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作者:苍穹之鱼      更新:2024-05-02 19:07      字数:1880
  如果是十五年的话,以秦国的国力应该不难。
  后世国家兴起,不也是启动大基建吗?
  以后用此法以工代赈,让受灾百姓多一条活路也是不错的。
  历代的徭役都是白嫖,不仅不给工钱,连饭都不提供,衣服、劳动工具都是自备……
  而秦国营建新都,一日两餐,隔三差五还能吃上肉,冬天还提供羊裘,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劳累,但也缓慢,比起耕作放牧,轻松太多。
  去年秋冬以来,不少人还长壮实了……
  新都周围聚集了成片的村寨,为的就是能吃上官府的饭食。
  “若是如此,孤就放心了,不可太耗费国力,亦不可使百姓太过操劳。”
  “唯。”嵇康拱拱手,一句恭维的话没有,就去忙自己的了。
  这种作风恰恰是杨峥欣赏的,把心思用在实事上,而不是揣摩上司的心思,大家就事论事,都轻松自在。
  既然提起新都,杨峥就带着甲士去视察一番。
  龙首塬距离长安不远。
  塬上人山人海,热火朝天,新都的轮廓有了。
  各种大木巨石堆叠如山。
  古代的人都极端勤奋,给一口饱饭,全都玩命的干。
  秦国的气象也能在这些百姓中一窥究竟。
  虽然大旱,虽然百废待兴,但百姓却投入了极高的热情。
  仿佛在营建自己的新家园。
  有了土地,百姓就跟秦国深深的联系在一起。
  “秦王今年在并州又打了个打胜仗,灭了鲜卑国,取了百万牛羊,今天哺食加肉!”一个亭长模样的人大声喊道。
  霎时间人海欢声动天,一浪高过一浪。
  百姓的欢乐永远是最简单的。
  杨峥又视察了民夫的住处。
  略有些低矮,木头土坯茅草简单修葺,里面铺满了厚厚的干草,这就是他们过冬的床铺了。
  官府提供伙食,一人做工,全家都能跟着喝上一口粥,偶尔能领到麦饼。
  “这也太寒酸了吧?”刘珩哼哼唧唧道,不怀好意盯着索靖。
  嵇康负责建城,管理却是索靖。
  刘珩这眼神背后的意思就是索靖一定捞了不少。
  不过龙首塬聚集了四五十万的百姓,能这么短时间为他们提供住处,不用挨饿受冻,已经不错了。
  跟刘珩的豪宅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杨峥斜了他一眼,“你懂什么,几十万人没有人冻死饿死,已经是大功,你若有本事,你来如何?”
  刘珩双手连摇,“臣、臣没这个本事。”
  索靖一脸泰然,“这些茅屋是臣故意修建的如此寒酸。”
  “哦,这是为何?”杨峥道。
  “旱灾只是一时,他日风调雨顺,这些百姓还是要回去耕种,住的好吃的好,有些人就不愿回去耕种了!”
  “幼安思虑深远!”杨峥也明白了。
  这时代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农耕之上。
  不耕种,这几十万人就是一个庞大的负担。
  旱灾总会过去,新都迟早会建完,到时候他们衣食无着,就是一个不小的隐忧。
  不是杨峥不想对百姓好,而是要顺应人性、切合实际。
  第六百六十三章 祸害
  也许是老天开眼,也许是被索靖说中了。
  三月上旬,关中竟然下起一场大暴雪。
  一天一夜不停,老天爷仿佛要将拖欠的雨水全部还回来。
  杨峥自然大喜过望。
  只要不是连续几年的大旱,关中都可能承受。
  大雪之后,天气放晴,气温一天天的升了起来,久违的春天终于来临。
  春耕在即,新都停工,所有民夫全部返回自家土地。
  杨峥也像模像样的祭拜了天地,大赦秦国牢狱,颁布春耕令,派出劝农使,鼓励百姓开垦荒地。
  贾谊在《积贮疏》中有言,春耕乃天下之大命。
  如果不是去年的旱灾,均田制的爆发期会提前一年到来。
  不过吞并了南匈奴和拓跋鲜卑后,秦国的国力增长不少。
  春耕一结束,钟会的使者又来。
  这一次不是钟毅,而是钟氏的一个旁系子弟,上来就是一阵阿谀奉承,杨峥直接挥手让他说正事。
  “都督请秦王一同发兵,会猎江东,平分东吴!”
  “吴国?”杨峥一愣,钟会还是胃口大。
  诸葛诞经营江东十几年都没有吞吴之心,钟会大难不死,现在蹦跶起来了,居然对吴国起了心思……
  不过这也符合他的性格。
  “你家都督知道东吴有多大,兵力有多少吗?”杨峥第一反应是拒绝。
  自古灭国之战,若是没筹划好,先灭的可能是自己。
  曹操赤壁之战和刘备夷陵大战近在眼前。
  东吴这些年虽然关起门自己杀来杀去的,但实力仍不可小觑。
  几个江东士族颇有战力。
  施绩、陆抗、步协等等,老将丁奉还活着,虽然进攻不足,防守却是有余。
  钟会划船不用浆,全靠浪,自己不能跟着他往火坑里面跳。
  “大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吴主孙皓上位之后,先灭濮阳兴三族,再诛张布三族,杀害孙奉,流放孙霸二子,诛杀孙奋及其五子,杀死异母弟孙谦、孙俊等宗族,又喜饮宴,每每于宴席之上动辄凿人眼,断人手足……吴人震恐,夏口督孙秀投降司马氏,吴将朱买等投降我淮南,吴国破灭近在眼前,大王不取,只恐他日为司马氏捷足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