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作者:无言不信      更新:2024-05-02 16:52      字数:1834
  “嗝!”
  张齐贤打了一个饱嗝,说道:“谢相公赐饭,学生还是第一次饱饭。”
  罗幼度心底暗道:“你可吃饱了,老子媳妇现在还饿着肚子呢!”嘴里笑着道:“总算明白了什么叫做大肚能容,就凭你这的胆气与食量,你在汴京求学的费用可按月来我府上领取。望你学业有成,能够为国效力。”
  他说这话的时候,居然有点肉疼。
  若不是张齐贤这个饭桶宰相历史上表现出众,这笔买卖怎么看怎么亏。
  张齐贤慌忙起身,眼中闪着异样的神采,眼圈居然有些微红,终于可以饱着肚子读书了。
  说来也惨一身富人的病,但却是穷人的命。
  张齐贤天资聪颖,就是这天生的肚子让他整日处于饥饿状态,难以静下心来读书。
  这好不容易从盗匪那里得到一批钱财,不想给抓了个现行。
  寇湘明察秋毫没有判他的罪,但赃物却是收走了。
  正愁不知如何是好。
  不想竟得罗幼度如此看中。
  张齐贤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道:“谢相公大恩大德,学生一定铭记在心,不敢忘却。”
  “无妨!”罗幼度首次感受到看饱的滋味,颇为惊奇,让全旭去御营司报到之外,顺带叮嘱张齐贤好好用功。
  罗幼度回到内宅,告诉符清儿她们得晚些用膳了。
  符清儿咂舌道:“那个叫张齐贤的,真的吃了我们内宅二十几人的饭?”
  凤竹她们尽管是女的,可十八骑士自小练武,饭量可并不亚于正常男子。
  罗幼度也不得不叹服道:“为夫也是大开眼界,以后别说呼延赞吃得多。跟这张齐贤比起来,他又算什么?”
  赵匡胤因为王彦升一案,声誉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老实了许多。
  或许是给王彦升坑怕了,赵匡胤不只加强了殿前司的军纪,连怀有时代陋习的亲朋好友都不放过,认真地加以劝诫,当一个遵纪守法的大周良民。
  郭荣为此还特地表扬了他。
  罗幼度暗暗好笑,连续给猪队友坑了两次。
  赵匡胤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此间事了,大周进入了休养生息的节奏。
  军事上殿前司、侍卫亲军司的规模已经不可能扩张了,变故仅限于内部调整。
  罗幼度的御营司又扩编了五千人,现在共计一万五千之数,分别调拨于六军之中。
  短期内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了。
  唯一的变动就是大周的马政。
  朝廷加强了与定难军、甘州回鹘、归义军的往来,增加了购买军马的订单。
  但郭荣的主要心神都用在了行政之上。
  开始一点点地消除五代一直以来行政上的陋习。
  不过这一切与罗幼度并无多大关系,罗幼度现在完完全全地转为军职。
  政务上的事情,若非郭荣询问,罗幼度是不能随意掺和的。
  罗幼度还是汴京,御营司的军营两边跑,每月左右各一半。
  但他待在御营司军营的时候,都是住在自己的杞县庄园。
  罗幼度与符清儿亲婚燕尔,两人都不舍得分离,是同去同往。
  这日,罗幼度的庄园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舒元见过罗统军,在寿州时未有机会与统军结识,引以为憾。得知统军在此,特来拜见。”
  一位模样俊朗,文质彬彬的中年汉子毕恭毕敬地向罗幼度行礼。
  “你是?朱元?”
  罗幼度皱眉看着面前的中年男子,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他就是那个在南唐掀起反攻号角,屡屡击破周军,让郭荣大感头疼,后又因陈觉的陷害果断率众投降大周,奠定大周胜局的朱元。
  只是他自称舒元,让罗幼度一下子怀疑起了自己的记忆。
  舒元忙解释道:“在下确实是朱元,只是现在叫舒元,朱元本姓舒,为义父收养,改姓了朱。此番归了大周,决定抛下过往,改回了舒姓。”
  原来紫金山朱元投周以后,李璟非但不怪罪陈觉,反而将一切责任都归于朱元,将他的妻儿处死。
  朱元心底愧疚,不愿面对现实就改了姓。
  不过这姓是改了,本性没改。
  舒元骁勇善战,郭荣爱其骁勇,任命他为蔡州团练使。
  这职位不大不小,但所处的位置很尴尬。
  蔡州位于淮河以北,桐柏山以东,洪河上游以南地区,古称汝南,位于大周的中心地。
  这里未来不管大周南下还是北上,都挨不到边。
  大周的军政制度已经非常明确了。
  殿前司、侍卫亲军司、御营司,铁打的主力,藩镇的牙兵除了个别几个边陲强镇还保留战斗力以外,其余的已经无法与三司禁军抗衡了。
  以后大周出兵,必然是以三司禁军为主力,然后靠近征伐地的节度使牙兵为辅。
  不管是打江南、武平、还是打蜀地、北汉,乃至于契丹,都不可能调动蔡州的兵马。
  他这个蔡州团练使,不出意外手中的兵只能对付一下可能冒出的蟊贼,而无法真正地上战场。
  男子汉大丈夫若不建功立业,跟猪圈里的肥猪有什么区别?
  舒元不愿意老死任上,特地找到了罗幼度,携带了重礼拜见。
  罗幼度听得解释,说了一声:“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