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作者:无言不信      更新:2024-05-02 17:15      字数:1933
  姜弓珍忙道:“水流湍急,金城四面环山,龙江又环绕金城。金城之富,皆赖此水。”
  陈处尧指着龙江的一处说道:“决水改道,从这里入手,可引水入城。金城宫位于城东,我们以水淹东城,让金城宫里的倭贼喂食鱼虾。”
  姜弓珍吓了一跳,这些日子他就觉得这位大相行事果决,干略过人,大有新罗圣人金庾信的风采,却不想他出谋如此狠辣,直接水淹金城宫。
  “此法可行!只是……”姜弓珍皱眉道:“太子登基,这金城宫是最好的地方,一举毁去,那多可惜。此外这金城宫附近都是地方豪强,支助我们在山中立足的义士金国炳也居于其中,水淹城东,危害实在太大,可有更稳妥之策?”
  陈处尧眼中露出一抹笑意,说道:“据我了解,藤原元名很爱惜麾下兵士。或可以水淹金城宫威胁,让他们退出金城。三日之内,我们不予追击,如此可避免损失。只是倭国贼寇在国内犯下累累罪行,就此放过他们。我心不甘……”
  姜弓珍咬了咬牙,说道:“太子终须一个落脚之处,还是劝和吧。”
  陈处尧说道:“可是?好吧,就依姜都统使之意吧。”
  姜弓珍派出了使者,正如陈处尧预测的一般。
  藤原元名作为倭国藤原氏的后裔,最是惜命,不愿意跟着金城宫共存亡。
  藤原元名放弃金城宫,而起义军放弃追击。
  陈处尧、姜弓珍在藤原元名撤出金城以后,立刻高举王伷义旗,广发书信号召高丽义军归附。
  然后……
  除了一小部分人愿意奉诏,真正由地方豪强揭竿起义反抗的队伍,无一人响应。
  藤原元名逃到了开城,发现开城上下人心惶惶,早就炸开了锅。
  来到高丽王宫,藤原元名看着以风雅著称的叔叔藤原师辅,双眼遍布红丝,表情狰狞,好似一头食人的饿狼,心寒胆落地汇报了金城的情况。
  还以为会挨一顿训斥,那料藤原师辅只是挥了挥手,说道:“能够带来五千兵士,已经是一大功,下去休息吧。”
  高丽义军四起,他们各地驻军死的死逃的逃,安全逃回来都成了一大功绩。
  藤原元名忍不住问道:“叔叔,我们手上还有三万大军,为何不去平叛?区区叛贼,安能抵挡我们大军?”
  藤原师辅颓废的犹如得了瘟病的鸡,惨笑道:“我们与国内失联二十日,哪还有心情平叛?”
  第五十二章 唯一活路
  日上当空,空气中散布着一个熟悉的湿热。
  源满仲骂了一声:“这该死的地方,一样的热。”
  高丽、倭国都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受大陆和海洋气候的双重影响,春秋两季很短,冬夏极长,而且夏季炎热多雨,那种又潮又热的滋味极不好受。
  这位清和源氏的当主穿着铠甲,手中拿着蒲扇,却无心扇风,双眼死死地盯着远处的运粮队。
  自听闻安东府被高丽叛军攻克之后,源满仲就意识到不妙,在釜山严防死守。
  果然有高丽叛军打港口的主意,在击退了三波来敌之后,源满仲逐渐意识到釜山不是久待之地。
  尽管对马岛与倭国本土一点消息也没有,到底什么情况源满仲并不知道。
  可是放眼天下能够做到封锁对马岛,完全隔绝海东半岛与倭岛联系,除了位于他们西方的虞国,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
  高丽叛军越发势大不说,还要担心虞国北上,一旦对马岛虞军与高丽叛军有了联系,相互配合,再多的兵力也得折在这里。
  源满仲的情况比橘远保还要不如。
  橘远保所在的橘家,为了家族将几代人的积蓄赌在了这一次。
  而源满仲所在的源家从他父亲开始,传到他这里也就是两代,家无积蓄。
  全靠源家给藤原氏卖命,换来的支持方才有的这一点点家底。
  没有了就真的没有了。
  源满仲将自己手上的这点家底看得比自己命还要重要,哪里愿意困死釜山?
  不等得到藤原氏的命令,源满仲先一步放弃了釜山,往开城撤退。
  源满仲一路北撤,沿途收编各地被高丽义军击破的倭国败卒,也打退了不少拦路义军,直到抵达利川郡的时候,探听到宁川郡已经给一股两万人的义军占据了。
  宁川郡位于汉江之畔是北上开城的必经之路。
  前路断绝。
  源满仲知道不将宁川郡的敌人击溃,无法顺利抵达开城。
  他得知宁川郡的叛军多为吃不饱饭的百姓,心中有了定计,安排麾下家臣佯装送粮队,将敌人诱入埋伏圈从而击破。
  源满仲不怕敌人不中计:他们的后勤断绝,为了坚持下去,只能掠夺高丽人的粮食。
  高丽境内反叛四起,固然有仇恨的缘故,但更多的还是因为吃不饱肚子,活不下去。
  粮食在现在的高丽叛军眼中,比金银更具有诱惑力。
  果然随着运粮队的出现,八九千名高丽叛军争先恐后地操起武器向他们的车队迅速地冲去!
  他们压根没有注意到他们路过的林子里藏着两千多伏兵。
  黑压压的一群人仿佛波浪般扩散开,这就是叛军的最大特点,组织松散,完全没有建制。
  源满仲望着远处渐渐远去粮队的敌人,不敢有半点马虎,大气都不敢喘:纵然对方的缺点很多,但攻占了宁川郡的他们也已经获得了不少像样的装备,加上人数的绝对优势,即便用计,也不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