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作者:荀焱      更新:2024-05-02 18:41      字数:1830
  “还有,你娘让我给你带的桂花糕,我害怕放坏了,路上我都吃完了,等回头我参加殿试的时候,再给你带啊!”
  “滚蛋,于小宝我再也不想见到你。”
  于清瑶气的都把于谦的小名给叫出来。
  “额,我说错什么了?”
  看着气呼呼走的不见人影的堂妹,于谦不解的挠了挠头。
  想了半天,没想出自己哪里说错话了,无奈的摊了摊手,吐槽了一句。
  “唉,女人真麻烦!”
  离开了皇宫,于谦刚回到落榻的客栈,正准备收拾收拾,明天就回去的时候了。
  几名官兵在客栈老板的带领下进了他的屋子。
  “你就是钱塘的于谦?”
  军官走进来,看着于谦确认了一下身份。
  见到走进来的是官兵,于谦心里一紧。
  那位太孙殿下这么小心眼吗。
  自己也没说什么,做什么呀?
  至于恼羞成怒,要让官兵来抓自己吗?
  心里胡思乱想着,于谦还是抱拳回道:“在下正是于谦!”
  军官点了点头,掏出一份征召令,对于谦道:“钱塘学子于谦,你已经被兵部征召了,职务是神机营弼马温,现在令你立刻到北平神机营报道,如有延误军法从事。”
  说完,一挥手。
  “弼马温,请吧!”
  第136章:震惊天下的功名案
  “听说你今天收了个人才!”
  傍晚,朱棣的寝宫中。
  朱棣一边翻看着朱瞻圭这两天批复的奏章,一边随意的问了一句。
  趴在旁边小桌子上,还在努力工作的朱瞻圭点了点头。
  “不应该说是人才,可以称得治世之才,能力不在三杨之下,甚至比他们还高。”
  朱棣来了兴趣,合上手中的奏章好奇道:“真有这么厉害?那我可要看看,明天把他叫过来,我帮你考察考察。”
  朱瞻圭头也没抬回道:“来不了了,我把他发配到北平,当弼马温去了。”
  朱棣:……
  不是说治世之才吗?这不留在手下用,怎么发去养马了?
  这治世之能,不会是养马的能力吧?
  “这人书生气太高,现在还没有打磨好,暂时不适合当官治理地方。”
  “而且我打算把他往兵部尚书的位置培养,所以便让他在军中磨练一番,增长一下军队的知识,等北征结束了,再向地方安排。”
  朱瞻圭这么说了,朱棣就再也没有过问。
  “没有培养好,那就慢慢培养,等回头收拾的差不多了,带过来给我看看。”
  爷俩说完了于谦的事,朱棣敲了敲手上的一分奏章。
  “福建那边请求组建备倭军的事,你是怎么看的?”
  朱瞻圭停下了手中的笔,思索了一下,回道:“北边的战争如果一切顺利,可能会在年底结束。”
  “到时我们班师回朝,我这边就会忙倭寇的事,我的计划是一年之内摆平倭寇。”
  “既然我去了,又有海军的巡视,孙儿决定驳回。”
  朱棣点了点头,拿起朱笔在奏章上画了个叉。
  “思南那边你的建议非常好,但我觉得还不够。”
  朱棣起身走向挂在墙上的一面大地图,朱瞻圭也放下了手中的笔,跟了上去。
  二人来到大明地图旁边,朱棣在云贵这个区域画了一个大圈。
  “这里土司遍地,名义上虽然归朝廷管,但其实都是自制,经常性的闹出矛盾。”
  “我的想法是,趁着这个机会,一举把这里给摆平,让这片区域彻底的归朝廷统治,不在有土司之患。”
  朱瞻圭看着地图沉默了一会,才缓缓道:“既然爷爷你想解决,光派兵打就不行了,我们要分两步走。”
  朱棣手背在身后,期待的看着朱瞻圭,期待的孙子能提出一个完美的想法。
  心中思索了片刻,朱瞻圭指着地图道:“我的想法是,分化土司和普通寨民的关系,咱们从基础彻底的掌握这些普通寨民,让这些土司们成为孤家寡人。”
  “以往朝廷对这些土寨的安抚,都奖励他们的头人和土司,普通寨民根本就拿不到任何实际好处。”
  “这就让普通寨民们,对朝廷没有任何归属感。”
  “他们的土司头人呢,则是拿着朝廷的奖赏,以自己的名义奖励给这些普通寨民,收买普通寨民的心,这就造成了普通寨民只知道土司和头人,而不知朝廷的现象。”
  朱棣听着满意的连连点头。
  朱瞻圭接着讲道:“如果咱们收买了这些普通寨民,让他们享受到朝廷给的恩泽后,心中便会自然而然地向着朝廷,我们便可以进行第二步。”
  “怎么个说法?”
  朱棣期待的看着朱瞻圭。
  朱瞻圭微微一笑,缓缓道:“打土司,尊民俗,迁汉民,铸信仰!”
  朱瞻圭用12个字,说出了第二步的计划。
  朱棣闭眼琢磨了一下这12个字,满意的哈哈大笑了出来。
  “哈哈哈,好!”
  “这件事你觉得让谁去好?”
  这12个字看似简单,但想要去做,想要将这事办成,必须要有一个有能力的人过去负责这事。
  朱瞻圭想了想,觉得于谦非常适合。
  历史上,于谦担任过多地的地方官,表现都非常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