?”
  詹师道瞪眼,“哼,小丫头与那冷面狐狸合起伙来骗我。”
  崔凝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冷面狐狸”指的是魏潜,不由暗笑,也不知他都干了些什么,让老人家怨念那么深,还给起了个绰号。
  “我真没骗您。”崔凝索性盘膝坐近,晓之以情,“您与悬宿先生有约定,我们也不愿逼您,但是悬宿先生被人害,这您已经知道了吧?”
  詹师道一天到晚呆在山上,悬宿先生被杀害的消息还是昨日才听闻。他和陈伯回认识许多年,虽修行方向不同,但同属道家,颇能聊得来,算得上是朋友。
  詹师道忍了又忍,“我亦不愿他枉死,可当年他要求我以道心起誓不可泄露此事,种因得果,这是他的因果。”
  崔凝反驳道,“你们相交这么多年,总归是朋友吧?您若为了信守承诺不愿说出实情,朋友含冤,道心便能稳固了?”
  不得不说,崔凝戳到点子上了,这正是詹师道的纠结之处。
  说也不对,不说也不对,竟是把他架在了火上烤。
  詹师道一把岁数,心性越发像个孩子,但是七十年也不是白活一场。他面对魏潜的时候便觉得此人心眼必然多的像筛子,心中十分戒备,然而昨日乍闻陈伯回死讯,震惊之下还是被套去了许多话。
  本来,他都已经下定决心今日不管魏潜问什么都绝不开口,不料突然换了个瞧起来干净纯直的丫头,没防备多说了几句,发现她居然还懂道心。
  詹师道不耻下问,“那你说我该怎么办?”
  看着态度竟然十分真诚。
  崔凝算是看明白了,詹师道这样的心性恐怕不会知道或参与权利之争,纯粹是被人利用。
  詹师道可能知道的事情并不多,但足够要了某些人的命,或者他掌握着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幕后之人不相信以“道心”起誓有什么用,认为詹师道一旦落到了魏潜手里,一定马上就会露底,所以才会那么不顾一切的着急除掉他。
  第395章 抓捕
  崔凝问,“不知前辈修的哪个道心?”
  詹师道又是炼丹又是修行,显然不是修儒家五常,可即便是道家“道心”也有许多种,从广义上说,是天地法则至理,狭义而言,是修行之道上的所守所求。
  詹师道听她这般问,更是慎重,“我辈修仙之人,求长生道。”
  “那先生着相了啊。”崔凝立刻跟着劝,“仁、义、礼、智、信,先生守约是信,又因悬宿先生枉死,在守信‘与仁、义之间难以抉择,可这些……不都是儒家道心道业皆需遵的五常吗?与我们道门又有什么关系?”
  詹师道抄手望着她,脑子里一时有点乱,“你到底是遵的哪家?”
  “着相”是佛家术语,五常是儒家,她又说“我们道门”,可真是够全乎!
  崔凝从小生活在道观,但师门规矩杂乱,都是她师傅随心而定的,不过,“我是哪家不重要,您应该问问自己,修的是哪家道,守的是哪家心。”
  现在已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儒门,它无所不在,润物无声的影响所有人。佛道亦有这种趋势,只是不如儒家这么彻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崔凝不给他深思的时间,继续道,“气数所囿,天命所梏,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修仙问道,求长生,必要脱出天命所梏。人生来的气数已是枷锁,先生为何还平白给自己添了许多负累?”
  “唔……你说的,有几分道理。”詹师道仔细一想,好像是有点陷入误区了。
  崔凝叭叭说了一通,一方面,她确实有此疑问,另一方面,有点用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去混淆“违誓”的嫌疑。
  修道本就是个探索内心、探索世界的过程,这些话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崔凝都说的理直气壮。
  崔凝见他深思,啧了一声,“眼下外面有人想取先生性命,若是任由其逍遥法外,我觉得,先生也不必想什么道法道心了,能不能活着还是个问题呢。”
  詹师道没好气的瞪着她。
  “您瞪我也没用,我说的都是事实。”崔凝也不打算催促他,若逼得太紧,令他产生防备心反而不利,“您慢慢想着吧,我还有事要忙,就不奉陪了,您若是什么时候想说了,随时让差役喊我。”
  “道法自然”看着浅显易懂,但若是往深里想,足够想上一辈子,而且越想越深奥,是以崔凝根本不担心他发现自己的意图。
  崔凝走到门边又回过头,“对了,为了您自己的性命着想,还得委屈您在监察司待里着,您可千万莫要做些损人不利己的事呀!”
  接连忙了几日,监察司上下都疲惫的很,崔凝便不过是口提醒了一句。尽管以现在监察司的戒严程度,还不至于让一个七旬老人逃出去,但若他不配合搞什么幺蛾子,也着实浪费精力。
  “哼!”詹师道别开脸,虽脸色依旧不大好,但比起对魏潜,已经算是很是给面子了。
  崔凝刚走到中庭,尧久之便过来了。
  他常年不见阳光的脸白中泛青,眼睛亦因不适应刺眼的雪光而微眯起,面上似含着隐秘的笑意,带着一身血气迎面而来。那冲击力,令崔凝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
  “大人,犯人熬不过招了。”尧久之头一回亲手审出口供,满心兴奋,双手将供词呈上,“说是宜安公主的人。”
  崔凝缓缓吐出一口气,慢慢伸手拈起供词,“让医工好生治,别叫死了。”
  “是。”尧久之道。
  崔凝迎着他期盼的目光,夸赞一句,“你做的很好。”
  尧久之强压住满心欢喜,使得表情越发像个嗜血的变态,“大人谬赞。”
  崔凝勉强维持住表情,“忙完便回去歇着吧,这两日也受累了。”
  “是。”尧久之躬身,“属下告退。”
  崔凝看着尧久之离开的背影唏嘘不已。之前让尧久之尝试用刑,不过是想着他下手知轻重,正好用来吓唬吓唬那小子,谁成想,他这浑身散发着监察二处之魂的样子,简直像是回了快乐老家。
  监察二处在痛失李昴之后,可算是又添了一员“猛将”。
  崔凝暗自叹,好在听了五哥的劝,把他送进了监察二处!不然呆在自己手底下怕是要屈才了。
  崔凝收了思绪,拿着供词去找魏潜。
  “这些证据足以抓捕宜安公主了。”魏潜以及将青玉枝案卷宗整理好,“只是……”
  现在扯出来的东西足够拿去圣上那里交差了,但魏潜知道这些只是冰山一角,他不会放弃追查,也不能放弃,因为这件事情极有可能还涉及崔凝师门遭难的真相。
  “五哥是有什么顾虑吗?”崔凝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