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作者:今天也在长头发      更新:2024-05-01 17:32      字数:1660
  圣人拿到账簿后一看,被其中的记录激怒,勃然大怒,下令让大理寺彻查。
  调查之后,上面记录果然属实,并且在侯府的库房里寻找到了脏物。
  于是乎,侯府彻底完蛋了。
  侯爷被剥夺爵位,并判秋后斩首,没收全部家财。好在其他的亲眷因为没有参与,不受牵连。
  树倒猢狲散,侯爷的那些妾室,儿女们收拾好细软,逃的逃,跑的跑,一夕之间人去院空。
  侯夫人在出事之后立马跟侯爷划清了关系,单方面宣布与他恩断义绝。候夫人的几个儿子也被接回了外家。
  ]
  好!白娘子好样的,称得上女中豪杰!这侯爷本就罪该万死,像他那样心术不正,阴险狡诈之辈,活该千刀万剐,死了都是便宜他。
  他还好意思哭,不知道那些被他害了的人家,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一夕之间破碎,是多么痛苦和绝望。
  可惜即使他死了,那些离去的人也回不过来了。
  别说丧气的话,也算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了,若他们看到白娘子已经长成如今的模样,一定会很欣慰。
  哪里只有欣慰,肯定也很心疼吧,自己千娇百宠的女儿,却被迫面对现实,经历千险万阻,只为求一个公道。
  好在苦尽甘来,都过去了。
  白娘子日后该怎么办?离开长安,另寻出路吗?
  我还是觉得有些眼熟,身为侯爷,还有个不良于行的儿子,感觉似曾相识,在哪里看见过一般。
  别想了,多大点事儿,总不可能是真的。
  [
  白晓莲大仇得报,当然是高兴的。
  她去给父母烧纸,告诉他们这个喜讯,一边说一边泪如雨下。
  哭完之后,抹干眼泪,扬起一个灿烂的笑容,对着父母的墓碑说,她会好好活着的,连同他们的那份一起。
  她收拾好包袱,离开长安城。
  出城门之前,回头再看了一眼。
  熟悉的身影倏地映入眼帘,让她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本该只能坐着,被人抬着出行的人,此刻长身玉立,站得笔直,微笑着向她挥手告别。
  完。
  ]
  看到白晓莲要走了,大家真心为她感到高兴,送上祝福。
  白娘子要走了,祝她日后平安喜乐,万事顺遂!
  离开是非之地,忘却前尘,也没什么不好。
  看到最后出现,告别的那个人,大家俱感到惊讶。
  什么意思?这个人是大郎君吗?他不是不良于行吗?怎么能站得起来?为什么不解释清楚?到这里就没了。
  肯定是他,只有他得被人抬着出行,他是怎么站起来的?难怪白娘子会这么惊讶。
  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测,莫非他的腿原本没事,能站起来?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所以隐藏了起来。
  哪些原因?说来听听。
  当然是因为他的父亲不做人事,大郎君那么聪慧,肯定在很早的时候察觉到了。他年纪小又无能为力做出改变,所以装作两腿残疾的样子,用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或者逃避现实。
  听着也太可怜了一点,真的是这样吗?会不会他的腿被治好了,我觉得这个猜测靠谱一些。
  怎么可能?如果腿真的残疾了,这么多年寻找了那么多大夫,以侯府的财力都没治好。为什么偏偏在侯爷伏法,财产充公后,却能治好了?
  说的有道理。
  他们点头附和,觉得这个说法可以接受,
  但是白娘子和大郎君真的没可能了吗?他们两人都很好,算得上天作之合了,还曾有过一段姻缘,为何不能重新开始?
  你傻呀!就算侯爷已经伏法了,大郎君也没有参与其中,算得上无辜。可那毕竟是他的父亲,是杀了白娘子父母的仇人,她怎么可能与他在一起。
  大郎君想必心里清楚,所以不曾开口挽留过她。
  说的也是。这一对可惜了,明明那么好的两个人,却阴差阳错唉!
  但我真记得,长安城里哪位侯爷好像是有个不良于行的儿子,也跟这故事里的一样姓宁。第三次提出疑问的人皱眉沉思,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到底是谁。
  故事的某个不显眼的角落里曾有提到过,侯爷姓宁。其他篇幅里全用侯爷指代他的身份,不曾出现过全名或者封号全称。
  等等,我好像记得有一个姓宁的侯爷,也确实有个不良于行的儿子,好像叫什么宁远侯来着。
  真的假的?你不会骗人吧?有人怀疑地说。
  我骗你干嘛?你去打听一下就知道了。那人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稍微有点名气,不过跟这故事里的阴险歹毒不一样,听说为人很大方,乐善好施,经常救济百姓。
  不知道为什么,听你这么一说,我竟然感觉更像了。
  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