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作者:苍穹之鱼      更新:2024-05-02 19:02      字数:1818
  他还在喋喋不休。
  这厮是典型的蹭鼻子上脸。
  让周围的人都对他有些厌烦。
  “行了,大老爷们的,别扭扭捏捏的像个女人。”
  杨峥挨的十鞭子,未必比他挨的三十鞭子轻。
  此事之后,杨峥在羌人心中的正面形象就立起来了。
  这时代无论羌汉,都敬重豪杰勇士。
  当年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西凉铁骑中不知有多少羌骑。
  此后,陇西、金城附近的羌人们时常来枹罕。
  姜伐野时常带羌部首领来拜见。
  杨峥也乐得交朋友,杀羊备酒,盛情招待。
  接触多了,反而觉得羌人容易相处,什么事都挂在脸上,高兴就是高兴,厌恶就是厌恶,没那么多的勾心斗角,也没那么多花花肠子。
  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也就渐渐热络起来。
  一些热情的部族要送女儿,杨峥赶紧婉拒。
  见过后世精雕细琢的美女,再看看这些老兄的长相,杨峥实在没有什么期待。
  也有些部族送来青壮子弟,跟随从军。
  一来学些本事,二来,羌人日子艰难,青壮正是能吃的年纪,部族负担不起。
  这也是羌人们的常规做法。
  魏蜀都有相当数量的羌骑。
  杨峥自然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组建了一支六百人的羌营,从武卫营中挑选老卒,分散其中为长官,严加训练。
  这些人相当于杨峥的私兵,放在枹罕城中有些不妥。
  马上李弥就要来了,有些准备还是要做的。
  枹罕城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北面是北塬山,西北面是黄河,东南面是漓水河,地势上西北面高,东南面低,对整个陇西形成居高临下之势。
  南面有漓谷、平谷等河谷,但南来北往的人多,人多就眼杂,不适合屯军。
  只有黄土高原地貌的北塬山合适,塬上裂谷山沟众多,随便往山沟里钻,有心人也找不到。
  杨峥带着赵阿七、公孙甫等几个心腹去寻地方。
  这样的地方自然不难找。
  反而是太多了,让人难以抉择。
  最终杨峥选了一个不远不近的沟壑,左右青葱缭绕,一条小溪贯穿前后,里面杂草丛生,时常有野稚、野兔的身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之后几天,杨峥带着人每天伐木夯土挖窑洞,羌人都是青壮,有的是力气,一座可容纳千人的营寨很快就建好。
  至于粮食,夏侯霸每月都会给枹罕送一批。
  枹罕军民自己屯垦,还有附近坞堡也会时常上交田赋。
  养这六百羌兵是足够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大多数人不会汉言,交流起来比较困难,好在他们异常听话,心思也比较单纯。
  杨峥想来想去,觉得此事只能交给那四十三个孩子了,毕竟待在枹罕也不太妥。
  李弥这厮生性阴险,天知道他会脑补出什么玩意儿。
  而此地条件虽然艰苦,但越是艰苦就越能磨砺人,这时代温室里面养出来的人,怎么跟四方野兽争斗?
  孩子们无所谓辛不辛苦,这年头的人,能有一口饱饭吃,就是万幸了。
  杨峥给他们的待遇等同于武卫营的四百老卒,每三天必有荤腥,不是羊肉就是鱼,至少也有肉汤。
  短短几个月,孩子们的身体也强壮起来。
  特别是其中的刘珩、孟观、苏泓三人,刘珩天生大力,孟观文武双全、犹精算术,苏泓颇擅经营管理。
  陇西以西的羌人大多放牧,虽然也种田,但水平有限,每年都饿肚子。
  动辄就有过不下去的部族向杨峥讨要粮食。
  杨峥能帮的时候,也会帮忙。
  羌人则以牛羊马交换。
  不过不是所有的马都能作战马,这时代人都吃不好,马就更不用说,水草差一点,对马匹的影响非常大。
  羌人的马绝大多数都是驽马,也能骑,但耐力极差,不适应战场。
  杨峥原本想组建一支羌骑,想了想,还是算了,人好养,战马不好养,还要专门的人伺候。
  四百武卫营的战马,就让杨峥有些力不从心了。
  “请将军为此谷赐名。”调过来的武卫营屯长尹春道。
  杨峥笑了笑,的确需要个名字,很多事情有个好名字就有个好兆头,有心考验一下刘珩、孟观、苏泓三人,“你们说取什么名字?”
  刘珩摇头晃脑的想了想,“稚谷?兔谷?”
  虽然只有十四岁的年纪,但身体强壮远超同龄,而且他的优势似乎也全在体魄上了。
  “太普通了。”杨峥摇摇头。
  苏泓望着左右岩壑上的杂草青苔,“青龙谷如何?”
  此谷狭长,宛若游龙。
  不过杨峥总感觉这个名字有些大了。
  “左传云:深山大泽,实生龙蛇,不妨叫龙蛇谷。”孟观拱手道。
  “好名字。”杨峥眼睛一亮,这名字颇为贴切,寓意深刻。
  由此也可看出三人高下。
  当然,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每个人的长处都是不一样的。
  一件小事,还不足以完全评断。
  但也可窥见一丝端倪。
  作为一个穿越者,杨峥自然明白人才到处都是。
  汉高沛县英杰,洪武大帝淮右二十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