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作者:荀焱      更新:2024-05-02 18:42      字数:1823
  在招收工人的那天,各大招收点几乎人满为患。
  家中就那么点土地,种出的粮食交了租子,顶多够家里人吃。
  刨除了来年开春种的种子,根本就没有存留,卖钱什么的更别提了。
  如果家里要是有个七八口子人,别说存钱了,甚至连饭都吃不饱。
  如今有了轻松挣大钱的机会,军户和百姓们自然不会放弃。
  至于背井离乡啥的,他们根本就不在乎,什么都没有钱和让家里吃饱重要。
  仅仅三天的时间,各大报名点就招收到了40多万。
  对于打工者,不是谁都能去的,朱瞻圭是有严格要求的。
  年龄太大的不要,年龄太小的不要,身体有病症的不要。
  毕竟要漂洋过海,身体有病症的根本就熬不住。
  “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人,不会是下面的人拉壮丁强招的吧!”
  尚书房内。
  杨士奇几个大老看着手中的报表皱起了眉头。
  杨士奇觉得这个数据有点假,怀疑是下面的商会人员,为了完成指标,借助朝廷的名义,强行拉的壮丁招的人。
  朱胖胖也皱起了眉头。
  如果真的是这样,自家儿子的商会就要肃清一番了。
  这才多久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不好好管管,以后恐怕会出大乱子。
  其实朱瞻圭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觉得是下面的人,为了功劳打着他的名义强招的人。
  故土难离。
  这是汉人骨子里的信念。
  就像灾荒之年,很多灾民如果不是快被饿死了,都不会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别的地方逃荒。
  为此他都打算让人去查查,是谁起的头想的这个点子。
  查到了绝对会严惩。
  但就在他准备派人去查的时候,胡玉的话点醒了朱瞻圭。
  当时在等纪刚的时候,在一旁跟随的胡玉,大着胆子说了一句。
  “殿下,奴婢插一句嘴!”
  “您之所以觉得这个数据假,是因为您从不缺钱,过的是锦衣玉食的生活。”
  “可百姓们和军户们却不一样,就算不是灾荒之年,吃饱饭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更别提存下来钱了。”
  “咱们开的待遇,对于权贵公子们而言算不得什么,可对于普通百姓和军户们来讲,这简直就是给他们送钱。”
  “如果这事放在奴婢身上,奴婢也会毫不犹豫的去报名。”
  “就您要求下去的那点活,对百姓们而言,这哪是去干活呀,这简直就是去当大老爷躺着领钱的。而且还包吃包住,包来回接送,800年也遇不到一件这样的好事啊,这不去不就是傻子吗。”
  想着当时胡玉说的话,朱瞻圭心里也是一阵苦笑。
  自己是好日子过多了,忘记了上辈子苦逼打工,穷困潦倒的生活了。
  如果前世有人给他开这种待遇,而且还是国家保证的,他挤破脑袋也会加入到其中。
  抬头看向还在皱眉思索的朱胖胖几人,朱瞻圭为他们解释道。
  “这数量不假,而且还是及时停止了招收效果。否则按照一开始咱们给的时间,这数量至少还要翻一倍!”
  杨士奇有些不相信的反驳道。
  “怎么可能,这可是不远万里去另外一个地方,而且还要看管那么多人土地和粮仓,…”
  不等他话说完,朱瞻圭伸手拦下了他。
  “杨学士你之所以会这样想,是因为你吃得饱穿的暖,不缺钱,家里在灾年没有饿死过人!”
  “如果你经历过这种生活,别说背井离乡了,只要有朝廷做后盾,杀人放火的事你都敢干。”
  杨士奇愣住了。
  朱胖胖和其他几个六部的大老也是若有所思。
  “你们呀!”
  朱瞻圭伸手点了点陷入沉默的几人。
  “你们高高在上太久了,考虑问题的时候,下意识的会以自己的身份去考虑。”
  “可这只是你们的思维,不是老百姓所想所思所需。”
  站起身来,朱瞻圭对着眼前几位大明朝廷最高层的大老,语重心长道。
  “有时间下到民间,走走看看问问。身为朝廷重臣,连老百姓想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你们这是当什么官!”
  “有圣贤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你们研究了一辈子圣人学问,连老百姓的想法都搞不清楚,我说句难听的话,你们这学问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其实不单单你们,下到县令小吏,上到一品大员,又有几个考虑问题的时候,真的想过老百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的含义你们比我更清楚,都好好想想吧。回头我会向皇上提议普查一下,如果达不到要求,你们这官我看还是别当了,不但辜负了圣人之言,还害人害己,更害了民。”
  第209章:朱高燧:二哥,我可能又要出卖你了!
  “像…简直太像了!”
  几个重臣离去,朱胖胖看向用力扇着扇子的朱瞻圭,忍不住一声感慨。
  “像谁?”
  朱瞻圭随意的问了一句。
  “你太爷爷呀!”
  “你刚才说话那语气,那神态,简直跟你太爷爷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