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作者:无言不信      更新:2024-05-02 16:59      字数:1884
  要是在七八年前,这事情都不是事。
  满朝武夫当政,打个文臣怎么了?
  便是砍杀了,那也就是点头的事情。
  再往前推个十几年,别说是武臣杀文臣,大街上的牙兵悍卒,急眼了连自家节度使都砍,砍杀个文臣,还不跟劈个西瓜一样?
  也就是这些年,文臣的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才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越是这样,一个个刚刚挺直腰板的文官对此事特别敏感。
  常年给压制的怯懦卑微,让他们在骨子里就对武臣有着强大的敌意与恐惧。
  他们生怕历史再次重演,生怕再受武臣支配。
  此事一发生,不管之前有没有矛盾,都放下一切成见,一致对外。
  只是短短的两日,罗幼度就收到了一千八百多封弹劾奏章,还有京畿文士联合的万民请命书……
  声势浩大,让人咋舌。
  罗幼度对此有了心理准备,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即便是向来韬光养晦的王溥,也不顾自身坚定站位。
  作为苦过来的人,王溥无论如何都不愿坐视历史重演。
  朝会。
  文臣立刻展开了对慕容延钊的弹劾。
  兵部尚书张昭气急败坏地道:“陛下,张长史乃我朝重臣,于襄州任职州府长史十年之久,任职初期,正逢河水泛滥,百姓流离。长史因势诱导,留住地方百姓,掘一条新渠,让荆州百姓大获其利。他还用用空闲时间组织诗文辞赋之会,还让儒生研讨儒家经典,以勉励境内学子向学。如此能臣贤臣,竟然为慕容延钊所辱,因一点小事,轻易殴打,法理难容。臣恳求陛下严惩慕容延钊……”
  张昭这话音一落,立刻有文臣站了出来。
  第二个响应的是薛居正,他也力数慕容延钊在襄州的不作为,痛斥他怠政。
  这几个呼吸之间,堂下大半文臣都出班了。
  包括了王溥、宋琪、窦仪这三位宰相。
  罗幼度对此并不意外,瞄了一眼武臣方向。
  上到韩令坤、韩通、潘美这类三司长官,下到各部指挥使,脸色都不好看。
  慕容延钊打人是不对,但打都打了,依法惩处就是了。
  军方没有包庇的意思,可一个个的莫名急眼,不知道的还以为慕容延钊杀人了呢。
  怎么滴?
  不就是打了人,还要赔上人家一条性命不成?
  大多武臣都是这个想法,觉得一群文臣没事找事,让他们颜面尽失。
  罗幼度心底笑了笑,一脸肃容道:“这个慕容延钊,确实过分了!”
  他是让慕容延钊打他的长史一顿,但在信里也说好了,教训一顿,皮外伤即可。
  慕容延钊一拳打了张霭两门牙下来,是他想象不到的。
  见罗幼度这么一说,张昭底气了足了,高声道:“陛下,慕容延钊这是蔑视国法,藐视朝廷重臣,理当严惩,以儆效尤。”
  罗幼度道:“罚,肯定要罚的,对同僚动武,确实不该。”
  堂下文臣尽皆露出喜意,但还没等他们喜上心头,一句“但是”下来了。
  “慕容节度为何殴打张长史,想必你们也有所耳闻。但张长史报表,相信你们都没看过,朕昨日看了。第一遍,写的什么玩意。看第二遍的时候,了解了大概……第三遍,朕才懂他的意思。然后第四遍,第五遍推敲,发现这是一篇好文章。张长史的文采,还是很不错的。并非张长史写得不好,是朕学问不到家,肚子里的墨水不够,看不懂而已。”
  “连朕都看不懂,相信在慕容节度眼中。张长史写的这篇文章就跟无字天书一样了吧……”
  罗幼度这话一出口,武臣这边立刻来了精神。
  石守信憋了一肚子火,立马出头道:“慕容节度是州府刺史,下属官员上报表,胡写一通,换谁,谁不生气。文采好,作诗写词,没人拦着,在一个大老粗面前,卖弄学问,有什么意思?这不是挑衅找打?”
  他早有这样的烦恼,养着好几个文人,就为了帮看公文。
  张霭未必就是有意刁难,但是为了彰显文采,与众不同。
  在文字上炫技已经是一种通病。
  满朝文武除了赵普这样的半调子,大多文臣都有这种癖好习惯。
  赵普其实也有,他也炫过,只是半调子就是半调子。
  他的炫技等同出丑,给卢多逊笑话了。
  两人本就是同一类型的谋士,罗幼度在灭北汉之战与对付孔家的时候,重用卢多逊,已经让小心眼的家伙吃味了。
  又因此事,两人现在有了一定的矛盾,相互争宠。
  石守信这话显然点燃了导火索。
  这文采好都成错了?
  立刻就有谏官开怼了。
  比讲道理,当然是文臣的强项。可比嗓门,那就是武臣的专长了。
  见殿下有吵起来的意思,罗幼度出声制止道:“够了,成何体统!”
  他的声音不大,但瞬间控制住了吵闹的双方。
  罗幼度目光在殿下文武一扫而过,说道:“此事慕容节度确实有错,无庸置疑。可细说起来是朕之过,是朝廷制度的不健全导致。慕容节度骁勇无匹,乃当世大将,理当主掌兵事,而非行政民生。至于张长史,文采固然出众,但于行政而言,一文不值。朕批阅的是奏章,管的是天下民生,百姓安定,不是欣赏锦绣文章。没有时间去推敲字面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