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堂 第135节
作者:青衣呀      更新:2024-02-21 20:46      字数:2918
  武延秀打蛇随棍上。
  “许臣的伙计在太原城里开个铺子,贩马的利钱也好,贩香料的利钱也好,交托那处,每当朝廷使者往黑沙南庭传信,让他随队,送钱来给臣花!”
  李重润打量他的面色。
  这些都是小事,答应了他,便是有财有势,又是剑走偏锋,独个儿去冒险,应是投了他的脾性,能激发出潜力。
  点头应了,前后总结一遍,预备起身去主持宴席。
  “郡王的爵位不能再提了,但上四卫将军并左右羽林皆有空缺,况且郡王年轻,回来时若想再往州县历练历练,也容易……”
  “太孙且慢——”
  武延秀深深吸了口气,推翻他开出的价码,另辟蹊径。
  “臣此去,若只当细作,里应外合,传递消息,兴许能给默啜添点小麻烦,但定然打不散突厥。”
  李重润一哂,随手把茶杯放回桌上,“你想领兵?”
  武延秀摇头。
  “臣有自知之明,宗室领兵,由汉至唐,没几个有好下场的,尤其臣姓武,武家篡唐十年,行事便带贼影儿,比宗室又不如。”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
  李重润点点头,慢条斯理道。
  “兵权确是断不能给,但张仁愿知人善任,如何用你,用好你,我自会与他细细商量,要紧时候,当能予你几百人调遣。”
  话到此处,他这份功劳已是立定了,板上钉钉,不过大小而已,但武延秀面上并无窃窃喜色,反而站起来,犹疑地咬着后槽牙,仿佛在下决心。
  “臣往后回来,太孙想提携臣,恐怕诸位宰相还要鸡蛋里挑骨头。”
  李重润想起魏元忠那张忠直的方脸,不得不同意。
  “这倒也是。”
  “外放州县,累官而入中枢,汲汲营营数十年,爬个四品,臣也不乐意。”
  李重润掀起眼皮好奇问,“那你想怎么样?”
  “臣的大哥、三哥皆能尚主……”
  武延秀踏前半步,鼓着腮帮子很不服气。
  “为何太孙不肯给臣这个体面?生下李武联姻的儿女,有血亲做后盾,臣这辈子的荣华富贵,才算有着落。”
  “——嗯?”
  李重润狐疑望了眼窗下的李真真。
  莲实刚推醒她,一勺勺舀着喂她吃醒酒汤,太子的女儿不愁嫁,可抢手到这个地步,也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我家姐妹三个,就要嫁你们兄弟三个么?”
  想想有点可笑。
  “我二姐嫁武家,是青梅竹马,水到渠成,四妹妹么,是耳鬓厮磨,日久生情,你求娶三姐,单为个永葆荣华的印信?”
  武延秀坚持道有何不可,见李重润不吭声,便把手拽着他袖子不叫走。
  诸人围到大案前,让出场地用于曲乐,音声人列队抬着乐器进来,却见他们两个还在原地,一时进退两难。
  李重润抬眼看他。
  “只是我三姐,看着没心没肺,一日吃吃睡睡,却不是傻乎乎,任人随便摆弄的姑娘,你想娶她,需得她真心愿意,不然……”
  武延秀立时接上去。
  “自然要她心甘情愿,才能作数。”
  李重润眨眨眼,觉得这简直是一桩意外之喜。
  头先为走好和亲这步棋,他推敲多时,查访了押车的郎将,随行的通译,甚至和尚、木匠、侍女……
  候选者虽多,但秉性才能总不合适。
  看来看去,几乎放弃,直到那日听武崇训担忧武延秀冲动偏执,在突厥不能自保,才灵光一闪,想到这个主意。
  既然他青睐三姐,又肯积攒了功劳再来求娶,倒也没什么不好。
  料理家常事温馨从容,很有些意趣,正好缓解头痛。
  李重润摘了幞头递到青阳手中,玩笑般随口道。
  “郡王的诚意令人感动,可女儿家青春短暂,没有长久等你的。”
  武延秀一听,忙抬起头,不假思索应承。
  “那就订个三年之约!”
  李重润越发笑了。
  映着黯淡雪光看他,下颌线模模糊糊,不得不相信他确是能做女妆,眼底杳杳的光芒流转,有一斛珠倾婉转中的妩媚,也不知三姐爱不爱这一款儿。
  又想这人真是傻,跟小舅子订约有什么用?
  要订也当去向三姐述说衷肠,不然回来时罗敷有夫,天王老子答应了,也不能拆散人家恩爱夫妻。
  “拿我三姐做饵,引郡王孤身犯险,无异赌博,所以下注前得问问清楚。”
  武延秀嗳了声,“太孙还要问什么?”
  “小事。”
  李重润拈着十八子上的琉璃坠脚,语带一丝微妙的挑衅。
  “敢问郡王,这辈子得过女郎心甘情愿么?”
  第128章
  豪雨瓢泼, 官道上愈加泥泞,不防马蹄陷进淤塞,险些摔个大马趴, 武延秀狠狠一鞭子甩出去,勾住道边一株歪脖子树,才稳住了身形。
  灵武城门应当就在半里地外。
  朔方军的屯所, 占用西汉旧城地盘,本应修筑的高大稳固,可是仰头看, 雨点子遮天蔽日,前头车队挂的灯笼早灭完了,昏惨惨一片迷茫, 连十步之外都瞧不清, 哪有什么城门的影子?
  吆喝马走,它嘶叫着不肯听令。
  武延秀脾气上来,举鞭再抽,那马也不躲,昂着脖子生受, 忽然一支箭头斜刺里插过来,灵活地一绕,兜住鞭梢儿。
  “它后脚崴了。”
  雨声噼里啪啦, 听久了耳膜都痛,武延秀恍然大悟,“难怪——”
  郭元振跳下马去检查,所幸只是马掌松脱半边, 并非崴脚。
  “不然咱俩共乘一匹,栓它在这儿, 雨停再来?就怕被人牵走。”
  “那不成,这可是本王千挑万选的好马!”
  郭元振笑起来。
  “真是你的宝贝,马掌就当亲自打,钉钉牢实。”
  武延秀颇感受教。
  他的马术也算出类拔萃,不然不敢操持马场生意,但与郭元振的经验见识不能比,叹服他到底是领过兵的人,心疼马,一如疼惜士兵。
  但武将的仁厚只在平时,打起仗来,一城一池,一人一马,随用随弃,才能临大阵如摆棋盘,纵横裨益,挥洒自如。
  “从前么,反正要卖,太亲近了反而不好,我是男人不要紧,马儿认了主,过后再认新主,难免多挨几鞭子。”
  武延秀抚着湿哒哒的鬃毛,有点心疼方才抽它。
  “要不你先进城,我陪它慢些。”
  郭元振抹了把脸上的水,视野里还是没寻见任何实体。
  “原说进了灵武我就回去了,可是消息没来,又想陪你等等。”
  “太孙……”
  武延秀蹙眉抱怨。
  “诓得我提前出发,如今赶路月余还没半点消息,该不会是骗我罢?”
  郭元振摇头。
  “他不说要下雪么?再等两天,瞧雪来不来。”
  两人肩并着肩,深一脚浅一脚,在烂泥里跋涉,红绯两件圆领袍衫都污糟的不像样子,马也艰难,溅起的泥点子甩到他们脸上。
  郭元振指马头上金丝编的辔头。
  “大小是个郡王,又是和亲,我瞧圣人点的仪仗颇多逾越,成心叫你扬名。你怎么反倒让左卫护持裴郎官,自己坠在后头?城门上小吏瞧见你狼狈模样,回去添油加醋,闹得人尽皆知,你这淮阳郡王的名声可就臭了。”
  “去国离乡,名声还有何用?”
  武延秀吃力地拽缰绳,纠正他。
  “况且男子和亲滑天下之大稽,世人要嘲要笑,我也无可奈何。”
  “边陲小吏作何感想,本不必理会,可是,十日前经过潞州,长史设宴招待使团,大家喝得痛快,酒桌上裴郎官独与我划拳,连眼梢儿也不往你那瞟……”
  郭元振知道他心里憋屈,故意玩笑。
  “嘿嘿,好像他护卫出塞的,真的是位帝姬王女,唐突不得!”
  果然招来武延秀拳脚相加。
  郭元振懒得招架,烂泥里一滚,头脸全脏,污水横流,既臭又冷,还夹着几只虫豸奔逃。
  那狼狈困窘的丑态,别说人,连两匹马都嫌弃地往边上让。
  武延秀收了拳头唾他。
  “罢罢罢,等你洗完澡我再揍你。”
  两人重新起步,风雨交加中颇有豪迈之意。
  郭元振起了个头,大声唱起《秦王破阵曲》之《列队》一折,声不在调,可是逸兴勃发,引得武延秀手舞足蹈,忽地踢到硬石,脚趾痛的喊出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