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作者:无言不信      更新:2024-05-02 17:03      字数:1833
  毕竟凤州刺史这个位子也是他亲自安排马仁瑀担任的,并没有坚持采用自己的原定计划。
  战场上的情况在这时,发生了变故。
  面对蜀兵拥挤在平阳关城之下,王昭远毫无人性地对着蜀兵放箭、放火,打算以此逼退拥挤入关的蜀兵,他们好乘机关上关城。
  但马仁瑀、康再遇又岂会给他这个机会?
  训练有素的兵卒一步步挤压着蜀兵的生存空间,逼着他们往平阳关溃逃。
  这面对自己袍泽,杀一人杀两人杀十人都好……
  但是要城楼上的蜀兵成百上千的屠杀自己人,任谁也受不了。
  拥挤入关城的兵卒,自然不敢造反,但他们早已心寒,直接逃命去了。
  关城上守兵的士气,随着不断地屠杀自己人,自行崩溃,跟着一并逃跑。
  王昭远见状心理防线也随即垮塌,一言不发地退下。
  他本想悄悄的去骑自己的马逃跑,结果发现自己的坐骑早就给人顺走了,他的亲卫也跑了一大半。
  只剩下十余人,彼此阴晴不定,也在琢磨要不要跑。
  马仁瑀、康再遇在这种情况之下,不费吹灰之力的就拿下了阳平关。
  攻取阳平关之后,马仁瑀、康再遇立刻兵分两路。
  马仁瑀率部追杀蜀兵,而康再遇直接领兵直奔兴元府而去。
  兴元府也就是三国时期的汉中一地……
  马仁瑀心知这些蜀地逃兵逃回蜀地八成还会受到收编,再次成为与他们为敌的军队。
  故而追杀起来绝不手软,除非投降待俘……
  这一路砍杀,便如砍瓜切菜一样,溃败的蜀兵几乎的羔羊一样,就知道逃窜,根本没有还手的勇气。
  面对马仁瑀如此丧心病狂的追杀,王昭远头顶上失了三魂,脚底下走了六魄,已经没有半点抵抗的心思了,就想着往成都跑……
  一口气跑到成都,然后龟缩起来。
  但是他一介书生,论及体力哪里比得上兵卒?
  他的亲卫见王昭远这个累赘如死狗一般,瘫在地上,还大言不惭地说:“实在跑不动了,谁背着我跑,给我找匹马来也行……”
  互望一眼,不约而同地一并将他抛下了。
  王昭远气急败坏地大叫,听着身后的喊杀声,求生的欲望占据了大脑。
  这一刻也顾不得什么风采,连滚带爬地往前逃跑。
  随着一股大力传来,王昭远滚进了旁边的田沟,晕厥过去。
  恰是如此,王昭远侥幸逃过一劫。
  待王昭远醒来的时候,只见周边一片狼藉,并不见中原兵或是蜀兵的痕迹,心中大喜,往西南方向跑去。
  王昭远狂妄自负,近乎愚蠢,可一身学识却也无庸置疑,蜀地的地理志几乎倒背如流,看着四周情况,略一思索,便想到这附近有一村庄叫无当村。
  据说早年诸葛亮驻扎汉中,无当飞军驻扎此处,由此得名。
  王昭远又累又饿,跑到了无当村,见村里家家闭户,但并未受到兵祸。
  他也顾不得那么许多,敲着村口的一家大门,敲了半晌,无人回应。
  又敲了几家,依旧无人应声。
  王昭远想了一想,直往村里走去,见村中有一大广场,周边一户人家门口有口大钟,大喜过望,知此处定是村长所居之处。
  他用力地敲着门,见依旧无人应答,便开口说道:“在下宰相王昭远拜见……”
  他这名声当真好用,话还未说完,大门就开了。
  王昭远正想开口再说。
  屋里冲出一青年,手中的擀面杖一棍子就将王昭远撂倒在了地上。
  青年对着地上的王昭远就吐了口唾沫,骂道:“就你这货色,还自比丞相?”
  别的不说,诸葛亮在蜀地的威望,那是无可比拟的。
  “父亲,就是这群王八羔子,害得我们村为了糊口卖儿卖女。孩儿将他绑了,找马将军领赏去?”
  青年叫廖凯是无当村村长的儿子,在半日前,马仁瑀的随军小吏亲自来到了无当村,找到了村长,跟他们说明了情况,强调了中原大军入境只为天下一统,并无害民扰民之意。
  蜀地败卒四散,若村中遇到蜀兵败卒攻袭,可去军营求援。
  若发现中原兵劫掠,亦可去军营投诉。
  不管做不做得到,中原军能够派军中官吏前来通知,已经表明诚意了。
  相比不顾念他们死活的蜀地官员,中原先入为主地就给他们留下了好的印象。
  王昭远悠悠转醒,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处在一处军帐之中。
  帐内无人,但是帐外却站着六名衣甲整齐的兵卒,从装束来看,便知是中原兵卒。
  王昭远瞬间明白了自己的处境,想着青年那一擀面杖,悲由心生,暗忖:“我自幼熟读兵书,不成想败给不识字的莽夫,还让愚昧村夫所擒,羞煞人也……”
  这念及悲处,居然嚎啕大哭起来。
  泪水如雨而下……
  马仁瑀大步走进营帐,看着泣不成声的王昭远,怔了怔,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这诸葛亮带汁啊!”
  霎那间,周边一阵哄笑。
  王昭远更是气得面红耳赤,恨不得习得鸵鸟钻地埋头的本事。
  带汁诸葛亮,也随着王昭远的惨败,传遍了巴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