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作者:无言不信      更新:2024-05-02 17:05      字数:1833
  罗幼度闻言微微一笑,他就喜欢卢多逊这种贪小便宜的风格。
  “朕明白了!”
  罗幼度听了几人的意见,综合自己的看法,心底有数,让人将董均请来。
  “罪人见过天朝皇帝陛下……”
  董均恭恭敬敬地跪伏在地,很虔诚地磕着头,嘴里说道:“我家君上即位不久不懂中原之威,面对中原大军,妄自以卵击石,委实不该。现已见识过天朝神威,惶恐难安,深知自己过错,特派罪臣面见天朝皇帝陛下,乞求仁慈的皇帝陛下能够宽恕小国无礼。”
  他一口一个君上无知,将所有过错都丢给了皇帝段思聪。
  罗幼度听了暗暗发笑,这大理的皇帝真就是大冤种,专门用来背锅的。
  明明是自己进攻在先,他都能说出妄自抵抗之语,绝了。
  罗幼度冷着脸道:“大理侵占我汉唐故地,朕亲自来取,尔等竟敢抵抗?是欺我中原无人?”
  第六十五章 虎口夺食
  一番话,罗幼度说得是正义言辞。
  董均却直接听呆了。
  不是说天朝上国是礼仪之邦?
  不是说天朝上国都信奉孔孟之道?
  怎么中原天子能这么无耻?
  你来打我,还不许我抵抗?
  抵抗就有罪?
  但董均不敢反驳,只能继续跪伏在地,俯首道:“皇帝陛下息怒,寡君已经知错,不敢再触及皇帝陛下神威,特让在下前来请罪。愿意臣服天朝上国,为天朝上国马首是瞻。”
  罗幼度也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朕非好战之君,也不愿见贵国生灵涂炭。贵国知错能改,朕并非不能网开一面。只是朕身为中原天子,恢复汉唐故地是朕的本份。贵国不将汉唐故地归还,朕有何颜面回中原见万千百姓?”
  对此董均早有准备,此番求和,身为不利的一方,不割肉放血,满足不了胜者胃口。
  他将态度语气放得很低,说道:“自当如此,寡君愿意以金沙江为界,将建昌府、会川府归还天朝。”
  以金沙江为界,取建昌府、会川府是罗幼度最初目的。
  建昌府是四川省第二大平原宁河平原腹地,面积仅次于成都平原,非常适合居住生活的地方,而且直通成都是巴蜀与大理的经济走廊。
  会川府辖境缩小,但南至今金沙江,西接雅砻江、金沙江,东界金沙江、大凉山黄茅埂,是一处为金沙江包围的战略要地。
  罗幼度费尽千辛万苦将水师战舰从乐山一路运来为得是什么?
  便是在雅砻江、金沙江附近建一个水寨,以护卫西南的疆界。
  那些战舰,他就没打算带回中原,就留在云贵大地了。
  但这只是罗幼度最初的打算,现在主动投降,可不知这个价码。
  罗幼度语气不悦地说道:“东川郡呢?朕记得东川郡,也是汉唐故地吧?”
  东川郡金沙江以东,牛栏江以南,从地理位置来看,远不如会川府重要。
  甚至于他们中原拿了东川郡,会影响西南的防线。
  原本靠着金沙江,中原可以在西南进退自如。但是多了东川郡,防线一拉长,反而影响整体防线的布局。
  可是东川郡有钱呐!
  这东川郡有铁胆石之乡,天南铜都的美誉。
  对于东川郡铜矿的开采可以有史可追述到西汉时期,一直到清朝光绪还在开采,而且达到顶峰,年产粗铜八千吨。
  这妥妥的是一个巨型金库。
  罗幼度在定疆界的时候就为东川郡心动过,只是东川郡地形复杂,山地矿洞相连,出兵强取容易,可未来要守就难了。
  这动的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真要抢取,大理国不敢明着来,暗地里让不听话的部落偷袭袭扰。
  这矿洞就在人家门口,哪里防的过来。
  故而罗幼度只能忍痛放弃。
  不过现在却不一样了,高方主动妥协,那便虎口夺食。
  然后分高家、杨家一杯羹,让他们出人出力开采,自己分得红利。
  罗幼度前世是一个商人,深知在没有绝对掌控局势的情况下,利益均分最为稳妥。
  董均闻言,大汗淋漓。
  东川铜矿是高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交出东川郡,不易于断了高家一臂。
  他颤声道:“此事罪臣不敢替寡君做主,得征求寡君之意。”
  罗幼度也知这种事情,唯有高方才能做主,也不为难予他,说道:“朕耐心有限。想必你们已经知道江南战事将定,朕得回去犒赏三军。没时间在这里耗着,回去告诉高方,他若不给,朕就自己去取了。”
  董均脸色苍白,叩谢而退。
  在强权之下,董均又能多说什么?
  董均马不停蹄地回到了西昌城。
  听着罗幼度的条件,高方勃然大怒:“贪得无厌,什么中原天子,就是一个恃强凌弱的小人,仗势欺人……”
  他破口大骂的时候,全然无视了段思聪这个段家皇帝在大理皇宫瑟瑟发抖,嘴里念着:“我要出家,我要自由。”
  没错。
  大理段氏皇帝想要自由,唯有出家。
  其实即便出家,他们的自由也不过是从大理皇宫变成了天龙寺。
  但相对而言,高家在天龙寺不敢肆意妄为。
  “岳侯!”董均叫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