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对照组的自觉 第42节
作者:
云一一 更新:2024-03-04 17:48 字数:4241
归根到底,是尉迟琦给了她这个机会。
“那表嫂已经处理好了?”见太子妃坦坦荡荡的坐在她的面前,尉迟琦随意猜测道。
“该说的已经跟穆姑娘说过了,也言明了我和太子殿下的立场。就是不知道穆姑娘自己要如何抉择。”太子妃点点头,接着又补充道,“虽然是少许接触,但这位穆姑娘的性子似乎特别执拗,怕是很难听得进去我的劝诫。”
“反正咱们该说的已经说了,她要还是不肯听,谁也没办法。”尉迟琦自己是跟穆舒荷接触过的。
其实一开始,她觉得这个小姑娘的性子挺好的。但是之后吧,就只剩下一言难尽了。
“是这么个理。总归不能让她误以为太子殿下对她有意。其他的,还是得她自己想开,别人强求不来。”太子妃也是这么个想法。
该说的,她已经说了。该做的,她也已经做了。再多的,实在没有必要。否则,就显得她和太子殿下仗势欺人了。
不过太子妃考虑的,还有另外一个层面:“就是不知道,这件事对尉迟娘子会不会有什么影响。虽然说是分了出来,但穆侯府那边会不会找尉迟娘子讨要说法?尉迟娘子可以全都推到我和太子殿下的身上,不必自己揽着。”
“表嫂还是小看我了。”听完太子妃的顾虑,尉迟琦认真感谢,却并不为难,“我的恶名,在穆侯府也是受用的。寻常人都不会找到我头上来,更没有人敢无缘无故刁难我。”
“再说了,分出来了就是两家人了。之前还在一个府上的时候,我都没有插手穆舒荷的事情。如今穆侯府更加找不到由头跟我讨要说法。”尉迟琦说到最后,笑了起来。
所以有的时候,人厉害点也挺好的,不知道能省去多少麻烦事儿。
第 56 章
太子妃看得出来, 尉迟琦说的是真的。
如此一来,她便也安心了。
虽说她并不需要太过忌惮穆侯府,但在这件事的处理上, 尉迟琦身为中间人, 肯定无法避免会被牵连上。
站在太子妃的立场, 她是不希望尉迟琦过多的干预此事的。倒不是害怕得罪尉迟琦, 而是不想跟尉迟琦生出嫌隙,更不想跟尉迟琦变得敌对。
但是此时此刻尉迟琦话语说的清楚明了,意思也表达得足够直白, 太子妃登时就松了口气:“我还担心穆侯夫人会为难尉迟娘子呢!”
“放心, 穆侯夫人管不到我的头上来。”尉迟琦不以为意的回道。
太子妃了然笑笑,不再多言穆侯府的事情, 而是跟尉迟琦闲聊起了其他。
尉迟琦也乐得跟太子妃多说说话。
两人虽然算不得多么的熟悉, 但彼此的性子颇为合得来, 竟然还真能聊到一块去。
待到穆子骞这一日回来的时候,就被尉迟琦告知,她又交了一个好友。
听闻来的是太子妃,穆子骞愣了愣,随即点点头:“只要娘子处得来就好。”
换而言之, 若是处不来, 尉迟琦大可不必理睬太子妃,也无需委屈和勉强自己。
“确实处得来,这倒是挺难得的。”至少对尉迟琦来说, 能结交这么一位盛名在外的大家闺秀,是极其少有的情况。
要知道对这些大家闺秀而言, 尉迟琦从来都不是一位可结交的对象。哪怕只是将自己跟尉迟琦放在一起相提并论,都有可能会影响她们的闺名。
乃至尉迟琦从小到大, 委实没有一位正儿八经的大家闺秀好友。今时今日的太子妃,还是头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
“对了,太子妃去找过穆舒荷了,也说了她和太子殿下的意思。接下来,就看穆舒荷自己要不要放弃了。”事关穆侯府,尉迟琦肯定是要跟穆子骞报备一声的。
穆子骞轻轻颌首,并不发表任何意见。
穆舒荷只是他的侄女,他不会过多的管束和干涉。一切只看穆侯爷和侯夫人如何定夺,再如何取舍。
同一时间,穆侯爷和侯夫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心情也都十分不佳。
“真的是太子妃找的你?还是太子殿下的意思?”侯夫人怎么就偏偏不是很相信呢!
这太子妃都还没过门,就开始将手伸的这么长了?太子殿下竟然也不生气?
“所以说,这门亲事是没有指望了?”跟侯夫人的关注点完全不同,穆侯爷在意的,是穆舒荷不可能嫁去太子殿下的后院了。
合着他们折腾了这么久,都是无用功?
那么,到底是穆舒荷本人不让太子殿下满意,还是他们整个穆侯府入不了太子殿下的眼?
倘若是前者,倒也无甚要紧。儿女亲事么,有缘无份者常有。只能说,穆舒荷没有这个命。
可如果是后者,就轮到穆侯爷辗转难眠了。
太子殿下可是储君,日后的帝王。穆侯府不招太子殿下待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待到新皇登基,穆侯府注定了会每况愈下,逐渐萧条!
连整个穆侯府都前景堪忧了,更何况是他这个穆侯爷?
光是想着,穆侯爷就心下发跳,急得不行。
完全放着不管不顾肯定是不行的。眼下的情势对于穆侯府而言已经很是危急,他自然不能坐以待毙,需要尽快想出解决的法子才行。
相较之下,太子殿下这边就很镇定了。
虽然他目前只是储君,确实需要一些忠心不二的大臣拥护,也需要提点一些可用的人才。但是很可惜,穆侯爷并不在他看重的可用之人之中。
反倒是穆子骞,从头到尾都在太子殿下的名单上。
先前因着穆子骞的关系,太子殿下对穆侯府是有几分容忍和礼让的。但是穆子骞如今已经从穆侯府分家,那就跟穆侯府没什么关系了。
想当然的,穆侯爷就得往后靠一靠了。最起码现如今在太子殿下的心里,穆侯爷的分量尚且不够。
至于以后,那就等到时候再说。
事实上最近太子殿下和穆侯府之间的瓜葛,圣上也是有所耳闻的。
只不过暂且还没闹到他的面前来,圣上便也只当不知晓了。
毕竟太子殿下已经长大成人,这么点小事理当有能力处理稳妥。再不济,还有皇后娘娘在后面兜着,圣上完全不着急,也不必出手。
但是不可否认的,圣上对穆侯府的态度也有些变了。
听说为了这件事情,穆子骞还从穆侯府分家了?
要么说穆侯爷是个没有大局观的呢!哪怕身为长子长兄,穆侯爷可万万比不上穆子骞这个弟弟。
但凡穆侯府的心胸宽广些,将穆子骞多留在穆侯府几年,穆侯府即将得到的好处势必会更加的多。
反之,穆子骞这一分家,穆侯府再想分走好处,就没那么容易了。那么接下来等着穆侯府的,想也知道肯定是众所周知的下坡路。
当然了,穆侯府的盛衰兴败,跟圣上没有任何的关系,圣上也不怎么关心。稍稍施舍些许眼神之后,就再没了下文。
倒是让圣上没有料到的是,太子殿下会把太子妃给牵扯进来。
等知道是尉迟琦帮忙出的点子,圣上先是挑眉,随即就只剩下好笑的摇头了。
也就只有尉迟琦这丫头看热闹不嫌事大,也不怕太子妃嫉妒心一起,把穆家姑娘给折腾没了。到时候,才是把事情越闹越大,一发不可收拾。
好在太子妃并不是个小心眼,也没有如圣上所想的那般把事情闹得更大。而就目前为止,太子妃的表现很好,落落大方,进退有度,处理的极其稳妥,丝毫挑不出半点的纰漏和错处来。
这般一看,太子妃这个人选没有挑错。待到日后入主中宫,也担得起一国之母的重任。
更让圣上意外的是,据说太子妃还跟尉迟琦交好了。
虽说圣上自己是挺喜欢尉迟琦的。但他同时也很清楚,尉迟琦的性子在皇城一众大家闺秀之中可不讨喜。
毕竟别的大家闺秀都是文文静静的,就尉迟琦一贯随性自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明显就跟那些寻常的大家闺秀们不是一路人,说话做事也都凑不到一块去。
太子妃能被圣上和皇后娘娘挑中为太子殿下的正妃,毫无疑问也是以贤惠大方闻名的。没成想,太子妃对尉迟琦竟然没有丝毫的抵触和排斥。
由此足可见,太子妃这个人的包容性还是很强的。
至此,圣上对太子妃就更加的满意了。
相同的反应,也发生在了皇后娘娘这里。
事关太子殿下,皇后娘娘不可能一丁点的消息都不知晓。尤其穆舒荷也不是多么谨慎的人,做事丝毫不懂得收敛,反而大大咧咧的生怕旁人不知晓一般。
乃至她意欲嫁给太子殿下的事情,在皇城有心人的耳朵里,实在不是什么秘密。
就连身在后宫的皇后娘娘,也都一清二楚。
只不过太子殿下特意没有将此事捅到皇后娘娘的面前,皇后娘娘便也跟圣上一样,选择了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当然,一旦事情发展的太快,皇后娘娘最终肯定还是会出手的。届时,收拾穆舒荷的小心思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而穆舒荷最终的结局,想来不会很好就是了。
只是眼下的局势看来,是不需要皇后娘娘费心了。太子妃在这件事上的态度,着实让皇后娘娘满意。
尤其太子妃之后还去找了尉迟琦,又有心跟尉迟琦交好,皇后娘娘就更欢喜了。
随之而来的,毫无疑问是皇后娘娘对太子妃的赏赐。
跟太子妃一起得到赏赐的,还有尉迟琦。
这样一来,不需要任何的言语,太子妃就知道,皇后娘娘是看在尉迟琦的面子上才对她满意,甚至还特意赏赐了她。
太子妃没有生气,反而很庆幸自己跟尉迟琦的走动是对的。
尽管她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太子妃,但能够得到皇后娘娘的认可,无疑对她更加的有利。
故而,哪怕她一开始跟尉迟琦交好的本意,并不是冲着讨好皇后娘娘而为之。但事实上,因为得了好处,太子妃对尉迟琦就更加的友善,也更加的亲近了。
尉迟琦这边的反应就极其坦然了。
她又不是第一次被皇后娘娘赏赐,从小到大早已经习惯了。
而且这次皇后娘娘的赏赐重点是给她肚子里的孩子,这早就在尉迟琦的预料之中。哪怕今日不来,再过上一段时日,肯定也会来的。
至于太子妃也得了赏赐,那就跟尉迟琦没什么关系了。明显皇后娘娘是满意太子妃处理好了穆舒荷的事情,又保全了太子殿下的名声,跟她牵扯不上什么关系。
顶多,也就凑了个同一时间。
所以尉迟琦根本没有把功劳往自己的身上揽,更没有深思多想,一切照旧,安心过自己的养胎小日子。
到底是第一胎,毫无经验,尉迟琦本人其实也挺看重的。带着那么些许的新奇和期待,她亦是满心期盼着肚子里这个孩子的到来。
第 57 章
养胎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 也特别的安稳。这其中,穆侯府接连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就是穆舒荷的亲事在折腾了这么久之后,终于定了下来。
没有穆舒荷所想的太子殿下, 也没有皇家, 甚至跟皇城的任何一户人家都不搭边。这次穆侯爷亲自出马, 将穆舒荷远嫁外地去了, 还放话以后都不需要再有来往,只当没生过这个女儿。
事已至此,迎上穆侯爷的滔天怒火, 一场空的穆舒荷到底还是怕了。
她敢跟侯夫人吵吵闹闹这么久, 无外乎是仗着自小到大所受到的宠爱。可是如今穆侯爷铁了心不再管她,连侯夫人也帮不了她, 穆舒荷即便再想闹腾, 也没胆子了。否则, 等着她的,还不定是如何更艰难的处境和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