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作者:苍穹之鱼      更新:2024-05-02 19:03      字数:1798
  要不怎么说还得要个谋士呢?
  刘备遇诸葛亮,孙策遇周瑜。
  而杜预绝对有资格成为这时代顶级的谋士。
  以前是赶鸭子上架,不愿为杨峥出谋划策,高平陵之变后,杜预也就看清了司马家的本性。
  见杨峥颇为意动,杜预拱手道:“预在西海一年,熟知当地形势,请命三千部众,为主公取之!”
  称呼已在潜移默化间改变。
  三国都不是大一统的王朝,所谓忠诚也就没那么严苛。
  蜀国投魏,魏国投蜀,各有人在。
  而杨峥若是能把这些土地收入囊中,有实力成为第四国。
  这等名垂青史的功勋,杜预岂能不动心?
  杨峥心花怒放,“元凯此去必定成功,我拨六千骁骑营与一千重骑与你,若有难处,可向伏罗城求援。”
  杜预笑道:“三千骑足矣,再多虚耗粮草,反不为美,属下一路招抚讨伐,轻而易举,三月之内,必定成功!”
  第二百五十三章 仁义
  如果是别人,杨峥就当他吹牛了,不过杜预就另当别论了。
  他这么卖力表现,其实也为了今后杜家能有一席之地。
  京兆杜氏已经陆陆续续迁来西都,连赋闲的杜恕也被秘密请回。
  不过杜预没提,杨峥就当不知道了。
  以杜恕的性格、以及地位,不可能拜在自己麾下。
  “属下还有一不情之请。”杜预拱手道。
  “元凯但说无妨。”
  “此番破羌之战,击溃敌五六万之众,俘虏一万三千余众,若是放归,必能宣扬主公之仁义于雍凉,下一次邓艾来犯,必生惧我之心。”
  原以为会是出征的事,没想到是关于俘虏。
  仁义!
  杨峥抬头看看春天的天空,万里明净,浮云朵朵。
  现在有资格讲仁义吗?
  按说自己对西平汉民够仁义的了,轻徭薄赋,平日里参军最不积极的就是他们,邓艾军一来,人心立即浮动起来,一些大户跟朝廷眉来眼去的。
  杨峥摇摇头,“元凯宅心仁厚,然西平正缺人丁,不可务虚名而处实祸。”
  邓艾的水平杨峥还是相信的,放了这些俘虏,过不了两年,在邓艾的鞭策下,又会提着刀来砍自己。
  而且绝不会手软。
  “这些人的家眷都在东面,未必会心悦诚服。”杜预还不放弃。
  杨峥心中好笑,做奴隶还要他们心悦诚服干什么?
  “我会单独在大允谷开一块屯田安置他们,为他们找些羌人女子为妻,也可以为他们联络家人,若是愿意举家迁往西平,则转为待归,护羌府补给土地。”
  西平的土地还是很多的。
  一些适合大规模耕种的地方,被设置为屯田。
  大量的小河谷、山谷等地,则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地广人稀,土地多的是。
  后世大唐经营河湟,成了能与蜀中并立的产粮之地。
  而河湟的畜牧业则是蜀中无法比拟的。
  若能吸引雍凉百姓前来,倒也是一桩好事。
  想及此处,杨峥灵光一闪,“元凯,以土地吸引雍凉百姓入西平如何?”
  杜预也眼神一亮,“大善,昔日大秦以田地吸引关东百姓,西平可以一试,不过赋税也要降低一些,才会对雍凉百姓有吸引力。”
  雍凉也是地广人稀,但这些年赋税逐渐增加。
  司马父子联合士族而取天下,所以必须代表士族的利益。
  这也是两晋的病根所在。
  从曹丕时代起,越来越多的士族崛起、壮大,掠夺土地人口,朝廷能收上来的赋税越来越少,只能增加对庶民的掠夺。
  苛政猛如虎。
  两汉田税十五税一,甚至三十税一,大部分时候维持在十税一左右,当然这是两汉还算清明的时候。
  到了曹魏,则成了官六民四,民间有牛自耕则五五之分,每户还要出绢二匹、绵二斤的户口税,这还是魏武时代“轻徭薄赋”时期。
  除此之外,还有相当繁重的徭役、兵役、杂税等等。
  一场大战,民间为之一空。
  曹爽伐蜀大战,就把雍凉的底子耗空了。
  羌氐百姓怨声载道。
  一个普通农民,风调雨顺耕种一年,落到自己嘴里的只有两成左右,只够全家喝稀勉强饿不死。
  所以很多人宁愿投奔士族豪强为奴为婢,躲避繁重的赋税和徭役。
  到了晋代,天赋更是高达十税八。
  百姓基本就是连奴隶都不如了。
  所以西晋立国之时,关中羌氐鲜卑的叛乱此起彼伏。
  杨峥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有实施的可能性。
  百姓都会用脚投票的。
  司马父子掌权之后,三国会越来越稀烂。
  杨峥感觉自己抓住了一丝时代脉搏。
  西平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没有那么多敲骨吸髓的士族、权贵、官僚。
  上层建筑朴实无华,跟随杨峥杀出来的人,还未腐朽,全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而洛阳朝堂暮气沉沉、死气沉沉!
  他们固然不乏一些才智卓绝之人,但都只是这时代的裱糊匠,无法改变房子里的死气与暮气。
  “此事我立即与鲁公商议一番!”杨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