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作者:苍穹之鱼      更新:2024-05-02 19:08      字数:1819
  司马炎终于抬起了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感动,“国家之兴旺,就托付于石公!”
  “臣敢不尽心竭力乎?”
  没有任何人阻挠石苞领兵出战。
  石苞宁缺毋滥,只要精锐。
  零零散散凑出八千步骑,北上迎战鲜卑三部。
  石苞毕竟是司马懿提拔起来的人,有勇有谋,一到河北,没有急着进攻,一边写信给鲜卑三部,重提往日旧情,一边招募河北勇士,训练士卒,一边下令牵弘坚壁清野,不与交战。
  鲜卑三部受到石苞的亲笔信,见言辞卑恭,越发觉得有利可图,大军倍道而行。
  果然,晋国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
  到处没有人烟,晋军也只敢缩在城中。
  鲜卑三部强于野战,不擅攻城,一时也无可奈何,只得率军继续深入河北。
  石苞接连去信,各种迷魂汤,不是要上书为他们请封郡王,就是要和亲。
  鲜卑三部在曹魏胯下忍辱负重几十年,一朝得志,愈发觉得中原软弱可欺,长驱直入,与石苞对垒涿县。
  石苞据城而守,鲜卑三部在城下张牙舞爪。
  石苞屡屡登城,劝三部以大局为重。
  三部也趁机狮子大开口,既然在秦国得不到,在晋国手上得到也是一样的。
  直接要整个幽州。
  晋军上下无不义愤填膺。
  朝堂上的人被打的没了脾气,但河北中原大地上,不缺血性之人。
  诸将纷纷请战,石苞不允,一直与三部讨价还价。
  熬了大半个月,鲜卑人骄气日盛,晋军怒气满盈,石苞才召集众将,激励士气,与牵弘的幽州突骑发动突袭。
  是役,石苞亲自擂鼓助威,两个儿子石乔、石统身先士卒。
  晋军上下众志成城,势如疯虎。
  鲜卑三部大败,牵弘率骑兵追杀数百里,俘斩数万人,获战马三万多匹,慕容涉归仅以身免,积蓄几十年的家当一朝丧尽。
  鲜卑三部破胆,重新向洛阳俯首称臣。
  司马炎免去慕容涉归鲜卑大单于之职。
  石苞挟大胜之势南下,攻打中原诸寇。
  这一战也算让洛阳恢复些士气。
  “臣恳请迁都邺城!”朝会上,贾充一石激起千层浪。
  现在秦军退去,有大破鲜卑之功,司马炎的名声总算挽回一些。
  “臣以为当迁都许昌!”荀勖也谏言道。
  颍川士族的大本营就在许昌。
  形势稍稍好转,洛阳君臣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明争暗斗。
  “涿县之战,说明河北士民人心在陛下,且邺城繁华,取河北之力,足以抵挡秦贼,亦可奉养陛下。近宛城为贼所得,迁都许昌,则朝夕与秦贼相对,又无雄关防守,秦贼骑兵数日之间可兵临城下!”贾充在这个时候挑起迁都之议,自然有十足的把握。
  “难道邺城就不与贼朝夕相对了吗?河内上党皆陷落贼手,邺城一马平川,秦贼铁骑朝发夕至!”
  “天下坚城,莫过于邺、洛,邺城背靠幽冀兖豫,足以自守,且可与洛阳互为犄角,钳制河内、上党。”
  司马炎揉了揉额头。
  许昌他肯定不会去的,颍川士族不可靠。
  所以只能是邺城。
  邺城历经袁绍、曹魏的经营,有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三台,异常繁华。
  司马炎都称帝了,不可能窝在穷乡僻壤,也没有精力营建新都。
  所以邺城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秦军虽攻陷上党,但太行山的几处关隘还在晋军手中。
  秦军想从河内进兵,则洛阳可以出兵断其归路。
  其实邺城繁华这一个理由就足够让司马炎心动了。
  现在的司马炎已经不是当初刚刚继位时的司马炎了。
  第七百六十三章 还朝
  “儿臣恭迎父皇还朝!”太子杨旭带着一众文武官员出城三十里迎接。
  场面极其盛大,旌旗车驾绵延三四里,沿途旌旗招展,还有锣鼓随行。
  吸引不少百姓随行,十几名手持桃木鸠杖的耆老在道路两旁守望,孩童翘首望着威武的骑兵,眼中放光。
  太子身边最近一人,自然是鲁芝。
  “诸位免礼,朕在前方无后顾之忧,皆诸位之功也!”杨峥向众人拱手。
  众人皆面有喜色,“此臣等本分。”
  每一次大胜,百姓眼中的光彩便明亮一分,脸上的自信也多了一分。
  以前能穿麻衣就不错了,现在有很多人穿着布衣,整洁许多。
  在杨峥的带动下,秦国普遍崇尚节俭。
  衣不重彩,食不重味。
  上等的绸缎都拿去卖给西域。
  因此绝大多数人穿着布衣,看上去略显单调。
  不过杨峥更在意的是气质。
  人有人的气质,国有国的气质。
  整天绫罗绸缎加身,未见的是什么好事。
  大秦崛起太快,百姓也就刚刚吃上饭,穿上衣服,没资格奢侈浮华。
  太子也是一身布衣,大半年没见,在鲁芝的辅佐下,感觉成熟了一些,脸上的稚气在减少,眼神也变得沉稳许多。
  回到城中,杨峥当即下令出征将士轮番休沐。
  他们在并州弄了不少油水,回到长安,娶亲的娶亲,置房的置房,或者与亲朋好友聚饮,长安瞬间变得热闹非凡。