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作者:一息尚存      更新:2024-04-02 15:05      字数:1889
  “霸道?”小狼不解。
  风谷子捋着白须,看着小狼娓娓道来:“推行力政,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武战四方,乱世之中,霸道为主,王道为辅,才是治国之本,应对之策。”
  小狼时年九岁,虽是不解,却闹记在心。
  那日之后,小狼夜里入睡,总会想到风谷子的乱世主张。
  霸道为主,王道为辅,武战四方。
  便是一日午后。
  李姬如同往常一般,在藏书阁里阅书,小狼也伴在她左右,见李姬拿了本治国要领在看,小狼搁下手中的古籍,看了李姬几瞬,却每每欲言又止。
  李姬察觉到小狼的目光,便搁下书本,浅笑着问他:“你可是有问题,想问我?”
  小狼这才点头,用下巴指着李姬手中的治国要领,问道:“治国之策,王道和霸道有何区别?”
  李姬略作思索,才回道:“大抵是……盛世王道,乱世霸道吧。”
  小狼没料到李姬的回答和风谷子如出一辙,虽然心中惊涛骇浪,可面上却未显露一分,于是又问:“为何?”
  李姬浅笑着摇摇头:“你随便问问,我随便答答,当做笑谈也可,干甚究其缘由?”
  李姬说的云淡风轻,可小狼却不这么认为。
  风谷子是三奇之首,且年过花甲,才悟出其道,而李姬时年七岁未足,却能道出惊世之言,当真令人称奇。
  不过,小狼伴在李姬身边快一年了,他也知道李姬是和常人不同的,她早慧,且性子温和亲切,没有寻常贵女的奢靡和傲慢,是个难得的对待下人宽厚的主子。
  第18章 018
  扶苏国,魏伟王十六年。
  这一年,果然如魏伟王所料,迎来了继两年灾荒之后,真正的丰收大年。
  秋收之时,魏伟王携着相国李馗站在驼峰之上,远眺而去,只见漫山遍野的金黄,秋风送爽,那沉甸甸的稻穗随风而动,层层金浪起伏,好一派丰收盛景。
  “收呀收秋忙!谷子呀那个谷子呀堆成了山儿!”田里忙碌的农民挥舞着镰刀,欢唱着歌曲,那歌声里是奔涌而出的丰收喜悦。
  也有六七岁的小童成群的跑过田间小道,他们帮着父母扛起成捆的稻谷,欢歌笑语的往家跑。
  有嘴馋的小儿直接伸手去剥稻穗,吃的满嘴是糠,却也笑的开怀。
  连那看家的小黄狗也被孩童带到地里来,欢快的摆动尾巴,追着孩童光脚的身影一道跑上田间小地。
  魏伟王听着百姓的丰收之歌,看着百姓们忙碌却幸福的身影,看着垂髫小儿生机勃勃的奔跑嬉戏,眼角不自禁地染上了湿意。
  “爱卿啊!”魏伟王忍不住挥袖感慨:“百姓能吃饱穿暖,寡人这心里才是真踏实啊!”
  李姬握住魏伟王的手,回应道:“陛下,扶苏国定会越来越好的。”
  且与田间百姓丰收喜悦不同的是。
  朝堂上下,一片乌云惨淡,人心惶惶。
  自李馗的废除贵族世袭制度开始实施以来,上到皇室贵族,下到小官小吏,皆是呈惶恐之态,唯恐明日便轮到自己罢官。
  扶苏国体制巨大,且盘根错节,关系极其复杂,要全部肃清,当是要费时费日。
  每每有阻挡新法令实施的贵族,先是羁押狱中,然后恳谈,若是恳谈不成,唯有杀去或者长期囚于狱中,不得令其毁了变法的执行。
  因此,变法的李馗已成为扶苏国上至权贵,下至地方官,都恨之入骨,唯有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肉中刺。
  ……
  秋去冬来,又是一年新春。
  李馗顶着变法的所有压力,已经小半年没有归家了。
  新春,上元佳节。
  赵勾携着一对儿女,总算是等来了百忙之中的李馗归家。
  前廊至饭厅的一路,早已是张灯结彩,喜气盈盈。
  李馗在妻子赵勾的注视下,亲自抱了女儿李姬,让李姬亲手挂了最大的一个红灯笼在堂口,又提笔挥毫,写下一对祝愿来年的福联让儿子李莽贴在门上,这才右手牵过一对儿女,左手搂了眼眶微红的爱妻,一道进了饭厅。
  大红锦缎桌布上摆着的,是热气腾腾的家宴。
  福绿煲汤,蜜汁鲈鱼,红枣炖全鸡,姜汁酱香肘,七宝琉璃羹,元宝饺子,五色元宵等,皆是团圆喜庆的菜色。
  全家团聚。
  李馗今日高兴,令夫人赵勾拿了从玄黄国带来的陈年佳酿,和夫人赵勾碰杯小酌。
  李姬见父亲气色尚好,原本悬着许久的心,此刻终于稍微放下。
  李馗搁了杯盏,看向李莽和李姬:“这段时日无法去学宫,我儿可有在家自学?”
  “有的。”兄妹俩回答。
  “好。”李馗满意地点点头,又对赵勾道:“我今日公务繁忙,家中事务皆有爱妻打理,辛苦爱妻了。”
  说着,便给自己倒上酒水,又给赵勾斟上一些。
  赵勾拿起杯盏,原本就红着的眼眶更是添了湿意,她道:“不辛苦。”
  李馗与赵勾对视,两人多年夫妻,已是心有灵犀。
  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二人便再未多说什么,同时干下了杯中的酒。
  晚饭过后,赵勾扶着半醉的李馗回房歇息。
  李姬也在两个丫鬟的陪同下回房。
  夜路漫漫,又见天上圆月如盘,李姬想到今日总算见到了许久未见的父亲,且看父亲壮志凌云,应是那变法之事,一切顺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